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妾作死日常 - 第139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伊尔根觉罗氏不说还好,这么一说就把董鄂氏好不容易才压下去火气一下子给撩拨起来了。董鄂氏甩开伊尔根觉罗氏的手,大步往屋里走去,手掌撑着一旁的几岸,脸上带着几分阴冷的笑意。
    “势弱?哼,不是我们母女势弱,而是阿玛现在用不着我们了,所以原本作践别人的我们就成了别人作践的对象。”董鄂氏语带讥诮的话那是张嘴就来,想来这段时间的遭遇让她怨恨的并不只有玉惠她们,就是董鄂七十也让她怨在心底。
    作为一个出嫁女,娘家有多重要,这是个不言而喻的问题。是矣,董鄂氏以往不管做什么都会记着娘家,送礼更是丰厚,而今,她心中怨愤早已无处发泄,若非还有一丝理智在,董鄂氏指不定早就对玉惠动手了。
    她一个皇子福晋,即便真的动手打了玉惠,那也不过就是斥责几句的事,毕竟尊卑有别,皇家要脸面,就算她真的做错事了,要背负罪名的也不会是她。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动手了,就会有好下场,因为康熙更要脸面,也容不得臣子女眷被肆意欺辱。
    有些事,暗地里就算斗得你死我活,只要不放到明面上来,谁都不会管,但有些事一开始就注定不能出现在明面上,否则要付出代价的从来都不只一个人。
    就目前而言,她们这算是董鄂家的内讧,只要不闹到人尽皆知,谁管她们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
    伊尔根觉罗氏闻言,愣了一下,她显然没有想到董鄂氏会接把话说出口,虽然她说得都是事实,可是就是事实,才让人觉得更加不能接受。
    “慎言。”伊尔根觉罗氏看了董鄂氏一眼,面色虽然不好看,好歹情绪够稳定,“这话也是随便能说的。那是你阿玛,即便他现在的做法伤害了你,但是你要记得有董鄂家才能有你。如今,董鄂家虽然还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却也相差不离,不少世家因着太子爷的打压,损失惨重,更甚至被抄家灭族。玉惠那个贱丫头只是赶上了好时候,恰逢索绰罗是太子身边得利的人,不然这里那胡她说话的份,暂且忍忍吧!”
    董鄂氏微微愣了一下,她知道伊尔根觉罗氏说得都是事实,但是她心的怨气又岂是说散就能散的。董鄂氏不甘的抿了抿唇,当真不知道该继续隐忍下去,还是冲着一时的痛快,直接甩手走人。
    董鄂氏微微思索了片刻,就决定选择前者,毕竟她现在的地位并不稳固,甚至胤禟对她的态度一日不如一日,她现在连后院那些侍妾都快震不住了,再失去娘的支持,这后果不可想象。有些不耐地挥了挥手,她低声道:“额娘,我知道咱们现在的处境不好,也知道阿玛的用意,可是额娘,我快忍不住了。”
    董鄂氏这句话绝对是实话,别看她好像来去自如的样子,实际上她的一举一动都受着一定的限制,这让她原本烦躁的情绪变得更烦躁了,更别说原本就不够用的脑容量。
    伊尔根觉罗氏站在一旁,脸色有些难看,但嘴上还是顺着董鄂氏问道:“那你想如何?”
    “额娘,我们不能找别人合作吗?比如四福晋、八福晋。虽然现在四福晋不冒头,八福晋眼瞧着也沉寂下去了,但是她们手上的人脉却一直都还在。爷一直派人盯着我,说是担心我犯错,实际上爷是怕我和四福晋、八福晋她们一起商量着对付完颜氏。”想着胤禟那日一副要掐死她的模样,董鄂氏的原本愤愤不平的脸上不由带了一丝悲凉。
    “你明知九阿哥防着你,为什么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戳他的眼珠子?”伊尔根觉罗氏长叹了一口气,对于女儿的那份固执显得很是不解。
    董鄂氏眼眶一红,眼泪一下子就落下来,“额娘说我还能为了什么?为了爷的宠爱,为了九福晋这个身份,也为了能让阿玛一直支持我。”
    伊尔根觉罗氏看着女儿一脸茫然的模样,心里也是一阵心疼,原本不甘的内心一下子被怨气所替代。她想着现在的处境都是一时的,却不想她的隐忍换来的并非她想得那些。
    “既然如此,四福晋和八福晋那边,你就不要管了,一切都由额娘来安排。”伊尔根觉罗氏目光坚韧,心里仿佛下了决断一般,整个人带着一股孤注一掷的气势。
    董鄂氏忽然伸手握着伊尔根觉罗氏的手,慢慢收紧,脸上带着一丝希翼,“额娘,真的能安排吗?”
