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无悔 - 第83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时,人们听说了这个消息,顿觉恍然大悟。但同时又有了新的疑问,难道青牛峪乡就只有原乡长参与了吗?其他人就没事吗?尤其是乡书记能一无所知,或者说是能独自清白吗?但这些都是人们心里的话,从来没有人敢在黄敬祖的面前,提起关于原乡长的事。
    ……
    现场开会的众人均感到震惊,震惊宁俊琦不但提出来了,而且是在黄书记面前提出来的。这不是明摆着在向黄书记叫板吗?她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很明显,就是在替楚天齐出头。因为,黄书记在变着法的折磨楚天齐,而楚天齐在黄书记的折磨下,正承受着噬心般的痛苦。
    她为什么要替楚天齐出头,这是所有人心中的疑问。
    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就在大家纷纷猜测宁俊琦的心思时,宁俊琦继续说道:“原乡长之所以落了那样的结局,起因其实就是因为他盲目的引进项目。如果没有这个项目,他也就不会在这个项目中有伸手的机会。如果没有这个项目,他也就不会被落水。他就是犯了一个‘贪’字,盲目上马项目是贪功绩,见利伸手是贪钱财,和原县长沆瀣一气是贪职位。大家认为我的分析对吗?”
    宁俊琦现在说的事,和很多人心中猜测的问题侧重点,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好多人都感到泄气,因为没有他们认为的热闹看了。他们当然不会回答她最后的问题,现场很静很静。
    宁俊琦苦涩一笑:“现在如果我同意了盲目上马项目,那么等待我这个乡长的会是什么?我不敢想,但我肯定结果不会好。虽然我不会像前任那样贪功绩、贪钱财、贪职位,但是,如果我无原则的赞同了,那就是贪所谓的情义和脸面。官场中人追求政绩、追求进步很正常,无可厚非。但如果是让成千上万无辜百姓,冒着债务累累的风险去为自己换取时,那就是贪了。所以我不敢盲目同意,我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治下百姓负责。”
    “宁乡长,太危言耸听了吧。”黄敬祖已经对于宁俊琦的说法忍无可忍了。
    “怎么是危言耸听呢?”楚天齐不等宁俊琦接茬,而是站起来抢先说道,“就因为盲目上马养猪项目,让上千人损失惨重,最后集体上访的事,大家不会忘记吧?后来要不是多方运作,会出什么样的事?谁也说不清,但农民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是什么事都干的出来的。如果真是那样了,乡里主管者会承担什么样的后果?大家想过吗?同样,良心的谴责也会让推波助澜者的心理遭受无尽的痛楚。”
    “够了,你们要干什么?难道非要逆民意而为吗?”黄敬祖粗暴的吼道。
    和黄敬祖的气急败坏完全不同,此时的宁俊琦却是云淡风清,她微笑着说道:“民意?怎么个民意?”
    这不是装糊涂吗?黄敬祖心中暗道。同时,不快的道:“刚刚不是举手表决了吗?只有你俩反对这事,其他人都不反对,这就是民意。”
    “哦,这就是民意吗?”宁俊琦问道。
    楚天齐抢先说道:“那何不再举一回手呢?刚才只让不同意的表态了,究竟谁同意还没有举手表决呢。”
    “好啊?你们在这儿等着呢?有那个必要吗?其他人刚才没有认可你们的意见,自然就是同意了。”黄敬祖回敬道。
    “可我只相信眼见为实。”宁俊琦毫不客气的接道,“如果不能看到赞成者的实际表决结果,我拒绝承认这个所谓的‘民意’。难道,这很难吗?”
    “好吧。”黄敬祖咬着牙说道,“就让你们输个心服口服。”
    “诸位,一会儿请大家认真想好利害关系,这可是会记入会议记录的。”楚天齐适时说道。
    “你们……”黄敬祖被二人一唱一和气的够呛,心中暗暗发恨:小兔崽子,就让你俩死个明白。
    黄敬祖稳了稳情绪,说道:“刚才宁乡长、楚副乡长提出了建议,要求让赞同者也举手表决。那么,我就尊重他们的意见,对这件利国利民的事情,再一次做表决。请同意全乡全面种植西芹蔬菜的人,举手。”
    黄敬祖说完,首先第一个举起了手,接着王晓英、蒋野纷纷举手呼应。“一、二、三”,敬祖心中默念着数字,他在等着数到“六”这个数字。可是,令他失望的是,没有人再举起手,而且刘文韬、郝晓燕、要文武都把头垂的很低很低。
    这是怎么啦?他们两次都没举手,是什么意思?是骑墙派,是墙头草。可明明他们曾经在眼中流露出对巨大政绩的渴望呀?我明白了,一定是被他们二人后来的话给吓住了?
