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无悔 - 第218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来想着到青牛峪乡,可以冷手捡个热馒头,谁曾想乡里现在的好势头也成了自己的压力。每次到县里开会时,都会被领导问到今年的增长目标。冯俊飞觉得县领导也有问题,对青牛峪乡的目标要求,往往比其它乡镇高出好多,让他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都怪宁俊琦和楚天齐,要不是他们这两年把乡里的好多潜力提前挖了出来,自己何至于这么被动呢?
    今年的蔬菜种植还是延续去年的规模,整个工作开展都很顺利。首先是在种植规模上,冯俊飞和宁俊琦的想法一样,没有分歧。其次是这项工作的一些流程也已捋顺,虽说杨大庆是楚天齐的人,但是在对待工作上倒很服从自己的领导,而且这个小伙子很懂行也很敬业,让冯俊飞对蔬菜种植的事省心不少。
    今年的药材种植就要麻烦一些了,何氏药业还没有与乡里签订继续收购的协议,但也没有完全回绝,只是给出的价格就和去年没法比了。并不是说何氏药业给的价格偏低,对方只是表示收购价要和市场价持平,而去年却是收购价比市场价要高一些。对于价格持平的提法,冯俊飞倒也觉得合理,因为对方不可能总是照顾乡里,其实只要对方愿意以市场价收购,这已经是对青牛峪的支持了。
    就在乡里与何氏药业谈的差不多的时候,村民找来了,也不知道是谁透露的消息,村民楞说乡领导和合作社吃里扒外,要贱卖村民的药材。结果,谈的好好的事,只能暂时先放下了。
    虽然还没有与何氏药业签订收购协议,也没找到新的合作伙伴,但是药材还是种上了。在这一点上,村民和乡里的想法倒是一致的。在宁俊琦的联系下,市农业局的钟科长再次到了乡里,也与冯俊飞接上了头。钟科长对种药材业务很在行,在他的指导下,药材种植工作很顺利。
    让冯俊飞头疼的是葫芦沟的事,村民们三天两头来问,有问什么时候合作的,有问补偿的,有问招工的,还有问水脉修复的。村民们都知道这个新来的乡长是葫芦沟村的外甥,所以一到乡里就找冯俊飞,冯俊飞让他们去找主管副乡长,他们还振振有词,说什么“你是自家人,又是乡里大领导,不找你找谁”。后来,冯俊飞也就懒得再把他们推到别人那里了,只要是找自己的就接待,大部分人都是问一问就走,只有极少数人比较麻烦,磨磨叽叽的没完没了。
    其中最让冯俊飞没辙的就是那个卢三赖,这个人几乎是每周都来,每次都问水脉恢复的事,还说他做的豆腐因为用不上那口井里的水,味道不一样,现在都没人买了。冯俊飞只得用好言相劝,让他回去先等着。这时卢三赖总会让冯俊飞和村里打招呼,能不能让自己先用上那口井,一直等到水脉修好了再说。
    今天卢三赖又来了,还说如果不解决,他就到县里上访。可冯俊飞怎能答应他呢,如果水井让他用了,别人肯定不答应。既使别人同意了,到时想让卢三赖再把水井交出来,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这个家伙可是为了水井的事,干过挟持村主任的勾当的。而水脉修复的事迟迟没有动静,还是由于没有和玉泉矿泉水公司谈妥,没有正式签约,对方当然不可能出这份钱的。
    好不容易打发走了卢三赖,冯俊飞直接拿起电话,打给了葫芦沟村主任胡小刚,电话一接通,他就给对方来了一通雷烟火炮。没想到这个表哥根本不吃他这一套,直接给他来了一句“小飞,你冲我发什么火,要是楚乡长的话早就把事情摆平了。”
    怕什么就说什么,本来是想以权势压一压这个小村长,没想到对方直接用“处理品”噎了自己,冯俊飞真是心烦不已。
    第三百八十八章 董设计信口雌黄
    刚吃完晚饭,宁俊琦来了电话,并解释说刚才出去忘了带手机了,回来看见楚天齐的未接来电,就回过来了。
    楚天齐边接听着电话,边走出了宿舍,来到操场上。两人照例说了一些各自的工作、学习情况。
    宁俊琦忽然问道:“天齐,你打了好几次电话,是不是有什么当紧的事?”
