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妾作死日常 - 第240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别看他平日里总是摆出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实际上他比谁都来得心虚,毕竟德嫔对他有多好,长眼睛的人都能看见,根本容不得他狡辩。他一直知道背后有很多人在骂他,可那又怎样,若他大业得成,这些人还不是一样要奉诚他。
    那些虚伪的人!等他登上大位,他一定会将自己所受的那些指指点点和委屈统统还回去的。
    “明天你带着弘春他们进宫给母妃请安!”胤祯见十四福晋一直没有动静,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语气不耐地吩咐道。显然他自己也觉得不好开口,才会表现得这般隐晦。
    十四福晋虽然觉得诧异,却还是下意识地点了点头,无论他们处于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她得依着胤祯的意思去办,而不是她觉得不行就去拒绝。但是该问的她还是要问的,毕竟不问清楚,她若行事上有了偏差,倒霉的还是她自己。
    胤祯见她问,也不隐瞒,将其中的用意都跟她说了一下,毕竟要让母妃回心转意,完颜氏和孩子要起大半的作用,最起码要起到一个牵线的作用,他相信只要他肯低头的话,母妃应该愿意原谅他才是。毕竟四哥从名义上已经不算她儿子了,能让她依靠的最终只有他而已,所以不管他们母子之间有什么样的矛盾,只要他肯挽回,问题应该都能迎刃而解吧!
    “明白爷的意思了吗?八哥现在是不肯再当爷前面的挡箭牌了,那咱们就得想别的办法收集消息。母妃虽然不再受宠,可到底是在宫里,只要想,肯定能打听到一些咱们打听不到的消息。”胤祯这是想把德嫔最后的价值都榨干。
    一旁的十四福晋却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一个对亲生额娘都这样的男人,真的能依靠吗?但是能不能依靠,她都不可能离开,因为皇家的女人只有死的,没有可以出走的。
    “爷的意思妾身明白了。”十四福晋冲着胤祯行了一礼,便在心里琢磨起了明天进宫到底该做点什么来博取德嫔的信任和谅解。
    “你能明白就好。爷就不信离了八哥,爷还就不能给自己铺出一条后路来了。”冷笑一声,胤祯此时此刻还真想来个一鸣惊人,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并不比他的那些兄长差,甚至比之他们,他还要更出色一些。
    天知道胤祯的自信是从哪里来的,看他这副自信满满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已经把事办成了呢!可事实上却是比起做事,他向来想得更美好一点。
    这样的举动和这样的想法,难怪费尽心思也入不了康熙的眼。而就在胤禩和胤祯忙着铺路的时候,一个消息让他们两人都为皱起了眉头——被派往西北的胤俄和胤祥凯旋回归了。
    胤俄和胤祥带兵前往西北,一去就是两年,因着时间过长,再加上送回来的邸报有胜有败的,谁都没有想到他们会这么早回来,都以为这战要彻底打胜,怕是得四五年。倒是婉兮觉得理所当然,毕竟胤俄和胤祥都不是胤祯,打个战还想着找女人,而且还为了这个女人闹得人尽皆知。
    上一世的种种,婉兮倒没想评论什么,毕竟两世的情况早已不同,不过让她觉得讶意的是胤俄和胤祥竟能配合得这般好,效果也让人不得不感叹!
    “爷,十弟和十三爷怕是很快就要到京了吧!”婉兮将一块点心放入嘴中,等咀嚼完吞了下去,这才转头看向一旁的胤禟,轻声问道。
    胤禟闻言,不由得挑起了眉头,对上婉兮好奇的双眼,轻轻地‘啧’了一声,笑道:“老十他们才刚动身不久,这一路上,少则一月有余,多则两月,而且还是在没有人动其他心思的情况之下。”
    “什么意思?爷说这话,难道还有人打着算计十弟他们的主意不成?”婉兮是真心有些不懂,这战都打完了,难不成还能半途抢功不成?
