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妾作死日常 - 第24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婉兮说完之后,脸色就显得更难看了,显然她最后的一丝容忍也让康熙的自私给磨没了。以权势压人么?那为何初始不好好教育自己的儿子,等到了无法收场的地步,就以势压人,让她这个受害者吞下一切苦果,当真是出息!
    十四阿哥如今是被圈禁了,可他不一样还活得好好的么?康熙在不满什么?不满她没有死么?还是说他觉得十四阿哥会落得这般下场都是她的不是?
    可笑至极!儿子有错不追究,反而把责任都推到她这个受害者的身上,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当真是开了眼界。
    “那福晋的意思是……”听雨抬头看着婉兮,似在确认她的想法。
    “本福晋的意思很简单,皇上希望抚平一切,那咱们顺着他的意思便是。可是私下里该找回的场子一点都别落,毕竟教训得不够狠,打得不够疼,谁能记住自己是犯了错的。”婉兮说这些话时,声音不自觉地往上扬,话语里更是透着一丝愤恨和不甘。
    这前前后后的她受了多少委屈,她又为康熙做了多少事,不管是有心为之还是无意遇上,她尽了忠,也尽了孝,可惜康熙此人太过霸道,亦太过冷血,他在意的永远只有自己的利益。想想也是,他都能为了权力舍弃一个又一个儿子,将他们的命运玩弄于掌心,她一个随时可以被替代的儿媳妇算什么?
    听雨看着婉兮决绝的表情,心知她这是要报复。微微垂下眼睑,脸上露出几分同情的神色,心里却无比赞同她的决定。皇上的意思的确不能不顾忌,可是自己的场子也不能不守,否则真的什么都忍了,以后还有谁把你当回事!
    别说宫里捧高踩低,实际上任何地方都是这样,只是这四九城内尤为严重。
    听雨原本就是那有仇必报之人,否则林初九暗地里整十四阿哥,她就不会跟着往上凑了。现在确认了婉兮的想法之后,听雨也没了顾忌,不仅自己积极出主意,还找来听琴,一块出主意。显然对于十四阿哥等人,她们也是恨得直咬牙。
    这年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像她们这样被当成主子心腹的人,唯有主子好她们才能好,主子若是没了,她们定然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十四阿哥要婉兮的命,那跟要她们的命没什么两样。如此,人家都欺负到她们头上来了,她们怎么可能还跟对方客气。
    这不,主仆三人凑在一块商量了半天,各种主意层出不穷,虽然最终拿定的主意有些阴损不过能找准对方的软肋,也算是事半功倍。
    说来,这次的事情德嫔只能算是一个推手,但是婉兮却对她这个推手深恶痛绝。是矣,在算计胤祯的同时,婉兮也将德嫔算了进去,总留一个随时可能算计自己的人在一旁,换谁也不会安心。细细说来,十四阿哥的软肋便是权势,是那风光无限的外在,失去这些对他而言就是最大的打击,可打击不意味着结束,这人呐,只要活着就会一再折腾,而她却不想再看到这个人折腾,正好,解决了他,也算是解决了德嫔。
    德嫔此人的软肋就是儿子,前期卖儿子,后期靠儿子,四阿哥已然成了别人的儿子,而十四阿哥再出点什么意外,这德嫔纵使再能折腾,怕是也折腾不起来了。
    毕竟没了娘家,没了宠爱,再没了儿子,这结局瞧着让人觉得怪凄凉的,可在婉兮看来却格外地让人觉得痛快!
