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无悔 - 第460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着听着,楚天齐的眉头微皱起来,他觉得这个聚财公司有些不正常。
    厉剑继续说:“杨二成昨天给我打电话了,他说前天晚上听到院子里有动静,但他没敢出去。昨天早上就发现院子里有好多石块,肯定是有人故意扔进去的,但并没有打坏东西,估计是在吓唬他。他还说没有发现村长的行踪,听那意思想让我们帮着他打听。”
    楚天齐盯问:“你怎么回答的?”
    厉剑回答:“我告诉他,那个村长我们没见过,更不知道他的社会关系,尤其我们是有正经工作的,也没那时间,还是得他们自己打听。不过我告诉他,只要他知道了村长的准确行踪,我们指定能找,也指定能让他配合。”
    “嗯,很好,既不能把责任揽过来,也给了他们信心。”说着,楚天齐话题一转,“对了,你那个手机号是用的你的名字吧?”
    厉剑“嘿嘿”一笑:“局长,当时我就考虑到公安工作的特殊性,是用一张捡到的身份证复印件办的。”
    楚天齐点指着对方:“真有你的。”然后面色一整,“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操之过急。以后像是夜探山村的事,必须经过我的允许,不能再单独行动了。”
    “是。”厉剑也严肃的回答。接着说到了另一件事,“局长,我了解了一下,近十天那些玩易拉罐的人再没出现,好多班车线路上都没见到他们,就像突然消失了一样。”
    楚天齐点点头:“哦,我知道了,还有其它消息吗?”
    “没有了。”说着,厉剑站起身,在征得楚天齐的同意后,退出了屋子。
    靠在椅背上,楚天齐把厉剑说的话又过了一遍,他觉得一个企业弄的就跟军事禁区似的,这个聚财公司就是透着邪气。想到“邪”字,他又联想到那个所谓知情人先是失语,后又死亡的事。如果这事真如厉剑打探到的情况,这个人的死也透着蹊跷。
    没来几天,听到的尽是聚财公司,即使不是聚财公司直接的事,也和它有着各种联系。比如这个知情人的死,就是因为知晓聚财的事,再比如那个派出所老高的死,也是发生在秋胡镇,离聚财公司的经营场所——靠山村也很近。不只这些,远在千里之外的王语嫣也在周一打来电话,她所言说的事也涉及到了聚财公司。
    虽然现在听到了聚财公司的好多事,虽然觉得它有些异常,但楚天齐却又觉得无从下手。现在没有理由,也没有证据,更没有可用的人手,暂时肯定是难有作为了。再说了,现在自己对局里的情况还没完全摸清,在局里连脚跟都没站稳,连自己可用人马都没组建,想这些事情还为时过早。
    ……
    一周又快过完,楚天齐到开源县公安局将近两周了。
    许源县公安局的人发现,新局长自从上任开始,连一点动静都没有。本来在上任那天,人们看到新局长当时的做派,尤其是调理曲刚的事,都认为是来了一个强势局长,都以为会有好戏上演。好多人心里都在暗暗关注着“新官上任三把火”,同时也加了小心,生怕“三把火”烧到自己身上。可现在新局长已经到任将近半月,却连任何变化也没看到,就像没有这个人似的。好多人没和新局长有过一句交流,甚至都没看到过新局长的正脸,只远远看到是一个大个子,模样像是一个大学生的样子。
    人们注意到,楚天齐到单位两周,没有到任何部门进行过巡视,没有召集过任何会议,也没有参加过任何会议,更没有发表过什么“语录”之类的讲话。一些会议还是由政委或常务副局长主持,不知道是没有收到邀请,还是他姓楚的没有出席。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正常,要不就是政委、常务二人不鸟姓楚的,要不就是姓楚的腹中羞涩,没有能拿出手的东西,故而露怯不敢参加。
    好多人不禁怀疑,肯定是来了一个花架子,来了一个镀金的人。也难怪,二十七八岁的年纪,走出校门才几年?之所以能混到现在的位置,肯定是家中有门路,用钱或权给拱到现在位置的。
    好多人都在心中腹诽:想镀金的话,什么部门不行,非得选择这么一个位置。这可不是坐坐办公室,照稿念念就能出成绩的。公安局局长可是需要有较强的专业素养,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做基础的,好多时候都需要冲锋到第一线,有时更是需要把脑袋别在腰上的。领导也是,就是有关系的话,也不能弄这么一个“摆设”呀,万一有个特殊情况的话,他能应付的了吗?就是他想应付的话,什么情况也不了解,还不是聋子、瞎子?
