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无悔 - 第576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月十二日上午九时,许源县政法委员会专题学习会召开。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政法委正、副书记,法、检两院正、副职,公安局正、副职,司法局正、副职。会议由县政法委书记萧长海主持,主题是“强化文明执法行动、打造政法良好形象”。
    在萧长海主持开场后,由政法委专职副书记宣读了县政法委《文明执法倡议书》。在《倡议书》中一共提出了四点倡议:一、树立正确执法理念,坚持执法为民思维;二、完善改进执法作风,坚持文明执法行为;三、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认真履行政法职责;四、注重点滴执法行为,文明执法从我做起。
    《倡议书》宣读完毕后,是各个部门做“文明执法”主题发言。各部门发言人员,均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谈了文明执法在本部门、本行业的实际应用,谈了文明执法对本部门工作的重大意义。并对未来文明执法提出了更高要求,进行了文明执法展望。对于这样的发言,人们都已轻车熟路,哪年都会有类似的会议,只需要把以前的发言内容稍微调整一下就能用。轮到县公安局时,局长楚天齐没有发言,而是让赵伯祥、曲刚做了此项工作。
    所有发言结束后,由政法委书记萧长海做总结和指示要求。萧长海首先引用了最高政法领导关于文明执法的相关指示,接着谈了文明执法对执法机关的重要意义,然后讲了全县文明执法现状,指出了全县文明执法存在的一些问题。
    萧长海暂停一下,喝过两口水后,又讲了起来:“有些部门和有的同志认为,只要严格执法,就不可能同时做到文明执法,我说这是非常错误的。要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那就先要了解二者的内涵,弄清严格执法与文明执法指向的范围,知道二者的具体要求。
    严格执法就是要求我们,按照国家宪法、法律、法规的指导思想、原则、方针、标准和程序,正确运用法律,保障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依法行使职权。
    文明执法就是在行政执法中树立以人为本、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理念,充分尊重行政执法相对人的权益,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的执法程序,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效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和法制社会提供保障。
    从以上的释义可以看出,严格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其核心就是依法行政,以人为本。为什么我要阐述这个问题呢?”说着话,萧长海又停下来,扫视了会议室众人。
    收回目光,萧长海继续说道:“刚才我为什么要论证文明执法与严格执法的辩证关系?因为现在在有的部门、有的领导身上,出现了一种很不好的思想倾向,那就是以严格执法为由,而拒绝文明执法,或变相进行抵制。有的部门,已经在事实上用所谓的严格执法,来践踏文明执法,那样的严格根本不能称之谓严格,而应该叫做野蛮。
    各位同志哥,我们是执法机关,是代国家行驶职权,管理着国家机器的部门。你们要时刻牢记,我们是在为国家做事,国家的根本是什么?国家的根本就是人民。古代统治者,尚明白他们和老百姓的关系是舟和水,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政法人,更没有任何理由不去严格执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如何以人为本?那就是文明执法。
    结合文明执法的基本要求,针对我们的工作实际,县政法委提一些要求。一、坚持以人为本,端正执法理念。我们要树立执法就是服务,执法就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理念。坚决纠正执法就是管人、就是罚款的错误认识,更要杜绝执法者随便抓人的错误行径。二、执法事实清楚、执法依据充分、执法手续完备。在执法过程中,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履行必要的调查、取证等环节。这里指的是依法调查,而不能仅凭借空穴来风的传言就采取行动,更不能依据匿名的举报信之类,就贸然抓人。三、……”
    萧长海的讲话还在继续,但楚天齐已经完全听出来了,这个会议绝对是为了开会而开的。他不由得看了曲刚一眼,曲刚也正好把目光投了过来,二人对视一下,都从对方眼神中看到了“原来如此”四个字。
    收回目光,楚天齐已经无心再听萧长海提的要求,而是又想到了彬彬有礼文化集团的事。
    各种证据表明,彬彬有礼文化集团公司在成立时,把文祥、华胜、天际三家文化公司并入旗下的过程,存在着强行兼并行为,高层之间有暗箱操作的嫌疑。县局这才抓了彬彬有礼公司的法人。当然,之所以未抓邹彬,而是抓了连彬,楚天齐还有其它打算。本来从彬彬有礼入手,是为了另一件事,不曾想彬彬有礼的事原来也这么棘手,竟然事情还不小。更想不到的是,刚动手,这接二连三的施压就来了。
    昨天上午,先是“明白人”分别给自己和曲刚打电话,过问彬彬有礼的事。听当时“明白人”的说辞,似乎并不知道连彬已经落到了警方手里。那么对方的消息来源,就很耐人寻味了。而且“明白人”也不失时机的,挑拨着楚、曲二人的关系。
    “明白人”为什么要如此上心此事,为什么要频频施压呢?他到底是代表谁?又是替谁说话呢?当时就有一个个疑问涌上楚天齐心头,楚天齐也给出了答案,但却没有一个是经过确认的最准确的。
    昨天下午快下班的时候,杨天明汇报,县政法通知开会。杨天明只说对方告诉了开会时间,也要求了参加开会人员,但会议具体内容却只之为提。今天早上进入会场,也没有看到会议室led屏上打出的会标,只到会议开始,主持人提出主题的时候,楚天齐才知道是关于“文明执法”。看当时人们的反应,似乎大部分参会人员提前都不知道会议内容。但楚天齐觉得时间很巧,主题也似乎很巧,不禁多了一些联想。
    会议前半段,楚天齐仅是怀疑,怀疑这个会可能是针对公安局开的。现在萧长海明确点出了“匿名举报信”、“抓人”等字眼,那事情就如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了。从萧长海的用词、语气可以看出,这个会议分明是在替彬彬有礼“申冤”,所谓主持正义的“包公”那就显而易见,非萧长海莫属了。
    可萧长海为什么要公开和自己唱反调,为什么要专门针对这件事,针对自己呢?