    第四百七十七章 聪明人
    胤禟回府时,已然是傍晚了,看着他略显疲惫的模样,不难想象他近来有多么的忙碌。当然这其中除了公事,更多的却是私事。不过公不公,私不私的,端看各人的想法,毕竟胤禟把事情做得漂亮,谁也说不出个不是来。
    宫里的旨意来得太过突然,府里府外,但凡是有点心眼的都能品出这道圣旨里隐藏的用意来。这种事情只要不是自己遇上,大多数人都抱着一种看好戏的姿态坐等事态发展。若是时机不错的话,从中谋得些许好处,那就更好了。
    对于这件事,胤禟心中恼怒,明面上却做出一副不在意的模样,等到回府,一张脸黑得快要滴出墨来。跟在他身后的林初九连大气都不敢喘,就怕一不小心惹祸上身。
    一路不停歇地进了清漪院,进了内室,入眼的便是婉兮恬静的面容,坐在窗边的婉兮正拿着棋谱摆弄棋子,看样子是自得其乐,完全不受那道圣旨的影响,自然也就谈不上所谓的生气不生气了。
    胤禟举步上前,直接坐在婉兮的对面,指节分明的大掌拈了一枚黑子放在正当中,瞬间胜负立现,白子陷入困局,颓势已现,一副前路茫茫的模样。
    “就一点都不生气?”胤禟抬头,双眼直直地盯着婉兮,似在等她的回答。
    婉兮对上胤禟执拗的双眼,心里一阵叹息,这种事情如何是她能左右的,而且这种事情也并非是她生气就能解决的。与其气坏了自己的身子,还解决不了这种事情,还不如想开一点,另辟蹊径,把事情给解决了。
    “那爷是希望妾身生气吗?毕竟这种事情并不是妾身能左右的,而且皇阿玛既然能下旨,就表示这事没有妾身说不的可能。如此,爷想让妾身如何?当场拒接圣旨,还是大哭一场,闹得人尽皆知?”婉兮嗔了胤禟一声,一边说着一边拿着白子放在棋盘之上。
    别以为婉兮这颗白子是随意放的,仔细看去,不难发生原本颓势已现的败局,陡然间又多了一丝生机。
    胤禟被她的话说得一愣,随后苦笑一声,倒是有了几分对弈的兴致,“皇阿玛这是觉得爷吃亏吃惯了,多一次少一次都无妨,可是爷偏偏就不想吃这个亏,所以他认为事情过了,但是爷就得用事实上告诉他,这事没完!”
    胤禟双眼微眯,脸上带着几分似笑非笑的神情盯着手中的棋子,他要做得一直都是下棋的人,而不是被别人左右的棋子。若非如此,他为何要费那么多的心思去争去抢,还不是为了能让自己和家人有一个安稳的栖身之地。
    “爷莫生气!有些事情咱们表面上答应不代表就真的答应了,原本妾身还想着反正爷已经让十四阿哥吃了苦头,这事不若就这样算了,却不想在皇阿玛心里,咱们的付出和忍让反而成了理所应当。若是如此,咱们要不做点什么,反而让人觉得这郡王府好欺负!”婉兮捏着手中的棋子,稍作犹豫,便将其中的一颗白子落到了棋盘之上,瞬间,原本颓势已现的棋局沿着那一丝生机直接翻盘,局面一下子看起来旗鼓相当。
    胤禟拿着黑子,目光中隐含一几丝欣赏,显然比起婉兮的忍气吞声,他更满意婉兮不退让,“娇娇说得对,咱们忠勇郡王府不好欺负,不然咱们这榜样做得不好,儿子他们在外也得受别人的闲气。况且爷从来就不是受气的主,皇阿玛以为这是你和老十四之间的事,却忘了动了你,就等于是打了爷的脸!爷要是不反击,人家还不得把爷当成软柿子来拿捏。”
    胤禟的最后几句话明显带着一股杀气,说罢,他轻轻眯起眼眸,目光扫过棋盘上的棋局,良久,扬起一抹笑意,随后将手中的黑子放了上去,这次一子定胜负。
    婉兮将手里的棋子丢回棋盒里,单手撑着精致的下巴,轻笑道:“爷既然心里已经有了打算,那为何还要为了这不相干的人气坏自个的身子。”婉兮这话其实也是偷换概念,算是安慰吧!毕竟康熙可不是什么不相干的人,而是胤禟的亲阿玛。
    “娇娇说得对,爷的确是在自寻烦恼。”胤禟如何能不懂康熙的用意,无非就是他觉得胤祯被圈禁了,而他还拥有一切。
    可康熙忘了,胤祯会落得今天这个下场,不是他一手造成的吗?而是他自己作死作成这副田地的。但是现在呢?康熙觉得他可怜了,觉得他委屈了,然后一道旨意,便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婉兮身上,这算什么!
