太后有疾 - 第55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作庭:“……”反应这么大?
    不多会太医便被段祥火急火燎地拽进了清华殿,请完了脉便是一脸喜色:“恭喜陛下,恭喜娘娘,是喜脉!”
    段祥和东鹊相互望了一眼带了一众宫人跪倒在地,恭喜声此起彼伏。
    皇帝陛下不正常的状态又回来了,把人裹在怀里笑得浑身乱抖,顺手招来了段雳,一直嚷嚷着赏。陆瑾佩在他怀里一边虚弱地按捺下嗓眼的难受劲儿,一边瞧着白花花的银子流水似的往外淌,极是心疼。
    她扯了扯这人的衣袖,试探着问道:“哎,你不会真傻了吧?要不你也给我一点银子?”
    秦作庭傻笑不已,顺着她说了句好,又低头在她脸上吻了几口。段雳使了个眼色,众人拿了硕大的一封红包欢天喜地地出去了。
    殿里头就剩下他们俩,秦作庭把人露在怀里左瞧瞧右看看,完了还亲两下,嗤嗤地乐,乐得陆瑾佩毛骨悚然,“那个,我怀孕了?”
    乐得不知所谓的人疯狂地点了点头。
    陆瑾佩在他怀里对着手指,“那什么,咱们有孩子了?”
    那人又疯狂地点头,还疯狂地亲她。
    陆瑾佩抱着他精壮的腰身埋进他怀里弯了眉眼,其实这真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不可思议的喜事……她是开心的,这辈子都觉得圆满了,他们有了孩子,大约她比他还要不清醒吧?
    事实证明,皇帝陛下今天着实不大正常。笑着笑着突然意识到了一件事,他摸着她的发道:“小佩,你有了孩子,不易操劳,我们的大婚……就这么搁置了?”
    这人耿耿于怀的事情还没忘呢?陆瑾佩翻了个白眼,将人推倒在床上,却被他牢牢护住:“小心,小心点!”她不管他,钻进被子里背靠着他闭上了眼睛:“那就迟上几月不打紧的啊。”
    “可是,我觉得这样甚是委屈你,不行,我要给你拟封号颁诏书,这事一刻都等不及了。”
    怀里的人不说话,却是笑意凝眉极不耐烦,“我不要做皇后,其他的什么都成。你要是敢叫我做皇后……老娘……老娘就不给你生孩子。”
    秦作庭的手顿了顿,释然地笑开了,将人揽进怀里贴着她的耳廓,低低地道:“好,都听夫人的,你我这辈子,你一个人,我一个人,肚子里还有一个,这便圆满了。”
    延平二年二月,上册封威远将军陆瑾铭幼妹陆氏瑾佩为皇贵妃,赐号靖,掌凤印领六宫事;威远将军加封一等威远侯;延平二年八月,靖皇贵妃诞下龙嗣,上大喜,赐名桓彦,加太子,疼爱有加。
    世人常言,帝妃二人恩爱异常,常常怀抱太子并肩缓步宫中,如寻常夫妻般,只为那一句岁月静好。
    ☆、第95章 宁愿不曾遇见
    我本不该出生的,自我记事以来这是母亲经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父王当然不会反对,因为他从来只是远远地看我们一眼,然后便拥着别的女人寻欢作乐去了。我在母亲的白眼和斥责中长大,打骂不断,但有时候她也会躲起来一个人偷偷地哭,没有人告诉我为什么,小小的院子里只有我们母子和一个年迈的嬷嬷,我只想知道我哪里做错了。
    五岁那年的冬天,嬷嬷去院子里打水不小心掉到了井里,救上来的时候便已然断了气。母亲便是在那时告诉我她不是姜国的人,她是大靖的公主,到这里和亲,与父王恩恩爱爱,只是碍于姜国的流言才不肯亲近。我才明白原来这世上便会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
