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娇后妈与冷丈夫 - 七零之娇后妈与冷丈夫 第160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妈妈表情没有为难,贺焱才将豆浆端起来,仰头喝了口。
    这时候的豆浆都是现磨的,口感有些粗糙,但也很醇厚,入口有豆子的香味。最重要的是,豆浆里放的是糖,甜的。
    贺焱眯起来,跟妹妹说:“豆浆好喝。”
    慢慢面前也有一杯豆浆,但她之前没动,直到这会听到哥哥的话,才跟着喝一口,并嗯嗯点头:“好喝。”
    兄妹俩品尝豆浆时,包脚布和面条都好了,苏婷和贺东川去拿过来。
    苏婷前世去沪市旅过游,当时就吃过包脚布,她觉得这东西外形跟煎饼果子有点像,口感上也差不多,饼皮都是又香又脆的。但听说用料有区别,只是她对食物的鉴别能力有限,不太能尝得出来。
    和煎饼果子一样,包脚布做好后也被切成了两半,都用油纸包着,从切面看去,最外围是金黄的饼皮,里面依次夹着青菜、鸡蛋和油条,颜色层次分明,看起来很有食欲。
    包脚布一拿过来,两个孩子就抬头看了过来,目光定定的。
    苏婷拿了一半给慢慢,又问贺焱:“想吃?”
    刚跟妈妈换了喝的,贺焱不好意思再跟她换早饭,摇头说:“没有。”想想又补充一句,“我可以明天吃。”
    “行,明天给你买。”苏婷说着一口咬下去。
    包脚布不仅颜色看起来层次分明,口感也是如此,饼皮香脆、鸡蛋滑嫩、油条咬下去滋滋冒油,但被青菜中和,又少了几分油腻。
    很好吃。
    相较于苏婷买的包脚布,贺东川点的面条就显得平平无奇了,不过份量大,够他填饱肚子。
    吃完早饭后,他们没急着回招待所,在商业区里转悠了一圈,顺便消食。
    商业区门面不少,供销社、菜站、肉站、粮站这些单位都挨在一起,供应的东西涵盖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消完食,他们也差不多转悠回了招待所,刚进屋,贺东川就忙活了起来,他得把早上换下来的衣服给洗了。
    贺东川忙活时,苏婷在房间里清点东西,主要是他们带来的钱和票。
    钱不少,但票不多。
    来之前苏婷把手头攒的工业券全用了,给两个孩子各买了几身衣服,想在榕市百货大楼里买一身能在首都穿的冬装不容易,但对付沪市的冬天绰绰有余。
    至于其他乱七八糟的票,买的东西方便携带的,她都买了东西,不方便携带的,都跟人换了粮票。
    这年头粮票最精贵,她手头的票虽然不少,但换到的粮票加起来都不到十斤,其中还有六斤是地方粮票。
    地方粮票出了省市就用不了了,所以这六斤粮票,连同她手上本来就有的二十来斤地方粮票,全被她换成了全国的。
    最后淘换下来,她手上差不多有三十斤全国粮票、三十斤军用粮票。
    在这个年代,全国粮票算是硬通货,到哪里都能用,跟人换票也容易。军用粮票也差不多,外面不好说,但在部队里能换的开。
    他们早上吃饭付的肉票和鸡蛋票,都是用粮票跟招待所里的工作人员换的。
    不过招待所工作人员自家也要吃喝,能换的票有限,过了今天,户口落下来之前,他们一家可能都得吃素。
    想到这,苏婷抬头问晾完衣服进来的贺东川:“你什么时候去报道?”
    “三天内去就行,怎么了?”
    “那你早点去吧。”
    本来贺东川以为苏婷突然问他报道的事,是有什么事要办,想让他晚点去部队报道,因此听她这么说,心里便有些纳闷:“这么着急?”