    对他的警告?亦或者是在表达对他的不满?
    可笑!
    若他还是从前那个渴望得到父爱的男孩,也许这个时候该惶恐于自己不得皇阿玛的心,可惜他早已不再是那个心心念念只想得到康熙认可的孩子了。现在的他是一个男人,一个阿玛,一个丈夫,他要做得可不仅仅只是一个好儿子,还得是一个好阿玛好丈夫。
    胤禟的话音一落,屋里的气氛便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婉兮倒是想说点什么来缓和一下气氛,但是有些事情并非几句话就能安抚的。康熙作为皇帝可能尽责,可作为一个阿玛,他是真的从头到尾都在偏心。
    即便胤禟已经做得够好了,他也看在眼里了,但是只要遇上特定的对象,他这心就偏了,偏得让人都不知道怎么去形容他的做法。这样的事情也不只是一次两次,所谓习惯,听在人的耳朵里,听在人的心里,不是当事人,永远不知道这有多痛!
    皇宫里,康熙自然是不可能知道胤禟和婉兮的心情有多复杂,心又有多冷,不过有一点值得庆幸的,大概就是康熙亲手将胤禟对他残余的那一丁点对父爱的渴望彻底给扼杀了。日后胤禟至少不会再因为这个而退让,更不会因为这个让自己的妻儿遭受不必要的委屈。
    婉兮并没有在这个时候火上浇油,而是任其发展,毕竟有的时候只要种下一粒种子,等到春暖花开之时,只要浇上一点点水,就会生根发芽,瞬间成长为参天大树。而此时,种子已然发芽,以一种连她都没有想到的速度成长着,若康熙提前逝世,也许还能留有几分余地,若他依旧如上一世那般活得长久,怕是要磨得胤禟连一丝情谊都不留。
    康熙没有预料到的,李德全就算预料到了,也不会冒然开口,毕竟以康熙的霸道,是不会允许有人对他的决定指手划脚的。因为在他看来,即便他是要别人的命,别人也只能高高兴兴地应是,而不是皱着眉头跟他说不。
    眼下见李德全过来,不由得放下手中的朱笔,扬声问道:“老九福晋可有什么不满之处?”
    他的话音刚落,李德全的眼神不由得闪了闪,心里虽然有那么一瞬间的别扭,可好歹他还记得谁是自己的主子,“回皇上的话,九福晋没有任何不满之处,很是平静地接了旨。”
    康熙脸上的神情微微一怔,片刻之后,才低声笑道:“朕倒是忘了这丫头是个聪明人。”
    “皇上说得是,九福晋的确是个聪明人。”李德全想着婉兮那不动声色的行事方式,那可是好多妃嫔都做不到的。
    不过这种事情自己知道就行,若主子问及,他要答,若主子不问,他也可以不答,毕竟这人到底如何?看得是各人感受,而非他一个奴才的片面评价!
