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无悔 - 第312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道也是这么个答复,徐敏霞直接说道:“好,那我们就按楚主任的建议去做。此事我委托楚主任全权处理,我做你的后盾。同时我也再次提醒各位,一定要全力配合,否则别怪我不客气。”说到这里,他对着众人说,“你们到楼下等候,小楚留一下。”
    俞海洋等人迅速出了会议室,到楼下等候去了,会议室只留下了楚天齐和徐敏霞。
    待众人走出一小会儿后,徐敏霞说:“小楚,刚才看你似乎有话要说,可能人多不便。现在没有旁人,怎么想就怎么说,只要有利于解决问题就行。”
    “徐县长,果然目光如矩,我的这点小心思,您已经看出来了。”楚天齐适时拍了个小马屁,接着说,“徐县长,这次老百姓上访,轻易不可能回去,必须我们要有足够让他们动心的承诺。我认为有两点很关键,一是近期,比如在半个月内,给他们支付一小部分款项,否则即使今天走了,恐怕不出几天他们又要来,或直接就去上面了。二是除了正常的征地补偿外,他们可能还要提一些额外的补偿,因为毕竟欠了三年多了。”
    “这……”徐敏霞眉头微皱,迟疑了一下,没有立刻给出答复。
    楚天齐心中一紧,顿觉压力又大了几分。
    第五百六十九章 换个地方谈
    停了有一分钟,徐敏霞说:“小楚,这两件事我现在不能给你明确答复,需要向县长请示一下。你这样,谈判的时候,把首次付款时间尽量安排在两个月以后,最起码也要过了春节,否则你我都不得消停,县里也麻烦。至于第二条,更不要轻易答应,虽然这种提法不无道理,但恐怕县里不会开这个先河,那样会后患无穷。你放心,我会尽量向县长争取有利于谈判的条件,但你也不要抱希望太大。”
    虽然明知道对方会是这么一个答复,但楚天齐仍不免失落,他强自挤出了一丝笑容:“好的。徐县长,那我先去找他们商量。”说完,站起身,向外走去。
    “小楚。”徐敏霞叫住了楚天齐,“我相信你。即使结果不理想,我也会同你一起去扛。”
    听到徐敏霞的话,楚天齐有一丝小感动。尽管对方的话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自己也不可能把责任推给对方,但自己和徐敏霞以前几乎没有任何交情,人家一个常务副县长能说出这样的话,也足见有很大的诚意。虽然对方说不说这话都不能怎样,都改变不了对责任的分担,但一般领导也不会这么去说的。
    楚天齐举起右手紧握成拳,脸上微笑着,自信的点点头。然后,转过身,昂首阔步走出了会议室。
    虽然以前和楚天齐没什么接触,也只是听说了他的一些事,但就冲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能有这份自信,能有这份沉着,也值得称道。徐敏霞不禁暗挑大拇指,接着却又叹了一口气,摇摇头,脸上满是惋惜的神情。
    ……
    楚天齐下到县委一楼的时候,俞海洋等人已经等在那里了。他向众人点了点头,说了一声“走吧”,大家一起向外走去。
    由邹英涛带着,大家没有走政府楼前门,而是从后面小门进了楼里。他们刚一进去,负责把守的警察,赶忙把门再次上锁。
    众人没有直接出去,而是上了二楼,走进一间办公室,从里面向外张望着。此时,院子里的人似乎又多了一些,秩序还是那样,看起来乱哄哄的,但没有采取过激行为的意思。
    只是楼下现场好像是多了一些年轻人,这些人看样子不像农民,而且不时小范围聚在一起,商量着什么。有时还走到那些穿着大棉袄的百姓面前,说上几句。
    楚天齐不由得望向身侧的俞海洋。
    此时,俞海洋已经在拨打手机了:“雷鹏,把你的人也派到政府来。对了,留下值班的。”得到对方答复后,他挂掉了电话。
    观察了一会儿,众人经过简单沟通,出了办公楼,向一楼走去。
    在下楼的时候,楚天齐把身上的冲锋衣脱下来,然后翻出衣服里子,反穿在身上。刚才还是藏蓝色,转眼间就变成了灰色带细绒的衣服。
    尽管大家都好奇,但并没有人询问,只是众人眼中多了狐疑。为此,邹英涛走在后面轻轻拍了拍楚天齐,楚天齐冲着对方挤了挤眼睛。
    一行五人出了政府楼,穿过警察组成的两道人墙,站到了政府楼台阶上。
    正在下面吵吵哄哄的百姓,忽然看到从楼里面走出了五个人,站到了台阶上面。顿时,吵闹声小了很多,不一会儿,现场便鸦雀无声。只是让大家奇怪的是,众人都不说话了,台阶上的这五个人也不说话。沉寂下去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而且已不是刚才的随便聊天、瞎诈乎,却变成了对这五人的质问:
    “你们是干什么的?”