    “这还真不好说!有些人自己不努力,眼瞧别人成功了,就觉得是别人夺了自己的功劳。不说打什么歪主意,恶心恶心人还是可以的。”胤禟冷笑一声,想着从书房出来之前收到的新消息,眸光锐利而森冷,就像两把锋利的剑一般,似要刺向他看得那个方向。
    他倒是真的小看了某些人的厚脸皮,能力不高,野心倒是不小,只可惜志大才疏又颇能作死,直将一手好牌打得七零八落。不过这对他们而言却是好事,八阿哥和十四阿哥闹得越凶,他们的优势就越大,只是有些地方不得不防,就好比现在胤禩也好,胤祯也罢,表面看着老实,私下里的动作却更为频繁了。
    他摸不准他们的想法,却知道这两人定然是不安好心,特别是收到老十他们凯旋回归的消息时,他们这边可谓是如虎添翼,而对他们而言,可谓是重重的一击,会打歪主意并不让人觉得讶意,让他觉得讶意是这两人似乎真的拆伙了?
    “既是如此,爷应该早有打算才是,从前那么多的难关都走过来了,何况现在正是锦上添花的时候!”婉兮想着这些日子那一撂一撂往府里送得各式的帖子,脸上的笑意越发地明显了。
    第四百六十一章 改变和好戏
    “既是如此,爷应该早有打算才是,从前那么多的困境都走过来了,何况现在正是锦上添花的时候!”婉兮想着这些日子那一撂一撂往府里送得各式的帖子,脸上的笑意越发地明显了。
    胤禟闻言,微微一愣,随后似想到什么一般,拉着她的手道:“娇娇说得对,既然那么多的难关咱们都走过来了,现在这些又能把咱们怎么样?再说十弟和十三弟也不再是吴下阿蒙了,经历了这么多,他们两个也该成长起来了,若他们一味地等着爷和四哥将他们护在羽翼之下,那即便是输了,亦输得不冤。”
    胤禟的话音刚落,婉兮便笑了出声,抬手示意了听雨一下,等她送上两杯热茶,她不由得轻呷了一口,入口的热茶从喉咙一直往下,顿时整个人都都变得暖和起来。
    她一直知道胤禟是那种很明智的人,这一点从他的行事和教育几个孩子的事情上不难看出,他用起心来,不说事事都水到渠成,至少不会一塌糊涂。眼看着他们就要成事了,即便八阿哥和十四阿哥依旧碍眼,但是大局在他们这边,只要不出意外,想必她也好,胤禟他们也罢,应该都能心想事成吧!
    “爷这话说得在理,十爷和十三爷到底不是小孩子了。他们既然能打赢这西北战事,就证明他们已然成长为能够担负重任的男子汉了,日后不管是四哥还是爷,有了他们分担,想必也能轻松一些。”婉兮捧着茶盏,一双妙目直视胤禟,眼波流转,情意不断。
    胤禟面色平静,心里却极为认为婉兮说得话。四哥也好,他自己也罢,这两年真的很累,不管是康熙交代的事情,还是胤禩他们挑起的麻烦,又或者自己生意上的琐事,种种相加,的确让人累得够呛。何况胤禟本人在此之余,还一肩挑起了敦郡王府和十三阿哥府的大小事务。不说事事都管,可是要确保两府的女眷孩子不出问题,说实话,那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若没有婉兮在一旁帮着出主意,胤禟怕是早就撂手不干了。
    两人说着又转了话题,说起了府里府外的近况以及自己收到的一些消息。他们其实连自己都忘了从什么时候起喜欢凑在一起对消息而不是像过去一样聊话本子了,不过这个举动对于他们而言,的确着莫大的好处。
    婉兮的消息比较零散,甚至有些杂乱无章,但是胤禟总是能从中挑出自己有用的;而胤禟的消息一向都十分地准确,透过他的口告诉婉兮的,定然都是他认为对她有作用的。当然,若是婉兮额外问了别的事,他也不会隐瞒,甚至还会想办法把一切都查得清清楚楚再告诉她。
    因着这个,胤禟对于后院的事情了解甚多,从这之后对于婉兮就更加体谅了,有时同胤禛谈事时,提及这些,难免会有些感慨,闹得原本就看重正统的胤禛更加注重规矩了。之前还有些抗拒娶继福晋的,现在也松口了,只是碍于康熙多疑,一直未曾开口,只是暗地里查了秀女的资料,想在可能的时候把他觉得满意或者说合适的人选推到康熙面前。这不得不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只要是发生过的事情,就一定有它的用意。他们即便不能通过这些消息掌握一切,不过提前避免一些事情还是可以做到的。