    “家里连肉都要吃不上了,我能不着急吗?”苏婷反问,交代道,“你报道的时候顺便问一下,我们户口什么时候能落下来,晚点我再去趟学校,看能不能让贺焱先去上学,手续等户口下来再办。”
    贺东川:“……好吧,我待会就去报道。”
    苏婷点头:“那赶紧的吧。”
    媳妇催这么紧,贺东川不好再继续磨蹭,找出报到手续需要的资料,稍微整理了下穿着,亲了苏婷一口便出门了。
    ……
    这一出门,贺东川直到晚上吃饭才回来。
    其实手续办得很快,毕竟像军官调职专业这种事,一个月都不见得有几件,没有资料堆积,审核起来自然容易。
    只是他级别虽然不高,位置却很重要,基地司令听说他来报道,就打电话把他叫过去,跟他长谈了一番。
    谈完后也没让他回家,而是让人带他去跟团里的人见了一面。
    换句话来说,报道第一天,贺东川直接上手工作了。不过因为是第一次见面,大家都挺客气,所以他才能赶回来吃晚饭。
    但接下来几天肯定没这么顺利,毕竟他是从其他地方调过来的,就算年中刚在比武上连夺第一,下面的人也没那么容易服他。
    所以晚上吃饭时,贺东川把接下来要办的事都交代了:“我这边手续办完了,明天你带着资料去军属安置办落户口就行,一周内户口应该能落下来,对了,我领到了后半月的票,应该够对付几天。”
    贺东川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几张票递给苏婷,她伸手接过,看过后问:“你把荤的都换成了票?”
    “嗯。”
    “那你吃什么?”苏婷抽出两张肉票、两张鸡蛋票塞进他手里,“反正最多就一周时间,我们吃不了那么多肉,这些就够了。”
    票证都是按时间给他补的,那边办离职时,这个月都过了大半,他领到的总共没半斤肉,两顿就吃光了,怎么可能吃不了。
    知道媳妇这是心疼他。贺东川也没矫情,说:“那你这几天记得催一催,让他们早点把户口落实下来,房子也是,我问过了,合适的空房有两套,都是三居,一套在六栋,一套在十栋,你明天去办户口时顺便问一问,他们会安排人带你去看房子,定好后直接找他们拿钥匙就行。”
    “好,”苏婷点头,也跟他简单说了下她今天做的事,“我去学校问了,校长说可以让小焱先去学校读书,手续后面补就行,不过学费要重新交,我今天已经交了,明天就让他去上学。”
    听到要上学,刚才还吃得津津有味的贺焱瞬间蔫了下来,倒不是不喜欢上学,吃过辍学的苦后,他再没觉得读书辛苦过。
    只是想到去学校后要面对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贺焱心里没什么底,他觉得自己现在很需要人宽慰,跟他谈谈心。
    所以当天晚上,贺东川洗完衣服回到房间,就看到床上多了两个电灯泡,神色顿住问:“你们俩怎么在这?”
    苏婷替两个孩子回答说:“小焱明天要去新学校,有点担心,想跟我们聊聊。”
    贺东川看向贺焱:“你又不是没转过学,两年前都没担心,现在你都十岁了,胆子反而变小了?”
    “我才八岁。”他都没满九岁,离十岁还早呢!
    “虚岁大两岁,说你十岁有问题吗?”
    贺焱抿唇:“没有。”
    “这就是了,你六岁的时候转学都不害怕,现在十岁了,反而担心得睡不着觉,你好意思吗?”
    贺焱觉得不太对,既然他两年前才六岁,现在不应该是八岁吗?如果按照虚岁来算,两年前他不是八岁吗?
    为什么老爸前面说周岁,后面又说虚岁?
    贺焱这么想,也这么问了出来,但贺东川没回答,只说:“不管实岁虚岁,你五六岁的时候不害怕,现在十岁了,更不用该害怕。”
    贺焱是个要面子的孩子,听着老爸一下说他胆小,一下说他害怕,他不高兴了,辩解说:“我没有害怕,我只是有点睡不着。”
    “哦,怕得睡不着。”贺东川语气轻飘飘的。
    “我没有怕!”