    楚天齐看看四外没人,这才低声道:“我,我就是想你了,想的好苦好苦。”
    “咯咯咯,天齐,你怎么说话这么酸?不是喝酒说醉话吧?”宁俊琦笑着道。
    楚天齐继续说着情话:“唉,没想到一片痴心却换来你的调笑,我伤心死了,心都快碎了。你知道吗?”
    手机里静了一下,然后传来宁俊琦的声音:“天齐,我也想你。”
    她的声音很低,但是听在楚天齐的耳朵里却是那样的清晰。他赶快说道:“俊琦,你这周能来看我吗?”
    “看你?你不是再有一个月就学完了?那时我们不就又见面了吗?”宁俊琦回道,然后声音一软,“天齐,我这周末还要加班,准备到县里开会的发言稿,肯定是去不了了。这样,我争取在下周或下下周去一次吧,不过我可不敢保证,你也不要寄希望太大。”
    “有希望就好。”楚天齐忙不迭的说道。
    宁俊琦的声音再次传了过来:“对了,天齐,有一件事我一直瞒着你,请你不要怪罪。”
    楚天齐马上接道:“你是说你的家庭吗?我当然不会怪罪,到了该说的时候你自然会说的。”
    “天齐,谢谢你!我说的不是这件事,是另一件事,但我现在不能说,因为,因为我承诺过别人。”宁俊琦声音幽幽的。
    “另一件事?”楚天齐先是一楞,继而说道,“没什么,只要不是你瞒着我找了男朋友就行。”
    “净胡说八道,你把我说成什么人了?讨厌。我看八成是你心里动了别的女孩歪主意了,也说不准正有女孩对你发动猛烈攻势呢。”宁俊琦嗔道,然后口气异常严厉,“我可告诉你,你一旦有这种事的话,一定要向组织交待,否则有你好看。”
    楚天齐心里“格噔”一下,就像被人说中了心思一样。但他很快就坦然了,反正我心里只有你,你也不用诈我。于是,自信的道:“我对你的心永远不变。”
    “但愿吧!”宁俊琦的情绪似乎低落了很多。
    楚天齐正要说话,手机里又传来宁俊琦压低的声音:“有人敲门,我先挂了。”话音刚落,手机里传来“嘟嘟”的挂断声音。
    收起手机,楚天齐继续向前走去。
    ……
    学员们很快得到了董梓萱回到沃原市的消息,在向田馨证实后,人们开始纷纷议论起来。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董梓萱之所以离开党校,她的病是次要的,主要还是因为她无颜面对全班同学,更无颜面对楚天齐。
    在第一次班会上,董梓萱就对楚天齐大肆攻击,没几天,更是传出了关于楚天齐的谣言。后来,谣言被揭穿,从种种迹象表明,都应该是董梓萱所为。而且人们还知道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四年前,为了一个省教育厅的优秀名额,她竟然向楚天齐下了黑手,给省教育厅写了匿名诬告信,而她顺利拿了那个“优秀”。
    自从肖婉婷和岳佳妮揭穿谣言后,大家都不愿意与这个狠毒的女人为伍,但也不敢得罪她,生怕这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女人,对自己下手。人们对她是是敬而远之,就象躲瘟疫一样。
    董梓萱从那件事后,也忽然像变了一个人,每天都是谨言慎行,独来独往,就连着装也朴素了好多。但细心的人还会从她的眼光中发现一些东西,这种东西叫仇恨,不知是她对楚天齐的仇恨,还是对别人的仇恨。