    “哎,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啊!”好多人已经在心中感叹了:就这样不做为,局里工作谈何进步,社会稳定从何说起,老百姓的安危系于何人?感叹过后,这些人又暗自调侃着:有我们,有我们这些六、七十年代的年青人。
    怪不得人们有此看法,在这半月里,楚天齐大部分时间就是坐在屋里看资料、做笔记。近几天倒是出去多一些,但并没有到分部门考察,没有到派出所走访,而是到大街上或是市场里去转悠。他出去不坐汽车,而是步行,也没有着装,又没在县委、政府会议上露面,更没有上过电视报纸。好多许源政界的人都没见过他,绝大多数老百姓更是不知道县公安局换了局长,自是不知道有楚某人这个人了。
    表面看楚天齐“不作为”,其实楚天齐这些天的做法就是为了以后更有作为。他这些天学习、掌握了好多县局情况,了解了更多基层县局的工作特点,也观察到了局里和社会上好多情况。完全不是好多人认为的聋子,更不是瞎子。他不但有政委赵伯祥向他进行例行“汇报”,还有厉剑这个探子搜集信息,更有周仝这个“暗哨”向他传递情报。
    楚天齐之所以现在没有动作,一是他在了解情况,他刚到许源县,又是警务系统的新兵,必须要多充电、多学习,以便做到有的放矢。二是他也想得到上级的一些指示,现在已经到任半月,市局、县委和县政府没有任何领导找过他,更没人向他提要求。他不清楚这是定野市的一贯作派,还是对自己有什么说法。三是他需要找一个契机,发声的契机,现在这样的契机没有出现。另外,近半个月许源县没有发生什么恶性*事件,楚天齐也才能够得以猫着不言声,否则即使他不想表态也不成。
    对于人们的评论,楚天齐也有所耳闻,但他也只是一笑了之。他在找机会,也在等待机会再次亮相,他觉得机会应该很快就有了。
    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懂规矩
    楚天齐没有参加任何会议,也没有主动找任何人谈心,好多人都认为他在混日子。这些人警惕的心情放松下来,也乐得轻闲,心里想着“你不找我,我还不找你呢,更省心”。
    可有的人却因为局长不找自己,而焦急不已,并不是这些人想和局长汇报工作,而是有一件事卡在局长那里,让他们心里没底。但这些人又不敢追问局长,担心这个“不作为”冲自己发威,虽然好多人认为楚天齐是“摆设”,但却也不是自己一个小兵可以摆*弄的。于是,他们都去找一个人——财务科长,让财务科长出面找局长。
    财务科长也不想去见局长,但这些人实在追的紧,她也就只得去见局长了。
    楚天齐正在电脑上总结一些东西,一个女人敲门进来了。
    用眼角余光扫视到,这个女人有三十岁上下的样子,身高在一米六五左右,体形较匀称,样貌称不上漂亮,但也不丑,有一些少妇的风韵。虽然没有和这个女人说过一次话,但楚天齐知道这个女人是谁。
    女人进来后,见局长双眼盯在电脑屏幕上,并没有看自己,也没有说话,便一时楞在那里。过了一会儿,她见局长还是没有要说话的样子,便故意轻咳了两声。
    女人进门是经过自己允许的,而且女人就在屋子当地站着,香水味还不时飘进鼻孔,楚天齐当然知道有人进来。但他就是不说话,听到咳嗽也是不言声,不抬头。
    见咳嗽不管用,女人眼珠转了转,向前走上两步道:“局长,您好,我想向您请示一件事。”
    楚天齐抬起头,目光投向女人,但并没有说话。
    “单位好多人都找我,让我到您这儿问问,那些报销凭证批了没有?什么时候能报销?他们可都等着呢。”
    “报销?”楚天齐说了话,然后停了好大一会儿,才道,“你是谁?”
    合着说了半天,对方不知道自己是谁,太伤自尊了。虽然心里不痛快,但女人还是没敢说出格的话,而是陪着笑脸道:“局长,我是财务科长小贺,您上任那天咱们见过,我向您微笑来着。当时在您讲话的时候,我听的最专心,鼓掌也最热烈。”
    “财务科长小贺?”楚天齐疑惑的说着,还轻轻摇了摇头,似乎没想起来似的。
    虽然楚天齐故意这样做派,其实他早已在大脑中调出了对方的信息:贺敏,女,三十一岁,市财贸中专毕业。毕业后分配到县供销社工作,后调任县公安局,先做出纳,后任财务副科长,两年前任现职,工龄十一年,在县局工作八年。
    从对方的神情可以看出,似乎还想不起自己来,但转念一想,贺敏就明白了,哼,我看你就是装象。于是,她没有继续和对方套近乎,而是直接说道:“您这没有签批,他们的票据就不能报销,自然也就不能拿上钱,好多工作都会受影响。而且好多人都是从财务借的钱,票据不能报销的话,就不能冲帐,眼看到月底结帐时间了,财务帐目也不好做。”
    “哦,是吗?听你的说辞,好像因为我没有签批票据,影响财务科工作了?”楚天齐反问。
    听出对方语中的不快,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有些生硬,贺敏面带微笑,柔声道:“局长,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按照财务科工作职责在做。如果那些票据不能在二十五号前签批的话,那就把它们暂时做成应收款,待下个月报销了再冲帐。”
    “二十五号结帐?今天是二十二号,还有三天了。”楚天齐缓缓说着,然后话题一转,“你刚才说到是按工作职责在做,那你给我说一下,财务科长的职责都有什么?”