    宫里,康熙看着新送上来的奏折,脸上的不自觉地带着几分欣慰。想来不管他如何折腾这些儿子,从心里来讲,他还是希望他们能够出息的。正好,此时的胤俄和胤祥就算得上出息,两兄弟一起去得西北,一路走下来,相互扶持,凡事有商有量不说,行事举止可不只是获得一干武将的好感,就是军中的士兵对于他们也是很有好感的。单这两点,就不得不让康熙重新审视这两个儿子。
    老十也好,老十三也罢,从前不是鲁莽就是冲动,没少让他操心。他本以为这两个儿子以后只会是富贵闲人,现在看来,他的儿子个个优秀,只是没有放在对的位置。说穿了,就康熙那自大的性格,他可以骂自己的儿子,却不会允许别人去贬低他们。现在他们有了成绩,康熙心慰的同时,更多的还是感叹于自己这个当皇阿玛的眼光和栽培。
    “李德全,让礼部好好准备准备,朕这次要亲自去迎接他们。”康熙嘴一张,整个皇宫,不应该说这里里外外该忙起来的都忙起来了。
    不用猜也知道,康熙对于胤俄和胤祯的表现肯定是非常认可的,否则他不可能下这样的命令。虽然当初胤俄他们出行的仪仗也不小,但是那是为了激励军中士气,不得不为之。而现在战事已了,康熙的举动就意味着他对此事的态度,也是对胤俄他们的态度。
    对于胤禩和胤祯来说这个消息来得确实太过突然了,他们良久都来不及反应,等到真的反应过来时,便匆匆叫了幕僚开始商议。
    胤禩这边还算好,毕竟他早已决定好自己的路要往那里走,现如今商议也不过就是为了在不触动胤禛他们的情况下,更好地进行自己的计划,保全自己的势力和这府里大大小小一百多口人。至于胤祯那边就不行了,胤禛他们的势力原本就很强,还占着大势,他若是想混水摸鱼,发展自己的势力,就得先把水搅浑,可是现在他还没来得及把水搅浑,这岸边就来了两樽堪比门神的人物,这叫他还如何下手,又叫他拿什么再去笼络其他人。
    这世上,讲情义说恩情都是假的,谈不谈得拢,看得还是利益。只是他还没张嘴,四哥他们那边的局势又一次发生了变化,若仅只是两个郡王一个阿哥支持他的话,并不是什么大事,可都有实权的话,他怕是很难再笼络人心了。
    “十四爷,咱们这计划看样子是要换换了,您怎么看?”一旁的幕僚见他脸色苍白额冒汗的样子,不由得低声问道。
    胤祯一路从外面火急火燎地赶回来,整个人心慌气喘的,张嘴的瞬间才发现自己有上气不接下气的,足足喘了半刻钟,这胸腔中那种火辣辣的感觉才算是舒缓了许多。只是面对幕僚们脸上询问的脸,他即便难受却也只能硬着头皮道:“的确要换。如今十哥和十三哥回归,四哥那边算得上如虎添翼,有了他们,四哥地位只会更为稳固,咱们若是想借此捞得好处,甚至发展势力,就只能是避开他们,慢慢来。”
    失去了胤禩的带领,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动手的胤祯这才发现很多事情并非他想象的那样简单,诸多琐事集中到一起,他自己不仅忙碌的团团转,甚至花了心思,事情还办不好,这让他觉得十分地挫败。为此,他个人还是有很多改变的,毕竟世界不会围着他转,他也没到那种一个眼神或者一句话就能让人卖命的地步,所以他不得不改变自己去迎对现实。
    像接受幕僚的意见,那只是开始,频繁地动脑子,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人才是主要的任务。胤祯见幕僚们沉吟片刻,纷纷献策,不管好与不好,总对得起他花大把的银子养着这些人。只是每每思及他的计划多半都失败,这心里不知不觉间,就憋了一口气。
    这口气把胤祯哽得不行,他垂头看着自己的双手,心里想着之前听到的消息,心里不断地涌现出一丝不甘。若当时去西北的人是他,现在风风光光等着回京的人就是他了,怎么可能这般眼睁睁地等着看别人风光。只是当时的他太过短视,再加上胤禩的私心和德嫔的不作为,使得他失了机会,以至于现在只能避其锋芒。
