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妾作死日常 - 第226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上——”德嫔回过神,抬头的瞬间触及康熙眼里那犹如看死人一般的目光,她这才发现自己是一步错,步步错,走到一步,她已退无可退了。
    所有的人都这样冷眼看着德嫔被拖走,包括低着脑袋的胤祯。他自认为这样是在避祸,殊不知其他人看向他的眼神却透着满满的鄙夷和失望。
    一个连自己母妃都能舍弃的人,能对别人有多好,特别是那些支持胤祯的人,此时个个都面色惨白,一脸生无可恋之姿。
    别看很多人嘴里都叫嚣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可说得容易,做得也容易,反正是对别人,没有什么出不了手的。可是涉及自身,又有几个愿意别人用这般手段来对待自己的。
    过了片刻,李德全扯着嗓子喊了一声‘礼成’,众人好似刚刚回过神来一般,纷纷对着胤禛道贺。不管真心或者假意,只要能让康熙看到他们的态度,那今日就算是逃过一劫。
    胤禛虽然行事严苛,可这并不代表他为人处事不行,相反地胤禛为人处事相当有一套,否则就他做得那些事情,又得罪了那么多人,那上一世凭什么坐上帝位,这一世又凭什么让康熙一反常态地将他过继到佟皇后名下。
    眼见时辰差不多了发,康熙也不多留,起身便准备回去了,毕竟作为皇帝,康熙手头上的事情还是很多的,特别是近来各种事情频发,康熙便更显忙碌,若不是因着过继之事早有决定,康熙怕是还抽不出时间来。
    送走康熙,阿哥也好,大臣也罢,神情瞬间变得轻松不少,再看胤禛,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说几句好话还是要的。唯有脸色不郁的胤禩和胤祯转身即走,毕竟在这样的场合之下,他们无论做什么都是别人眼中的笑话。
    “四哥,恭喜你了!”胤禟目光瞟过渐渐远去的胤禩和胤祯两人,眼里闪过一丝冷意,可举步上前的瞬间,脸上却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灿烂的笑意来。
    胤禛应酬好那些宗室大臣,转头再见胤禟时,一扫之前的冷淡,脸色不由得柔和几分,嘴角更是难得地露出一丝清浅的笑意来。再见一起相携而来的胤俄他们,心中的那一丝郁气,似乎都因他们的关心消失得一干二净了。
    “九弟,十弟,十三弟,今日也算是为兄的大好日子,咱们别的不说,大醉一场还是要的。”胤禛难得有这般豪气的时候,他一向严于律己,少有喝醉的时候,即便是他们这些兄弟在一起,大多时候他也是保持清醒的。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只是并非他刻意保持,而是胤俄和胤祥每次坐一起就对喝,依着两人不管不顾的架势,胤禛和胤禟还没怎么喝,他俩就直接醉倒了,而依胤禛和胤禟的性子,两人除非情绪大好又或者情绪不佳,否则很难喝成烂醉的模样。
    “四哥这个提议好,刚才爷瞧着老十四那逼恨不得躲着所有人走的样子,就觉得心中痛快!”胤俄一听胤禛的话,立马拍掌大笑,一副十分赞同的模样。
    胤禛瞧着他这模样,脸上的笑容更为明显了些,他伸手拍了拍胤俄的肩膀,难得放下身上的束缚道:“别管别人是什么心情,咱们得先自己高兴,毕竟难得心想事成。”
    胤禛心里也是憋了不少话的,若不是当着胤禟他的面,他怎么都不可能将最后一句话喧之于口。他做了这么多,虽然不可能只为这一刻,但是能顺利摆脱德嫔他们对于他而言,到底算得上件喜事。说到德嫔,明明应该是跟他关系最为亲近的人,可惜最后却落到这行同陌路的结局,这不是造化弄人是什么!