    去年发生“六.五案件”后,萧长海曾拿乔丰年被打一案说事,召集了小范围的政法会。在那次会上,萧长海不点名的指责公安局不作为,其实就是否定楚天齐的工作,当时楚天齐也很不客气的进行了回击。那次会议,看起来萧长海是替曲刚推脱责任,但曲刚是牛斌的人,牛斌和萧长海的关系又不睦,这解释不通。赵伯祥倒是和萧长海走的很近,可萧长海说的事,和赵伯祥又没什么关系。楚天齐不禁心中暗骂萧长海抽风。
    从那次会议后,萧长海没再故意找楚天齐的茬,平时两人关系也不远不近。上次在参加完萧长海儿子婚宴回局里的途中,楚天齐遇到了突然袭击,事后萧长海还专门上门,借公安局的酒给自己压惊,两人之间曾经的不快也烟消云散了。可这还没几天,怎么他萧长海又抽风了?是他和彬彬有礼有某种关系,还是他在替别人出头?他萧长海和“明白人”又有没有某种联系呢,联系的纽带会是什么?
    “哗”,一阵热烈掌声响起,打断了楚天齐思绪,楚天齐也赶忙机械的拍了几下巴掌。
    掌声停歇,楚天齐以为会议已经结束了,便合上笔记本,想着等萧长海出去后,自己也马上离席。
    “同志们。”萧长海的声音又忽然响起。
    楚天齐赶忙收住即将起身的态势,重新翻开了笔记本。
    萧长海的声音继续着:“‘文明执法’是需要我们政法人长期坚持,一以贯之的执法要求,但现在我们某些部门在某些方面出现了偏差。有偏差不可怕,但必须要正确认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必须要努力及时改正。因此,政法委决定把四月份做为‘文明执法强化月’,到时政法委会进行抽查或考核。要求政法口所有单位,从现在开始进行自查自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用伟人曾经说过的话做为今天的结束语——‘人不怕犯错误,改正就是好同志’。散会。”萧长海说完,当先起身,走出了屋子。
    楚天齐注意到,萧长海在离开会议室时,看似无意的扫了自己一眼。但他并没在意,而是收拾好笔和本,昂首阔步的走了出去。
    ……
    刚一下楼,曲刚快步追了上来,低声道:“局长,这是连续施压啊!”
    “哪又如何?”反问过后,楚天齐又道,“加紧审问。”
    曲刚点点头,说了声“明白”。
    停止说话,两人向停车场走去。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一筹莫展
    自从三月十二日“文明执法专题会”后,公安局认真传达了会议精神,要求各室、科、队、所进行自查自究。
    三天后,各种自查自究的汇报材料报到局办公室,办公室又请楚天齐过目。楚天齐发现,材料上的内容全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东西,根本就不叫事。比如:某次和百姓交谈时,说话稍*了一些,以后要努力改正。比如:见到领导,没有很好使用礼貌用语,以后要尽量称呼“您”,而不是“你”。再比如:假期加班,也偶有怨言,以后一定要加强“三观”教育。
    看了这些东西,楚天齐不禁好笑,好笑这些纯属就是应付差事。如果下面部门这样应对自己的要求,楚天齐早就给对方打回去,要求重写了。可这次他没有那么做,也没有生气。而是在局里做的自查自究报告中,又添了一些表决心的口号,要求办公室重新打印后,报到法政委。
    之所以这样对待这次“文明执法专题会”,并不是楚天齐对“文明执法”不重视。其实他自从上任公安局长那天起,就要求必须严格执行“文明执法”,而且还因此重罚了两起违反的事例。他自认许源县局文明执法水平,在全定野市公安系统也是很高的,在许源县政法系统更是遥遥领先。
    楚天齐这次的做法有些玩世不恭,这并不是他做人做事的风格,但这次他就这么做,就是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萧长海竟然两次用党赋予的权杖,行私心之事,那我楚天齐就要让你知道,大家都不是傻子,不要弄这些小儿科。
    同时楚天齐也是变相警告对方:党给你萧长海的权利,是让你行法治之事,为依法治国做出应有的努力,而不是让你假公济私,带头搞坏风气。
    杨天明刚刚离去,曲刚就来了。
    看看屋子里没有别人,曲刚直接坐到对面椅子上,说道:“局长,那个连彬有恃无恐啊,很嚣张。不时拿什么省重点文化企业唬人,还讲出个别省领导的名字吓我们,说我们会吃不了兜着走。对于非法兼并一事矢口否认,还说他只是法人代表,具体事情有董事长、总经理负责,即使要问,也应该问他们,而不是错抓他这个法人。”
    “好多人就那样,总是拉大旗做虎皮,张牙舞爪吓唬人,其实就是外强中干,心里发虚。”楚天齐一笑,“他还说抓他抓错了?真是笑话,他是法人代表,不找他找谁?下面所有人可都是在给他连彬打工呀。至于他是不是傀儡,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谁让营业执照上的名字是‘连彬’呢?”