    好在胤祯并没有因此而钻进死胡同里,毕竟事情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再加上目前的局势严峻,他哪里还顾得上这些,目光转向几位幕僚,便吩咐道:“如今十哥他们马上就要回京了,宫里宫外都把目光放在他们身上,咱们趁此机会动手,十之八
    九可成。只是得注意扫尾,毕竟这事真要让人抓着把柄,爷这边也不好应对。”
    胤祯如今虽然算自立门户,但是胤禩说得那些话他都记在心里,正朝他预想的方向前进,这也是为什么胤禩之前会认为自己能控制胤祯的原因。只可惜胤祯在权势方面又有着超乎常人的占有欲,若非如此,胤禩又怎么会放弃这个捧了多年的弟弟。
    “十四爷放心,奴才们定然会再三确认,至于人选,还得十四爷拿主意。”幕僚拱手冲着胤祯行了一礼,显然这几位都很了解胤祯爱做主的尿性,所以遇上要做主的事情,他们明知该怎么做也会事先问问他。
    胤祯见他们如此上道,脸上的神情变得更为柔和了些,显然是很满意他们的举动,点了点头道:“恩。这件事爷会事先安排好的。”
    幕僚们见他点头,便知道这事已经不需要他们再管了。毕竟他们只是幕僚,只管出主意,只管劝诫,并不管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反正他们就算是说了,胤祯也不一定会听从,所以为了避免出力不讨好还反而惹人厌的情况出现,他们一向是在适当的时候就选择闭嘴,即便这样会使事情失败,他们不能开口。
    胤祯从书房里离开,便开始着手安排起来。德嫔那边还没有动静,可从他福晋的嘴里不难听出德嫔已经有所松动了,只要他再努力努力,他相信他与德嫔之间一定能回到从前。不过他要的却不是这些,而是十哥他们回京时,他安排的好戏。
    第四百六十二章 提前进京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慢慢流逝,平日里可能没有注意,可是等注意到的时候,时间已经悄悄地过去了。
    胤俄和胤祥从战事结束的那一刻就想着快点回京,不是因为他们急着炫耀自己的成功,而是想把他们做出来的成绩展示给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人去看。这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亲人与亲人之间的认可。
    同胤禩和胤祯不同,胤俄和胤祥把兄弟看得很重,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即便没有兄弟这一层关系,他们也得真心对待帮他们完成心愿的人,何况他们还是兄弟,从小一起长大,互相照顾的兄弟。
    “老十三,爷怎么觉得越是靠近京城,爷这心里越慌啊!”胤俄骑着马,看着越来越熟悉的景致,咂巴着嘴儿,颇有一种近乡情怯之感。
    胤祥同胤俄不一样,虽然兄弟俩同在边关历练,可是经手的事情却完全不一样。胤俄的性子简单,凡事直来直去的,能注意到的方面很少,而他不一样,他得注意周遭的各种情况,得打理各种关系,也得防着有人私下里玩猫腻。
    如此,这一来二去的,他就是不长进也不行。何况他这人本就聪明,以往那些不着调的模样也仅仅只是一层保护色,再多就是因为他懒,不想掺和到里去。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不管是为了他自己,还是为了几位兄长的心意,他都得全力以赴,将事情做到最好,所以这几年的经历让他沉稳不少,遇事再不像从前那般冲动了。
    “十哥慌什么!咱们是打了胜战又不是打了败战,再说几年不见,弟弟倒是归心似箭,恨不能立马就见到皇阿玛他们,告诉他们,我们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胤祥只要一想到他们马上就要见到家人了,这心里就无比地激动,哪里还顾得上其他。