    不是董鄂氏不相信伊尔根觉罗氏,而是近来府里的风向变了,很多事早就跟从前不一样了。
    “别担心,虽然这掌家权不在我手里,但是府里得用的人还是有的。”别看这段时间伊尔根觉罗氏连连受挫,甚至一连损失了好几个管事,但是她管了这个后院这么多年,势力斑驳繁杂,怎么可能只有明面上的几个人。
    之前她不动用这些人,只不过是觉得还不到时候,也没有这个必要,毕竟谁也不能保证这太子就一定能一直坐在这个位置上,毕竟能废第一回,那就能被废第二回。
    董鄂氏一脸诧异地望着伊尔根觉罗氏,良久才笑了出来,“还是额娘有先见之明。”
    “你呀!就是太过冲动,吃了这么多亏也不长记性。这玉惠母女瞧着狠,其实也不过就是纸老虎,仗着老爷那点支持办事。时间尚短还无事,可时间一长,你瞧着,事情多了,问题多了,她们又能蹦跶到哪里去,毕竟这妻妾有别,我再有错,我也是明媒正娶的,她再懂人情世故,她也只是一个妾,管不了那么多事,也进不了正妻的圈子。”伊尔根觉罗氏被董鄂氏这一通闹,反而冷静下来了,原本有些纷乱的心绪在这一刻也正式回到了正轨,那些理不清的东西此刻也陆续有了头绪。
    “是这样吗?”这一刻,董鄂氏不由地开始反思自己做得一切,是不是都错了。
    伊尔根觉罗氏见她一脸反思的模样,也不打扰,在她看来,董鄂氏的确需要冷静,冲动什么的只会坏事,根本不能给你任何的帮助。
    第二百四十四章 开端
    因着昨日在九阿哥府门前那一通闹,玉惠心中痛快归痛快,不过听闻胤禟在她离开后不久就回了府,这心里难免会有几分忐忑。
    胤禟可不同于董鄂氏,那是皇子阿哥,除了太后皇上,谁敢指手划脚。而且在见识过胤禟的手段后,玉惠并不认为自己那点心机能斗得过对方。至于董鄂氏,只要有董鄂?七十在,她就不担心董鄂氏的反抗,毕竟本朝以孝治天下,皇上都孝顺谦和,董鄂氏一个皇子福晋凭什么不孝。玉惠心中暗自咬了咬牙,心里暗自念叨着不管九阿哥是否怪罪,她都不会就此收手的。
    一旁的姚姨娘看着面色狰狞的女儿,眼角眉梢间满是忧虑。她这一辈子就好似在苦水里泡大的,唯一的希望就是玉惠个女儿。可以说只要玉惠过得好,她可以什么都不在乎,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有一天,她居然也能给夫人脸色看。
    “玉惠,适可而止,夫人并非你想得那般简单。”姚姨娘伸手将面前的茶盏往玉惠面前推了推,脸上带着几分忧色,轻声劝道。
    这报复,痛快归痛快,可报复过后呢?