    后来宫人渐渐的传出五皇子天生异相,美艳过人,只怕非是祥瑞之兆,便有无数的人试图劝说父王把我们母子杀了以保佑姜国国祚昌盛。偶尔在路上遇到其他宫里的人便也是指指点点,面带惊恐之色。
    我不敢外出,怕他们顺着痕迹找上门来伤害到我和母亲。每到这时候,母亲便挥了破破烂烂的扫帚往我身上打,直骂我是丧门星,没出息的下贱坯子,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那些绝对不是好话。
    又过了一段日子,父王派人将我和母亲的居所从外头封了,每日固定时辰派人从墙头将饭菜扔进来禁止我们外出。就是从这个时候母亲开始教习我治国之道、笼络人心之术。
    八岁的时候父王又下了一道旨意要将我送到别的宫里教养,母亲不允,便当着宣旨太监的面,用烧红的铁条将我的半边的脸给毁了,牵着我到别的宫里走了一遭,自此再没有人愿意养我这个面容狰狞的怪胎。我脸上很疼,疼的撕心裂肺,母亲没有顾忌到我,仍是拉着我转遍了皇宫。
    那些日子里母亲将她毕生所学,小到礼仪生活琐事的点滴,大到朝纲政事,仔仔细细地写了一匣子的纸张,每天我都会去看。母亲教的极是严厉,如果我做的好,她晚上会抱着我一起入睡,做的不好便会在门口跪上两个时辰。当然了,我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做得很好的。
    十三岁的时候,母亲不顾一切撞开了宫门跪到了皇后的宫里,后宫的娘娘们都在,我那个素未谋面的父王也在,我当着所有人的面将匕首刺进了她的胸口。
    这一切都是我和母亲事先商量好的,她用她的死来换我在姜国好好地活着,像一个人一般的活着,而我要做的则是回到大靖颠覆朝纲,君临天下,将她未完成的事情一一做完。
    母亲的死终究让父王起了怜悯之心,赐了我华丽的宫殿,成群的宫人,还应我和兄长一同受太傅的教习。我每日都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叫自己看起来柔软可欺,碌碌无为,所以兄弟姐妹皆嘲笑我是个只会杀母的无用呆子。这一切便是母亲教我的,她说这叫韬光养晦,卧薪尝胆。
    我十五岁的时候,姜国的人都晓得五皇子是个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今日寻花问柳找名妓谈诗词歌赋儿女情长,明日约大家闺秀作琴棋书画花前月下,真是个浪荡的子弟。这些也是母亲教我的,你的脸可以用一用,这些地方是收集消息最方便的所在,我用的得心应手。
    美名在外,五皇子是个薄情寡义的负心汉。
    薄情到成婚当晚,那个慕名而来的世家小姐看见我半张狰狞的脸竟当场吓得昏死过去,我便趁机将人送到了醉酒的大皇兄的房里。第二日起来便听闻那女子不堪受辱上吊自尽,那世家从此和大皇兄决裂,成为了我麾下的人。
    没有妻室的美艳皇子当然更受别人的欢迎,流恋在青楼酒舍多的是投怀送抱的美人,只是瞧着我那张完好的脸痴迷无比,再瞧那半张狰狞的脸忍着惊惧和恶心仍要虚伪承欢。我冷笑,他们做得这副模样,我为何做不得戏,这一辈子虚虚实实有那么重要么?