    “也对!咱们这一趟收获不小,西北那边就算有人不老实,可短时间内难成气候,倒是不必太过担心,反而是四哥他们那边,虽说大势在四哥这边,但是八哥他们也不是好对付的,特别是老十四,跟条疯狗一样,逮谁咬谁,连敌我都不分的家伙,能有什么分寸。爷心里是真担心他又借着这个机会闹出什么事来!”胤俄一想到京城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这好心情顿时就消失得干干净净的。
    胤祥叹了一口气,目光沉沉地看着京城方向,半晌才道:“十哥这话说得也有道理,可是有些事情咱们着实是鞭长莫及,不过多防着点还是有必要的。毕竟从四哥和九哥送来的信上不难看出皇阿玛的身体是一日不如一日了,而四哥虽然名正言顺又得皇阿玛看重,但是八哥他们以及他们背后那些别有用心的人,肯定是不会放弃这大好的机会的。”他转头看了胤俄一眼,又叹了一口气,只是这一次的语气不可避免地变得冷冽起来,“十哥,这几年四哥和九哥为了帮咱们稳定后方可不容易,所以这一次咱们回来就得帮着四哥和九哥稳定局面,至于那别有用心的,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双便杀一双,管他什么身份,又有什么来历!”
    胤俄感受到胤祥身上那扑面而来的杀气,不仅不觉得心慌,相反地一脸的兴奋。都是在刀口上舔血的人,习惯了那种腥风血雨的日子,反而会觉得从前的一切过于平淡。不过他也不傻,从那些书信里不难看出他们那位好八哥和十四弟都还未死心,即便两边都闹拆伙了,依旧一人一边折腾的无比欢快。
    没人想置自己的兄弟于死地,哪怕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到底还是有几分香火情,否则当初他们不会接手大阿哥的投诚,亦不会宽容地对待当时还未死心的太子。这样的他们原本只要胤禩他们肯罢手,留下一条性命也是可以的,可惜这人永远都是不满足的,所以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他们谁也别怪谁。
    “十三弟放心吧!爷虽然不聪明,却也不笨,有些事只看准一个方向就好,其他的只要跟着四哥和九哥,总是没错的。”胤俄朗笑一声,右手扯着缰绳,左手拍了拍脑袋,抬眼的瞬间看了看那阴沉沉的天空,难得地也跟着胤祥叹了一口气。
    胤祥闻言,一脸了然地点了点头,这件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已经由不得他们说怎样就怎样了。不过这一趟他们除了打胜仗,私下里也卖了不少人情,收拢了不少人手,有些皇阿玛可能从军中的暗桩得知了,可大部分怕是还不知晓才是。
    他们也不愿意这样算计,可是凡事不留一手,到时他们又拿什么来助四哥他们一臂之力。这一路走来,正因为并肩前行,他们才更了解胤禛和胤禟他们的困难和苦处。
    “十哥说得对,不过现下肯定有不少人在打探咱们回京的时辰,不如咱们最后几天日夜兼程,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胤祥想着,嘴角的笑意不由得更深了。
    没得总是他们被算计,这一次他们主动去算计,只要心里没鬼,这事最多也就是让人吃上一惊,没什么影响,可若是心里有鬼,又或者打了别的歪主意,毁了计划是轻的,被牵扯出来倒了霉就只能说自己时运不济。
    胤祥并没有想到自己突如其来的想法跟胤祯的计划撞了个正着,更没有想到正是因为这种巧合,差点要了婉兮的命。
    京城里,众人自是不知敌对双方到底打着什么样的主意,各自盘算着,都想找机会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好处。
    胤禟从衙门里顺来,脸色显得有些阴沉,想必胤禩和胤祯这段时间种种举动给他造成了不小的负担。但是这些他尚且能应付的过来,可是对于胤祯近来一些莫名的举动,他却没由来得觉得有种莫名的不安,可真要就此事让他说出个四五六来,他又觉得话到嘴边,却难以开口。
    回了书房,他才坐下,就听林初九说胤俄他们送信过来了,他忙让人把信拿过来。