    很明显,老爷至多也就是斥责人几句,再多就是像现在这样冷落,所以她现在看似得到了一切,实际上这一切都不过是镜花水月。
    “姨娘,难道你就不恨吗?当初夫人她们母女可是逼得咱们母女差点走投无路。”玉惠回神,一手搭在茶盏上,茶盏上传来的热度有些烫,她却丝毫没有挪开手的意思,反而是张着手掌握着茶盏,让这烫得手疼的感觉提醒从前的一切。
    姚姨娘见女儿如此激动,不由地长叹了一口气,抬手帮她把鬓角的碎发理了理,才一脸无奈地道:“玉惠,只要你过得好,姨娘怎样都无所谓。”
    玉惠侧过头,目光直直地打量着她。相较姚姨娘之前的纤瘦和苍白,此时的她依旧很瘦,但是脸色比之从前好了不少,不仅嘴唇恢复了血色,就是精神也上佳,想来这段时间过得还算不错。可从前呢,残羹冷炙,打击压迫,过得何其辛苦。
    姚姨娘见玉惠的情绪有些不对劲,猜测她可能是想起从前了,不由地担心地唤了一声,“玉惠……”
    “啊,没事。”回过神的玉惠下意识地应了一句,随后对上姚姨娘满是担忧的双眼,深吸一口气道:“姨娘,你不必再劝我了。即便我现在收手,夫人和董鄂氏就能放过我吗?”眼看着姚姨娘变得煞白的面容,她又继续道:“不会。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她们都只想着从我身上榨取利益,不管是大还是小,只要她们有用就好。现在也一样,只是榨取的人换成了我那位自以为慈爱的阿玛。”
    嗤笑一声,玉惠其实对这个府里除她姨娘以外的其他人早就绝望了,现在的所作所为也不过就是想断了自己最后的一丝念想。
    姚姨娘闻言,眼眶一红,随后轻声道:“罢了,你若是心有不甘,那姨娘就陪着你放肆一回,反正再本分也讨不到一句好话。”
    本分了这么多年,连唯一的女儿都保不住,她还有什么好怕的,而且只要董鄂?七十心里有了疙瘩,就算日后夫人把掌家权夺了回去,怕是也很难再像从前一般,只手遮天了。
    玉惠正想说什么,就听丫鬟说有事要报,等听说董鄂氏已经过来之后,嘴角微扬,整个人一瞬间变得斗志昂扬。
    “既然咱们的九福晋回来了,那本夫人这个妹妹不去迎上一迎,怕是于规矩不和,于情理不容。”昂首挺胸,玉惠这是准备将董鄂氏她们曾经用来磋磨她的理由一个一个地还回去。
    董鄂府的下人见着从姚姨娘院子里出来的玉惠,纷纷恭敬地低头行礼,只是这些人的心思每个都不一样,有巴结的,有不屑的,有讨好的……各式各样的,却有致一同地带着自己的目的。
    只是玉惠她们并不知道,府里那些大胆的奴才竟公然拿此事聚赌,府里不少下人都有参与,不图钱财大小,仅图一个乐子。
    这不,一瞧着玉惠准备去找茬,这些人就不自觉地把目光投向了她,甚至玉惠还没到,不少人就开始暗地里猜测今天这四姑娘和夫人母女之间的战争,到底谁输谁赢。
    先不提董鄂府里那鸡飞狗跳的互掐场面,就说这四福晋和八福晋,自打太子复立,一众成年皇子都避其锋芒,即便如此,这个年依旧过得不算安稳,昔日名声在外的四福晋和风光的八福晋,这些日子都各自呆在府里,少有出门的时候。
    不过两人一前一后地接到一封信后,原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两人竟打破之前的沉寂,约在酒楼见面。
    八福晋先一步到达酒楼,进了原先就定好的包厢,直接坐在椅子上,桌上摆着各式各样的点心,她却有享用的意思,反而是单手撑着下巴,目光直直地盯着门口,显然是在等人过来。
    “八弟妹。”随着一道轻柔的嗓音响起,包厢的门也瞬间被推开了。
    八福晋下意识地抬头,见四福晋过来,不由地起身相迎。随后想到她们要商量的事情,不由地挥了挥手,示意屋里的丫鬟都出去。
    “想必八弟妹也收到信了,如何,觉得有合作的必要吗?”四福晋同八福晋一起坐下,就直接直奔主题,看样子并不打算绕弯子。
    八福晋看着她这副直截了当的架势,不由地弯了弯唇角,“四嫂又是怎么看的?”
