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大佬的填房 - 穿成科举大佬的填房 第1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章 ·
    陈景活了二十八, 不对是快二十九年,头一次被人在大街上要债,而且人还是不用回头光听声儿就知道是谁的老熟人, 这滋味可真新鲜。
    不过这事说来真是自己亏,上船头一天就许给人家一副字, 原以为就是动动笔就能成了的一个行活儿, 却不想一直拖到现在还没给人家。
    当时因着在船上实在无趣, 罗忠又整日待在自己的船舱里温书,陈景和刘汉青厮混在一起,白天见面晚上喝酒的, 再是好友也腻歪。
    到第三天早上两人在甲板上撞见对方,都是相顾无言,只差泪两行了。好在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甲板上只有两个人不假,但船尾那头不还有万通镖局那几位嘛。
    陈景年少成名又家道中落,这些年什么人都见过,自然不会轻易的看轻了谁。刘汉青本就是商贾人家出身的孩子,家里再是脱了商籍那也难免还有朋友亲戚还在做买卖,都说士农工商商籍最贱, 武人都好歹算是有一门手艺,谁瞧不起谁都还不一定。
    所以旁的读书人或许还会有些自视过高瞧不上习武的莽夫, 这两位却完全没有。商量好之后,当天晚上两人就端着陈景从三清哪儿磨磨唧唧哼哼啊啊好久,才求来的红烧肉和油炸花生米去了船尾套近乎。
    人家镖师是带着任务上船,说白了这一船的人和货就是万通镖局这回要保的镖。虽说走水路比走陆路轻松, 也不用前后探路压尾那般折腾,但总归不可能跟三清他们一样, 在船上认认真真过日子。
    如此一来,在吃饭这件事上几个镖师一直都是能凑合凑合就得了。大部分时候吃的是带上船的干粮,偶尔确实挺闲才跟船家借个炉子弄几个小菜对付对付。
    红烧肉这样的硬菜那可真是上了船就再没见过,陈景端着这个过去套近乎简直一套一个准儿,不到三天的功夫,俩读书人就彻底跟万通镖局的镖师们称兄道弟了。
    尤其胡镖头不光是个会功夫的大老粗,这些年走南闯北见识颇广不说,在镖局也是当了多年的镖头。这样的人肚里有货,虽说张嘴不会引经据典,但不管陈景他们说什么他都能听明白,有时候还能一针见血把两人嘀咕来琢磨去的事,一句话就给顺通。
    正因为如此,胡镖头很快就从一个认真负责的镖头,成了一陈景和刘汉青十分喜欢的特能喝性子特豪爽,人也特别好的老大哥胡头儿。
    既然成了真朋友,陈景就不想随便写上一幅字就把人给打发了,可船上到底却这少那的,又实在静不下心来,便拖到现在也没把那副字写好。
    “胡头儿,你怎么在这儿,我记得万通镖局不在这边啊。”陈景跟胡头儿在一起的时候也习惯了直来直往,一张嘴就问他怎么到这里来了。
    这话要换了平时遇见那些同窗举子陈景是万不敢这么说的,毕竟要是个心眼稍微小一点的,就得自己暗自嘀咕,陈景这么说是不是不愿意碰上自己。
    “还不是家里那几个小的,知道我这回是来京城,一个个的都问我要多带些东西回去。我家老三身体不好拳脚功夫指望不上,家里就让他读读书,读得好最好,读得不好就当打发时间了。这不今天就过来想去书局看看,看看有什么能给他带回去。”
    胡头儿年轻的时候是正儿八经拜师学艺绿林出身,只可惜年少时就遇上了这辈子的冤家,一腔游侠梦也就随之破碎。
    家里第一个娃娃落地之后更是义无反顾投到万通镖局门下,这么多年从趟子手做到大镖头,算是攒下了一份很可观的家业,家里儿子闺女不管是从文还是习武,他都不拦着。
    “那今天碰上我可不就是巧了嘛。”陈景一听这话都乐了,“去书局您不找我还能找谁,走走走,趁着上午人少,咱先去把东西买了再说。”
    本就觉得还欠了人家一幅字不太好意思,现在有了个机会表现表现,陈景赶忙就把人拉到书局里去。胡头儿也不傻,陈大才子愿意替他儿子挑书,那可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他自然乐呵呵的跟在陈景后边,不管陈景说什么他都只负责跟在后头点头说好。