    我放诞不羁,降低了兄弟之间的猜忌之心,知道我是个无用的呆子,花中色鬼不成气候,便免去了追杀和博弈,我一直以来都觉得母亲的方法完美无缺。
    不过我始终记得我的誓言,那是母亲用生命起的誓,鲜血淋漓的怎么能忘记。我的命运似乎便是被母亲一手安排的,她将我生下,按照她的想法长大,如果母亲是个男子,那么她在大靖如我这般年岁会不会如同我一般?或许她做得比我更好。
    我始终按照母亲的计划一步一步的完成,像是纵跳在棋盘上的棋子,非黑即白简单的很。十八岁时,大皇兄被废;二十一岁我的人便提前去了大靖;二十岁时二皇兄被赐了鸩酒,二十二岁,父皇病重我开始监国以大皇兄的名义,便是要大靖的皇帝放心;二十三岁,大靖的皇帝,我的那个舅舅驾崩,新皇登基,过不许久,北地七国联合开战,我却递了降书甘愿做质子,因为,我要去大靖验收我的成果。
    我以为这一趟会无比的顺利,大靖的陆家和傅家撑起了大靖的天下,虽说陆家不甘寂寞如今还有傅孜远,这真的是太好了。
    可笑的是命运总喜欢在一些重要的关头和你开玩笑,当你以为所有的努力都要有回报,所有的付出都会开花结果的时候,却在不经意的时候将这些全部偷走。看着你一无所有,看着你呼天抢地地挣扎,它不知躲在哪处笑得无比欢颜。这一趟远行,我丢了太多的东西,我的心,我的命,再也找不回来。这些都是母亲没有提及的。
    二十四岁的那年我去了大靖,见到了我的表弟,大靖的新皇秦作庭。长得有些像母亲,雍容华贵,只不过一个男人的脸却是有些阴柔的,原来并不是我的脸祸国殃民,真是太好了。大靖的确比姜国繁盛,外出时遇见的人自然是比姜国热情活泼些,得到的消息便是无比的丰富。
    这头一件便是当今皇上,我的表弟和他小继母的传闻。藏在皇室里的女人,又是个寡妇,多多少少都会有不该起的心思,太正常不过。看来我这个表弟也是个性情中人,不由得便对那个众人口中为祸大靖的狐媚太后有些好奇。
    酒楼茶肆中的消息和话本子,多的说不完。反正外出左右无聊,一壶茶一碟点心,便将那女人的故事听了一整晚。方方面面凑起来却是一个半老徐娘的太后,瞧上自己鲜嫩继子的宫闱密事,真是太叫人振奋了。如果能攀上太后这条线,那个沉沦其中的表弟便不在话下。
    听闻她性喜养猫,便叫原先安排在陆家的内应苑鹃引了猫往瑶华阁去,我就坐在那片草地上等着她来。
    我人生中的唯一一个节外生枝的决定就这样背离原先的轨迹展开了,我原以为的,我猜想的,都错了,错的离谱。如果再来一次我断然不会做这样的决定,我不该觊觎那女子,她站在云端,我埋在尘埃里,连让她俯首看我的资格都没有。
    不过我不后悔,我瞧见了这样一个女子,便觉得我出生便是为了见她来的,我感谢不公的上苍,终究眷顾我一次。
    首先来的是两个孩子,这宫里的小殿下,却不是秦作庭的亲生子,身后除了跟着的苑鹃还有一个瞧着很伶俐的宫女。苑鹃向我点了点头,我并不着急,该来的总会来的。
    那女子终于来了,漫不经心地一路纵跳而至。我用余光瞧见了她,哪里是什么半老徐娘的妖妇狐狸精,分明是二八的年华,活力四射,国色天香的闺秀,我沉浸在她面上恣意的笑里不可自拔,怀里的猫似乎察觉了什么抬头朝那女子望了望,我定了定心神勉强给猫包扎好将它递过去。
    我向她见了礼,她热情地还了礼,瞧见了我的脸,全是惊艳和惋惜,然后如同寻常的老朋友似的与我聊天,最后还沉沉地在树下睡了过去。她压在我的衣袖上,我低着头看她,抑制不住的心跳,头一次我开始嫉妒秦作庭,我的表弟,何德何能,她凭什么倾心于他?
