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威武 - 第130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髻里头的凤钗点翠极亮,蓝色的羽毛下、垂坠着一串浅白色的珍珠,每一颗珍珠都被雕刻成了小小的鼓楼头形状,看着有一种妖异的美丽。
    尹实大骇,眼睛急速地眨巴起来,长大了嘴巴半天没有反应。
    而那位带他前来的蒋家人见他没有动作,连忙拽了拽他的袖子、小声提点道:“姑爷,您当跪下行大礼,这位是同嘉长公主。”
    他当然知道这是同嘉长公主,可问题是同嘉长公主、怎么会来?!
    尹实跪下,心里却狠狠地“咯噔”了一声——
    “尹家老二?”
    尹实喉头咕隆一下,他叩首伏地,点点头应了一声,心里却还是打着鼓,满脑子只有同嘉长公主来了——裴君浩战死的消息是不是已经瞒不下去了——一条消息。
    “呵,别紧张,平身赐座罢,战事吃紧,本宫唤你前来,也只是有件事儿,想当面问问你,”同嘉长公主也不坐,就那么抱着猫儿站在总督府的大厅内,似笑非笑地看着尹实:“这话呢,我是已经问过蒋大人了,他也给了我一个答案。”
    蒋晖的脸色此刻已经是很难看了,趁长公主不注意的时候,还一个劲儿地给尹实使眼色。
    见蒋晖如此紧张,尹实心下了然,心也跟着悚起来,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起身来、恭恭敬敬地对答:“公主殿下您想问什么,小臣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长公主见他那么谨小慎微的样子,“噗嗤”一声笑了,挠猫儿的手也畅快了几分,她摇了摇头道:“尹家老二,你父亲没有教过你么——喜怒不形于色,言行不露动机,你这样的态度,可真……让我怀疑蒋大人所言有虚呐。”
    尹实更慌,站都站不稳了,干脆直接跪在地上告饶:“公主殿下您就放过臣吧,臣是个武将、也不擅长打哑谜的……”
    同嘉长公主等的就是尹实这句话,她冷不丁回头扫了挤眉弄眼的蒋晖一眼,冷笑道:“方才我问蒋大人,本宫的夫婿在何处,他说在尹统领你这里。可是——本宫在京城可是听说了,本宫的夫婿,受伤在静养的消息。怎么?静养不在江宁府中,反而要放到战场上去?”
    她这一疾言厉色,蒋晖也吓得再坐不住,整个人伏倒在地上,连连告饶。
    “尹统领,”同嘉长公主转过身来:“若本宫没记差的话,这位蒋大人是你的岳丈大人,他的话,想必是不会有假的。倒不知尹统领方不方便,带本宫去见一见我那夫婿?”
    裴君浩已经战死了,这是蒋晖同尹实都清楚的事情,此刻哪里去给她找一个活的蒋晖去,尹实额角渗出了汗渍,伏在地上抖了半天,才颤颤巍巍地道:
    “公、公主殿下有所不知,裴、裴大人前几日已经见好了,这、这皇帝陛下给了我们三个月的期限,说、说是让我们三个月内必、必须找到系鸿轩,裴大人作为江南讨逆将军,责无旁贷,自然是——带兵出去了。”
    “带兵?”同嘉长公主挑眉,嘴角擒起一抹笑:“没想到他一介文官,礼部尚书一个,竟然还懂得行军打仗之道啊。”
    尹实赔笑着说“是”,又道:“大人只是小病,如今带兵在外,一时也回不来,公主想见的话,还请公主给我些时日,我去请大人回来就是。”
    “讨逆事重要,”同嘉长公主松了口,她淡淡一笑,也不答允,只是转头看向蒋晖:“看来大人对江南讨逆大军的情况也不是太了解,您方才同我说我的夫婿得的是会传染的重病,留在军中由专人照料,听——尹统领的话,倒是已经病好了?”