    本朝虽民风开发,不拘束女子出门交友,但来书局里的还是十之八九都是男子。三清跟着他们一起进来,不光书局里的掌柜惊了,店里好几个秀才公子也愣了一下。
    但好在都是读书人都讲究体面,这书局打开门做生意,只要不是偷不是抢自然人人都来得。所以好奇一下也就行了,都不再多往三清这边看,只有掌柜的赶紧叫了个年纪偏小的徒弟,过来招呼三清。
    “这位夫人您看您今儿是想买点什么,纸墨笔砚还是?”小孩儿年纪小看上去也就是十三四岁上下,过来跟三清搭话不怕起什么误会。
    “没事,我就随便看看。”三清一边说话一边拿手指了指前边兴致高昂挑书的两人,示意自己是跟他们一起的,“对了,你们这里有没有风俗志,或是京城本地的一些话本子卖啊。”
    新到一个地方最好熟悉这个地方的方法有两个,一个是多跟本地人交流,最好认识几个像花媒婆或是覃氏那样热心肠的妇人,那用不了三天,三清就能连哪条街上哪个摊贩卖的菜更新鲜都一清二楚。
    不过现在到底还是住在客栈,想要认识人还是难度高了点,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多看书。千万别看那种史书典籍,那玩意儿陈景多读读还行,自己要读那玩意儿除了助眠别的屁用没有。
    要看就得多看那些本地风俗志和话本子,不管高雅的还是往下九流走的都行,多读上几本,此地的风土人情和习惯习俗也就能了解个七八成了。
    “有有有,夫人您这边请,您也看见了来咱们书局的都是些备考的公子少爷,您要得这书啊都在后边呢。”小孩儿一听她也是来买书的,兴致就高了,赶紧的就领着人往书局后边去。
    “那是好事啊,既然我要的书你们这边也卖不动,待会儿我多挑几本,你让你们掌柜的给我算个划算点的价,行吗。”
    还行吗?当然行啊。这书局要是开在胭脂铺旁边,或许话本子这些闲书还能多卖点儿,开在状元街里边这些话本子不被这些少爷们挤兑嫌弃,就算不错了。现在三清说要多买几本,掌柜的都快乐疯了。
    不过这年头书到底不便宜,三清再是想多买最后也只是挑挑拣拣的选了三本。倒是胡头儿这个大老爷们,今天难得的捧了老厚一摞书走在街上,用他的话说就是明明还没他那把刀一半重,偏生提在手上就觉得金贵。
    “胡头儿,不是当弟弟的吹嘘,这些书都是好书,回去之后让您家三少爷好好读通读透,不说非靠这个就能考上什么功名,但绝对对他在科举八股上头大有裨益。”
    说到读书这件事上,陈景很少假谦虚,甚至有时候还颇有些傲气。但也就是这样,他说的话胡镖头就更相信了,老大个汉子又紧了紧怀里的书,好像里边全是宝贝。“二爷放心,这几本书我家老三要不背个滚瓜烂熟,我头一个不答应。”
    得了陈景的指点,胡头儿说什么都不放两人走,非要拉着他们去万通镖局坐一坐,吃个中午饭再说。两人出来本就是闲逛,去哪儿都新鲜,反正万通镖局那边两人也还没去过,那就跟着去呗。
    万通镖局算是如今在整个中原都数一数二的镖局,自然不可能只在荆州有地盘。胡镖头他们也不可能把人送到地方就什么活儿都不接,又空手回去,所以在码头一别,陈景一行人去了客栈安顿,胡镖头也带着镖局的人,回了万通镖局在京城的分号。
    想要在京城这地界扎根,不光要本事,外头的门脸也是顶顶要紧的。所以说是说分号,但京城万通镖局的排场可比荆州的大。
    连镖局的大门都修得特别威严,门槛都比别处要高些,叫人看了就觉着这里边肯定是高手如云,深不可测,要不是有胡头儿领着,真要一个人过来,说不得还得在外边多掂量掂量才敢进门。
    三清是这么想的也就这么说了,逗得胡头儿哈哈大笑,平时听多了贵镖局生意兴隆财源广进的空话,突然听沈三清这么说,直说她是这么些年来头一个能如此把人夸到心坎上的。
    “二奶奶真是这个。”胡头儿把大拇指竖起来晃了晃几下,“我们老总镖头当年就是这个意思,京城这地方任凭你多大的本事,也是先敬罗衫在敬人。”
    “瞧瞧我们这条街上,放眼望去全是镖局。旁人总以为咱们家把门脸弄得这么大是为了跟他们抢生意,其实真不是。”胡头儿健谈,三清夸人夸到了点子上,他一高兴就更健谈。
    “老镖头就是想用这种方式提醒我们,也提醒旁人,咱们万通镖局说到底还是武人当家,不能真把镖局全当成一盘生意做。只可惜生意越做越红火,老镖头的心思也就没几个人记得了。”