    贺东川呵呵:“不怕你为什么非要跟我们一起睡?如果你现在带着妹妹回你们自己房间,我就相信你不怕。”
    “回就回!”贺焱被气得头脑发热,当即就才从被窝里站起来,穿上鞋就要往外走。
    但他还没走出去,身后就传来了老爸的声音:“把你妹妹带上。”
    贺焱转过头,就看到老爸将已经睡熟的妹妹从被窝里抱出来,并塞进了自己怀里。他手忙脚乱地抱住妹妹,还没抬头就听到老爸说:“你们可以回去了,晚上记得盖好被子,别让你妹妹冻感冒。”
    贺焱抱着慢慢机械地走出去,直到听到身后响起的关门声,他才回过神来,低头看看怀里的妹妹,再转头看看紧闭的房门。
    不对呀!
    他不是打算跟爸爸妈妈一起睡的吗?怎么抱着妹妹出来了?
    第88章 新房
    第二天早上, 贺东川果然天没亮就出门了。
    苏婷则睡到六点半才被闹钟叫醒,当时天也没怎么亮,天色灰蒙蒙的, 温度似乎又降了, 套上毛衣后,她站在原地想了想, 从行李中翻出件厚呢子外套。
    穿戴整齐,苏婷去次卧喊兄妹俩起床。
    两个孩子依然不肯起床, 不过苏婷依然态度强硬, 先把慢慢抱起来给她穿衣服,听到妹妹的哭声,贺焱想睡也睡不下去。
    磨磨蹭蹭洗漱完,差不多七点,因为贺焱要上学, 苏婷没多耽搁,拿上钱和票带着量孩子去吃早饭。
    因为不想起床, 出门后冷风一吹,两个孩子情绪都有点消沉。不过这样的状态没持续太久,等进了食堂,闻到食物的香气,兄妹俩就抬起了头,眼神里也浮起了期待。
    今天兄妹俩都要吃包脚布,苏婷就点了一份,顺便给他们每人买了杯豆浆, 自己则咬了大饼, 配着豆花一起吃, 味道也很不错。
    吃完早饭回招待所放好东西, 苏婷带着两个孩子去学校。
    军区小学倒是在家属院外面,占地面积挺大,有一栋l形的教学楼,两边都是三层,地面铺着地坪,外墙粉了石灰,下面还粉刷了半人高的绿色油漆,和苏婷印象中的教室挺像。
    教学楼里除了普通上课的教室,还有音乐、舞蹈教室,前者教室里有一台钢琴,后者有贴满正面墙壁的镜子,只看这些,这边的军区小学就比平川岛强不少。
    老师办公室在短的那一栋楼里,一楼两间都是,每间办公室有十名老师办公,学校教职工加起来有差不多二十人。
    苏婷昨天来过一趟,知道贺焱会被分到哪个班,到了后直接走进第二间办公室,找到名叫李月珍的老师。
    和平川岛军区小学一样,沪市基地的军区小学招老师时,也优先选择军嫂,但因为要求比较高,需要高中以上学历,所以老师队伍中不但有军嫂,还有上过高中的本地人,和来这里插队的知青。
    李月珍就是下乡知青,不过她本身就不是外地人,家是市区的,因为是闺女,家里舍不得她去远地方,就托关系让她来了这里,一来这里离家近,二来旁边有部队驻扎,不怕闺女受欺负。
    李月珍年纪不大,今年刚满二十,她是两年前高中毕业后下乡的。
    也是她运气好,下乡时正赶上军区小学缺人,她学历够,读书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所以非常顺利地通过了招工考试,成为了军区小学的一名老师。
    下乡以前,李月珍从没想过要当老师,但等她当上老师后,看着当初一起下乡的知青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就知道自己有多幸运了。
    因此她非常感激自己能得到这一份工作,对待班里的学生也非常尽心。
    苏婷是找招待所的工作人员打听过后,才麻烦校长将贺焱安排到四年级二班的。
    昨天谈好转学的事情后,校长就安排李月珍跟他们见了一面,所以当她抬头看到苏婷出现在外面,便迎了出来问:“苏同志、贺焱同学你们来了?”
    “老师好。”贺焱打招呼说。
    慢慢跟着学:“老师好。”
    “贺焱同学也好,”李月珍应道,又对苏婷说,“慢慢真乖,她多大了?”
    苏婷说:“一岁半。”
    李月珍问:“一岁半说话就这么清楚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