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妾作死日常 - 第12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禁了……解禁了……”德妃双眼失神,嘴里反复呢喃着,似不肯相信这个事实。
    安嬷嬷瞧着德妃个样子,颇有些心焦,往日里心机手段都高人一等的娘娘为什么一遇上十四阿哥就失了方向。明明两个阿哥里,四阿哥一看就知道比十四阿哥来得可靠,可娘娘却一心只想着十四阿哥,这……这真是冤孽。
    “娘娘,皇上怒气未消,太子又在这个时候被废,之前的事情怕是不好收场。”安嬷嬷暗叹了一口气,轻声提醒她道。
    德妃护子心切,却没看清形势,自以为表现得人心,殊不知却是坑完儿子坑自己,明知太子是皇上的心头肉,遇上皇上震怒且要动手挖自己的心头肉,还上赶着触霉头,你不倒霉谁倒霉?
    “不好收场么?”德妃软了身子,这才算是真正回过神来。
    太子对皇上意味着什么,没有人比德妃更清楚,她从一介宫女爬到妃位,凭得是什么?凭得就是她比别人会揣摩康熙的心思,否则就她这样的身世,如何能越过一众贵女成为四妃之一。但是好日子过久了,这人总是会忘形的,德妃也一样。
    自打上次的事情之后,她确认康熙念旧情且顾念两个儿子,便有些得意忘形了。那天的情形,她明知应该避讳,却还是迎了上去,之后康熙什么没说,只是冷冷地看了她一眼,那眼神透着一股子阴冷,就好似在看死人一般,连生气都没有,还有什么情意。想到这里,德妃的脸色惨白惨白的,目光更是显得有些慌乱。
    也对,相比这后宫的三千佳丽,明显康熙更看重儿子,现在连最看重的太子都能废,她一个妃子又有什么能耐让他特殊对待?
    “安嬷嬷,派去请老四,让他来,就说本宫有事相商。”走投无路之际,一向不把胤禛当数的德妃,终于想起她还一个大儿子了。
    安嬷嬷站在床边,目光盯着脸无人的德妃,内心深处颇有种异常痛快的错觉。明明都是儿子,硬是要坑一个,护一个,现在闹得人心冷了,有事再想求上门,也不知道还有没有用。不过安嬷嬷也就是想想,她慢慢地走到德妃身边,将德妃扶着躺好。临出去前,她还吩咐候在门外的宫女几句,这才动身去送信。
    胤禛收到安嬷嬷送来的信时,脸上没有往日的激动,只是周身的冷气比起平时要重上几分。想来这种事即便早就预料,真正发生的时候,这心里还是不可能做到没有一丝波澜。
    一旁的苏培盛看着背影更加寂寥的四阿哥,心里对于德妃的怨气又重了几分。没事时恨不得四阿哥死,有事了便只想着找四阿哥跑腿,这种女人凭什么让自家主子费心。还是九阿哥说得好,这种人就该一棒子打落尘埃,免得总是出来找事。
    “主子爷,是否要请九阿哥过来?”苏培盛小心地上前一步,低声询问。
    胤禛也有此想法,他虽然觉得难受,不过因着早就预料到的,真发生了也仅仅只是一瞬间的难受,缓过了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了。
    “去,请九弟过来,就说有事相商。”胤禛点点头,转身的同时亦将安嬷嬷送来的信交给了苏培盛,看来是示意他接处理掉。
    苏培盛会意地接过信,转身出去吩咐几句,尔后直接找了个地将东西给烧了,那手脚利落的,怕是平里没少干这些事。
    九阿哥府里,胤禟回府使得府里原本浮动的人心都回到了原位,只是外面的局势依旧紧张,胤禟每日早出晚归的,少有时间在府里。今儿个好不容易早点回来,谁知刚进清漪院的门,还来不及喝口茶,就听说胤禛派来过来,说是弘晖想弘旻了,希望胤禟亲自去接。
    胤禟一听,便知是德妃的事情,别看他和四哥私下里往来颇多,可明面上,大家只能保持一个兄友弟恭的样子给人看,毕竟他们的心思还未显露,眼下太子被废,皇阿玛正是多疑的时候。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两家的小孩子就被拉到了明面上。
    婉兮坐在胤禟身边,一听有通传四阿哥相邀,便心知是有事情要商量,便顺着这话说道:“爷,弘旻昨儿个还念叨弘晖他们哥俩,既然弘晖他们也是一样,不如爷就跑上这一趟,把人给接过来吧!”