    四福晋见八福晋一脸谨慎的样子,就知道这段时间八阿哥失势对她的影响不小,“八弟妹不必防备我,我会来这里只是为了咱们共同的敌人,而不是其他?”
    对于外面的局势和自家爷的决定,她们都无力改变,所以即便对立,可谁又能保证自己没有用到对方的那一天。
    “四嫂这话在理,那四嫂的意思是?”八福晋稍稍整理一下清绪,抬头看向四福晋问。
    “和八弟妹一样。”四福晋对上八福晋的目光,嘴角噙着一抹淡笑,吐露出来的每个字却显得无比的冰冷。
    八福晋听了她的话,眼神不由地暗了暗,低头的瞬间,脸上闪过一丝阴狠。其实这件事她盼了很久,只是一直没有好时机,现在有人主动早在头,她怎么可能不牵线。
    “既然四嫂已经决定了,那咱们就回个信,毕竟人多力量大,有了人,还怕制造不出好时机。”八福晋一脸讥诮,虽然她和婉兮没有直接的冲突,可是天生高傲的她就是容不得有人比她更幸福。
    四福晋脸上满是笑意,心里却无比鄙视八福晋的小心眼,但是她心里再怎么想,面上也是不会得罪人的。
    “现在太子复立,皇阿玛想必还是会像往年一样下江南,去木兰,巡塞外。咱们只要瞧准了时机,越乱除掉一个侧福晋,想必并不是什么大事。”四福晋说着,端起面前的茶盏轻呷一口,那惬意悠闲的模样,仿佛只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不是一条人命。
    八福晋越听眼睛越亮,想来她也是十分赞同四福晋的打算。这些年,这完颜氏过得越是风光,就越是扎她的眼。若她不在了,她就不相信那鲜活夺目的美人还抵不过一个死人。
    当然,她对付完颜氏也并非只是因为她夺了她的风光,最重要的是她想要胤禟手中的势力,若没有这个女人,她就有机会再安排别的女人给胤禟,到时有了这枕头风,不说让胤禟立马回心转意,可要能有一丝心软,能帮上爷一把,就足够了。
    两人达成协议之后,便唤丫鬟找掌柜要来笔墨,然后当着对方的面写下信件,随后交由对方手上,再借由对方之手送给伊尔根觉罗氏母女。这也算是她们展现出来的一种诚意。
    看着彼此手中的信件,四福晋也好,八福晋也罢,脸上都带着一股期盼。
    “既然已经决定了,那咱们就等着看结果吧!”八福晋笑意盈盈地道。
    四福晋拿着手中的信件,点了点头道:“的确,这人就算运气再好,也不可能每次都好。”只要没了她完颜氏,爷不会再对她另眼相看,弘晖也不会再对她比她这个额娘更亲近。
    “四嫂说得在理。”八福晋想着完颜氏每次都险险逃过一节的事,暗自咬牙,决定这一次若是出手,一定要安排的更完善一些。
    两人就这个问题讨论了一会儿,虽然没有一下子拿出方案来,不过对此却是有着重考虑的。也正因为如此,她们这一出手,若不是听雨机灵,指不定她们就真的得手了。
    瞧着时辰,两人也不多做耽搁,商量完就在酒楼里分了手,然后便各自回了府。只是相较于八福晋的实在,四福晋明显不像她表现出来的那般亲和,脸上满是冷硬和阴狠。
    这不,八福晋将她的信第一时间送去了董鄂府,四福晋回府之后的第一件事则是找人将八福晋亲手写得信件模仿了一份,之后才以八福晋的名义将模仿后的信送去了董鄂府,至于八福晋亲手写得那封信,却是被四福晋收了起来,准备另作他用。
    原本就不是什么亲密无间的姐妹和妯娌,合作只是因为暂时需要,会防一手在四福晋看来,那是理所当然。
    第二百四十五章 忠勇郡王
    京城里的局势一直很紧张,自太子复立后,争斗越演越烈,特别是太子反扑让各位阿哥都有损失,以至于局势越来越不平静,很多事情都一触即发。
    一直保持着纵容态度的康熙也不知道是为了平衡还是为了补偿,在复立太子之后,在争斗最激烈之时,他突然下旨封三阿哥为和硕诚亲王、四阿哥为和硕雍亲王、五阿哥为和硕恒亲王,阿哥为淳郡王,九阿哥为忠勇郡王,十阿哥为敦郡王,十二阿哥、十三阿哥均为固山贝子,至于十四阿哥,似乎被康熙下意识地给遗忘了。