    我开始从小孩子下手,利用他们来见她,见她单纯的玩闹,华丽的姿态,偶尔冷漠偶尔倔强,却对我极好,不曾设防。后来我才知道,连她都会骗人,半真半假,可我却甘之如饴。
    我越来越不甘心,我想要她成为我的人,在我的怀里恣意地笑,恣意地闹。她心有所属没有关系,只要我在,我来给她圆满给她幸福。
    后来陆家满门受了刑,她远赴边隘寻找陆瑾铭,我便惊觉,那些计划竟然搁置的如此之久,我该早些结束的,才能与她在一处。
    偶尔一次我看见了大靖的公主荥阳,我看见了她痴迷的眼光,这样的女子毫无城府又骄纵成性,稍加引诱便是我的人。我日日与她在一处看到的却是那人的脸。
    我从未如此渴望得到过什么,我失去的太多,早就看得极淡。可是这人不行,我要得到她,即使她有了执手一生的人。我要赌一场,在我的计划里额外的加进了这个女子。我不惧怕,只因本就一无所有,何曾再害怕失去。
    逼宫比想象的要顺利,我想把这个消息迅速地告诉她,然后我也要告诉她,即使那个人不在了,还有我,他能给的我都能给,他不能给的我想尽办法也会给她,可是,这样的真心诚意换来却是她锋利的一剑。
    为了那个人她什么都愿意做,甚至不惜用身体来换就为了去瞧他一眼,却把我扔在尘埃里连恨意都吝啬去给。
    我彻底的输了,一败涂地,我拿什么去和秦作庭争?我的母亲没有告诉我怎么去爱一个人,所以,我能给的只有我自己。
    我救了她,我自己却要死了,她唯一一次愿意抱着我抛下了那个男人,眼睛里湿漉漉的。我本意是要她高兴的,可还是失败了。她说明晔,你其实不必这样的。
    可是,我若是不死,你和那个男人如何幸福的过一辈子?
    我若是不死,你如何能记得我?
    可是,我宁愿从来都没有遇见过你!
    ☆、第96章 只是当时已惘然
    小的时候,我便知道以后的夫人便会是镇国将军府的三小姐陆瑾佩,知书达理,温柔贤惠,对我极好,除开细腻敏感其他都是贤妻良母的必备人选。她心思细腻完全是因为打小就没了母亲,又被姨娘欺负,我自然是疼她疼的紧,事事为她考虑,面面俱到,我便以为是这天底下最快乐的事情。
    直到我碰上了一个人,任由她走进我心里,走进我的生活,如今细细想来原来那才是这一辈子最美好的时光,尽管我很狼狈,可是人生若是没有了那么一次回忆,自然黯淡无光。
    陆瑾佩七岁的时候,那个姨娘金氏欺负她越发的狠了,甚至有一次掉进了水塘昏迷了一整日才醒。我不能时时陪在她身边,父亲和陆伯伯水火不容,自然不能瞧着我们时常来往。幸好家里养着许多影卫,我便挑出了一个与她形容极其相似的小女孩送到了她身边,代我陪着她保护她,那个女孩名叫阿佩。
    阿佩生来淘气顽劣,性子倔强又极其聪明,有她在陆瑾佩身边护卫,她自然是吃不了亏,好端端地生活在陆府,等到及笄后,我便可以娶她过府。
    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个阿佩开始时不时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欢跑嬉闹,恣意活泼,让我日日都不能忘记她。每每觉得心烦意乱,觉得那个女子真的是太讨厌了,被她缠上真是这辈子最倒霉的事情。
    多年以后,当她目光里再也找不到自己的身影,我才发现当初我对她那般,她该是有多绝望。
    桓彦殿下一岁的时候,我第一次回京都,陛下要我留下来,我没有答应,我害怕碰见她,害怕她宛若瞧着陌生人似的瞧着我,我承受不起。
    桓彦殿下三岁的时候,我再次回京都祭拜父亲,我在街头碰见了她,还和以前一般四处玩闹,手里拎着大包小包,举着个糖葫芦就蹦到了我面前:哎,皖之,回来了也不打一声招呼。宛如几年前那样,我下意识地就想伸手去抱她,旁边的东鹊见了礼,我倏然惊醒,我爱的女子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了。
    我似乎找到了留在京城的理由,我入了宫见了皇上,皇上封我为太子太保,教习桓彦。我日日都能见着她的孩子,虽然桓彦不苟言笑,但是他那双晶亮亮的眼眸完全来自于她,聪慧狡黠,好像能看到她还是个少女时的可爱淘气,我笑,手指攥得紧紧的。
    桓彦性格倔强,极是伶俐,在我面前自小就调皮,正经的夫子太保不叫,一犯了错偏要叫我皖之,我下不去手罚他,每每那时都如同她在唤我。后来桓彦登基,我做了丞相。有一日桓彦喝醉了道:老师,朕知道你喜欢母妃,打小就知道,您说,为了这个称呼,朕避免了多少惩罚?