    贺敏稍微楞了一下,然后身板挺直,开始背了起来:“许源县公安局财务科工作职责。为了规范公安局财务工作,为了加强局财务工作制度建设,特制定本职责。一、……”她挺胸抬头,双臂自然下垂,背诵的很是投入,也很是流畅。
    楚天齐靠在椅背上,双臂环于胸前,眼前盯着电脑屏幕,听着对方背诵。
    看到楚天齐的神态,贺敏以为对方在“欣赏”自己,更是自得,背诵的也更加抑扬顿挫。十分钟后,她停了下来,看着楚天齐,意思很明显:我背的怎么样?
    就在贺敏的期待中,楚天齐说了话:“看来你背诵的挺熟,不过我有的没听清,你再背一下第二、三条。”
    没有听清?什么说辞?这不是故意为难人吗?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想到这个“压”字,贺敏的脸无来由的红了,她忙在心中“呸”了一声,暗道:老娘可是正派人,可没那么随意。调整了一下情绪,她又背了起来:“二、严格按照局财务管理制度规定,要求会计人员遵守财经纪律,执行财务制度,严格审查收支凭证的客观性、合法性、真实性。三,按时编制月、季、年度各种会计报表,按时编制年度预算,做到数字真实、内容完整、说明清楚。”
    楚天齐微微点点头:“那你再说一下第四条。”
    “四,每月五日前,向局长上报……上报上月度会计报表。”背着背着,贺敏支吾起来,“在一、四、七、十月的十日前,上报上季度报表。次年一月十五日前,向局长上报上年度会计报表。”她现在已然完全明白对方的意思,便马上补充道,“局长您是三月八日上任,四月份的报表已经过了上报日期了,年度报表也过了上报日期了,所以没有报给您。”
    “哦,是吗?我记得好像有这么一项内容,每年年初局里都要有财务预算,预算要经过相关部门和领导批准,并在会上通过。然后,依据相关预算,才好调配相关资金。我到现在没有见到这个预算审批件,不知道是没做,还是没有通过。还有你刚才说到月、季度和年度报表都已经过了上报日期了,所以没有报给我。”说着,楚天齐一笑,“既然你因为过了日期而没有报给我相关预算和报表,那我就不了解局里财务状况,自然也就无法签批那些票据。”
    贺敏心中暗道:真不是个东西。但嘴里却只得说:“局长,虽然过了上报日期,不过您要是想要的话,我还可以马上补报给您。”
    楚天齐没有顺着对方的话,而是继续按自己的思路说着:“基于没有财务预算和月度、季度、年度报表,所以致使人们的票据不能及时报销,你这个财务科长是要负全部责任的。”
    “对不起,局长,是我的工作失误。我马上把相关报表找出来,一会儿就报给您。”贺敏低垂着头,一副道歉的口吻。
    楚天齐没有回复她,而是严肃的说:“制度和规矩对于一个集体非常重要,尤其财务人员更要懂规矩,如果财务部门不遵守规矩,是非常可怕的。”
    “是,是,局长批评的对,我一定严格遵守规矩和制度。”说着,贺敏鞠了一躬,“我现在就回去,马上按规矩办。”
    楚天齐“嗯”了一声,算是做了回答。
    “咯噔,咯噔”,女士皮鞋声响起,贺敏走出了局长办公室。
    ……
    看着已经关上的屋门,楚天齐哼了一声:“不懂规矩。”
    今天楚天齐就是故意要给贺敏难堪,让她认清自己的职责。
    在一个单位中,人事和财务大权必是一把手亲自抓的。因此,这两个部门的人不管心里怎么想的,表面上一般都会听命于一把手,哪怕是阳奉阴违。贺敏做为公安局财务科长,理应主动向楚天齐这个局长汇报工作,最起码应该把月、季、年度报表报上来。