    胤禟他们闻言,也没多说,四人寒暄几句,又同相熟的宗室大臣互相走动走动,崩管那些人是否真心支持,该维持的要维持,该拉拢的亦要拉拢。前期投资稳当,后期真有什么才能显得更为理直气壮一些。毕竟夺嫡之路太过艰辛,过程也十分地漫长,现在风光,不代表以后稳当,这一点看废太子就知道,昔日高高在上的储君,现在却只能活在那一方小小的天地之间,连最基本的自由都保证不了,何谈其他。
    此时的胤禛等人,可以算得上意气风发,不过因着胤禛沉稳的性子和胤禟谨慎的态度,他们四人聚在一起也就是喝酒谈天,说说接一来的安排,毕竟不到最后,他们谁都不能忪懈,否则迎接他们的不再是像今日这般的风光,而是万劫不复。
    这样的他们让原本想要抓他们把柄的胤禩和胤祯都扑了个空,这样的结果让他们心塞,更让他们失望。毕竟此事之后,他们能争取到的势力越发地少了,于是两人瞄向军中的目光也显得更加地坚定了。
    兵权将是他们最后的希望,否则之后就算他们尚有余力也只不过是跳梁的小丑,于大局于碍,更难以达成所愿。
    第四百二十八章 听雨的私怨
    永和宫里,德嫔麻木地跪在地上,脑子里一片‘嗡嗡’声,从被架着送回永和宫开始,她就一直不在状态,唯一的区别在于之前她是躺着,而现在却是跪着。
    康熙当着宗室皇亲的面绝了她的后路,日后她就难以再用所谓的亲生母亲这一身份去要求胤禛。可以说康熙这话说出口,日后胤禛就是对她漠不关心,也不会有人再说他不孝。因为从身份上讲,他已经彻底地变成了佟氏的儿子。
    呵!佟氏的儿子呵!
    但是这样的变故到底该怪谁?是她的错?还是佟氏的错?抑或是胤禛的错?现在的她已经完全失去分辨能力了,她打从心里希望有个人能帮着她从这个恶梦中醒来,可是她盼来的不是她一直捧在手心的小儿子,而是康熙的责罚。
    康熙自然不可能像对待乾清宫的奴才一样随意地去对待德嫔一个妃嫔,但是这宫里折磨人的手段多不胜数,聆听宫规便是其中一项。之前德嫔也曾被罚过,那时她有心理准备,虽然难熬,却也顺利过关了。但是现在她因着折腾着去搅和大典的事,又是跑又是闹的,早已用尽了气力,现在再被要求跪着聆听那长得让人觉得恐惧的宫规时,她才发现她还有怕的时候。
    对,此时的德嫔是真的怕了。
    真正失去了老四这个大儿子后,她后悔,她懊恼,她恐惧,她不安,但是内心却犹如溺水的人把最后一个儿子当成了救命的稻草,她想从他这里得到安慰,得到保护,可是他本人却一直没有出现,甚至没有派人来问候一声。
    永和宫里,宫女太监们一个个噤若寒蝉的,主子被罚,他们这些奴才又能好到哪里去,只盼着十四阿哥还能顶用些,否则这永和宫怕是真要败了。
    宫外,婉兮听闻过继大典上发生的情况时,整个人有些发怔,似乎是没有想到昔日那般精于谋算的德嫔最终还是因为急功近利而毁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大好局面。
    “呵呵……原来上天的是公平的,上一世是我输了,但是这一世我赢了。”婉兮轻笑出声,嘴里呢喃着,目光却落在面前的棋盘上,看着被黑子紧紧包围的白子,她不得不说命运的轮回会让那些贪婪且理直气壮地把别人的性命不当数的人同样体会到所谓的绝望。
    一旁的听雨虽然没有听清婉兮嘴里的话,不过眼瞧着婉兮的心情不错,她也觉得高兴。
    小主子们一个个都大了,主子爷也日日在外忙碌,倒是福晋身边越来越清冷了,她们倒是希望她能再生一胎,这样福晋身边也能热闹一些。不过这种事她们这些奴婢可急不来,最终还得靠主子爷和福晋自己拿主意。
    “听雨,你说德嫔娘娘失了雍亲王这个儿子之后,这日子是否还能像从前那般风光无限?”婉兮放下手中的棋子,白子已死,黑子继续再动,也不过是在做无用功罢了。
    听雨皱了皱,衡量了一下德嫔的为人处事,以及她做过的事,然后很是郑重地摇了摇头道:“奴婢觉得很难?”