    蒋晖恨得想打自己两个耳刮子,连忙带着满身的汗点头道:“是、是,裴大人洪福齐天,都是陛下和您的庇佑,他的病好了也真是好事一件,想必定然能够拿下那个贼人。”
    同嘉长公主这才坐下来,浅酌了一口杯中茶,慢吞吞地对旁边的黑衣侍婢道:“孟娘,你且去扶起尹统领吧,看我这公主真是多大的阵仗,竟然将一个数十万人的统领吓得跪倒在地上、爬都爬不起来了。”
    被唤名孟娘的婢女是同嘉长公主从小养在身边的,听闻这姑娘来自苗疆,喜欢养蛊驱虫,一双纤纤玉手少不得摸过不少毒虫、毒蛇的,看着是个温和的小姑娘,谁知翻手会不会弄出一直大蜘蛛。
    尹实见她要来扶自己,连忙起身了,颤颤地躬身一礼:“哪、哪里敢劳动姑娘大驾,我、我自己起来。”
    孟娘掩口吃吃一笑,嗔了一句“尹家二公子惯会笑话的”,就又回到了长公主身边。
    她们这么一闹腾,整个江宁府都戒备了起来,而且送信的信鸽来往不断,巴不得赶快飞到京城中,要皇帝和朝廷拿出个办法来。
    此刻的同嘉公主就好像是一尊大佛,请来容易送走难——人家是找丈夫来的,可是偏偏就没有人告诉她、她的丈夫已经死了,还差点死得血肉模糊。
    裴君浩战死的消息在江南却有风声,可是同嘉长公主知道多少,蒋晖同尹实都拿不准,更加拿不准的还有总督府附近的一干水兵、沿海抗倭海军。
    他们原本是接到了上头的命令在此保卫总督府安危的,小小的总督府容纳他们已经足够拥挤,可今日同嘉长公主却带着三倍于他们的禁军来到总督府。
    这些皇城禁军也不多话,就那么直愣愣地拿着兵刃戳在他们面前。让这帮子地方军心里发悚,也不敢轻举妄动,下意识地就给他们挪了地儿。
    蒋晖和宾龙飞两人不敢怠慢长公主,自然是将最好的跨院收拾出来让公主住下。
    同嘉长公主带着禁军到江南这事儿太大,蒋晖和宾龙飞也不好自己处理,只能想法子稳住公主,然后再等着朝廷和皇帝的旨意。
    这边他们一番折腾,兵荒马乱一般地好不容易得了个喘息,那边却又听了人来报讯,说是江南讨逆大军那边遭了伏击,副将王浪不知所踪,船也被水贼夺去了好几艘。
    尹实当下就急了眼,顾不上礼数,直夺了一匹马就朝着青茬乡方向赶。
    他前脚一走,孟娘后脚便回了长公主所在的小院,她给长公主行了礼后,才道:“尹实走了,诚如您所料的那样,江南讨逆军那边只怕又出事了。”
    长公主此刻已放下了黑猫,正面无表情地斜倚在贵妃榻上,闻言也只是轻哼一声。
    “公主为何不当面揭穿他们的谎言呢?”孟娘走过去替她倒了一杯茶:“公主早已知道驸马爷他出了事,怎么还要听他们在这里胡说八道。”
    同嘉笑问:“那依孟娘你的意思呢?”
    孟娘哼哼,当即一拍桌子道:“这起子小人不把我们同嘉公主府放在眼里,轻慢我们的驸马爷甚至让他生死未卜、下落不明,单凭这一点就应该让皇帝治他们个死罪!”
    “所以——”同嘉公主端起了茶,浅酌一口:“孟娘的意思是,要本宫刚才在大堂上与他们翻脸,道出本宫查到的消息,然后要他们帮忙寻找驸马的下落吗?”
    孟娘瞪大眼睛点点头,想了想,又摇了摇头:“不、不能让他们知道驸马爷根本就没死!”
    被小姑娘这副模样逗乐了,同嘉摇摇头道:“打草惊蛇不若虚与委蛇,趁着他们慌乱的这短时间里,本宫可以派人去寻找君浩,自然也可以派人同我那个傻弟弟联系。”
    “恭王爷?”
    “不然,你以为只靠江南一班草寇水贼,就能够打得过朝廷这么多的正规军?”同嘉公主埋怨地瞥了孟娘一眼:“有些事儿,他身在北地羽城不方便做的,我这个做姐姐的,也该替他周全。”
    孟娘嘴角抽了抽,眨巴眼说不出话来——她当真以为这些就是普通水贼罢了!
    “过去我没能安排好一切,犹豫之间失去一个弟弟……”同嘉开口,语气惋惜而充满了悔恨:“如今,君浩这边的事情我已经安排好了,此刻也没什么后顾之忧了。”
    原来是这样吗?