    按说做为一个财务中专毕业生,又有着十一年财务工作经历的人来说,这个规矩是再简单不过,贺敏不应该不清楚。可自从楚天齐到任后,她竟然一次都没来汇报工作,也没有把报表送来。一开始那几天,楚天齐也想找财务了解一些数据,他认为对方怎么也该主动过来,就一直等着。可是都这么长时间了,对方根本就没有要来的意思。楚天齐意识到对方对自己的轻视,于是他记住了那个女人,倒想看看她难道永远也不来。
    今天贺敏倒是来了,可是一进门就想质问自己这个局长,还扣上了“影响局工作、影响财务做帐的帽子”。好啊,既然你不识好待,那我就教教你。于是楚天齐才批评对方不懂规矩。说实在的,现在楚天齐刚到许源县公安局,并不想拿财务部门开刀,但适当教训一下对方,让她知道一下规矩还是很有必要的。
    ……
    就在楚天齐暗道贺敏“不懂规矩”的同时,在同楼层另一间办公室里,一个男人也在说着同样的话:“不懂规矩?我看是他姓楚的不懂规矩。”说着,右手拍在桌子上,然后他对着站立当地的女子道:“好啊,他要就给他送去。”
    “好的。”女人答应一声,走出了屋子。
    第八百三十六章 又是昏招
    将近十一点的时候,贺敏送来了上年度财务报表,也送来了本年度一、二月的报表。
    楚天齐没有多说什么,只让贺敏把报表放下。待对方出去后,他翻了一会儿报表,开始拨打电话。
    通话刚接近尾声,就传来“笃笃”的敲门声,楚天齐和对方说过“就这样”三个字,挂断了电话。
    “笃笃”,敲门声很急促,而且也较重。与其说是敲门,不如说砸门更形象。楚天齐不禁眉头一皱,旋即意识到是谁,心中暗道:终于来了。
    敲门声越来越重,渐渐变成了“咚咚”声,估计整个楼道都能听到了。楚天齐眉头皱的越来越厉害,然后忽然舒展开来,脸上还挂着淡淡的笑容。
    “进来”,在说过这句话后,楚天齐目光投向门口方向。
    “吱扭”一声响起,一个人带着风声走了进来,直接到了局长办公桌前。粗声粗气道:“那么多票据没报销,同志们都反映工作没法做了,要不是我压着,早都来找你了。”然后语气一缓,“你没做过一天警察,不知道警务工作的特殊性,这是要误事的,要误大事的。同志哥,做什么事情都要讲规矩,不但要下面同志们讲,我们做领导干部的更要讲。”
    这话听着看似为对方着想,实则是在奚落楚天齐,奚落他是外行,奚落他压着票据不报,更是用“规矩”二字讽刺他。在一个小时前,他可是刚说过贺敏“不懂规矩”的,这个人分明是在为她找面子。听到这些奚落,楚天齐没有怒容满面,反而冲着对方一笑。
    这笑容可以理解为不屑,可以理解为责怪来人小题大做,也可以理解为麻木不仁,反正笑容里面的内容很丰富。
    来人分明从笑容中看到了蔑视,顿时火气更甚。心中暗道:跟我儿子年岁相差无己,牛什么牛?然后老气横秋的说:“楚天齐同志,我以一个老兵的身份,以一个县局老人的身份提醒你,不能再这么浑浑噩噩,不能再这么不作为了。否则会出事的,会令上级对我们失望,也会令社会对我们失去信任的,好不容易形成的大好局面就会毁于一旦。”
    真是越来越上纲上限了,楚天齐尽管做好了心理准备,却也没想到对方说话这么过分,竟然这么不拿自己这个局长当回事,也不禁胸中腾起怒火。
    忽然,楚天齐听到外面有杂乱的脚步声,尽管声音细微,尽管尽量放轻脚步,但他的耳力异于常人,还是捕捉到了。他不由得向门口瞟了一眼,注意到屋门是虚掩着的,再联想到来人气粗的表现,明白这是对方故意要的效果。恐怕在来人进门前,已经让好多人知道刚才要有何表现了。
    想到这一点,楚天齐把怒火压了下去,再次换上笑容:“曲刚同志,我不明白,不明白你刚才的说辞是什么意思。”
    “不明白?”曲刚语气很惊讶,随即见怪不怪的说了句“也难怪”。然后蔑视的“哼”了一声,那意思很明确:你本来就是外行嘛!
