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威武 - 第43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帝凌承,荒唐暴虐,性子阴狠又多疑善妒,这样的人能够弄权登极,却只怕不能持久、更不能御敌于外,成就太平。
    江俊蹙眉,忽然觉得原书那样洗白了凌承收尾,有那么一点仓促之嫌。
    就算凌承确如书中所言只是藏拙和隐忍、实有经略之才,但一个人的性格是不容易改变的,他如此刚愎自用、好大喜功,就算有才德、有计谋,也终归不能容人。
    好像是太子建成和秦王李世民,成败胜负只一念,玄武门之变只能被后人谈论“如果”,倘若入土的是世子秦王殿下,试问大唐是否还能有三百治世、创造无尽辉煌?
    时光不能回头,但有些事情不需要假设便能知道结果。
    ——凌承此人为帝,锦朝必定不能持久。
    然而,
    看着站在北地山河社稷图之中的恭王,看着他宽阔的背影,江俊心有些波动,像那浅白灯盏里的烛焰,明明在地下甚少有风动,却还是会无端摇曳起来、甚至发出噼啪之响。
    他不能决断,他也无法去赌——
    若是一场翻天覆地变化,恭王登基,这个天下是否就能和乐富足。
    暗暗在心里长叹一声,江俊摇摇头:所以还是封建帝制害死人,皇家子弟就那么几个,选来选去也只是在矮个里头拔高个,根本不能达成系统资源配置的最优。
    “本王已经错过一次,怎么可能再错一次。”
    恭王看着地图,忽然翘起嘴角说了这么一句话,江俊愣了愣,回神:“您……说什么?”
    “没什么,”恭王转身过来,脸上带着一点稀薄的笑容,不过他天潢贵胄,在没有动怒的时候自有一派优雅从容,他的脚动了动、那双金线的革靴踏在了某个小山包上:
    “本王是问江公子你,对驻扎在罗鄂山的二十万大戎军有何看法?”
    罗鄂山?
    江俊看了一眼恭王足尖点着的那个地方,略略地皱了皱眉、沉吟片刻后道:“大戎国的雅格勇纳哈勒拥众二十万于罗鄂山,又屯兵于奈曼州,此二者皆为易守难攻之地,要攻破——只怕不易。”
    “勇”在戎狄语里面是“王”的意思,与“翟”为英雄、勇士、亲王之意不同,“勇”只是一个官职,也是江俊认得不多的戎狄词汇之意一。
    纳哈勒年轻,确实戎狄里头稍有的精通中原文化之人,据说他曾经在中原生活过五六年,对锦朝的水土十分熟悉。
    “不易而并非不能,是不是?”
    江俊看了一眼撩起志在必得笑容的恭王一眼,点点头道了一句“……是”,他上前两步,指着奈曼州附件的两座山道:
    “奈曼州易守难攻,因的是这两座山中间峭壁断崖两两对峙、倚崖砌一石门则可戍守 。以至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成为军事要隘。”
    “不过,”江俊后退一步,让整个奈曼州完整地呈现在了整个地图上后,他才继续说:“虽然是个险关,但却是个偷袭、突破的好地方。”
    “噗嗤——”一声,恭王笑了。
    江俊挑眉:“怎么?王爷是嫌我说的不对?”
    “不——”恭王摇头摆摆手,后退几步竟然从旁边一个角落里取出了几只羽箭,他复行两步、快速出手——那力道非常,羽箭竟然稳稳地穿过厚地毯扎进了地板里。
    正好稳稳地扎在了罗鄂山口——
    他语调陡转:“三天前,有一位称自己‘仰知天文、俯察地理’的大才子告诉本王,此地无法攻破,既有天险又有重兵把守,若无相当兵力,根本全无可能攻破。”
    江俊皱了皱眉:“所以王爷是不信我?”
    李吟商是乾康年间状元之中策论非常之人,莫说是在朝堂上辩才无碍,在军中也颇有威名,虽然李吟商真的一次战场都没有上过。
    “不,你错了江公子,”恭王又笑:“我信的是你。”
    江俊看了恭王一眼,这男人的脸虽然被烛火映照得有些明暗不齐,却自信满满。
    “罗鄂山再险,本王也相信会有办法破解,曼奈州也并非固若金汤,若是曼奈州一破,北地十八州的收回必然指日可待,北地——已经让戎狄嚣张太久了。”
    恭王嘴角擒着一抹桀骜的笑,眼眸里的光却好似极艳的火。
    不明白恭王为何会对他如此信任,江俊愣了片刻后、便苦笑着问了:“王爷对在下……似乎有些太相信了些?王爷难道不觉得这么做——有些冒险么?”