    拓展训练那天,是董梓萱近一段表现最活跃的一次。她可能也想在那次活动中,向大家展示她做为班长的能力,也或者是想获得别人的一些好感。但事与愿违,她在最不该晕倒的时候晕倒了,而在这个时候救她的,却是她一直耿耿于怀,又频下毒手的人——楚天齐。
    事情就是这么巧合,也这么具有讽刺性。试想,发生这种事,董梓萱还有什么颜面当这个班长,也还有什么颜面和大家一直学习。所以,人们都认为她是因为没脸混下去,才回的沃原市。
    其实,楚天齐也认为董梓萱是因为不好面对大家,尤其是不好面对自己,才回的沃原市。至于她回去的原因,楚天齐倒不怎么关心,他更在意这个女人会不会继续与自己为敌,会不会继续给自己无中生有的泼脏水。按说,她经过了这件事,不应该再做不该做的事了,但是人心叵测,谁知她还会不会继续做伤害自己的事,楚天齐心里还是多少有一些不踏实。
    人们还发现,自从董梓萱走后,班长一职就空着。有的人不禁议论:“为什么不让楚天齐当班长?”
    肖婉婷一句话,给出了答案:“谁会稀罕捡别人剩下的?”
    虽然不是楚天齐亲自所说,但人们并不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好多人都认为肖婉婷和楚天齐关系不一般,她说的话肯定就是楚天齐的意思了。而且大家也理解,理解楚天齐这么做并没错。
    其实,楚天齐根本就没说过这样的话,更没对肖婉婷授权这么说,人们所有的结论都是基于猜测。肖婉婷说出这样的话,是她基于猜测,而说出了她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又是根据猜测的二人关系,认同了这样的话,这句话也与大部分人心中的想法相符,所以大家都选择了相信。
    ……
    对于董梓萱的离开,人们议论了两天,就平复下来了。对大多数人来说,她的离开没有什么影响,对于楚天齐来说,最起码消停了许多。要说最兴奋的,就数肖婉婷了,因为董梓萱的离开,就相当于给楚天齐减少了一个隐患,她当然要高兴了。
    没有干扰的日子,显着过的更快。转眼就到星期五了,上完上午的课程,下午又没有选修课,就相当于直接到周末了。
    上午的课程,是由董设计讲授。他今天的讲授依然不错,同学们都听的津津有味,就在离下课还有十多分钟的时候,董设计今天的课程讲完了。他没有像往次上课那样,让大家温习一下刚刚讲过的内容,而是提到了课程以外的事情:“今天喊起立的人怎么变了?”
    面对董设计的提问,同学们都没有搭茬,其实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却没人愿意回答他的问题。本来一开始的时候,是组宣委员杨崇举喊起立,后来董设计指示让班长做这件事,就变成了董梓萱来喊。这次董梓萱回了沃原,田馨仍然让杨崇举喊起立,杨崇举就应承下来。但在董设计今天上课的时候,杨崇举是犹豫了一下才喊的,不知他是故意的,还是想到了以前的事情。
    看到没人回答问题,董设计显得很是生气,就大声的说道:“学习委员,你怎么不喊起立?”
    姜云生没想到,董副校长会点到自己的头上,于是赶忙说道:“董校长,董梓萱同学回沃原后,班主任田老师指定让组宣委员喊。”
    “组萱委员?”董设计说着,轻蔑的看了杨崇举一眼,继续说道:“怎么连规矩都不懂?喊起立本来就是班长的工作,班长不在时,理应由学习委员来做,你们班怎么能这么安排?”