    李德全本身就是人精,他的确是忠于康熙,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毕竟像他们这样的无根之人,本就不是全乎人,若非是跟在康熙身边,谁又能跟他好声好气地说上一句话,而九福晋,似乎从来都没有用异样的眼光瞧过他,来来往往的次数多了,这心里难免会有几分触动,所以只要不涉及主子的利益,有些东西他就是看见了也当没看见的。
    康熙闻言,看了李德全一眼,见他垂首敛目地站在一旁,倒也没说什么,只是拿起朱笔和折子,继续批了起来。毕竟比起从前的自己,此时的康熙已然老迈,从前只要一两个时辰就能做完的事情,现在可能需要三四个时辰,甚至半天的功夫才能完成。这样的转变让康熙颇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但是他又不是那种轻易认输的人,便只能以勤补拙,借此掩饰自己的老迈。
    后宫里的妃嫔在得知康熙的旨意之后,脸色各异,这前一刻将老十四圈禁,后一刻又下旨以安抚之名实实在在地打了老九家的脸,这想法还真是让人捉摸不透呢!
    不过这并不妨碍后宫的热闹,谁让康熙的宠爱同她们的利益息息相关呢!但是比起年轻的嫔妃们,身居高位的贵妃和三妃就不一样,在后宫沉浮几十年,就算再傻也能看出康熙的用意,何况比起那些年轻的贵人答应的天真,她们明显更为现实,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做什么样的事才对自己更有利。
    而宜妃却不这样想,如今的她有两个出息的儿子,一个亲王一个郡王,可以说在这后宫里都是头一份,风光无限。原本这样的日子过得也痛快,但是德嫔再次往前凑,甚至差点害了她儿媳妇和孙子,她既然放了狠话说要让德嫔难堪,那就不可能只是说说。
    后宫的奴才,惯会看人下菜,当主子的若是端不起架子,办不成事,谁还会服你。宜妃历来都是说到做到的,即便她对自己的儿媳妇有些不喜,可那是她,并不表示别人就能对她动手,还是在宫里动手。
    相比有权有势有宠爱的宜妃,此时的德嫔明显不是对手,这不,宜妃一动手,整个永和宫都热闹起来了。不是热热闹闹的热闹,是人仰马翻的热闹,那样的狼狈,不亲自尝试,还真难以说出个所以然来。
    第四百七十八章 众矢之的
    因着胤祯被圈禁的事,德嫔可以说是深受打击,毕竟对于她这个已然失宠的嫔妃而言,这个儿子可以说是她的全部,她后半生的依靠。正因为如此,她才会在万般失望的情况之下,依旧出人出力地帮着他做事,可谁知事情做了,结果却是让她一朝回到解放前。
    老四早就成了佟氏的儿子,可以说从里到外都跟她没关系,他若是念旧情,人家只会夸他大义,他若是对她漠不关心,别人也只会说他本分;而老十四是她的儿子不假,却在她最需要他的时候,被圈禁了,这场面还真是让人万念俱灰。
    她总算是明白慧妃当日接到大阿哥被圈禁时的感受了,只是冷静下来,德嫔才发现慧妃比她聪明多了。不,应该说慧妃一直都比她聪明,否则就那么短短一瞬间的事,她如何能瞬间做出决定,甚至明明应该是让康熙厌恶的事情,却丝毫没有因为她的儿子而迁怒于她,甚至还愧疚于她。反观她,儿子被圈禁之后,别说那些惯会捧高踩低的奴才,就说康熙本人,似乎早就忘了这后宫之中还有一个曾那般得他心意的德嫔。
    她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啊!她自为曾经的四妃之中,她在康熙心里一定有着最特别的位置,即便比不已死的佟氏,却也高于其他人,但是现在她才发现那都是她在自以为是。
    康熙念旧情?对,的确是念旧情,而且这份旧情并不仅仅只是针对某个人,而是针对那些能让他颜面有保障的人。一如从前的她,事事都为康熙找台阶下,万事不让他为难,而现在她把重心放在了儿子身上,结果天差地别。
    安嬷嬷站在一旁,看着一脸深思的德嫔,心里也满是焦急,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张嘴。
    十四阿哥对德嫔意味着什么?没有人比她们这些心腹更清楚,可正是因为太清楚了,她们才更不知道从何劝起。本就是一团乱麻的永和宫还没来得及恢复元气,就再次陷入泥塘,更让她们没有想到的是翊坤宫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对永和宫出手!
