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无悔 - 第34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两个月的策略运作,大大削弱了王文祥一派的势力。而且通过巧妙释放消息,人们的工作干劲也被鼓了起来。同时,在有惊无险的情况下,今天又及时处理了被征户补偿款的事。现在无论外部还是内部,都算暂时稳定了,必须要把精力放到开发区的生存上了。
    尽管这两个月还算比较有成果,把人管理的顺了好多,老百姓也暂时不会再上访闹事。但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而只是保障工作正常、顺利进行的一个前提。关键的问题是必须引进项目、引进资金、扩大规模,使开发区达到副处级以上开发区标准,从而让开发区能够生存并发展。
    要达到副处级标准,不光是通过动动嘴皮子,动动心眼,或调理几个人就能做到的。而必须是引进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必须有实打实的东西摆在那。要实现保住开发区的目标,可不简单,尤其是时间也太紧迫。开发区评定工作,说是在年底进行,其实也就是到十月底,满打满算八个月。一般来说,二百来天不算多,也不算少,但要让这么一个烂摊子有起色,并且达到副处级开发区标准,那时间就显得太少了。
    在这二百来天中,不光要引进项目,引进什么项目,如何引进更是进行后面工作的前提。而要开展工作,就必然要用到钱,那钱又从何而来?
    楚天齐越想越头大,越想越烦乱。干脆,他离开办公室,到院子里转了起来。
    ……
    三月三日,上午九点。
    玉赤县开发区主任办公室。
    开发区管委会班子成员会正在召开,这次会议是楚天齐到任以来的第二次班子成员会。上次开会内容主要是人员分工,这次开会内容究竟是什么,参会人员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因为之前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
    会议由楚天齐主持,楚天齐在办公桌后就坐,其他参会人员坐在沙发上。参会人员是:楚天齐、王文祥、冯志堂、方宇、姚志成。
    楚天齐首先简单通报了开发区近段的情况,然后说道:“同志们,今天召开班子成员会,主要是研究开发区未来发展大计,更确切的说就是研究开发区的生存问题。而要想生存,就必须达到副处级开发区标准,要达到这个标准,我们需要做哪些工作?需要怎么做?谁来做?”说完,楚天齐停了下来,扫视了一下众人。
    楚天齐刚刚提的这些问题,在会前没有通知众人。之所以没有提前通知,楚天齐有自己的考虑,他想看看大家究竟提前想没想这些事情,有没有想开发区的发展大计。想的深不深、远不远、现实不现实。
    楚天齐目光过处,众人几乎都低下头,有人是被他看的低下头,有人是听的时候就低着头。当然同样是低头,有人是在躲避,有人可能正在想问题。
    给了大家约有五分钟的消化时间,楚天齐问道:“考虑的怎么样?说说吧。”
    下面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也看看楚天齐,但却没有一个人发言。
    楚天齐一笑:“看来,大家对我的提议兴趣不高,发言不踊跃嘛!那我就叫名字了。”说着,他目光再次从大家脸上扫过。
    虽然楚天齐这么说,其实他心里明白,人们之所以不先发言,主要是不知道自己这个主任的想法,同时也想考虑的更完善一些。当然,也不排除有的人提前根本就没想过这个问题。
    “王副主任,你先说吧。”楚天齐点了王文祥的名。
    王文祥笑了笑:“好的,既然主任点名,那我就先说说,就算抛砖引玉吧。用我这块老砖头,引出新美玉来。”
    “哈哈。”人们被王文祥的说法逗笑了。
    楚天齐也跟着笑了,但他从王文祥的话里听出了一点意思。王文祥特意加重了了“老”和“新”的语气,似乎在强调资历,强调以老带新,只是楚天齐并没有太计较对方。他知道,对于一个官场油条,对于一个实际控制过开发区大权的副主任来说,要让他适应配角角色,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看到大家目光被自己开场白吸引过来,王文祥有一丝得意,开始了正式发言:“同志们,当初成立玉赤县开发区,是有它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已经实施了将近二十年。先是在一些沿海城市进行了实验,实验很成功,接着又逐步推广,推向内陆。沃原市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被批准开放。
    而那时,南方的好多小渔村都变成了城市,有的更是成了国际大都市,各方面发展日新月异。短短十六、七年的发展速度,要超过当地以前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成果。一下子把我们沃原市甩的老远,说的夸张点,简直就是十万八千里。