    大家听的出来,董设计明着是对姜云生说话,其实他就是在指责田馨,也顺便敲打杨崇举不懂规矩。
    “我看你们班的风气就有问题,一切都不按规矩办。在竞选班委的时候,就是花样百出,后来更是传言满天飞,真不知道某些人是怎么被选上的,更不知道负责报到的老师和班主任又是怎么把的关。”董设计口气严厉的道,“我听说,表现积极、极负责任的班长也被欺负走了,这可不应该啊。做这事的人就没有扪心自问吗?你这样做对得起组织对你的信任吗?对得起单位和党校的培养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一个大男人竟然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你可真够可以的。”
    听话听音,董设计是直接在批评田馨了,也在变相的点那个欺负人的人。他口中说的那个男人其实就是在指的楚天齐。大家听的出来,楚天齐当然也听得出来。但听的出来,和直接被点出名字又不一样,总不能直接张口应对对方的挑衅吧。
    只是让楚天齐纳闷的是,为什么董设计要这么讲,是董梓萱要他这么讲的,还是董设计自己非要这么说的。如果是董梓萱让董设计这么讲的,那么她的良心就坏透了,她这不是故意颠倒黑白、混淆事非吗?如果是董设计自己要这么说,那么他又为什么要信口雌黄?他是为了针对田馨,还是主要为了针对自己?但显然他是为了给董梓萱“报仇”。
    董设计没有继续再说什么,当他看到现场众人都低头不语时,三角眼里闪出两道寒光,转身走出了教室。
    楚天齐尽管心中不快,也只能暗气暗憋了。
    第三百八十九章 再做姜教授学生
    周末了,楚天齐哪也没去,就一直钻在党校里,他没有心情出去玩。虽然他表面并没在意董设计的血口喷人,但他内心却不似表面那么平静。他见董设计那么替董梓萱出头,就断定他们之间肯定有什么联系。同时,他也要想一想如何防备董设计,董设计可是党校的副校长,以后会不会耍花样?会耍什么花样?这都是需要他去考虑的。
    即使董设计和董梓萱真有什么联系的话,按说董设计也不应该在班里说出这些话,而且还是这样明目张胆的说出颠倒黑白的话,这就耐人寻味了。尤其董梓萱可是被自己从高台上的危险境地救出来的,不说是知恩图报,怎么也不应该以怨报德吧,可事实却摆在那里,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想来想去,楚天齐也没有想出一个所以然来。最后他只得出一个结论:一定要弄清楚董设计和董梓萱的关系,只有这样,才可能解开自己心里的谜团。
    又到周一了,楚天齐正走在去教室的路上,肖婉婷从后面追了上来。说道:“楚天齐,没事吧?”
    楚天齐明白,肖婉婷指的是董设计对自己含沙射影的事,便说道:“没事,那算什么?谢谢!”
    “那就好。”肖婉婷露出了微笑,然后又说道,“好像周末女朋友并没来吧?会不会这周或是下周来呢?”
    楚天齐听出了肖婉婷话语中的揶揄意味,但他依然认真的答道:“这周不来的话,下周肯定来。”说完,大步向前走去。
    身后传来肖婉婷明显不相信的话语:“我倒要看看,会不会真有人来。”
    ……
    接下来的十来天,董设计没有再找楚天齐的麻烦,也没有对楚天齐再含沙射影。但楚天齐心里却不怎么踏实,总觉得有事情要发生。可是直到周末,也没有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
    这一天,刚刚下了选修课,田馨就来了。她向众位学员做了一个说明,原计划让众人走出去,到乡村、厂矿企业参加基层实践的课程项目取消了。换成了参加河西大学课题组的活动。面对学员提出的疑问,田馨只说这是党校的安排,但大家都隐隐感觉可能和上次参加拓展训练的事有关。肯定是党校担心安全问题,担心出现类似董梓萱的事情,才临时取消的。
    参加培训的这些学员都很向往到基层去参加实践,不管是出于好奇也好,或是真想学到东西也罢,反正这是大家期盼的。结果说取消就取消了,这让好多人失望不已,不禁心中暗骂董梓萱。骂这个害人精,人都不在党校了,还害的大家受她连累。
    失望归失望,但必须服从党校安排。河西大学共提供了五个课题组供学员选择,楚天齐仍然选择了农业课题项目,而这个项目的牵头人就是自己的恩师姜教授。