    孟娘想起前些日子,他们在来京城之前,他们家公主专门请了公主府的管家,上了岭北、驸马的老家去了一趟,原先孟娘还当这是寻常的探望,如今,却看出点门道来了。
    见小姑娘明白了,同嘉长公主笑了笑,看着窗外的天空舒展了眉:“这一天,早该来了。”
    孟娘不是中原人,虽然在中原待的日子久,可是她看不懂中原人的花花肠子,她只知道在中原人的世界里,笑不是笑、悲不是悲,嬉笑怒骂竟可全是作假。
    但刚才,同嘉长公主那个笑容,却让她觉得发自内心,笑得那样好看。
    “可是公主……”孟娘想了想,又忍不得问了一句:“驸马爷那边……”
    “君浩既然没死,那么大不了就是失个忆、被个乡野姑娘救下来了,然后芳心暗许准备回来给我带个小的,这也不是多大的事儿,”同嘉长公主撩了撩头发:“再说了——就算最坏的打算,君浩真死了,我们——不也还有办法让他永远活在我身边么?”
    她最后这一笑、笑得妖冶,当真如同外头传的那样,犹如鬼魅。但偏偏,就让孟娘看得入了迷,半晌才想起来回应好几句“是是是”。
    她家公主威武霸气,这天底下没有她们做不成的事儿。
    如此,
    同嘉公主住下来几日后,尹实和蒋晖的谎言就编不下去了,在同嘉公主的威压下,他们只能告诉了公主实情。
    因凌承要求将“裴君浩的遗体”秘密运送回京城的缘故,同嘉公主并没有看到那一具面目模糊的遗体。
    而蒋晖、尹实看同嘉公主虽然哀痛,但是却并没有要发作的意思,正在松了一口气的档口,朝廷却颁布了一道旨意——
    三个月期限已经到了,江南讨逆大江俊裴君浩同前锋营统领尹实没有能够按期抓回贼寇首领系鸿轩,朝廷要罚裴君浩一年的俸禄、外加四十军棍;统领尹实则免去军中一切职务、即刻抽调回京。
    这道圣旨让同嘉长公主彻底地动了真火,也成为了她起义、造反的直接**。
    原来蒋晖同尹实这边被迫告诉了长公主一切实情的折子,并没有及时地递上去给凌承,凌承眼看三个月期限到了,必须要给天下人尤其是江南百姓交待,才会有此一出、小惩大诫,以平民愤。
    然而,他不知道同嘉长公主已经知晓了裴君浩已死一事。
    此刻他的这道圣旨好似包藏祸心,明面上用责打裴君浩来平民愤,暗地里却早就知道了裴君浩的死讯,还妄图将他的尸首运送回京、悄悄安葬。
    旁人看来这已经是过分的举动,在同嘉长公主眼里,简直就是挑衅。
    圣旨到的当天,同嘉长公主便直接斩杀了那位前来传圣旨的太监,用重兵包围了整个江南总督府,押了蒋晖做人质,并且扬言皇帝凌承继位名不正言不顺,要将他们这一脉赶尽杀绝。
    同嘉长公主这么一闹,整个江南都陷入了更大的混乱之中。
    不少江南士人因为瘟疫之事没能够参加乾康八年的科考,如此,去年的那场春闱便只有大部分北地文人参与,放榜之日更是三榜皆是北地文士。
    如此,江南文人对“北榜”向来颇有微词,如今听了同嘉长公主的话,更是对皇帝怨声载道,纷纷上街论政,说皇帝大行不义之举!