    “为何会有这样的答案?要知道即便没了雍亲王,她名下还有一个十四阿哥,虽说那不什么厉害人物,但是他那种人发起疯来也不好解决?”婉兮轻笑一声,纤细的身子微微一歪,靠在一旁的引枕上,一脸的兴趣,似对这个话题十分感兴趣。
    “疯子发起疯来的确很让人为难,但是前提是这个疯子愿不愿意为了某个人发疯却是关键。十四阿哥某些时候的确麻烦,不过就他的所作所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个没良心的白眼狼。若是德嫔还能帮上他,他指不定还会凑上去表演一下母慈子孝的把戏,可现在的德嫔,圣宠已无,势力不在,还得依靠她才能保住这嫔的地位,那他必然不会在德嫔身上花太多的心思。”言下之意就是德嫔没用了,再遇上什么麻烦就只能靠自己,靠十四阿哥这个便宜儿子是不可能的。
    听她这么一说,婉兮不由地单手托腮看着她,见她一脸认真的表情,不由地点了点头。
    “福晋,德嫔过得好不好关咱们什么事?真要说起来,奴婢巴不得她过得差一点,那种黑心肠的女人,总是踩在别人的身上过好日子,现在终于落难了,不吃点苦头可叫那些被她踩得不能翻身的人怎么释怀。”听雨低声说道,双手却不自觉地绞着手中的帕子,看她那副模样,似乎觉得现在的德嫔还不够倒霉。
    婉兮听着不由得轻声笑了出来,听雨这话说得正中红心,让婉兮都不得不点头附和。另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她们这些人也曾是被德嫔踩在脚下的人,若不是她们够谨慎,胤禟又够给力,她们如今怕是早就灰飞烟灭了吧!
    “啧,你这话倒是犀利,只是有些事没亲眼见到,总会觉得有些遗憾呐!”婉兮轻轻一挑眉,眼神不由自主地扫了听雨一眼,见她身子不由自主地直起腰来,不由得低声感叹道。
    听雨直觉得自己的血液都开始往上涌了,就她本人而言,她比婉兮更想看到德嫔的下场,这不只是因为德嫔对婉兮的屡次算计,还是听雨本身的仇怨。
    听雨此人看着大大咧咧的,实际上也记仇,平日里没有触及底线,那过了也就过了,她不会紧抓着不放,但是对于德嫔,她心中有仇却谁也没有告诉,即便是听琴也不知道她与德嫔之间有什么仇怨。
    宫里奴才的性命犹如草芥,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清楚,但是主子可以不在乎奴才的性命,奴才与奴才之间,不管是他们是亲人还是朋友,这人与人之间总是有感情的。而听雨会因此而恨德嫔是因为她进宫时,身边一开始合作的并不听琴,而是另一个宫女晓儿。
    晓儿比听雨大两岁,听雨初入宫廷时,不管她身上背着什么样的任伤,当时的她也只是一个孩子,有人对她好,她心里也是感动的。而晓儿就是一个对她特别好的人,甚至她能在宫里顺利生存下来,她功不可没。
    那个时候,她是真心把晓儿当成自己的姐姐,即便她的身份并不能让她动感情,她亦想着能这样一直跟她相处,一直等到晓儿出宫。
    对,晓儿的心愿就是能熬到二十五岁,然后出宫回家,不管是嫁人也好,做嬷嬷也罢,她就想出宫,可就是这样的愿望,也有人让她不能达成,甚至是永远不能达成,最终只能被扔进了宫中的某口废井里。
    当时听雨散尽手中的钱财才算是保住晓儿的骨灰,后来更是在出宫之后将她的骨灰送回家。那是京郊的一个小村子,明明离得那么近,最后却是阴阳两隔。听雨忘不了晓儿对自己的好,也忘不了她家人见到骨灰之后的痛哭声,所以她暗中查探,最终才确定是德嫔下的手,而原因仅止是她心情不好,晓儿没有及时让开。
    可笑!可悲又可叹!
    若听雨一辈子都只能当一个小卒子,也许她只能将这份仇恨暗藏在心中,可是上天给了她机会,更让她跟了明主。虽然这样依旧不能撼动德嫔,可能时不时地给德嫔添堵,她心里也是痛快的。现在她终于等到德嫔落魄了,可能依旧不能拿她怎么样,可是在宫里待过的人都知道,没了皇上的宠爱,那妃嫔有的过得甚至不如那得势的奴才。
    “奴婢可以帮着福晋看,不只是看,还可以往上添把火。”听雨说这话的时候,声音微微有些抖,想来她心里是期盼着的。
    婉兮之前可能没有看出来,但是此时听雨的急切让她颇有些意外,不由得低声问道:“听雨,本福晋怎么觉得今儿个的你有些情绪外露,似比本福晋还想看着德嫔倒霉呢!”