    姜教授这一段时间,一直在下面跑,而且一出去就是十天半个月的,中间即使回来,也只待个一两天,就又出发了。所以,楚天齐虽然来了这么长时间,却没能见到恩师,不是姜教授不在省里,就是不到周末时间楚天齐不能出去。因此,参加课题组活动,正好让师徒二人有了见面的机会。
    参加农业课题组的有十二个人,杨崇举、陆勇、肖婉婷、岳佳妮也在这个组。杨崇举、陆勇参加这个组倒在情理之中,因为这个课题组和他们现在的工作内容吻和。而肖婉婷、岳佳妮参加这个组,就有些让人费解了,楚天齐也不清楚她们这么选择,是不是和自己有关。但可以肯定的是,她俩是在自己选择这个课题组后,才做出的决定。
    五十九名学员都要被直接送到河西大学,要在河西大学待上一个星期。虽然同样离开了党校,但在校园里参加活动,要比直接到陌生的基层去安全的多。送他们来的,除了田馨外,还有学员组织处的处长。
    当大家到达河西大学的时候,各课题组负责衔接的人已经等候在校园里了。楚天齐等人直接随着农业课题组的人走了,这个衔接的人楚天齐以前见过,正是曾经去青牛峪乡指导种植“有机西芹三号”的周教授。
    周教授带着大家进楼,一边向研讨会议室走去,一边和楚天齐聊着天。他首先对楚天齐进行了感谢,这让楚天齐有些摸不着头脑,只到周教授说出了后面的话,楚天齐才恍然大悟。周教授感谢楚天齐,委托姜教授给他多次带土特产。楚天齐心里明白,这是姜教授把自己带给他的土特产,拿出一部分给了周教授,而却说成是自己的心意。楚天齐心中惭愧不已,既有对周教授的惭愧,更是对恩师姜教授的惭愧。
    在前年刚刚种植“有机西芹三号”的时候,周教授和岳教授随姜教授去了青牛峪乡,并且在乡里多待了一段时间,指导青牛峪乡的蔬菜种植工作。为此,周教授还被甘沟村的常二牛给打了,周教授坚持没有追究常二牛的责任。当常二牛知道被人蒙蔽后,也是后悔不已,尤其是对周教授的大仁大量更是感念。后来,常二牛学好了,不但种植蔬菜致了富,还委托技术员给周教授带去了土特产,周教授又特意托技术员给常二牛捎回了两盒外烟。常二牛还一直拿着外烟显摆,既显摆这是好烟,更是显摆自己和省里专家的关系。
    想到蛮人常二牛都能做到这些,而自己却忽视了,还是恩师为自己补了漏,怎不让楚天齐汗颜?楚天齐心中暗道:以后一定要把事情想周全,尤其是对于给自己或是乡里帮过忙的人,更要时刻注重感情的联络和维系。
    当周教授推开研讨会议室的门,带着一众学员走进去的时候,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姜教授走过来,同进屋的每一个学员亲切握手,这让大家既感动又激动。众人在来这里之前,都对姜教授进行过了解,知道姜教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省也没几个。而且姜教授经常给省委书记、省长讲课,一些中央首长也听过他的课。就是这么德高望重的专家,竟然没有一点架子,还亲自走过来同大家一一握手,怎不让人感动和激动。
    当姜教授握上自己的手时,楚天齐顿觉一股暖流传来,不由得眼中一片湿*润,声音沙哑的说了声“教授”。姜教授右手有力的握着学生的手掌,左手在他的肩膀上拍了拍,说道:“好样的。”
    专门给各位学员预留的位置上,已经在桌上放好了矿泉水、纸和笔。待大家都坐定后,姜教授发表了欢迎辞:“各位学员,欢迎大家来到课题组。你们能到课题组来,是我们的荣幸,也是你们的荣幸。我们这个课题组,既注重数据、案例的收集整理,也注重实践的运用。但我们所参与的实践,毕竟是以学者的身份参与,今天能和你们一起探讨,才是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因为你们当中的好多人,是真正在基层从事着与农业、农村、农民相关的工作,是真正奋战在农业第一级的基层管理者,所以说这是我们的荣幸。”