    若是从前她们必然是不怕的,毕竟都是宠妃,都有宫权,且都有两个阿哥,谁输谁赢,根本没有定论。但是现在,妃与嫔,得宠与不得宠,甚至是有子与无子之间,她们还难昧着自己的良心说一上一句永和宫还有胜的希望。
    但是即便如此,安嬷嬷却觉得她们不能就此沉寂下去,否则的话,永和宫不仅难以恢复往日的风光,就连现在的安逸也很难保存,毕竟十四阿哥留下的烂摊子可不是他被圈禁就能完全解决的,这一点从翊坤宫毫不留情的针对看来,这件事远远不如她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收场。
    “娘娘,宜妃娘娘这么明显地针对永和宫,明显是要为九福晋出气,您……”安嬷嬷这话才说一半,双眼对上德嫔犹如死水一般的双目时,不由得住了嘴。
    “本宫如何?本宫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拿什么跟郭罗络氏拼!又拿什么维护这永和宫的一切!”德嫔冷笑一声,说这些话的瞬间,整个人似乎在瞬间老了十岁一般。
    安嬷嬷看着这样的德嫔,心中大惊。她是由乌雅一族送进宫的,自入宫就在储秀宫当差,后来一步步往上,成了管事嬷嬷,后来德嫔一鸣惊人成了贵人,她也就顺理成章地被调到了她身边。这么多年,她亲眼见证了德嫔辉煌,也亲眼见证了她的执拗带来的毁灭,但就是这样,她能做的也仅仅只是看着。
    德嫔并不是一个擅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这一路走得太顺倒是让她忘了自己的出身,忘了当日一步步走过来时的艰难。
    从宫女变成妃子,那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屹立不倒这种事也不是谁想做就能成的。事实上德嫔差点就实现了,只可惜终究还是太过自信,以为自己站稳了脚跟,就可以为所欲为,却忘了帝王的宠爱能给你这一切,也能在收回宠爱的同时让你失去这一切。
    “娘娘,这一路再苦再难,您也走过来了,现在就算再次身陷险境,那也还是有希望的啊!”安嬷嬷看着德嫔这副自暴自气的模样,低声劝道。
    德嫔倒是想振作,可是胤祯的所作所为以及下场都让她觉得绝望,再看风光无限的胤禛,她这心里就跟钝刀子割肉一般,难受的不行,却又不能指责别人。毕竟这都是她自己的选择,她就是想要挽回这一切,那也不是坐等着别人过来,而是需要她先低头。
    其实,这一生德嫔真的对很多人低过头,也正是因为她肯低这个头,她才能以一介宫女之身坐上这妃子之位。
    但是这人呐,一旦身居高位,且养尊处优惯了,再想低头也就难了。特别是德嫔要低头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胤禛这个儿子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希望?嬷嬷的意思是让本宫对老四低头,哄他再回来,再让他给本宫当后盾?”德嫔满脸冷意,话语里满是讥诮,很显然她自己对此早已不抱希望。
    果然安嬷嬷听了这话,不由得一愣,脸色不自觉地一僵,明显她心里也觉得这事不怎么靠谱,但是对于现在的她们而言,这总算是一份希望,谁让她们已经没有别的出路了呢!