    沃原市在获得开放政策后,市委、市政府、广大人民群众非常欣喜,欣喜可以像南方那样开放,那样吸引外资,过那样的富足生活。但更多的是茫然,是无所适从,于是,市政府决定,走出去学习,学习实践经验,学习先进做法。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有些地方发展太快了,我们想学却根本够不到,也不知怎么学。所以,好多地方先是学习了最简单的做法,建开发区。一时之间,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建了起来,玉赤县开发区就是在那个时期应运而生的。……”
    王文祥已经足足讲了有半个小时,先是讲了沃原市的大形势与所处的时代背景。主要讲了玉赤县开发区从成立到发展的一段历程,重点讲了玉赤县开发区从无到有的过程。特别强调了建立开发区的不易,以及存在的各方面条件限制,还有风云变幻的市场情形。
    现在,王文祥的发言已经接近委声:“同志们,我们一定要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全心全意做好本职工作,为开发区建设添砖瓦,贡献自己的力量。发言完毕。”
    众人都听出来了,尽管王文祥讲了很长时间,但关于楚天齐提出的问题,几乎没有任何回答,只用了一句官话一言带过。而且他的发言很有意思,不像是一个副职语气,倒像是正在主持会议的一把手口吻。其余几人不由得都看向楚天齐,只是大家从主任脸上没有发现任何异样表情。
    第六百二十九章 班子成员会2
    看了看众人,楚天齐说道:“王副主任发完言了,下面该谁了?”
    “我来吧。”冯志堂接过话头,然后咳了一声,开始发言,“玉赤县开发区能支撑到今天不容易,但也不尽如人意,现在市里又设置了升级或撤消时间点,因此今年就是最关键的一年。要想升成副处级开发区,就要扩大开发区规模,引进投资。至于如何操作,我还没有认真考虑过,也没有什么具体办法。
    不过,我以老党员和开发区工作人员身份表态,一定服从党工委、管委会领导,严格执行开发区管委会分配的各项任务。同时,坚决支持开发区主任工作,一定不拖开发区后腿,一定不给主任添乱。发言完毕。”
    和王文祥长篇大论不同,冯志堂的发言就几句,更没有实际内容,但冯志堂却给出了态度:服从领导、完成任务、支持主任工作。
    听着冯志堂的表态,王文祥不由得多看了其几眼。他想看看这个多次合作的“老伙计”要干什么,他不解同时也疑惑,疑惑老冯是不是要“变节”,是不是要舍自己而去。
    没用点名,方宇直接说道:“我谈一下看法,今年的工作重点,无疑是保住开发区。要想保住开发区,肯定需要扩大规模、引入投资。我觉得要扩大规模、引入投资,前提是确定规划。春节前,由省规划设计院重新规划设计的方案已经三易其稿,现在刚刚成稿。虽然设计方案已经定型,但里面的具体项目还是需要开发区来确定,我建议……”方宇滔滔不绝讲述起来。
    方宇的发言主要是从技术、规划的角度,讲了地下管网建设的完善,讲了开发区分区规划,讲了规模扩大的方向等等。
    方宇发言接近尾声:“我刚才说的这些,大多都是基础工作,这些基础工作原则上都是由开发区来做。那么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来了,这需要好多钱,钱从哪来?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发言完毕。”
    姚志成没有发言,严格来说,他不是管委会成员,自然就没有表决权,只有有限的发言权。他参加会议顶多算是列席,主要任务就是做记录。
    “都讲完啦?其他同志还有什么补充的?”楚天齐再次扫视了一下大家。
    王文祥说了话:“我赞成方副主任说的,干工作必须要有钱,没钱的话什么也白搭。”
    “是呀,要是没钱,说了也是白说,钱才是关键。”冯志堂也附合。
    再没有人补充,现场静了下来。
    楚天齐轻咳了两声,说道:“我来说说。刚才三位副主任都进行了发言,尽管出发点、侧重点不同,但大家都有一个共识:今年是最关键一年,是开发区生死存亡一年。既然是生死存亡,那我们究竟是选择生还是选择死?”说着,他看了看众人,目光落到王文祥身上。
    见楚天齐看着自己,王文祥说道:“当然是生了,可是……”
    楚天齐挥了挥手,打断了王文祥的话,目光又落到冯志堂身上。
    冯志堂一梗脖子,说了一个字:“生。”
    “生。”方宇也给出了答案。
    “好,大家都选择了“生”,我也选择‘生’,而且我们也必须选择‘生’。”楚天齐说的很干脆,“如果开发区被撤,这里就会变成一片废墟,已经投进去的几千万资金就打了水漂。如果开发区被撤,所有工作人员都面临着被重新安排工作,或者没有工作可做。如果开发区被撤,已经损毁的良田也不可能恢复,那么这些被征户又将靠什么生活?政府在当初征地的时候,可是答应过的,开发区进驻企业会优先从这些家庭招工,他们可是在天天盼着的。因些,无论是为了集体,还是为了我们自己,或是为了他人,都必须选择‘生’。”
    王文祥心中不屑道:说话谁不会说,靠什么生存,靠吹?