    听雨原本是不打算说晓儿的事情,她觉得不该让主子为了奴婢的私事而焦心,但是此刻,一切不管是带着一点必然性还是一点偶然性,总之事情已然达成,说与不说其实都没有大碍,是矣,她也不再隐瞒,直接把此事给说了。
    婉兮听了,沉默了片刻,后宫也好,后院也罢,这种事情别说是奴才,就是她们这些所谓的主子还不是一样被人以私利而陷害致死么?说到底他们只是太过弱小,这才成了那些自以为强大的人的目标,可一旦他们不再认命的时候,即便是死,也会咬断他们伸出的手。
    她心里虽然一阵感慨,却没想在这个时候去阻止听雨,有些恨必须自己出手才能消弥,一如曾经的她。
    “行了,既然想去那就去吧!不过给她本福晋记着,做事不能吃亏,逮着机会也不能放手,毕竟有句俗话说得好,有冤报冤,有仇报仇。你既然等到了,那就为曾经的姐妹尽点心,也不枉她当初照顾你的一番情谊。”婉兮看了她一眼,挥手示意她下去。
    听雨见婉兮目光转身一旁,不再看她的样子,当即跪下对着婉兮连磕三个响头,因为她明白这是婉兮给她的一个报私怨的机会。不然,就算她自己,如何敢动用宫中人手,那可是主子爷的人,每次行动都有婉兮担着,她才敢动,若她私用,不说报不了仇,说不定还要丢掉自己的性命。如此恩惠,她如何能够不铭记于心。
    第四百二十九章 咸安宫
    听琴从来不知道一向大大咧咧的听雨还能藏事,不过就刚才听到的那些话,她也明白她为什么要把一切藏在心底了。
    她们都是奴才,连命都不是自己的,还谈什么报复。若真是有心,就只能像听雨这般,把一切都藏在心里,若有一日能等到对方败落之时,倒也能得偿所愿,以告亲人朋友的在天之灵。若是没有这个运气,这样的私怨也只能是这样藏着、受着,直到自己闭眼的那一日。
    好在她们遇上了一个好主子,一个愿意为奴婢出头的主子,否则就算今日德嫔落魄,听雨也一样没有机会一报旧怨。
    “听琴!”婉兮看了一眼若有所思的听琴,轻轻叫了一声。
    “福晋恕罪!”回过神的听琴想到自己竟发起愣来,置主子的命令于不顾,不由地跪下请罪。
    婉兮看着她神不思属的模样,便知她是在担心听雨,轻轻地挥了挥手,淡淡地道:“好了,本福晋这里不用你侍候,去看看听雨吧!本福晋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担心她心中怨愤,错了分寸。”
    听琴脸上的表情微微一愣,随后朝着婉兮磕了三个响头,这才起身往外走去。
    听琴不傻,相反地她很聪明,不然她也不可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婉兮话里的意思虽然不是很明确,但是她能听出来,福晋对于听雨还是有几分担忧的。
    对,是担忧,而不是怀疑。这说明她是打从心底将她和听雨当成心腹来看的,否则依她如今的身份,着实不用将她的死活放在眼里。因为只要她想,要多少心腹就能有多少心腹,多得是人愿意为了她而送命。
    等听琴出去之后,婉兮微微动了动身子,换了一个舒服一点的姿势,良久才淡淡地说了一句,“痴人,都是痴人!”
    咸安宫中,胤礽独坐于树下,一身白色的长袍再无往日的贵重,整个人也一扫往日的戾气,变得平和起来。
    自打二月翰林院检讨朱天保上疏请复立他为皇太子被康熙帝训斥之后,胤礽便知他是真的没有希望再走出这一番天地了。
    若是从前,胤礽定然会大闹一番,可是现在他心里清楚,他闹得越凶,皇阿玛就越是厌恶他。另外,他在这里面,消息传播虽不如外面,却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当他得知胤禛被过继到佟皇后名下时,大致上就能猜出康熙的用意了。
    到底是父子同心,相较其他阿哥,胤礽自然是比其他人更了解康熙,只是他被权势迷了眼,也被自己的心急给坏了事。
    自古皇帝就少有长寿之人,他生下来就是太子,自然也盼着能登上帝位,可是这一年复一年,即便康熙已然老去,但是身体却一直康健。再有他身后的那些弟弟们,一个比一个能干,他心里有压迫感,身边之人又一再撺唆,会犯错也难免。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会捅出那么大的娄子,若说第一次被废是康熙一时冲动,那么第二次很显然就是他自己自讨苦吃,明知自己已经把康熙对他的感情耗得差不多了,却依旧不肯收手,怪谁?