    胤禟将信打开,细细看了看,不由得有些发怔,按理说胤俄和胤祥的打算并没有什么不妥,毕竟这京里如今看似大势所趋,可背地里暗涌不断。不过他心里也清楚,有些事情是避免不了的,即便是四哥上位之后。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为了利益,即便知道有些事做了会掉脑袋,也挡不住那些贪婪的心。
    “林初九,找人将这封信送到四哥手上。”胤禟将看过的信烧掉之后,提笔又写了一封信给胤禛,不管胤祥他们那边有没有提,他该做得还是要做,毕竟他也不想看到他们兄弟之间的感情就因为这点小事而起疙瘩。
    林初九接了胤禟递过来的信,小心地冲着胤禟行了一礼,随后躬着身子往外退去。
    胤禛这边接到胤禟的信时,他刚看完胤祥让人送来的信,虽说两边都送,但是胤禟这种事事周全的行事方法让胤禛更为满意,可能也是因为这样的关系,如今的他比之过去更为倚重他,而不是打小就跟着他身后的胤祥。
    这样的转变并不表示胤禛就不重视胤祥了,他只是觉得比起手段稚嫩的胤祥,胤禟办事更为妥帖一些,更何况自打胤祥他们去西北之后,他就知道胤祥有心从武而非他以为的文。现在这样也好,他们兄弟几人相互扶持,且各自都得偿所愿便是最好的。
    “苏培盛,你先出去。”胤禛抬手挥了挥,一旁伺候的苏培盛会意地退了出去,随后胤禛打了个呼啸,屋檐之上不由得跳下一个黑衣人。
    “奴才给主子爷请安。”黑衣人一见胤禛,便立马跪下请安。
    胤禛抬了抬手,随后问起了胤禩和胤祯府里的近况。现在只有他们是他的对头,有些事情他必须要了解,虽然可能有些地方想不通,可是多问问多看看,总能找到不对之处。
    黑衣人显然也明白胤禛的用意,所以不管胤禛问到什么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是这并不能一下子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过从他给出的消息里,不难看出胤禩和胤祯之间的高低,胤禩沉着,做事稳当,凡事多思多虑的,倒是很难再抓到把柄,反而是胤祯,行事看着有些长进,却依旧鲁莽,真要抓他的小辫子,那真真是一抓一个准,只不过他们并不愿意抓罢了。
    相比胤禩的难对付,胤祯明显不是什么大威胁,至少对胤禛他们而言,他是能掣肘胤禩且又能分散注意力的人,若非如此,他们也不会一次又一次地容忍他。好吧!这其中还有康熙的影响,毕竟现在当家作主的人不是他,有些事多多少少得看康熙的心意,而非他的心意。至于胤祥在信里所说的,会提前几天回京,他倒是同意的。
    胤禩和胤祯这般折腾,肯定是有所图,不管是针对他和老九还是针对胤俄和胤祥,他们都得各先防范,毕竟这宫里势力盘根错结的,谁也不知道谁是谁的人,就连他们身边的心腹,谁又敢保证这些人就真的只为他们所用。
    “继续盯着,特别是十四阿哥那边,不管他接触什么人或者他府里有什么特别的动静,都给本王盯死了。”胤禛听完所有的汇报,沉吟半晌,最终就算没有撇开胤禩,但是主要的注意力却意外地放在了胤祯的身上。
    不过正因为如此,才避免了更多的损失,只可惜有的时候意外来得太过突然,并非每个人都能反应过来的,像婉兮就是因为反应得太快,而其他人反应得太慢,才最终造成了意外。
    第四百六十三章 接风宴
    在胤禩和胤祯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胤俄和胤祥便在城门快要关闭的前一刻偷偷进了京,至于一起回来的人马则留在城外。
    康熙既然打算亲自迎接他们,那他们就是快了那也得慢,慢了那也得快,毕竟皇命大过天,他们再大的胆子,也不敢轻易放康熙的鸽子。不过因着他们对于京城的具体情况不甚清楚,所以提前回来也不过是想先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做足准备再做打算。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