    “是不是要给我们解决问题了?”
    “哎呀,不会是现在就给我们数钱吧?那我赶紧得拿装钱的袋子呀。”
    “拿什么袋子?只要给钱,还怕没地方装?”
    “你们说话呀,到底是不是给我们解决问题的?”
    众人七嘴八舌,莫衷一是,但都站在原地,没有向前挪动脚步。
    楚天齐众人任由这些人吵吵闹闹,就是不吱声。
    过了有十多分钟,忽然有人喊了一嗓子:“不好,咱们上当了,外面来了那么多警察。”
    “上当了,上当了。”呼应声此起彼伏,现场的秩序也乱了起来,好多人已经在向楼前台阶逼近。
    此时,俞海洋的手中已经多了一个喊话喇叭:“肃静,肃静!听我说。”
    听到喊声,现场的声音小了好多,众人都抬头看向喊话之人。有的人在小声议论着。
    “大家听我说,听我说,我是县公安局局长。刚才接到报告,可能有坏人混进了百姓队伍中,公安局现在正在甄别消息的真假。同时,为了保护大家,才增派了这些警力。”俞海洋大声说,“请大家配合我们的工作,也为了大家的安全,不要随意走动。放心,对于百姓的正常诉求行为,我们绝不会加以难为的。”
    听到俞海洋的话,现场声音小了好多,但大家心中的疑虑并没有消除。不过刚才还在向台阶步步逼近的人群,却停了下来。
    看到大家停下了脚步,信访办吴主任拿过了喇叭,对着大家说:“乡亲们,相信好多人都认识我吧,我是县信访办主任。其实对于大家的事,县里也非常着急,一直在加班加点,进行研究。同时,也在选出合适的人,与大家接洽商谈。”
    忽然有人大声接了茬:“吴主任,你成天就是这些话,总是好话说尽,从来就不办事。”
    有人开了头,七嘴八舌的声音再次响起:
    “就是,你今儿个就是在忽悠我们吧,我们可不上当了。”
    “别来虚的,来点实际的。”
    “我们就要钱,没有钱的话,说出大天来也不行。”
    “实在不行,还去市里。”
    “去什么市里?直接去省里,去中央。”
    “对,对,肯定有说理的地方。”
    “你们去上面,图什么呢?”忽然一个声音响起,盖过了下面众人的话。
    下面的人们正吵哄的起劲,冷不防被一个声音打断,都把目光投向了说话的人。大家发现,此时拿着喇叭的,换成了一个更年轻的人。这个人看上去就是二十五、六岁的样子,身高差不多快有一米九了,留着不太长的平头。他穿着一件灰色带细绒的上衣,下*身是一条蓝色牛仔裤。
    一个妇女扭头对旁边的两个男人说道:“这个人好像挺眼熟。”
    “我也觉得像是见过。”老年男性点点头。
    中年男子道:“挺像那个记者。”
    “不是。”妇女摇摇头,“个头倒差不多,不过衣服不一样,那个人是蓝衣服,这个人是灰衣服。口音也不一样,那个人说话多标准,这个人像是本地口音。”
    老年男性一边点头,一边说:“再听听,再听听。”说完,三人都闭了嘴,看着台阶上的这个人。
    现在手拿扩音喇叭的人,正是楚天齐,衣服是他反穿的,说话也故意说的本地话。
    那三人不说话了,但却有另外的声音响起:“图什么,要钱呗。”
    有人附合:“就是,要钱呀。不要钱的话,我们疯啦?大冷天的花上钱往外跑。”
    楚天齐对着喇叭说:“乡亲们,与其花上钱出去挨冷受冻的,为什么不在当地解决呢?”
    “废话,县里要是把钱给了,我们还出去跑个屌?”瓮声瓮气的一个声音。
    楚天齐一笑:“我们今天就是和大家谈这个事情的。”
    “谈事?你是老几呀,是书记还是县长?”瓮声瓮气的声音再次响起,“我们凭什么信你?”
    又有人跟着起哄:“就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你这黄嘴叉还没褪尽呢,说话能算数?八成又是一个小秘书吧?快回去,让说话顶事的出来。”
    “回去吧,回去吧。”好多人跟着一起起哄。
    面对着众人的嘲讽,楚天齐没有生气,而是问道:“那你们说,什么人能跟你们谈?”