    这后宫之中,还有什么比失宠的嫔妃更难过日子的,那真是稍稍有点脸面的奴才都敢为难她们,这样的事情她们可没少见,之前也没经历,那还是在十四阿哥还在的时候,现在十四阿哥已然不可能再有前途了,等于就是废了,那她们还有什么前途而言。
    “娘娘,宜妃娘娘那边怕是不会善罢甘休,忠勇郡王那边也不好应付,还有那位九福晋,他们可都不是好对付的,何况这一次十四阿哥还动了四阿哥的长子,这事若是不想办法解决的话,咱们永和宫……”安嬷嬷下意识地舔了舔自己略显干涩的嘴唇,干巴巴地说道。
    不是她想逼自己的主子拿主意,而是现实逼得她们不得不低头。
    别看德嫔还顶着一个嫔身份,可是嫔到底不是妃,手上又没有宫权,再加上德嫔同后宫嫔妃们相处的也并不是很好,不用想也知道她一旦落魄,那些人是不会放过这种落井下石的机会的。
    德嫔闻言,也不自觉地深叹了一口气,安嬷嬷的担忧她如何能不知道,可是她可以说对任何低头,包括佟氏,却不想对胤禛低头。
    那明明是她的儿子,她即便是要了他的命,那也是应该的,毕竟是她生的,难道不对吗?可是现在呢?他做了佟氏的儿子,比做她儿子的时候来得更孝顺,这样的白眼狼,她如何能低头!
    “好了,什么都别说了!本宫这么多年在后宫浮浮沉沉的都过来了,这一次本宫一样能安然度过。”德嫔打断安嬷嬷的话,声音里透着一丝冰寒,继续道:“宜妃若真有本事,那就要了本宫的命!”
    安嬷嬷看着依旧执拗的德嫔,眼里的那一丝光芒很快就消失了。冷眼瞧着德嫔将大好的局面搞得乱七八糟,却没有丝毫觉悟,原本一直抱以希望的她慢慢地也开始出现排斥的情绪了。
    有的时候,这人不吃够苦头就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安嬷嬷觉得德嫔会保持这样的任性,显然是没有吃够苦头的关系。他们走着瞧着,总有一天德嫔会后悔终生的。
    德嫔现在的情绪根本无法冷静下来思考自己的状况,也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一系列的事情来得太过突然,打得她完全回不了神,除了震惊和难以置信外,还有被慧妃比下去的羞耻感,毕竟在此之情,她可是一直认为自己是四妃里面最聪明的存在,可是事实却狠狠地打了她一巴掌。
    别人能从自己处境分析自己的得失,她却因为一而再再而三的冲击被打乱了步伐,以至于之前预想的一切统统都被打乱了,再加上胤祯被圈禁的事情,她一时之间反而有些分不清楚之前的努力究竟是为了胤祯这个儿子还是为了自己了。
    宜妃和后宫里的那些妃嫔们可不知道德嫔的想法,在她们看来抓住时机打击自己的敌人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手下留情什么的,在她们这里完全行不通,因为在这里,后退一步即是死,而他们谁也不想死,所以她们能做的就是让别人先去死。
    “娘娘,永和宫那边近来都没有动静,咱们是不是要……”齐嬷嬷从外面走了进来,脸上的表情显得有些凝重,显然她得到的消息并不是她想听到的。
    宜妃一脸老神在在的模样,显然早就想过这种可能。抬头的瞬间,见到步伐匆匆的齐嬷嬷,也仅仅只是抬了抬眼睑,连个多余的表情都没有,从这里可以看出这种情况她是早有预料的。
    等到齐嬷嬷过来身边,宜妃淡淡地看了她一眼,淡淡地道:“慌什么?德嫔既然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那就让咱们的人和这后宫里被她得罪过的人一起打得她再也冷静不了。”
    “可是这样下去的话,动静会显得很大?”安嬷嬷轻轻弯下腰,显然是怕康熙对此有什么意见,毕竟在此之前,康熙可是借此敲打过九福晋的。
    宜妃低着头,视线落在手中的锦帕上,上面绣着大红的牡丹,雍容华贵,十分惹眼,她会喜欢是因为康熙曾借此夸赞过她,而现在除了她自己,康熙怕是早就忘了。
    呵!连她这个还算是宠妃的人都能忘掉,何况是德嫔那个早就已经失宠的嫔妃。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