    有些事不提不觉得,一提就有些伤感,刚刚还高高兴兴的汉子一说起这个,情绪明显就低落了一截。好在几人进了镖局之后没几步路,就迎面碰上另一个老熟人,也是这回一同进京镖师里的人,趟子手:邓晚。
    “陈大哥,三清姐姐~你们怎么来了,我还说我得抽空去找你们玩呢。”邓晚说是趟子手,但谁都瞧得出来这孩子就是跟出来玩的。
    而且上船之后三清第一次看到邓晚,就看出来这就是个女扮男装的小孩儿啊。不光三清看出来了,自己这边一行人就没谁没看出来的,就是不知道胡头儿他们是真觉得自己瞒得挺好,还是心里其实也清楚,只不过是捏着鼻子哄自己罢了。
    “晚哥儿,不许瞎闹。有什么话站稳了好好说,蹦蹦跳跳的不像话啊。”邓晚才十五,在船上的时候就老喜欢找三清玩,现在虽说才下船一天的功夫,可她早就想去找三清了。
    “噢,胡师傅您就别老说我了,今天我三清姐姐来了,还不让我高兴高兴啊。”邓晚这男扮女装的本事实在不行,三清看着都想跟她说,这要真是个男孩子缠着自己这样撒娇,真是要挨打的啊。
    但现在到底是在人家的地盘上,小孩子闹一点也就闹吧,邓晚笑嘻嘻的说要带三清去后边看看整个万通镖局,也不等胡头儿和陈景再多说什么,就拉着人跑了。
    第30章 ·
    “姐, 你买这些书做什么,陈大哥那么多书还不够你看的啊。”万通镖局最大的地方就是大门口,进来之后也就是个正常三进的宅子。
    前院用来招待上门托镖的客人, 中间一进给镖师们当住宿的屋子,最后一进连着小花园, 是京城的总镖头一家住着。还有一个小客院留给别处上京的镖头们暂住, 这会儿邓晚领着三清逛完镖局, 便回了这个小院子。
    在船上的时候最多的东西除了商队的货,就是这三个读书人带的书,大箱子小箱子死沉死沉的, 下船的时候在码头叫了好几个脚力才搬下来。那会儿邓晚还逞能想去搭把手,最后箱子没抬起来,自己还差点闪了腰。
    “你陈大哥那些书我可看不来,字倒是都认识,可连成一句话就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了,还是这话本子有趣儿些,你说呢。”
    小姑娘再是扮了男装,可举手投足间还是秀气,尤其身上那股子若有若无的清香, 一闻就知道是常年贴身带着香养出来的。现在香虽离了身,但味儿已然是留下了。
    “清姐姐你可真有意思, 我以前只见过每句话都得捧着家里男人说的那些太太奶奶,陈大哥这么有本事,姐姐反而嫌弃上了。”
    “你才多大啊,见过多少太太奶奶的, 你这万通镖局的趟子手,怎么还能老往人后院去啊?就不怕被人打出来。”
    邓晚在十五岁的孩子里长得不算太快的, 至今脸上还是一副稚气未脱的模样,阳光打在她白莹莹的脸还能看见细细的绒毛,看来都还没开过脸。可说话却一副装老成的样子,叫人看了就想逗她一逗。
    “哪哪,哪有啊,我这不是以前跟着胡师傅走镖的时候,碰上过嘛。”邓晚没想到三清会突然这么说,一下子连想个借口都结结巴巴的说不利索,“再说我还小呢,不会被人打的吧。”
    “还小呢?就比我小三岁,要是你是个姑娘啊,说不定都能嫁人了。”三清这么说自然是故意的,可邓晚不知道啊,一听这话就跟被踩了尾巴的猫儿一样,整个人都炸了。
    “清姐姐你这话可不能乱说,我我我,我堂堂一七尺男儿,怎么可能是个姑娘啊,不是不是,才不是。”
    “我没说是啊,我说的是要是,你急什么啊。再说你哪有七尺啊,瞧着比我还矮那么一点点呢。”
    三清也不是非要故意把她戳破,只不过一路看过来实在有些看不下去了,胡头儿他们武艺保镖在行,但男女之事和世俗之礼方面却还是太马虎了些。
    就好比邓晚这事,在船上的时候还好说,反正除了商队和这几家人家就没别人了。都是荆州府人怎么也有些老乡的情面在,小孩儿又可爱,谁也不会把这事去说破,或是乱嚼舌根。
    但眼下可是在京城,邓晚要还是这般随意散漫,万一在外边得罪了人可就不好收场了。毕竟到了京城,你真不知道与你擦肩而过的,是皇亲国戚家的奴才,还是当朝重臣府上的管家。可不管是谁,眼下都不是一个邓晚可以招惹和得罪的。
    邓晚看着嘴角挂着笑,又一副戏谑眼神看着自己的沈三清,原本还想嘴硬却莫名的心虚起来,“清姐姐你别笑了,你是不是看出什么来了?”
