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隔壁病秧子后,不孕不育的我怀上了 - 嫁给隔壁病秧子后,不孕不育的我怀上了 第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章 那个卖鸡蛋的小姑娘又来了
    这个年代的灯泡功率不大,并不算很亮,但这小台灯一打开,倒是亮堂的出奇。
    怕是沈之初以前,也没少在晚上看书。
    周君怡将台灯关了,放在那,然后便开始看起家里的物件,别的都和她之前看见的没什么变化。
    真要说起来,就是厨房内,多了点食物。
    估计是给他们晚上做吃的用的。
    “沈家那小同志还真是贴心。”张芳芳一看厨房内的食物,便眉开眼笑,“还有肉呢,君君,你去坐着,妈煮面给你吃。”
    一听煮面,周君怡眼珠子一转,道:“妈,你先出去,今天你闺女给你露一手!”
    “我们家君君还会下厨?”张芳芳惊讶。
    “当然了!你女儿可厉害了!”说着,周君怡便进了厨房,顺带着将门给关上。
    随后,她开始在厨房内捣鼓,用自己空间内的调味料,先制作了自己穿越前上的家政课教的秘制排骨汤。
    烧好后,才开始煮面,在碗中放入调味料,再每碗都加入颜色浓郁的汤汁,再加入同等比例的白开水,然后把煮熟了的面条捞起,放入碗中,再夹出排骨,放在最上面。
    再把小青菜在水里迅速煮了下,每碗都加入了几根小青菜。
    她拿起筷子,品尝了其中一碗的味道,和她空间内的排骨面一模一样!
    周君怡心里美滋滋的,将吃过的这碗放在一边,然后打开厨房的门,把另外两碗端出来,再进去厨房后,从空间内拿出用袋子装的排骨面,倒入碗中,用干净的筷子把排骨从旁边挪到上面。
    她走出厨房,道:“爸妈,你们先吃,我去给沈之初送面去。”
    “好,快去快回啊。”周大凯应道。
    “诶。”周君怡应了一声,随后便来到了对面。
    面很多,她要两只手端着才行,当下便在门口喊着:“沈之初!快来给我开个门!”
    屋子内的沈之初,正在等着人给自己送晚饭来,听见声音,当下便立刻起身去开门。
    这一开,便闻到了排骨面香喷喷的味道。
    “煮多了,这碗是给你的,筷子用你自己的。我先回去吃面了。”她将碗递过去,沈之初下意识的接过,见她转身就跑,忍不住问:“你煮的吗?”
    周君怡脚步一顿,转过身笑着道:“你猜呀!”
    “我猜是你煮的。”沈之初正经的回答。
    周君怡没说话,转身回去屋子。
    猜错了大傻子!
    沈之初美滋滋的端着面条进去屋子内,拿出筷子和勺子,便开始吃了起来。
    汤底的排骨汤味道不浓郁,刚刚好。
    沈之初喜欢用勺子盛半勺的汤,夹起面条,吃一口面,喝一小口汤。
    这样更有味道。
    喝到汤的那一刻,他眼前一亮。
    小口吃排骨的时候,发现排骨非常入味。
    他心中震惊周君怡的厨艺,没想到她小小年纪,这么会做吃的。
    而此刻,周君怡回到屋子内,开始吃起自己做的面条。
    周大凯和张芳芳不断的夸奖她厨艺好,周君怡这才道:“爸,妈,我想到了一个好生意。我跟你们说,沈之初家里在城镇里有做餐点的生意,我刚才送面条给他,先试探一下他的口味,如果他觉得可以,我可以卖这个排骨汤给他。”
    “这面条其实说白了,重点就在排骨汤内,煮面谁都会,我每天煮好排骨汤送过去,能卖很多钱。”
    “这能行吗?从这里到县城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这送过去,汤都凉了。”周大凯蹙眉道。
    “汤凉了没关系,我把肉和汤分开装,肉少煮一会儿,他们到时候拿到店里,再煮个一分钟就可以了。”周君怡早就已经想好了。
    像是包子和咸菜饼,哪怕是稍微有点凉了,都还能在店里再蒸一蒸,烤一烤,但是肉类,多一分钟就会太老,只能她少煮一分钟,等送去店里后,再煮一会儿。
    而且,她对这排骨面有绝对的自信。
    这在现代不算什么稀罕物,但在这个年代,肉就是稀有的,哪怕是水煮肉,都有不少人视若珍宝,更别说她这秘制排骨汤了。
    果不其然,晚上沈之初来还碗的时候,就顺便聊了这件事。
    周君怡让周大凯和张芳芳回避,自己和沈之初谈。
    夫妻俩知道女儿是个有本事且有主见的,当下便答应了下来。
    最终,周君怡定下价格,排骨汤以一斤五毛钱的价格,卖给沈之初。
    这个价格对于排骨汤的价格来说正好。
    因为汤汁是浓稠的,单吃比较咸,不合适,一般都是用来做面条时当做汤的底料,要加白开水的。
    一斤排骨可以做成两斤的浓稠排骨汤,可以做成四碗排骨面。
    这个年代,肥肉的价格大于瘦肉,瘦肉的价格大于排骨。
    别说周君怡空间里也有猪排骨,哪怕是没有,她这个价格卖,都不会吃亏。
    农村里卖猪肉的,价格大概是肥肉1.3-1.4元一斤,瘦肉比肥肉每一斤便宜两毛,排骨基本上卖5-6毛一斤。因为肥肉少,还有骨头在,会比较重。
    像是之前周君怡想问猪肉是买的筒骨,那几乎都是骨头,但是按照一整副来算钱的,更是不值钱。
    等于说,周君怡就算自己买排骨,做两斤秘制排骨汤,成本价也就6毛钱,而她卖给沈之初,却能拿到一块钱,也就是赚了四毛钱。
    这玩意儿看似赚的不多,实则一次做一大锅,算上汤,就非常重。
    就是沈之初的店铺内,这面条怕是贵的要死。
    光是汤底,一碗面条就得两毛五分钱,这算上面条,以及人工运输费用,起码得四毛钱一碗了吧?