    再次被圈禁之后,胤礽一开始犹如困兽犹斗,还想着往外走,可惜这一次不管是之前还是现在,皇阿玛都打定主意不再让他出去。仔细想想,这也是皇阿玛对他最后的保护,若他这个嫡子在外,不是太子,那便是所有人的靶子。
    “爷,外面风凉,还是进去吧!”太子妃石氏看着衣着单薄的胤礽,轻叹一口气,明知他不高兴听这些,可她还是劝着。
    人活着才有希望,谁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虽然她已经不奢望从这里活着走出去了,但是能看着她的儿子从这里走出去也是好的。毕竟康熙只废了太子,却一直没有废掉她石氏这太子妃的名号,可以说她现在虽然不能再出去,这太子妃的名头却依旧稳当。
    除非日后有新太子上位,否则这一代太子妃只她一人,她该高兴,可是更多的却是满心的苦涩。
    胤礽低着头,目光看着自己的手掌,指节分明,一看就是养尊处优的人,但他却更希望像以前那般,手里有着茧子,肆意在外驰骋,“回不回去有什么关系?难不成现在还有人关心爷的死活吗?”
    石氏深吸了两口气,才忍住了想要喝斥他的冲动。当初如此跋扈,今日就该承受一切后果,有什么好自怨自艾的。这分明都是自己作出来的,难不成还想让别人帮着顶罪不成!这是什么逻辑!又是什么道理!若真有机会翻盘,那她也不说什么?可没有机会翻盘,就好好地活着,毕竟只有活着,才会有机会。
    “爷若是这样,那便什么都不要想了。即便有机会,也不要再出去了。一个大男人连这种后果都承受不了,那爷到底还想做点什么。”石氏用尽全身的力气才压下自己内心的愤慨,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静一些,可终究还是带着一丝怨气。
    她如何能不怨呢!
    胤礽风光之时,她亦风光,但是他的心却不在她身上,他落魄之后,她亦陪伴在侧,他依旧宠着旁人,看不见她。她心里怨愤,却又能理解他内心的苦处,想要安慰,则不入其门。好不容易有了能安安静静说上几句话的时机,偏偏两人就跟天生的对头一样,难以平心静气地坐到一起,说到一起。
    胤礽看着太子妃这隐忍的模样,脸上的表情有些发怔,眼里不自觉地闪过一丝愧疚,低声道:“你说得对,爷现在真的什么都做不了了,唯一能指望的大概是老四上位之后,能念着以往的情分,给爷的子女一个不错的出路。至于其他人,不用想爷心里也清楚,除非有利益,否则他们是不可能推恩于爷的子女的。”
    “既然爷心里清楚,又为何要为难自己。爷有没有想过,这府里若是没了爷,妾身等人又该如何?”石氏语带哽咽,只觉得浑身发软,不知道一身力气该往何处使。
    很多事情都是明摆着的,康熙没有降罪于爷的长子,如今弘皙在外,不管境遇如何,总比他们来得强,但是这府里的其他孩子又当如何,到底是差了辈的,没有他从中周旋,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胤礽沉默了片刻,待抬头时,他便冷声道:“该安排的爷总会安排到的,都是爷的子女,爷不可能厚此薄彼。”
    石氏看着依然固执己见的胤礽,只觉得心里满满都是无力感,她实在是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了!她再一次怀疑眼前的这个男人是否真的像他所说的那样有正式自己的问题!毕竟她唯一的女儿也不小了,若是依着皇家的安排,怕是要远嫁蒙古,到时谁又能保证她的女儿一定就能过得好。
    “罢了,反正爷的想法妾身从来就没有弄懂过,从前没有,现在没有,想必以后也不会有!”石氏说完这一句,也不管胤礽是什么样的表情,转身的瞬间,步伐踉跄地走了。
    胤礽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心里微微有些慌乱,因为从石氏嫁他之日开始,就只有他主动转身抛开她,从来没有她主动转身远离他的。看着她跌跌撞撞离去的背影,胤礽不由得站了起来,良久又重新坐了回去。
    他还想怎么样?给她渺小的希望,再让她绝望吗?明知道她是为女儿的事情而来,他却无法给她一个明确的答案,与其如此,不如各自安好吧!
    咸安宫里的废太子和太子妃之间的交流没人知道,但是当天夜里咸安宫里却有人偷偷送了消息出去。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