    出门前,家里阿娘就千叮咛万嘱咐过,出了门之后一定要低调行事,不能像在家里那样咋咋呼呼想如何就如何。还有既然换上了趟子手的衣服,就得清楚自己的身份,不可骄纵不可任性。
    这些话邓晚听的时候觉得自己都记住了,一定会好好做到,但出门上船就忘了个精光。现在被沈三清一唬全记起来了不止,一同记起来的还有自己一路过来的姿态模样,可不就是慌了手脚,哪里还有本事在三清跟前继续装下去。
    “要一点都没看出来你陈大哥还能让你拉着我满院子这么乱逛啊,不得找人来抓你这个小流氓?”三清也没打算抻着小孩儿,“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晚晚。”
    “二爷,这,这你们早知道了?”三清和邓晚晚在院子里的凉亭中说话,陈景和胡头儿站在院子门口自然也什么都听见了。
    “三次,光在船上我和三清听到你们喊漏了嘴就有三次。”陈景伸出三根手指头在胡头儿跟前晃了晃,“头一回是晚晚去找三清,在厨房里跟铃铛玩玩闹闹没回去,你派小齐来找她,他喊漏了嘴。”
    “第二次是在甲板上,下边商队的货有问题让你们去帮忙,胡大哥您那一嗓子晚晚真是中气十足,甲板上就没人没听见。”
    陈景想起那一次都好笑,一甲板的人全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还得憋着不说,当做没发现,那模样活像一甲板的人全是傻子。
    “还有第三……”
    陈景正打算继续数,就被胡头儿挤眉弄眼的作揖告饶叫停了,有时候这些事别人不说的时候自己还觉得自己瞒得挺好,很周全的样子,被人说穿之后才发现,周全什么啊就是个筛子。
    “胡大哥,这事若咱们不熟我和三清也不会多嘴来说。只不过现在咱们也算得上是朋友,既是朋友,就不该为了怕得罪你,就把该说的都不说了。”
    “二爷说得是,我老胡又不是个不知道好歹的人,您夫妻二人什么心我老胡清楚。要说晚晚这事也是没法子,他爹娘把人托付给我,我就得管到底啊。就是不知道她这女扮男装不行的话,往后怎么办不知二爷是否能提点几句。”
    胡头儿说话其实留了一半,到底为什么晚晚的爹娘要把一小姑娘托付给他,还让人跟出来做趟子手他没说明白。但这事明白不明白的不算要紧,谁知道里边有什么弯弯绕,陈景还不想听个究竟。
    “不是女扮男装不行,是你们这扮相实在不到家。晚晚这性格又这样,就算扮相到家了她也端不住。我看啊还不如坦荡些,衣裳别换只把发饰打扮换回来就好。这些年我老京城荆州来回这么跑,也不是没见过女镖师,晚晚实在不必多此一举。”
    胡头儿听着陈景的话点了点头,之前让晚晚女扮男装就是为了在外边行走方便,现在既然根本不方便还有隐患,那就还不如不扮了。胡头儿是个干脆人,既想好了便立马上前把话都给晚晚说了个明白。
    晚晚听完还挺高兴,她老早就想跟三清一起出门逛街买东西,可自己的穿着打扮到底不合适就一直没提过这事。现在胡头儿说能换回以前的打扮,小姑娘立马就高高兴兴回房重新梳头去了。
    而这边胡头儿在得知陈景三清想要在京城买宅子之后,马上就投桃报李给了他们一顶好的消息。镖局后边只隔了一道围墙连着的好几个宅子都是万通的产业。
    宅子地界好,这边背靠万通镖局,那头大门朝着另一条胡同,胡同里的人家算不得有钱富户,也算得上衣食不愁。这样的地方住起来安全又舒服,之前一直赁出去给镖局当个进项。