    “要文武。”黄敬祖直接点名了,“你什么意思,难道没有态度吗?”
    话音刚落,就见要主任身躯“颤抖”着,嘴唇哆嗦起来,他抖抖索索的用手指了指胸前。紧挨着要主任坐着的刘文韬,赶紧把手伸向要主任胸前衣服口袋,从中掏出一个药瓶。在要主任示意下,刘文韬倒出两料小药丸在要主任右手中,要主任吃力的把右手捂在嘴上。
    众人被要主任的突然发病吓了一跳,黄敬祖也是震惊不已。大家不再说话,都静静的看着要主任。
    过了足足有五分钟,要主任的面色才缓和一些,右手也从嘴上拿了下来,虚弱的说了一声“我-没-事”,就又闭上了眼睛。
    “书记,赞成的人数也没有过半,这不算是通过吧?”宁俊琦明知故问。
    “这……没有,没有,这事以后再议,散会。”黄敬祖气急败坏的说完“散会”,谁也不看,站起身,径直走出了会议室。
    看到书记已经离去,王晓英和蒋野对望一眼,迅速起身跟了出去,完全忘记了应该待乡长离开后再起身的规矩。二人走的很快,可是,却发生了一点状况。
    刚出门槛,王晓英身子一晃,“哎哟”一声,马上弯下了腰。过一会儿后才直起腰离去,她走路一瘸一拐的,像是崴了脚的样子。
    紧随其后的蒋野,在王晓英紧急停下的时候,差点撞到王晓英撅着的屁*股上,于是慌忙收住脚步。饶是这样,他们的衣服也发生了短暂的接触。蒋野手中笔记本“啪”的一声掉在地上,他直楞楞的站在原地,只到王晓英走开了,他才急忙弯腰拾起,直起身后,向屋中慌忙一瞥后,匆匆离去。
    看着王、蒋二人“落荒而逃”的滑稽样子,屋内众人都觉的好笑之极,但大家都尽力憋着,因为现在发笑的话,场合太不适合了。
    宁俊齐面带微笑看着眼前的一切,待一切归于平静后,才拿起自己的物品,从容起身。她走到要主任身边,轻声问道:“要主任,要紧吗?要不要去医院”
    “谢谢,一会就没事了。”要主任仍就闭着眼睛说道。
    宁俊琦迟疑了一下,转过身,步履稳健的向外走去,身后留下了一串串有节奏的皮鞋“咔咔”声。
    郝晓燕紧随其后走了出去,快速跟上宁俊琦步伐,边走边谈起来。
    此时,要主任已经睁开了眼睛,慢慢站起身,准备离开会议室。
    “要主任,现在没事了吗?”楚天齐急忙上前扶住要主任,关切的问道。
    要主任说了声“谢谢”,便不再说话,而是摆摆手,示意自己没事,缓缓迈动了脚步。
    “老要,你是真的还是装的。”刘文韬半认真半开玩笑的问道。
    要主任脚步迟缓了下,没有言声,继续向前走着。就在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时候,要主任扭回了头,说道:“一半一半吧,哎……”叹完一口气,回身向外走去。
    透过敞开的门,可以看到要主任边走边摇头,大概是在慨叹今天所发生的事吧。亦或是,引起了他更多的联想,而感慨不已吧!
    “走吧。”楚天齐招呼着刘文韬。
    刘文韬站起身,不好意思的说:“小楚,今天没有支持你的意见,多谅解啊!”