    消息传来,京城里一片震动,就是婉兮也狠狠地吃了一惊,若不是得到这个消息,她都忘了太子复立之后还有阿哥们受封这件事。
    上一世,似乎是太子一复立,三阿哥他们就立马被封为亲王,而胤禟只得了一个固山贝子的封号,从这里就能看出康熙对胤禟其实是有诸多不满的,否则为什么七阿哥是郡王,十阿哥是郡王,只他一个九阿哥是贝子,要知道八阿哥那是被厌弃所致,他呢?若非康熙心有不满,又何至于让胤禟处于这般尴尬的局面,另外被封为固山贝子的是十二阿哥和十四阿哥,十三阿哥则早就被关进了养蜂夹道。而这一世,一切都不一样了,时间上都有了变化,结果自然也有了变化,特别是胤禟,不仅被封为郡王,还得一个相较其他人而言比较特别的封号。
    也对,这一世的胤禟早早地退出了争斗(至少表面上是这样),又一心一意为康熙办差,虽然为此得罪了不少人,不过却将康熙心中那个与民争利的形象给转变成了忠心为国的好儿子形象。
    其实仔细想想,也觉得胤禟对得起个郡王的位置。这几年,胤禟为了国库可做了不少贡献,可以说若不是有胤禟在,这国库早就让太子和八阿哥拿去当私库和人情了,哪里还像现在这样,任由康熙四处巡视,而没有半点压力。
    说起来,康熙在位的这些年,朝中大事不断,先不提康熙频频出巡之事,就说各种战事,那是真心不少,但凡出战,这粮草也罢,军饷也好,都得国库掏银子。
    可国库的银子真的多么?
    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在胤禟接手之前,国库虽然不至于入不敷出,却也相差不远。若非如此,胤禟那段时间也不会一直泡在户部里干活,连家都回得少了。
    就婉兮看来,这个忠勇郡王的名头给胤禟也是理所应当的,毕竟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只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吧!
    不管康熙是什么样的想法,但是最起码就凭这个封号能看出他对胤禟这些年的表现还是认可的。
    各府受封,府里人自然是高兴的,至于太子和那些没有受封的阿哥心里怎么想,这些并不重要。倒是董鄂氏,自胤禟被封为郡王后,她的心情就一直不错,甚至连一直帮着玉惠的董鄂七十也对她客气不少。一时间,董鄂府的争斗似乎又从一边倒变成了旗鼓相当。
    可这些婉兮并不关心,她关心的是这次的江南之行,那可是她盼了许久的,若康熙不去,她自然不会多想,可康熙刚封了几个儿子,便急吼吼地吩咐要下江南。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康熙在某方面还是很胸有成竹的,比如拿捏这些儿子。
    眼瞧着宫里诸位嫔妃各出奇招,九阿哥府里却少有动静,反而是一向不为所动的婉兮天天跟在胤禟身后,撒娇卖萌的,真心是节操尽碎。
    胤禟把一切看在眼里,却不急着表态,甚至颇为享受婉兮的殷勤。要知道他可不只是一次表示,婉兮为了几个孩子对他有诸多的冷落。
    伸手将她捞到怀里,手指轻刮她的俏鼻,轻笑道:“说吧,一直跟在爷身后,是想干什么?”
    婉兮红唇微抿,一脸幽怨地望着胤禟,小手轻点他结实的胸膛,语气颇为伤心地道:“爷明明知道妾身这般是为什么?爷却明知故问?”
    胤禟瞧着她这副委屈的样子,好笑又无奈,伸手捉住她作乱的小手,“娇娇这般,爷倒是觉得冤枉,这府里,就是爷的心头肉,爷不带你还能带谁。”
    婉兮瞧着胤禟打趣自己的模样,很是不满地道,“爷这话妾身可不敢当真。”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