    “书记、县长呗,最次也得是开发区的主任吧?”一个中年妇女道。
    这个说话的妇女楚天齐认识,正是刚才把自己当成记者的那个人。
    妇女旁边的老年男性也接了话:“像你旁边的那个王主任就不行,没一句人话。”
    听到老头的话,王文祥气的牙根痒痒,真想下去扇对方几个大耳刮子,但这只能限于想法。
    楚天齐也觉得老头的话挺好笑,但肯定不能笑,而是大声道:“我就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谁?你?”中年妇女大声道,“你还没我儿子大呢。”
    随着妇女话音刚落,现场响起了哄堂大笑。
    “你不信?我在一个小时前刚刚被宣布为开发区主任。”楚天齐再次说道。
    “楚主任说的对,我可以证明。”邹英涛说着,往前迈出一步,从衣服里拿出一张纸,面向下面,“这是县委刚刚做出的决定,这是任命文件,文件上任命的开发区主任,就是我旁边这位楚主任。”
    尽管看不清楚文件上写的什么,但看着纸张上面红色的文件头,和下面盖着的红色公章。绝大多数人已经相信,相信这个“嘴上没毛”的年轻人就是开发区主任。
    “你是主任?那好啊,现在就谈吧,什么时候给钱?”中年妇女大声道。
    楚天齐摆了摆手:“这里不是谈话之地。换个地方谈,怎么样?”
    第五百七十章 谈判
    “有什么话不能在这谈?背人没好话,好话不背人。”中年妇女回呛道。
    楚天齐平心静气的说:“各位,我是来给大家解决问题的,不是来斗嘴的。大家请听我说。”
    果然,楚天齐的话奏了效,刚才那个妇女不再说话,其他人也没有继续开腔的。
    “大冬天的,谁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在家待着,还不是因为没有拿上该得的钱吗?所以大家才结伴到县里来进行咨询,甚至不惜赶上好几百里去市里,目的就是为了要回钱。但是政府也有政府的程序,最终事情还得由县里来解决。”楚天齐尽量用诚恳的词语代替敏感词,“县里为了大家的事,也是多方研究,并把县开发区一直空缺的岗位——开发区主任补齐。说实话,正是为了给大家解决问题,县里也才得以这么短的时间确定了主任人选。”
    楚天齐的话说的是实话,而且本意也是为了告诉百姓,县里为了百姓的事所做的工作。但听在某些人耳朵里,就变了味,觉得楚天齐在埋怨领导让其跳火坑。现场就有这么一个人,他心中暗道:“好小子,你他*妈什么话都说,看我不告你一状。”
    楚天齐的话还在继续:“……现在不用跑远路,就能解决,大家何乐而不为呢?只是要是在这谈的话,什么也谈不成,大家七嘴八舌的,究竟听谁的呢?所以,需要大家推选代表,我们到屋子里坐下来谈。”
    “你这又是花招吧?谁知道你们会不会把人扣下来,做人质。”还是那个瓮声瓮气的声音。
    楚天齐一笑:“大哥,你看警匪片看多了吧?再说了,就是电视上也没有政府把百姓扣为人质的呀。”说到这里,他话题一转:“大家已经来了很长时间了,如果要想尽快解决,我们只有坐下来谈。我们这方有五个人,你们也选五名代表。”
    “五名代表?太少了,你们政府嘴大,又会说,我们根本说不过你们,怎么也得派五十名吧?”瓮声瓮气的声音继续响起。
    楚天齐忽然问了一句无厘头的话:“大哥,你们家谁说了算?为什么?”
    男子笑了笑,瓮声瓮气的说:“当然是我了?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嘛!”
    “好,一家也不过四、五口人,就是和老人在一起,也超不过十个人。就这么几个人还需要一人说了算,你想想要是好几十人一起谈,那还不得乱了套?”楚天齐大声道:“为了节省时间,还是尽快选代表吧。”
    七嘴八舌的声音再次响起:
    “不行,就五十人。”
    “最少也得三十人。”
    “最不济也得二十人吧。”
    虽然想尽快谈判,但这些人却在人数上较开了真。经过双方讨价还价,上访者一共选了八名代表。其中就有把楚天齐当做记者的那三人,还有那个瓮声瓮气的男人。
    八名代表已经选出,本来就要准备上楼去谈了,那名中年妇女突然说道:“你们要是说话不算数,突然把我们控制起来,不让我们出来了,我们可怎么办?”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