    “刘哥,慎重考虑是对的。再说了,最后这次表决,你没有举手。这已经是对我最大的帮助了。”楚天齐真诚的道。
    刘文韬由衷的说道:“小楚,你看事看的开,以后一定能成大事。”
    二人出了会议室,各自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
    黄敬祖是带着仇恨、遗憾和疑惑回到办公室的。
    他仇恨宁俊琦、楚天齐两个小兔嵬子,恨他们为什么偏偏要与自己做对。如果他们配合一下的话,他今天也不会对楚天齐祭出杀招的。其实一开始他夸赞他们二人,还给他们戴“高帽”,就是为了让他们同意自己的提议而做出的姿态。而且这件事情做成功的话,做为政府乡长和主管副乡长,分得的政绩可不是其他人能比拟的。谁知,他们依然不识好歹,要与自己背道而驰。
    他遗憾的是,好端端的事情,最后却功亏一篑。究竟是自己设计的环节出了问题,还是因为自己太自信了?黄敬祖在提前模拟推演时,做了各种假设,并对一些漏洞进行了弥补性封堵,他认为万无一失。所以他在开会前没有做任何人的工作。他认为水到渠成的事情,没必要画蛇添足。可是,最后结果却是他失算了。
    他疑惑的是,本来自己是突然发难,可为什么宁俊琦却像是早有准确是的,而且她和楚天齐后面的合作更像是提前商量好,并进行了明确分工似的。这是最让他不能理解的。
    慢慢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黄敬祖的仇恨感暂时被强行埋藏起来。他开始反思、总结,并谋划着下一步的事情。
    黄敬祖最后总结出今天失利的主要原因:
    一是自己太自信,自信到考虑所有事情都比较主观,有些想当然了。
    二是轻敌,他一直自认为比较重视对方的实力,但却一直是把他们放在了一个年轻人的角度去看待。因为他总觉得,两人加起来的年龄才和自己相当,再怎么优秀也毕竟是毛孩子。从今天的事来看,自己错了。
    黄敬祖也不得不佩服两个年轻人,他们竟然给自己来了一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自己把举手表决说成是“民意”,结果他们也给自己来了一招“民意”,而自己却不得不接招,最后弄了一个功败垂成的结果。
    ……
    黄敬祖尽管进行了总结,总结的也很深刻,但最关键的一条却被他遗漏了。不是因为他总结的不够仔细,而是因为他始终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应该放在第一位的事情却给忽略了。
    做为一个当政者,“老百姓的利益”才应该是被放在第一位的。
    第一百四十五章 冲突后遗症
    楚天齐回到办公室,先给自己沏了一杯茶放在桌上,然后开始想着今天的事情。
    楚天齐有几个没想到。
    他没想到黄敬祖推进全面种植的决心这么大,不惜明知风险超大,却仍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没想到他对自己态度变化这么大,从极力示好到绝情打压,简直是天壤之别。更没想到他会对自己接连祭出杀招,看来他是早有预谋,但自己却并没有察觉。
    黄敬祖为什么要对自己下狠手?究竟是自己得罪了他而不知情,还是另有什么隐情?是他在替别人出手,亦或是他本身也是受人指使,身不由己?
    不管黄敬祖是出于什么原因,但从今天出手的狠辣程度看,他绝不会善罢甘休的,自己要随时小心才是。
    这让楚天齐很头疼,他头疼的并不是防着黄敬祖这件事情本身,也不是因为黄敬祖的狠辣。他头疼的是,这些事情会牵扯自己很大精力,而用这些精力却可以做很多有益的事情,可现在却被这么消耗浪费了。
    如果人们少一些不必要争斗,而是多为国家、社会、甚至人类做些有益事情的话,那将会是多大的财富啊!