    且之前朝廷处理江南水祸一事上本来就不大妥当,流民汇集、而灾民遍地,况且如此情况之下皇帝凌承竟然还要迎娶新后,劳民伤财,让江南百姓怨气载道。
    同嘉长公主是故皇后段氏的长女,又是废太子凌威的姐姐,她的话在江南百姓眼中十分可信。如此一来,不少流民直接投入了公主麾下,更是说要杀了乱臣贼子和不义之君。
    自公主起事后,江南混乱更甚,原本的良田被破坏得更加严重,那些本来家里有些薄田的人,此刻也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揭竿而起。
    凌承坐镇在京中,江南危急的情报一个个传来,他看上去几乎要坐不稳这龙椅——
    今日沦陷了这个郡县,明日死了那个将领,同嘉长公主一介女流,带的人马却势如破竹,转瞬之间已经占领了江南一半的土地。
    朝堂之上众人言辞凿凿,可真到了内战起时,又没几个可用之人。凌承皱眉看着满座的文武百官,心里安稳得很,面上却装得着急。
    这是他同李吟商早就算好的计,既然新后岩罗郡主这个饵没能够钓出凌武这条大鱼,但江南一事上让同嘉长公主入局,也算是意外之喜。
    凌承原本不想同女流之辈计较,故皇后段氏留下来的两位公主同嘉、颐和他本想放过的,不过同嘉公主既然要来趟这浑水,他便更好斩草除根、请君入瓮,共赴生死局。
    朝堂上众臣的反应也让凌承观察了个彻底,也明白了有些什么人是坐不住的,有什么人是真心忠诚于他的,一场局,一举三得,他看着慌乱,实际上心里恨不得哼小曲儿。
    不过这种悠闲,在他派去找裴家人的人回来说了一无所获时,稍稍有些改变,凌承眯着眼睛看着殿下跪着的几个尚虞备用处的人,嘴角忽然擒起了一抹笑意来:
    “原来如此,倒是朕小看了朕的这些姐妹兄弟。”
    “也好,棋逢对手、下一场棋才有趣,他们既然早有准备,我们不妨中原逐鹿、看看到底鹿死谁手,谁才是天命所归、这个锦朝天下、真正的天命之主!”
    尚虞备用处的几个人小心翼翼地伏地,却又听见凌承吩咐:“玉公公,你且拿着虎符,去奉与前军都督府都督龚安固,朕的舅舅,也不能总这么藏拙。”
    玉天禄领命去了,老太监眼观鼻鼻观口取了盒子就去。
    倒是凌承,心情极好地看着天外又一次聚拢的乌云:这一次,天顶穹宇再低垂又如何,这一次的黑云压城、狂风骤雨,是他等待许久的。
    从弑父登基那一天开始,他凌承等待的就是收网的这一天!
    太后龚氏有个哥哥,做了当朝宰相,叫龚安邦。龚安邦却又有个弟弟,叫做龚安固的,做了五军都督府里的前军都督。
    这人素来稳重低调,在军中无功无过,但实际上却是一员猛将。他初到江南,便将同嘉公主几日来打下的几个郡县尽数收回,更是将尘湖的几家悍匪生擒斩首。
    其手段之狠辣,行军之神速,让江南士人啧啧称奇的同时,也为同嘉公主捏了一把汗。
    系鸿轩虽然在尘湖有多处据点,和同嘉公主也已经接上了头,但是却还是不敌龚安固,水贼和义军渐渐处于劣势,被逼得节节败退、退到了尘湖附近的山中藏匿。
    而龚安固则直接调集了大军将义军围了个水泄不通,更让沿海守备的海军帮忙,将同嘉公主和她的军队截断围堵在了江宁城里。
    江宁告急!
    与此同时,大戎国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巫暴毙后,选定的继承人图门弥雅容在众目睽睽之下被神明唾弃,险些被“神火”烧死。
    而神明选定的继承人则来自那个早已落魄的部落——伯颜。
    大戎国君此刻需要大巫的支持,更需要一个时机将权柄从大巫的手上夺回。所以,他亲自派人前往巴仁草原,去迎接整个伯颜部落和未来的大巫到都城去。
    在江南情势尚未严峻之时,江俊同凌武原本预备一同往大戎国都去见识一番的。可是当江南那位讨逆将军换人,换成了龚安固的时候,江俊便改变了主意。
    “我去帮姐姐,”江俊说的自然,看着张千机的信笺嘴角竟然还泛着笑意:“这个龚安固,也只有我能够让他惨败收场了。”
    凌武没问为什么江俊如此笃定,他只是温柔地揉了揉江俊的脸颊,轻声道:“早去早回,一切小心。”
    江俊哼哼两声应下,便带上了几个千崇阁的人,带着无烟取到南下、自烟波江走水路很快就到达了尘湖战场——
    原书中,这位龚安固有一段固定的着墨,其人的用兵之道,还真只能由他江俊来解。毕竟在这本书的“普天之下”,也就只有他江俊——事先知道了剧情的走向。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