    他说的对,犯了错总拿着那双无辜的眼睛望着我,笑得没心没肺,恣意快活,和她一模一样。这种笑是我难以企及的,所以我才听之任之任她盛开衰败,任她幸福地长在别人的庭院里,好好地看护起来。
    我不知道陛下是何时对她情根深重的,我连我自己的心意都不知道,只会对她的追逐表白置若罔闻,可是我觉得抵抗的力量越来越弱,越来越不堪一击。
    那时候只觉得自己成为了京城百姓的话柄,堂堂的一个安平世子被一个婢女追逐,败坏门风,落为笑谈。我讨厌她,避她如蛇蝎,她仍旧傻乎乎地跟在我身后,每日皖之皖之的叫。
    陆傅两家的矛盾越演越烈,我能见陆瑾佩的次数越来越少,我希望能和陆瑾佩见上一面,希望能忘记她,便借口教她留在陆府替我们受过。陆伯伯每次都会打她,我于心不忍想去看她,终究还是没有勇气迈进一步。后来我便让陆瑾佩带些她喜爱的吃食去哄她,我甚至都不知道她的爱好我何时铭记在心。她就像长在我心口的一根刺,除不掉拔不去,一点一点的疼还带着痒意,极甜。
    当时还是太子的皇上已然觉察处陆家和傅家的反意,我虽非愚忠,但我仍知道精忠为国的意义,我要帮助太子完成他的大业。太子总说该怎么感谢我,要不登基之后便把陆瑾佩赐给你吧?
    其实有那么一瞬我想拒绝。
    先皇病入膏肓,钦天监竟然要武气旺盛的女子冲喜。父亲贿赂了钦天监的人,便要陆瑾佩进宫为妃,一来保住了绛鸾,二来断了我和陆瑾佩婚嫁的念头。我断然不肯,可圣旨不可违,我便想到阿佩她与陆瑾佩模样相似,何不替嫁进宫?我去寻了正在烦恼的陆伯伯,他无比赞同,便要我将陆瑾佩藏在了远郊的庄子上,让阿佩去替嫁。
    那日晨间她来寻我,告诉我她不想入宫,不想成为别人的替代品。她抱着我,我瞬间迷惑了,我几乎要出口应承下来,可我想起陆瑾佩泪眼婆娑的样子,日日以泪洗面,我怎么能让她到了那个不见天日的地方,她那样柔弱。阿佩她不同,她顽强坚韧,热情开朗,必然能够好好的活着,我还可以摆脱她。
    在我理智荡然无存之前我拒绝了她,也不知为何恼怒到连手中的剑都刺进了她的肩头,她终究走了。有人传了信来,陆执安排了术士给她磨皮削骨,让她更接近陆瑾佩一些。我放心不下,我要去瞧她,瞧她是否安好。
    父亲知晓了此事便大发雷霆,将我困在家中何处都去不得。她该有多疼,我不知道,不敢去想,只道我夜夜不眠,耳边尽是她一声又一声的皖之,眼前到处是她影子,笑颜如花,我喜极而泣伸手去抱她,却是冷冰冰的夜,空荡荡的屋子。
    当我再见到她的时候便是皇上的寿宴,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棵树下,脚边蹲着她喜爱的猫,瞧着我的眼神再无从前的热烈。她仍是爱笑的,肆意到连皇上都不放在眼里,她刻意惹怒皇上,可皇上却纵着她惯着她,有些我不敢预见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她在宫里活得很好,皇上日日去陪她伴她,流言四起,直到皇上遇刺奋不顾身地救了她我终于明白。她生命里出现了另一个男人,我终究要失去她。因为太过习惯,习惯了身后紧追不舍的女子,忽视了她的疲累她的耐心,所以当有一天她的目光从我身上挪开,我才会觉得透不过气来,怅然若失,此生难愈。