    “选择‘生’不代表着一定会‘生’,但是我们可以一直奔着生的方向而去。开发区要想生存,那就必须要达到副处级开发区标准,核心的是项目和规模必须达到。”楚天齐继续说,“按照开发区标准的参数,我测算了一下,要想达到副处级标准,也就是县级开发区标准,那么开发区占地规模就要达到一百万平米,约为一千五百亩。直接引进投资需要达到十个亿,建成后年产值需要达到三亿元,实现年税收一千五百万元。”
    “一千五百万?”王文祥小声嘟囔道。
    “是呀,一千五百万,听着很吃惊吧?现在我们全县税收才一个亿,这就相当于全县税收的七分之一。但这样的数字,不说是南方发达县,就是在雁云市所辖县,恐怕也只能占到三十分之一。这些县要想年增加一千五百万税收不是难事,但要是在我们县就是难上加难了,何况是我们这么一个几乎一无所有的开发区呢。”说到这里,楚天齐笑了笑,“有点扯远了。”
    其他人跟着笑了起来。
    楚天齐继续娓娓道来:“刚才我说的规模和投资,都是累计投资,在五年期间能够完成就可以,税收更是五年以后考核的数字。从今年来看,占地规模能够达到三十万平米,建设规模能够达到十万平米就可以,引进投资达到三个亿,实际投入达到一个亿就没问题。当然,这样的数字对于我们来说也不是小数字。
    引进投资三个亿对于我们来说有一定难度,但也并不是遥不可及。就拿和我们县经济差不多的尚礼县来说,去年引进一个项目就达到了一点八亿,像这样的项目有两个就达到标准了。至于怎么引进项目,吸引投资,还需要大家下去仔细考虑,我们再专题研究。我在这里先提一个总原则:所引进项目必须是环保项目。
    而要想引进投资,我们就需要做一些基础设施投入,也需要投入招商费用,这些都需要钱。可这钱从哪来?刚才大家已经说了要选择‘生’,那我们就必须要能生出这些钱,大家就开动脑筋想想,从哪能来钱呢?”
    “请县里支持呗。”冯志堂顺嘴道。
    楚天齐摇了摇头:“县里拿不出来,光是征地补偿款就亏空很大。”
    冯志堂刚才的说法,也是大家首先想到的,现在被楚天齐否定了,众人便不再说话。
    对于楚天齐的态度,王文祥再次心中不屑:说的这么热闹,闹了半天,又把球踢回来了。便阴阳怪气着道:“主任,既然县里不给钱,那只能是我们自己挣钱了。你是当家人,一切都听你的,你就说怎么弄吧。”
    “好吧,我说。”楚天齐并没计较王文祥的态度,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大家看啊,我们本身挣不来钱,就是工资还是财政拨款呢。但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资源啊。”说着,楚天齐挑了挑眉毛。
    “资源?什么资源?”王文祥再次提出了质疑,“我们现在除了这栋办公楼,就是好多半拉子工程了,还能有什么?”
    “半拉子工程不是资源吗?那些工程虽然是半拉子,但却是投入了真金白银的。如果某些企业要是使用的话,那不是可以利用吗?”楚天齐说到这里戛然而止。
    方宇接了话:“对呀,可以把这些半截工程做价,卖给进驻企业,企业支付相应的资金给我们。”
    王文祥“哼”道:“谁会要那些半拉子工程,能做什么,好多工程做的还那么次。”
    方宇回呛道:“王副主任,我记得你发言的时候,还把这些工程做为政绩说的,怎么一转眼又是这样的论调呢?”
    王文祥“你”了一声,没了下文。他也意识到自己前后的说法,是自相矛盾。
    楚天齐接了话:“方副主任说的对,这些半拉子工程完全可以做价,而且我请懂行的人简单看了一下,整体工程质量还行。那些工程有的可以做办公楼,有的可以做厂房,还有的可以做试验室,完全可以利用。我看可以这样,方副主任,你在我们几个人中最懂行,就由你找评估机构做个价。怎么样?”