    想法是美好的,但却是不现实的。如果世界真像楚天齐想的那样的话,就不是世界了。楚天齐尽管已经工作三年多,从政也一年多了,但他有时的想法却很单纯。这是他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也是他秉性善良的原因。
    但残酷的现实会让他尽快丢掉一些幻想,理智而客观的看待自己及身边的一切。
    说起来,楚天齐也才二十五岁,现在的他已经比很多同龄人成熟多了。但因为所处环境的差异,他不得不尽快更成熟、更理智,否则自己就会被急速转动的时代巨轮所抛弃,甚至会被挤压得粉碎。
    ……
    楚天齐也没想到宁俊琦会这么支持自己。对于宁俊琦在工作上对自己支持,楚天齐是有自信的。但却没想到,她为了支持自己,会抢着去挑战黄敬祖,去引火烧身。
    宁俊琦这种不计后果的帮助,让楚天齐非常感动。感动得他心中暖流涌动,不禁慨叹道:“这才是知己,愿为自己两肋插刀的知己。”
    ……
    回到办公室的宁俊琦,也是感慨颇多。
    今天黄敬祖抛出全面种植芹菜议题,自己并不感到奇怪。奇怪的是,黄敬祖对自己和楚天齐的不赞同会反应那么强烈,强烈到对楚天齐痛下杀招,更残忍的还是用钝刀折磨。
    其实关于黄敬祖想要全面种植的事,宁俊琦也和楚天齐多次探讨过。参照相关数据,依据乡里及农民现状,比照相关案例,并结合多次的探讨、分析,二人得出结论:今年不适合全乡全面种植。
    所以,他也想找合适的机会,在私下向书记建言,从而阻止今年全面种植。结果近期事情很多,加上黄敬祖经常不在乡里,所以这件事也就搁浅了。
    从内心来说,她觉得黄敬祖到时候应该会听进去一些建议的,到那时他自然也就不会再提议全力种植了。反正只要不经过会议讨论,这件事肯定就不会实行的,也不用着急。所以,她也就没把这件事当做急事去跟进。
    可黄敬祖的心思却不是这样的,他想的是必须促成此事,促成此事就意味着离副处的位置更近了一步。那么越早定下来就越好,那样会给前期准备、种植等留下充足的时间。在他心里,这件事就是十万火急的事。
    正因为两人对此事的急切程度不同,才让本来平静的会场,忽然在短期内聚集了大量的*,从而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力。
    一开始,宁俊琦并不想赤膊上阵、和黄敬祖真刀真枪的干。她一开始提出反对意见,就是想让黄敬祖暂缓此事讨论,待会后她会第一时间和他私下沟通。所以,她一直任由事情的发展,也用眼神阻止楚天齐不要轻举妄动。她想用一种温和的手段来阻止这件事情。
    可是,事情的发展超出了预估,就在她的温和办法还没有成形的时候,黄敬祖已经向楚天齐连连出招。此时,宁俊琦觉得温和的手段已经不足以阻止黄敬祖了,所以,他果断的出了手。而且上来就用了狠招,提到了她本不愿意在黄敬祖面前提起的人——前任乡长。这个名字是黄敬祖极力回避和忌讳的,果然她一提出后,黄敬祖的气势明显就弱了下来。
    楚天齐的想法也和自己一样,二人巧妙配合,借用黄敬祖“民意”的说辞,成功来了一招“以眼还眼,原物奉还”。让黄敬祖用以借力的所谓“民意”,成了捆缚他黄某人的绳索。
    至于自己为什么要替楚天齐强出头,宁俊琦自有理由。首先,他认为楚天齐是一个一心为民办事的人,就冲这一点她觉得有义务维护这样的下属。其次,她见黄敬祖出招凌厉,担心楚天齐难以应付,恐他最终妥协,那将是最糟糕的事情。再次,她担心楚天齐没有太过硬的后台,而自己却一点都不惧黄敬祖。最后一点,他觉得楚天齐现在刚刚进步,而且还带着光环,这些都来之不易。
    即使有这些理由,也不足以让宁俊琦引火烧身、迎着枪口而上,而且这些理由都是基于对楚天齐关心才成立的。
    其实让她奋不顾身的理由很简单,就是她已经有了对他超出一般关心的关心和牵挂。而她没有意识到,或是已经意识到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
    ……
    这次总结会上发生的事情,以核裂变的速度传播、变异着。在青牛峪乡产生的震动,也不亚于核爆炸产生的冲击力。
    当时参会的人,可是好多年没见过党、政主官这样的直接冲突了,有的人在以前干脆就从来没见过。官场争斗由来已久,包括最基层的乡镇也不能免俗。
    有时争斗的强度和烈度要远远超过这次,但那些多半都是私下进行,或者是心知肚明而不点破。比如,今天乡长写了书记的告状信,等明天上级调查时还故作无辜的关心书记,这就叫杀人不见血。
    而这次总结会上的事情和平时的不同在于,书记直接说必须要搞,而乡长和主管乡长却说坚决不同意,这是直接对着干呀!这就太有意思了。
    尽管乡里的工作人员,知道这是坚决不应该谈论的事情,可越是这样,人们越是好奇。总有人关住屋门在悄悄议论,当然还必须有一个人站在门口,边参加议论边放哨。笑话,这要是被书记或乡长任意一个听着的话,那都会吃不了也兜不走的。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