    我想给的她她已经不屑于去得到了,我能做的只有守好大靖的江山,让她和皇上白头偕老,我能给她的除却这些再无其他。
    临行前我最后一次去见了陆瑾佩,她还是柔柔弱弱的样子,在庄子上安心的生活,偶尔打听一下阿佩的事情。她不争不抢,只是时常饱含泪水的望着我,我知道她的心意,我能给她最好的,却给不了一颗心,与其虚以委蛇倒不如坦然相对。
    我从边隘领军回来,平定了明晔的叛军,皇上因我有功免去了父亲的死罪改为终身囚禁,在在牢狱里父亲还是原谅了我的不孝。皇上曾说,陆三姑娘如今待在别院不是长久之计,你有功在身娶妻自不成问题,不如朕下旨赐婚?
    我婉言谢绝。月余后便听她去了报国寺剃度,做了生母的弟子。
    我不想待在这宫中,不想待在这京城,满满的全是她的身影,夜夜入梦,天明散去,我怕,我怕有朝一日为了她做出那等大逆不道之事。
    我在途中便听闻她被封为皇贵妃,号为靖。皇上疼她入骨,封不得皇后便用这国号为封号,这等宠溺我再无任何理由放心不下。再后来便听闻靖皇贵妃诞下龙嗣,取名桓彦,那时我在酒肆中,饮着她最爱的酒,手边便是她曾经遗落在边隘的银袋子,她如今过得很好,便再也没什么遗憾了。
    我给桓彦做太子太保的两年后,她便有了第二个孩子,成日里念叨要个女儿,以至于桓彦最后都有一种崩溃的感觉。他问我,老师,你有什么办法要母妃生个妹妹,其实我也想要个妹妹,那样我就可以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她。
    我笑,其实这一辈子的守候便是最好的东西,只是很多人做不到而已。
    她生阳宁的时候,皇上在宫中陪着她,我就在清华殿外,守了一日一夜,我听见了婴儿的哭声如释重负,这一生便圆满了。
    阿佩她身子不好,许是当初磨皮削骨耗费了大半的血气,又连着生下两个孩子,便身子每况愈下。皇上焦躁万分,所有医术用遍了,都不见她好。她还是爱笑爱闹的,只是睡觉的时间越发的长了,醒来有时候还记不清楚人,只是她从未忘记过皇上。
    延平二十六年四月初六,靖皇贵妃薨逝,享年四十六岁。帝哀,罢朝十日,举国同丧。
    延平二十六年四月末,我在西华门看见了皇上,直到到了他跟前他才瞧得见我,他道:“皖之,你可记得那年,你的生辰她送了你一块玉佩,奇奇怪怪,你还把它扔了。那是我第一次见她,多倔的丫头,你说我这辈子怎么就喜欢上她了呢?”
    我不语,皇上自从她去了之后日日夜夜想念,上朝也没有精神,时常唤着小佩就从朝堂上往门外去了。桓彦殿下便开始替父亲处理政事,他常说,老师,父皇他晚上成夜不睡,要不是去西华门站着便是抱着母妃的猫在清华殿里坐一宿,这样下去可怎生是好?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