    “怎么江公子是想提醒本王,你终有一天也会临阵倒戈、然后噬主么?”恭王似笑非笑,一双眼里却又变成了千里冰霜,透着寒冰。
    “王爷,我还没上阵,这是其一。其二,”江俊走上前去,拔起了地上的羽箭、一扬手将之漂亮地插入了箭筒里:“江某并非王爷的附庸,王爷——也不是我的主人。所以,江俊不会噬主。”
    “哈——”恭王笑了起来,他点点头:“都说李吟商博文强辩,没想到江公子你也挺能说的,不过你说的不错,奴仆才会有主奴一说,本王要的不是一味卑躬屈膝的顺服。”
    掀了掀嘴角,江俊沉默。
    他只是想活下去,并不想卷入朝堂之争、皇权更迭。
    “我与皇兄……当然了,我不是指凌承,我说的是你的旧主、我的同胞兄弟——凌威,我们曾经一直有书信往来,你当初提到的梅花图,最初并非是母后留给旧臣的传讯图,而是画来给我们兄弟游戏所用——”
    恭王说得漫不经心,可是回忆起那位废太子凌威,整个承风堂的气氛都变得有些落寞而萧索——
    青宫之贵,尊贵之极。
    然而最终却只是在大宗正院的大狱里,背着一个晨昏侯的辱称,莫名其妙地过世。
    “你问本王为何轻信于你,你或许不知道,除了我皇嫂,我那位素来内敛温和的皇兄,夸的最多的人——是你江俊。”
    “……太子殿下他?夸我?”江俊倒没有想到会有这一重原因,他只知道旧主凌威在恭王的事情上有一定影响,可一个城府颇深的北塞王爷,也不至于这么轻易就相信了一个外人。
    “是啊,他说你有惊世之将才,若能让你掌军,必定能够收复失地,重振山河。他还说你经略多年,进能谋政、退能治军,又能护他周全,是他耽误了你的前程——”恭王摇摇头,似乎觉得有些好笑:“普天之下,也就只有本王这个傻哥哥,才会说出这种话……”
    当时,京城的达官显贵们可是削尖了脑袋想要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太子府做伴读和护卫,以期待将来由青宫给他们和他们的家族带去无上的光荣。
    然而,青宫的主子,却说他会拖累旁人、耽误了别人的前程。
    江俊张了张口,终于苦笑一声,道:“太子殿下心善……”
    但是太过心善终归是自食苦果,凌威很早就明白了自己并非正位太子府之主,更明白自己不可能登上帝位:
    恭王、彼时还是四皇子的凌承、三皇子凌华、五皇子凌书,甚至是只有四、五岁的六皇子凌珣都显露出了比他坚强的个性。
    东宫懦弱而众皇子强悍,若没有中宫皇后和外戚段家的扶持,太子的位置可能早就易了主,至于后头皇后早亡、段家遭祸,看似巧合,其实都是早早有了端倪。
    “皇兄与我的书信里多次提到你,”恭王淡淡一笑,转过身来凝眸看着江俊:“所以江公子,可能你我不过数面之缘,但我其实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你了。”
    “……”
    “而且,在青宫哗变之前,”恭王又开口了:“哥哥说过,覆巢之下无完卵,让我小心保全自己,若有余力,则尽己所能保全你和江家,不要让你们因此受到牵连。”
    “……”江俊倒是没想到旧主如此有情有义,这本书里唯一不搞基的男人,却是这样惨烈的结局——被软禁在大宗正院里其实生不如死,日子过得连宫女都不如。
    而且若江俊没有记错的话,晨昏侯去后,原来的太子妃怀着一个遗腹子,原本想要从大宗正院逃出去,却不幸在半路上被锦衣卫发现追捕、终归落得母子俱亡的悲剧下场。
    算算日子,正是江俊从吟香楼暴|乱中托生的时间。
    嘴里一时间有些苦涩,旧主有情有义,可是他却没有办法去救出旧主的女人和孩子,只能盼着他们一家聚于九泉之下,能够做普通的和乐夫妻、过安乐日子。
    正所谓: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
    江俊叹了一口气,似乎又想起什么来,他问道:“对了王爷,您为什么会突然问我奈曼州之事?”