    胤禟握着婉兮的手,听了她的话,眼里的笑意挡都挡不住,“好,爷先过去一趟,晚上回来陪你们一起用晚膳。”
    婉兮闻言,不由地白了他一眼,说得好像他那天晚上不回来陪他们用晚膳一样。等胤禟离开后,婉兮脸上的表情猛地冷下来,眼神更是透着几分冷厉。
    该来的还是来了,德妃吃了苦头终于想起四阿哥的好了,但是四阿哥若是早就对她死了心,还算计着怎么摆脱她,这画面不要太美妙。
    也好,等到德妃被打压下去,接下来她就可以腾出手来跟董鄂氏算总账了。毕竟她们之间的仇怨已经积累得太多太多。
    这边胤禟赶到四阿哥府时,便直接被请到了胤禛的书房,当然,为了让府里属于康熙的探子确认事情的原由,弘晖和弘昀自然是得走上一趟,到胤禟府里住上几天。
    “四哥,这事你若是下定决心,那么这永和宫无论如何也得走上一趟,毕竟皇阿玛盯着呢!”胤禟听了胤禛的转述,冷笑一声,一脸不以为意地道。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德妃不把胤禛这个儿子当数也就罢了,还想绝了这个儿子的血脉,这也就难怪胤禛会心寒了,不过她会落到这番田地也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胤禛了然地点点头,道:“这永和宫是一定要去的,毕竟这戏得演下去,而且目前朝臣们呼吁皇阿玛立新太子的动静太大,老八和老十四没少折腾,皇阿玛心里怕是不好想。”
    何止是不好想,简直就不能想。
    胤禟还跟着他那位好八哥混时,自然是觉得能拉拢一个算计一个,多多益善。但是现在站在局外才发现这种做法简直就是戳他们阿玛的肺管子。
    谁见过当儿子的比当老子的还有凝聚力,那简直就是一呼百应,不知道的还以为当家作主的是儿子呢,这叫坐在上首的老子怎么想?
    “好不好想又有什么关系,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一步了,即便不拖上德妃娘娘和老十四,老十四也脱不了干系。”天天跟着八哥身后跑,上蹿下跳的,想不引人注意都难。
    胤禛闻言,脸上的神色变得更冷了。对于胤祯,他自认这个做兄长够负责,该说的该做的一样不少,可惜胤祯从来就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上,甚至一心认为他是想害他,每每思及此,他都觉得心里堵得慌。
    “九弟说得是。这个人有个人的缘法,强求不得。”胤禛嘴角微扬,似想开了一般,长舒一口气,随后同胤禟商定计策。
    当然,两人在书房里并没有呆多长时间,前前后后不过一盏茶的时间,随后弘晖和弘昀便带着自己的小包袱跟着胤禟走了。
    后院里,乌拉那拉氏和李氏心里都无比的怨念,如今她们跟儿子相处的时间越来越短了。以前儿子每天都会来后院给她们请安,不说其他,却是实打实地每天都能见,可是不知道从什么起,她们三天两头都见不到儿子一面,更不要说一起用膳谈心了。
    第二百一十八章 挖坑
    次日一早,胤禛如平常一样去上朝,朝堂上,关于提醒康熙立新太子的事依旧是最火热的话题。
    别看这些朝臣遇事总会斗得跟乌鸡眼一般,可是一旦涉及共同的利益,又或者说能从一件事里分得利益,他们又会不计前嫌地站在同一线上对着康熙开火。
    立太子看似同他们无关,可实际上却是息息相关。
    这些人虽然隶属于不同的派别,但是只要他们支持的人有机会往上,那么促成这件事就意味着他们支持的阿哥未来有可能坐上这个宝座,而他们也会因为从龙之功,而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请皇上三思。”
    康熙看着下首那些摆着一脸大公无私的嘴脸,一举一动却想着如何为家族为自己得利益的朝臣,心里那股子邪火越烧越旺。废太子并没能熄灭他内心的怒火,相反地康熙心里怒火一直烧着,就等着那个倒霉鬼撞上来。
    原本废太子就够让康熙伤心的,毕竟那是他亲手教养长大的儿子,也是他最看重的儿子,之前付出越多现在越疼。可没人懂得他心里的苦,一个一个地只顾着自己的利益。
    立新太子?