    现在京城这边的总镖头年纪大了,看不得几个挺好的宅子里总换人住,有时候赁的人不好还有些小麻烦,就想着干脆找几个靠得住的人家,把宅子卖了得了。
    只不过人卖宅子本就是想图个安心又亲近,所以找买家的时候就定了挺多规矩,买下宅子做买卖的不卖,家里人口太杂的不卖。
    甚至买下宅子之后还不能立马就转手,还得跟镖局签个契书至少住满三年才能卖,这么一来就算镖局给宅子定下的价钱比外边便宜一点,但也还是到现在才卖出去一家。
    不过这事对于陈景和三清来说是好事,他们俩就带着寿儿和铃铛,能跟胡头儿住得近那也是一份倚仗。况且陈景是举人,这样的身份不怕人总镖头还看不上,说实在的除了三年之后才能把宅子再转手这一条苛刻了些,也就没别的毛病了。
    胡头儿的提议两人都往心里去了,回到客栈之后陈景第一件事就是把在正在大堂跟人喝酒作诗的刘汉青,和还在屋里温书的罗忠都叫到一起来,把这事原原本本仔仔细细的说了一遍。
    “事就是这么个事,这事我们也还没定下,我想着是等张掌柜这边有了回复我再两边掂量着来。跟你们也只是说一说,毕竟咱们一起来的京城,要不要的都得告诉你俩一声。”
    “我不要,这宅子要是卖不出去啊在手里捏着用处也不大,我还是等张掌柜这边的消息吧。”罗忠在船上就大半的时间都一个人闷在船舱里边,跟万通镖局的人打照面的时候都不多。现在不愿意跟镖局的人扯上关系倒也正常。
    “我觉得行,你让胡头儿给我留一个宅子,不管张掌柜这边行不行我都要了。”刘汉青却不同,一听这个心里的小算盘就已经噼里啪啦打响了。
    “万通镖局是个大买卖,全国各地都有分号,真要是能靠一个宅子跟他们套近乎,以后不管做什么买卖说不定就能用上这层关系,多划算啊。”
    刘汉青不差银子,一个宅子跟两个宅子对他来说区别不大,尤其他自己清楚自己的本事,这次虽坚持要来京城赶考,但是考上的希望着实不大。不过来都来了总的干点什么,考不上进士那就捣鼓些别的,旁的不说好歹得把出门这一两年的花费给挣回来。
    “诶,老刘那头要这宅子是打算拿来跟万通镖局走关系的,咱们呢?我看你白天听胡头儿说的时候还挺有兴趣,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啊。”
    晚上吃过晚饭,让店小二打了水来干干净净的把澡洗过,两人总算是好生歇了下来。客栈的客房不算大,除了床和桌椅板凳,就只有一个不大的小榻,还硬邦邦的。
    两人谁都不想坐在那儿硌屁股,便干脆就早早的躺到床上,三清还把半干的头发枕在陈景腿上横躺着,双腿踩在靠里边的墙上,裤腿褪到膝盖以上也不管,真真是半点都没跟陈景见外。
    “啊?啊!”陈景这会儿哪有功夫想什么啊,眼睛和魂都被她白生生的腿给勾走了,就算有毅力把眼睛从那儿挪开,没一会儿又得看回去,然后心里还得默默的想,怎么抖落腿还老换节奏啊,这又换了一个。
    “跟你说话呢,听没听啊,我说这事你到底怎么想的,万通镖局后边那宅子是不错,但真要买下来没人接手,说不定就得挺长时间都得拿在手里。这次进京你是来考试的,若是能考上你怎么想的。”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