    这有人吃吗?
    “那你每天要多少?”周君怡问。
    “先来二十斤试试水。”沈之初道。
    二十斤,那就是四十碗了。
    四毛钱一碗的面,一天真的能卖四十碗吗?
    不管能不能,反正周君怡是要赚钱的。
    她便直接同意一下来了。
    翌日早晨,她一起来,便在家中开始做起秘制排骨。
    为了节省时间,外面有一锅排骨在烧,她关着厨房的门,在空间内继续烧。
    二十斤可不少,家里的锅不大,得烧几锅呢。
    空间内的时间流失速度可以好好利用,周君怡迅速烧完几锅,用沈之初昨晚就给她的大桶装着汤,再将排骨放在小桶内。
    然后,再离开空间,来到厨房,关了最后一锅的火。
    将东西都分好,再把肉包、粉丝肉末包、咸菜饼,夹带私货放在旁边的保温箱子内,就等着沈之初的人来,光明正大的被取走了。
    沈之初带着人来时,称重的称重,清点数量的清点数量,弄到最后,付了周君怡五十多块钱,周君怡心里美滋滋的,关门的时候还在道:“记得晚上把箱子送来啊,方便我明天装东西。”
    “好。”沈之初笑着点头。
    沈之初走后看,周大凯和张芳芳便赶紧来问:“怎么样?算下来,赚了多少钱啊?”
    周君怡昨天大晚上的说去猪肉叔家买排骨,因为是农村,所以猪肉叔家的猪肉卖的不太好,这里方圆几里也有好几个村子,但是每天只能卖半头猪,来买的也几乎都是肥肉,买不起肥肉的买瘦肉,买排骨的不多。
    周君怡便意思意思,去猪肉叔家买两斤排骨,夹带私货自己空间内的,一起做了。
    对父母说是买排骨就花了五块钱,实则只花了一块钱。
    她道:“花了5块钱买排骨,拿到10块钱,除去掉柴米油盐的费用,还是赚了有四块五的。”
    “那可比卖鸡蛋钱好赚多了,闺女,那以后就不卖鸡蛋了吧。”周大凯赶紧道:“你一天卖两百来个鸡蛋,也才五块钱呢,来回走还累。”
    周君怡却是摇头,“不行,等我开学了就不能卖了。这样,爸,今天我们一家三口都去卖鸡蛋,正好你和妈有三天休假,我们就分开卖鸡蛋,早点卖完早点回来。”
    周大凯和张芳芳说不过周君怡,只能答应。
    昨天收的鸡蛋不算多,一共也就一百五十个左右。
    周君怡将鸡蛋分开放在背篓子内时,从空间内拿出了一些鸡蛋,悄摸摸的加在了周大凯和张芳芳的背篓子内。
    两人身上带着零钱,而且买的鸡蛋数量不同,价格也不同,所以不用担心被发现。
    毕竟昨天谁也没数过,一共有多少鸡蛋。
    三人分开卖,周君怡和他们分开之前,特地强调了下鸡蛋的价格:“爸妈,你们记住,我们要喊‘过年不涨价’,鸡蛋的价格是,一毛五一个,十个一块四,二十个两块七。”
    “君君,这不是涨价了么?我记得你之前卖一毛四啊。”周大凯老实问。
    “之前卖鸡蛋的是我又不是你们。你们没涨价啊,第一次卖就是一毛五呢。”周君怡笑得一脸纯良,“我还是一毛四一个,所以我应该是最先卖完的,你们那卖完后,就来我这边集合,什么时候卖完,我们什么时候就回家。”
    周大凯和张芳芳老老实实的点头,夫妻俩分散开来,在附近卖起鸡蛋了。
    周君怡便喊道:“卖鸡蛋啦!过年不涨价,鸡蛋一个一毛四,十个一块三,二十个两块五,快来买呀!”
    “小姑娘,给我来二十个鸡蛋,我要买来送去我娘家。”
    马上,就有一个婶子提着篮子走了过来。
    这人周君怡之前没见过,估计是今天才来,娘家可能就在这县城内,打算快到娘家的时候再买点礼物带回去。
    周君怡立刻将二十个鸡蛋拿出来,放在她的篮子内。
    于是,她的鸡蛋生意很好,每次拿鸡蛋时,都从空间内拿出几个鸡蛋加入背篓子中,让鸡蛋不至于这么快卖完。
    周大凯和张芳芳的生意也不错,虽说是一毛五一个鸡蛋,但别人涨价后,卖一毛六,他们也算是便宜的,只是没周君怡那边生意红火。
    几乎是有认识的人一路过,看见她,就知道老规矩,报上数字,拿上鸡蛋,给钱,走人。
    回去的路上看见认识的老伙计,赶紧说一声:“城门口粥铺旁边那个卖鸡蛋的小姑娘又来了,过年不涨价,良心商家!买鸡蛋认准这个小姑娘!快去快去!再不买要被人买光了!我看她卖出好多鸡蛋了已经!”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