    见楚天齐没有回话,曲刚接着道:“今天已经是三月二十二日,从你上任那周算起,正好是两周时间。在这两周里,别人都忙的屁*股不挨地儿,可是你却几乎没出过办公室。当然这话也有点绝对,吃饭还是要出去的。已经半个月时间,你没有参加一次会议,更没有召集一次会议,就连最应该召开的班子成员会都没召开。到现在为止,竟然还有班子成员没和你对过话,更别说普通警员了。
    现在同志们都有意见了,都说新局长每天就知道坐办公室学习那些资料,还说这里是公安局又不是警校。他们的说法虽然也有一些道理,但也多少有些偏颇,我就教育他们说,局长刚刚入行,总得有适应的过程呀。他们又说,那还不如到警校速成班培训几个月,最起码还能学的更全面一点,总胜于这种闭门造车,总胜于纸上谈兵。
    虽然同志们的说法有些不中听,但也是好心,因为公安工作毕竟专业性很强,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只是现在你一直在‘闭门只读圣贤书’,而‘两耳不闻窗外事’,同志们可就累苦了。按说我的体质在全局都算不错的,也快有点吃不消了。你这一直就没有什么指示,同志们都不知道怎么干了,照这样下去,局里非乱套了不可。”
    “曲刚同志,就这些?还有吗?”楚天齐反问,“不妨一块说出来。”
    曲刚心里话:哟,装得倒挺淡定,不过我还没想好。便说道:“暂时就这些。”
    “既然你说完了,那我就来回答你这些问题,看看你的这些说辞能不能站住脚。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先把你的说辞简单总结一下。你刚才说的这些,无非就是要证明所谓的‘新局长不作为,不懂规矩’。为此,你举了报票的例子,你又说我不了解情况,只知道在屋里啃资料。你还说你们累的吃不消,同志们也不知道怎么干了,还说照此下去,局里会乱套等等。”说到这里,楚天齐问了一句,“是这些吧?”
    曲刚点点头:“差不多吧,也不全是我说的,是同志们说的。”
    楚天齐眉毛一挑:“好,那我就回答你,逐条回答你,不过回答顺序未必是按你的。你说你快累不消了,那我就真得怀疑你的体质了,我从三月八号到局里,到今天正好两周。据我所知,你连续两个周末全部休息,十四天中你一共休息了四天,这就剩下了十天时间。另外,上周三你整天没来,这周二整天没来,上周四、周五又连着两个下午没来,这些天算起来就是三天,你平均每周只到岗三天半。
    你可能要说自己出去办事,但即使办事,也应该向上级领导汇报一下的。再退一步讲,出去半天的时候,可能是事情紧急,没来得及说,但整天脱岗,你总该向我汇报一下吧。每周只到岗三天半,其余上班时间都脱岗,你却说忙不过来。别人信吗?你这说法站的住脚吗?
    再退一万步讲,即使那些脱岗天数也是去办公了,那也不应该累坏了呀。那只是每一个公务人员的正常出勤天数,你才四十多岁,又自诩体质不错,应该不会累坏的呀。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只能说明你的体质不错完全站不住脚,只能说你的体质难以胜任工作。
    你说没有局长的指示,同志们都不知道怎么办,就更站不住脚了。在我没来之前,你一直暂时代理行政领导工作,赵政委一直代管着党务工作。现在我来了,把全面工作都接了过来,你无形中减轻了担子。局里还没有重新调整分工,你负责的是你多年分管的工作,按说应该得心应手,同志们也不应该不知道怎么办呀。如果真像你说的不知怎么办,那问题就出在你的身上,是因为你分管不力。如果你也不知道怎么办,那怎么没向我汇报?要么就是你没看到问题,要么就是你自以为是,把问题压下了,责任还在你身上。同样做为老同志,赵政委就没抱怨忙不过来,也没喊一声累,而是有事情及时和我沟通。
    我来到县局后,不论白天晚上,不论是否周末,都在加班加点熟悉县局工作,这是每个一把手到任新岗位后都会做的工作。虽然你工作多年,但你没有做过一把手,最起码没有做过正科级一手,更别说副处级了,不熟悉一把手的工作方式也情有可原。还有,我刚刚通知办公室,下午召开班子成员会,估计你很快就会接到通知吧。
    本来我没义务向你讲说我这些天熟悉工作的情况,但既然你问起来了,那我就说一说。回顾过去,了解以前的得与失,是为了借鉴和警醒,是为了指导当下工作更加有的放矢。我了解到,许源县公安局,在成立之初,主要是由部队同志转业而来,后来逐步充实了一些警校学员。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县局连续五年获得‘全省公安系统先进称号’,更有赵石柱、王满江二人获得‘全国优秀公安卫士’,获得省级荣誉的也有十七人,那五年是县局最辉煌的时代。从七十年代开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