    “行,没问题。”方宇点点头,然后又提出了疑问,“评估作价就需要花钱,现在有这笔钱吗?另外,钱花了,如何吸引企业使用这些设施呢?”
    “方副主任,只要评出价来,自能引来企业。购买相应建筑可以做为企业进驻开发区的一个前提条件。”楚天齐回答。
    “那不成了强买强卖吗?”王文祥有不同意见。
    楚天齐马上予以了答复:“不存在强卖的事,先进入企业可以有挑选的权利,另外也可以在优惠政策允许范围内,给予其相应多的优惠,我想只要是准备进入开发区的企业,应该是求之不得的。”
    见楚天齐不说话了,方宇问道:“主任,那评估的费用……”
    “这样,你先和对方商量欠着,过后再给可以吗?”楚天齐提出了方案。
    方宇回答:“可以让他们先做,不过这些机构都是人精,到时不给钱的话,他们肯定不会给我们结果。”
    “那就行,到时我自有办法。”楚天齐自信的说。
    第六百三十章 提议未通过
    方宇点点头,没有再说话。
    王文祥又插了话:“主任,到底是什么好办法,也提前透点风吧,要不大家都心里没底。”王文祥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你楚天齐在忽悠人吧。
    楚天齐一笑:“好,可以。王副主任刚才不是说我们还有一样东西吗,你好好想想。”
    “还有一样?”王文祥想了一下,忽然道,“你是说办公楼?你要卖楼,哪怎么行,这么大事得经过县里批准吧。”
    楚天齐点点头:“我说的就是办公楼,但不是卖,是租。”
    “租?租也不行呀,我们这么多人去哪办公呢?”王文祥提出质疑。
    王文祥的问题,也是在场众人心中的疑团,都不禁把目光投向楚天齐。
    楚天齐解释道:“好吧,那我就说说。出租办公楼也是无奈之举,但细细想来也是好事,是我们自力更生的举措。不过不是整体出租,而是出租一、二层,把三、四层留给我们自己使用。大家都清楚,开发区费用都是由县财政拨款,其中工资部分是一分不能少的打到个人存折上,所剩的办公费用就非常少了。
    我看了一下以前的数据,去年拨付的费用比前几年减少了百分之三十,加上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其实去年相当于比以前少了一半还多。如果按去年那种停工状态的话,这些费用还能应付,但我们今年不但要运作,而且要完成的任务是前几年总和的好几倍。那么相应的迎来送往、出差招待的费用,肯定也增加好多。
    另外,我可以毫不避讳的讲,如果我们招商成果显著,那么让县里增加费用的话,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果还是一般般,要想多要钱的话,想都别想。而要想招商有成果,首先必须有基本的出差、招商费用。因此,一开始的费用必须要我们自己来筹集。大家想想,除了办公楼我们还有什么可用呢?如果连基本招商费用都没有的话,工作又将如何开展?并且,即使只占两层楼的话,我们办公也足够用了,只不过需要合并一些房间罢了,尤其各部门股长单独占一个房间,本身就不合理。大家说呢?”
    听完楚天齐的话,现场静了下来。
    楚天齐也不着急,就那样喝着茶水,等着人们的答案。
    “我赞成。”方宇首先说了话,“对于开发区来说,今年是危险时刻,但也是一个重大机遇。如果没有市里的强制要求,开发区可能还是这种半死不活的状态。说实话,这两年大家就是在混日子,就是在伸手拿工资,没有一点斗志与激情。而县里也把开发区,把开发区这些人看做包袱、累赘,时常吃着白眼。现在有这样的机遇,我们为什么不抓*住、不争取、不自救呢?所以,我赞同主任提出的方案。”
    “我也赞成。”姚志成跟着附合。
    王文祥说道:“老姚,你好像不是管委会成员吧,你没有表决权。”
    姚志成的脸“腾”的一下红了,脸上肌肉动了几动,低下了头。
    楚天齐目光和方宇对视一下,又从冯志堂和王文祥脸上扫过。冯志堂适时低下了头,而王文祥却是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
    “冯副主任,你的意见呢?”楚天齐直接点了名。
    冯志堂抬起头,支吾道:“我,我还没有考虑好,就,就算弃权吧。”说完,又低下了头。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