    不是江俊敏感,而是这个奈曼州的名字特殊,而且在剧情里面确实有那么点儿戏,不过这戏就是普通的平铺直叙、过过剧情,同李吟商、恭王甚至是羽城都沾不上一丁点关系。
    原书上说,阔野之役后,经过龚良泰、舒永忠等主战派的积极活动,终于说服了坐在皇位上的新帝陵承动意——
    派出左军都督府的三卫,并调集了西北、西边的几路大军和合四十余万士兵,交由贺兰寻做将军领兵,欲击纳哈勒、收复奈曼州一西的大片土地。
    贺兰寻是凌承皇后贺兰氏的嫡亲长兄,他们贺兰家虽非京城八大家族之一,却也是西域楼兰王族血脉,先祖十八代为王、纵横西域大漠,在西域和西北一代颇有名望。
    加之贺兰寻武艺高强,善于沙漠作战,又与西域的各个小国、商队有着密切关联,所以贺兰家在西北权力极大、皇后贺兰氏在宫中地位也极稳。
    此战贺兰寻巧以智取,直接攻入纳哈勒营地,迫使占据罗鄂山多年的纳哈勒彻底撤出了奈曼州。而朝中的主战呼声更旺,更是势必要将北地十八州都收回,这才逐渐让凌承动念——
    找到了羽城的陈家,开始了收复十八州的持久之战。
    说白了,这个罗鄂山的战役就是个过渡战,在故事情节上是个过渡章,没什么大用,但是也不得不提——
    毕竟同时宫中两位女主正在争宠呢,皇后贺兰氏和有孕的容妃崔氏可争得是不可开交,罗鄂山的胜利也是皇后的胜利——崔氏终归小产。
    崔氏以为有孕可以扳倒中宫皇后,却终归作茧自缚,成了贺兰皇后立威的那只被杀来儆猴的鸡。
    所以江俊要问,恭王无端提罗鄂山做什么——
    而且是从三天前就开始关心罗鄂山战局,甚至因此问了李吟商。
    “当然是因为我那位好‘皇兄’会借机摆我一道,”恭王淡淡一笑,脸上头一次出现了一些无奈和痛苦的神情来:“他肯定会叫我督军,然后借机试探——我到底是个安乐王爷,还是他必须要防备的敌手。”
    江俊:……督军?
    卧槽这就是传说中的蝴蝶效应?
    他一个炮灰活了下来,而且活了三十六章这么久,竟然影响到了恭王、影响到了李吟商甚至影响到了剧情??
    督军根本不是什么好活儿,因为贺兰寻虽然是个将才,但他并没有忧国忧民之心,就算锦朝被大戎吞并,他们贺兰家也是可以退回西域称王的,所以他只在乎这一趟活能不能捞到好处——
    但是恭王不同,恭王对锦朝大陆有感情,太|祖和锦朝这么多的祖宗,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这么多世代的苦苦经营,不是说败落就败落的。
    就好像你的亲戚并不在乎你家的装潢是朴素简洁还是富丽堂皇,他们只在乎你是否有钱有权,轻则能够说出去显摆、重则能够替他们解决吃穿住用找工作嫁女儿招女婿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但是你,作为这个家的一份子,却无法做到看着他被自己的兄弟败空、败落。
    恭王便是如此,凌承再他娘的混蛋,他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锦朝的土地被外族人蚕食鲸吞,所以——去做督军,对于恭王来说就很痛苦。
    若是贺兰寻认真战斗便罢了,若他不作战、又故意在粮草等等属于督军职责的地方给恭王使绊子,那么恭王的处境便是进退两难——
    若是保全自身,那么北地的百姓必定遭殃;若是保全百姓和山河,那么自己多年的经营必定暴露在皇帝的眼睛里——半生辛苦付诸东流,又要重头再来、甚至更加艰难。
    凌承果然够狠也够荒唐,先拿和自己有肌|肤|之|亲的李吟商来做筹码,之后又用锦朝百姓的生命、祖先留下的疆域来做赌注,为的只是除去一个政敌。
    大动干戈,杀鸡用牛刀,这样的人竟然没有翻车——
    江俊呵呵了一声:辣鸡剧情,你可以的。
    见江俊没说话,而是沉默着似乎在想什么,恭王感觉到外头的温度渐渐冷了下来,也知道时间不早了,于是他开口:“总之江公子你先想,时机合适了,本王自会向你问计。”
    江俊点点头。
    “之前,你说的没错,皇兄确实在软禁本王——恭王府你也看到了,像是玉双林这样的人——他向来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本王也拿他们没有办法,”恭王耸了耸肩,“我这王府眼线密布——你也要自己小心。”
    江俊想了想,道:“多谢王爷关怀,我会小心。”
    “如此,那本王也就不打扰江公子你休息了,一路旅途劳顿,日后你我还有的是相见之机。”恭王笑,转身准备离开,走了两步似乎又想起什么,便回头过来。
    “王爷还有什么要交待的吗?”
    “李吟商此人本王不会信,但有的时候……”恭王看着江俊欲言又止,终归还是叹了一口气,微微一笑道:“本王希望,江公子你相信——本王那只是虚与委蛇、将计就计。”
    说完,恭王再没有留恋地转身就走,只留下了一个让江俊看着若有所思的背影,还有在恭王府之中渐次熄灭的万丈灯火。
    恭王凌武从承风堂出来没有走多远,就看见在东苑出口处站着的陆陵游,这人正事儿不做,正满脸戏谑,笑得蔫坏地冲凌武直眨眼睛。
    凌武无可奈何地抱胸站在原地:“你又有什么高论?”
    “啧啧啧啧,我说王爷,我尊贵的龚亲王千岁——你这也太夸张了吧?放着秦大美人不要,更瞧不上柳二姐那种风姿卓绝的,更别提你府上那个小蛇蝎美人,你——竟然就看上个这?”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