    太子刚废,就有人迫不及待地想坐上这个位置,是何用意,他能不懂。他懂,他只是忍着,看着,只是这些人总是吵作一团,反而让他看得有些头疼,既然如此,不如让这些人自己表态,也让他看看,这朝堂之上到底还有多少人是忠于他的,又有几个儿子没掺和进去的。
    “既然诸位爱卿都这么说了,直接上书便是。”
    上书?
    什么意思?
    满堂的文武大臣都看着康熙,似有些不明白他的意思,毕竟在此之前,康熙可是一点表示都没有的,甚至对他们的提议大恼怒,现在突然下令,反而让人有些反应不过来。
    “既然诸位爱卿各抒己见,那便自行上书推荐太子人选,朕会依着众卿的意见做出决定。”康熙冷眼看着朝堂上的臣子,面上却一派平静,让人看不出他真正的用意。
    “臣等遵旨。”朝臣们心里各有一杆秤,不管心里如何想,面上却显得无比的恭敬。
    相较其他人眼里的火热,胤禛和胤禟就显得冷静多了,一来是因为二人都觉得康熙的情绪不对,二来是因为他们还未露头,很多事情在不确定康熙的真正意图之前,都不适合冒头,毕竟康熙正值壮年,做得太多不是功而是错。
    当然,他们能看透,并不代表其人也能看透,是矣,下朝之后,那些有心争储的阿哥们相奔走,想必也是打着多方拉拢的主意,而此时从朝堂里出来的胤禛等人兵分两路,胤禛和胤祥去永和宫,胤禟和胤俄则去翊坤宫。
    胤禛和胤祥一到永和宫就被等在门口的安嬷嬷给迎了进去,这等待遇以往只有老十四才有,现在轮到他们,却已经激不起心中的半点涟漪了。
    “四阿哥,十三阿哥这边请,十四阿哥已经在殿里陪着娘娘了。”安嬷嬷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提醒他们,也许是为了一点香火情,又或者只是想给自己多留条后路。
    “谢嬷嬷提醒。”胤禛和胤祥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人,对安嬷嬷的态度还算不错。
    有些事对人不对事,归根究底,真正拿主意的还是德妃,是矣,对她身边的人,胤禛和胤祥即便有怨有气,却不至于个个追究,因为那没有必要。
    进了殿内,果然一眼便能看到德妃与胤祯母子那所谓母慈子孝的画面。胤禛一脸沉默,胤祥撇嘴,却也没有抢在胤禛前面说话,毕竟德妃到底不是他的亲生母妃,有些事他私下里能做,明面上该尊敬的还是得尊敬,否则错的人就是他。
    “儿子给母妃请安。”胤禛看了一眼坐在德妃身边的胤祯,淡淡地行礼问安。
    “胤祥给德母妃请安。”胤祥紧跟其后,态度平常,不亲不疏,倒也挑不出理来。
    德妃看着面色平淡的两人,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态度较之从前显得亲近不少,“老四和老十三来了,来,都坐。”
    面对德妃的温文软语,胤禛和胤祥似乎都已经习惯了,似乎每次德妃有所求时,都会用这一招,只是今时不同往日,以前觉得可以的,现在不一定能行,毕竟现在的胤禛对德妃早已没了从前的孺慕之情。
    “谢母妃(德母妃)。”二人同时拱手,随后规规矩矩地坐在一旁,不远不近,不似儿子却似客人。
    德妃眼里闪过一丝不喜,她本以为上次的事情之后,这老四应该对她有所愧疚才是,没想到还是这般不懂事,整个人清冷异常,也不说久不见她这个母妃,多问候几声。
    罢了,既是她有求于人,那便这样吧!
    “近日本宫随皇上回京,偶感风寒,一直在调养,也没顾得上你们,以至于你们兄弟几个在宗人府里吃了苦。若是本宫这身子再争气一点,也不至于让你们吃这么多苦。”德妃垂着眉眼,原先对着胤禛时的高傲和冷漠此时全部变成了慈爱,嘴里的话不仅表达了她对胤禛他们的关心,还一并将自己的位子抬得高高的。
    那一副她若是身体好一定能给他们求情的表情,让胤禛的双眼微微眯起,眼角眉梢间不由地带了几分讥诮。
    别人不知道,胤禛和胤祥却十分地清楚,康熙对德妃的容忍度已经到了底线,曾经的宠爱和情分到现在已经被消磨得差不了,没有立即处置只是因为太子在前,她在后。若是德妃聪明,这个时候就该老老实实地窝着,别碍康熙的眼,可惜有些人好日子过久了,又总是自作聪明地以为她做了什么都会有人帮着背黑锅。
    可惜啊!这背黑锅的并非傻,只是碍于亲情不能推辞罢了,可一旦对方放下这份所谓的亲情,还有谁会纵着她。
    “母妃言重了,儿子并未吃苦。”胤禛不冷不热的一句堵得原本还想说几句软话的德妃当场就黑了张脸。
    “四哥,母妃也是关心你。你这样总是这副不冷不热的态度,多伤母妃的心。”胤祯看着胤禛那副稳如泰山的模样,心里很不屑。若不是八哥让他来看看情况,他怎么可能想看他这张冷冰冰的臭脸。
    胤祥看着胤祯那副勉为其难的表情,恨不得一拳上去,都是些什么人呐,惹了事想让别人背黑锅就算了,还一副别人欠了的模样,这算什么事!