    大教授能给自己这些小科级干部如此高的评价,大家自是倍感受宠若惊,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待大家掌声落定,姜教授继续说道:“你们这个班级之所以称为特训班,确实特殊,反正在我给党校学员讲课的这些年,还是第一次遇到专门以副科、正科人员组成的班级。我听说你们这次实践课,本来是要到一些基层单位去学习、参观、蹲点,但现在又变成了到河西大学参加课题组。有些人感到遗憾,甚至失望,我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完全没有这个必要。”说到这里,姜教授停下来,喝了两口水。
    环视了一下现场,姜教授接着说道:“同学们,我之所以这么说,不是信口开合,是有根据的。大部分学员想去到一些单位实践,主要是想近距离感受、学习当地的先进经验、实践操作,这是实验室或是课堂所不能比拟的。但是,同学们能来参加这个课题组,却会有不一样的收获,这收获要超过大家亲自实践所得。可能有的同学会认为我在自吹自擂,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完全是事实。
    你们想啊,如果让你们自己去实践,最多给你们两周的时间,扣除来回及路途中间的往返,可能只剩不到十天的时间。这十天中,大家还要先熟悉所去地方的环境,以及了解一些基础资料等,真正能够实践的时间又被压缩了好多。而来到我们的这个课题组,那些耽搁的时间以及熟悉环境的时间就不存在了。虽然大家在课题组只有一周的时间,但这一周的时间,众人却可以学到相当于自己直接到现场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东西。因为在向大家传授的这些知识,都是我们通过多次的实践,进行高度概括、去伪存真后,形成的知识精华。
    并且,我们拥有一般实践基地所没有的强大专家队伍。不客气的说,我们课题组的这些教授都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专家,最起码在河西省可以说是顶尖的专家,平时大家就是接触一两位都会受益菲浅,何况一下子接触这么多呢!”
    姜教授的话既实在,又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众学员顿觉心中无比敞亮,现场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时,大家都在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能枉做了姜教授的学生。
    第三百九十章 重温大学生活
    经过姜教授给大家做的简单介绍后,众人对于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对参加课题组的实践充满了期望。
    众学员在课题组的实践活动开始了,果然如姜教授所讲的那样,学员们所接触到的知识都是经过课题组高度概括、汇总而得,信息量非常大。饶是楚天齐、杨崇举、陆勇等直接在基层一线从事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人,还必须认真去听、去记,否则都容易遗漏知识点。像是肖婉婷、岳佳妮这样,接触农业工作较少的人,学习起来就非常吃力了。但大家都很珍惜这短暂的大学生活,都在非常努力的学习着这些异常宝贵的知识。
    针对学员中,相关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情况,姜教授适时调整了教授方式。对那些平时接触农业工作较少的学员,专门减少了知识量的传授,他们这才勉强跟的上。
    在参加课题组的学习、研讨过程中,大家并不只是接触干巴巴的数字、枯燥的案例。同时还会观摩一些视频专题片,参观课题组试验基地,参加课题组一些问题的讨论。因此众人的时间被安排的满满当当,白天参加课题组组织的学习,晚上的时候,大家就要消化这些知识点。
    本来以为到课题组后,可以和恩师姜教授多一些接触,谁知除了见面多几次外,没有一点富余的接触时间。白天的时间,姜教授要忙的多,既要组织整个课题组的正常运行,还要应对组里的一些问题,更要为一些学员解疑答惑。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