    “德母妃若是没有什么吩咐,胤祥和四哥还有事要处理,就先行告退了。”
    “等等!怎么没有吩咐,母妃话还没说完,你们走什么走!”胤祯轻轻扬起下巴,摆出一副高傲的神色,那模样好似谁欠了他的。
    胤禛眼里闪过一丝冷色,心里对这个同胞弟弟也越来越失望,“母妃有什么要吩咐的,便直接吩咐吧!”
    德妃本想婉转一点,却没想到他会么说,一时不禁愣在当场。胤禛那张冷冰冰的脸近在眼前,德妃瞧着却觉得异常刺眼。明明是她生的,却跟她一点都不亲,做事也却是这般不讨喜。可是到底是有事要说,只是这种气氛,她张了张嘴,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喉咙里好似堵了一团棉花,上不去下不来,难受异常。
    “是啊!德母妃若是有什么话,便直接吩咐,四哥和胤祥一定会尽力而为的。”胤祥见她半晌不回话,眼神闪了闪,面上却依旧带着笑。
    德妃看了他一眼,心里暗恼自己刚才怎么不把他给支开。罢了,事已至此,再找机会也不一定比现在好,况且这事根本等不了了。
    “也不是什么大事。”德妃客气了下,随后道:“老四,你也该知道咱们母子一体,有些事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老十四年轻气盛,有些事不懂,难免会吃亏,你身为兄长,多帮帮他。再有这次在塞外,额娘到底是护子心切,失了分寸,你一向在你皇阿玛面前得脸,就帮着额娘和你十四弟求求情。”
    她的话音刚落,胤禛脸上的神色便逐渐变冷了。
    什么年轻气盛?什么护子心切?一切的一切都跟他没有关系,可是德妃却推着他去触康熙的眉头,这心该是有多硬?
    “塞外之事,皇阿玛心中自有定论,这些还轮不到子置喙。”胤禛心里对于德妃的所作所为虽然感到不舒服,可是嘴里说得话还是很有分寸的。
    当然,对于她这种无理的要求,胤禛也不会再像从前那般纵着她。
    “老四,你到底还有没有把本宫当成你的母妃来看待。上次你推辞,这次你又推辞,你是不是巴不得本宫和老十四都死了,你才高兴,啊!”德妃毫不客气地高声斥责,此时的他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胤禛的感受,一心只觉得自己的要求遭到了拒绝,心思不顺,那捧着茶盏的指节都微微泛着白,可见这气有多大,用力又有多猛。
    “母妃息怒。都是儿子无用,还望母妃保重身子。”胤禛见她一顶不孝的帽子扣下来,直接起身跪在中间,整个人谦顺无比。
    一旁的胤祥见状,也跟着起身,虽然没有跟着跪下,却也弯腰求情,“德母妃息怒,四哥绝对没有这个意思,四哥只是有自己的难受,毕竟皇阿玛的心思谁也不知道。”
    胤祯看不得胤禛和胤祥那兄弟情深的模样,虽然这兄弟之情他从未看在眼里,可他不要并不代表他愿意看着别人秀。
    “十三哥这话就好笑了,母妃向来公正,何来得为难,要说也是说四哥这孝心到底是真还是假?”
    胤祯的话音刚落,胤祥的眉头就皱了起来,他沉吟片刻,心知胤祯此举是想给四哥挖坑,心里冷笑声,脸上却露出几分淡淡的笑意道:“皇阿玛几次三番盛赞四哥纯孝,难不成十四弟是觉得皇阿玛这话不对?”
    第二百一十九章 坑人
    “皇阿玛几次三番盛赞四哥纯孝,难不成十四弟是觉得皇阿玛这话不对?”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