    “他竟然威胁我们的办案警官,说什么‘小心让人扒了你那身狗皮,滚回家种地去,搞不好就把你关进高墙大院里。’”曲刚恨恨的说,“对于这种人,要是我年轻那会,早给他几个大耳刮子了,保证他服服贴贴的。”
    “这家伙是可恨,不过你曲刚同志可不能顶风而上呀。”楚天齐拿三天前的“文明执法”会开了个玩笑,然后又说,“说明他有幻想,幻想有人捞他,幻想我们在外部施压下放了他。”
    “是呀,这两天‘明白人’又过问了好几次这个事,而且语气一次比一次激烈。”曲刚不无担忧,“我担心照这样下去,事情非常不利呀。”
    “老曲,你记住,不管有多大压力,我们都要顶*住。你实在顶不住的,就往我这推,我还不信了,他能反了天?”楚天齐这话说的很霸气。
    曲刚自信的说:“我还能顶*住,你放心。你的压力肯定更大,我不能再添乱了。”
    “连彬现在就是靠幻想支撑着,幻想被人捞出去,幻想我们放了他,可能也侥幸我们证据不足。”楚天齐面色一寒,“这样,我们要想办法打掉他的幻想。可以在不影响后面侦破的前提下,向他出示我们掌握的一些证据,也可以从其吹嘘的那些依仗中找出破绽,击碎他的谎言。虽说我们不惧这些压力,但也要小心夜长梦多。”
    “好的,我也是这么考虑的。”说完,曲刚起身,向外走去。
    “等等。”楚天齐叫住了对方,叮嘱道,“也要千万注意连彬的安全,不能让他出任何差错。否则我们真的没法交待,那会给攻击我们的人留下大口实,也会给我们的侦破带来无尽麻烦,还可能影响到我们其它工作。”
    “明白。”再次答复过后,曲刚走了出去。
    身子向后一靠,楚天齐不禁疑惑起来:难道自己的判断不准确?还是时间不到?
    楚天齐现在不仅想这个案子本身,而更是在思考与之有关的计划,这个计划他暂时没和任何人说,所以也就不方便和别人商量,只能是自己拿主意了。
    正想着事情,手机却响了。看到屏幕上的号码,楚天齐不禁苦笑的摇了摇头。
    拿过手机,按下接听键,楚天齐尊敬的说:“周局,您好!”
    “小楚局长,你好,这几天忙什么呢?”手机里传来周子凯的声音。
    “还是忙一些案子,有以前的,有近期的。”楚天齐道,“十二号那天,县政法委召开了文明执法专题会,要求各单位自查自究,我们正在深刻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呢。”
    “文明执法好啊,这既是国家的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精神,也是提升执法水平的重要手段。当然了,文明执法不但利国利民,对我们执法人也有好处,可以避免留下不好的把柄,让人家抓到辫子呀。”周子凯话音至此,手机里静了下来。
    楚天齐肯定的回答:“周局,您说的对。我们县局始终严格执行‘文明执法’要求,绝没有违反要求的案例发生。但‘文明执法’这根弦不会松,会一直决不走形的贯彻到底。”
    “我完全相信你,相信你会这么说,也会这么做。”说到这里,周子凯话题一转,“不过,还有一点要注意,不但我们要坚决做到‘文明执法’,也不要给别人留下指责的时间和空间。只要你们做的完全合乎程序,我可以帮你们扛住压力,但我也担心夜长梦多,会有出其不意的压力袭来呀。”
    楚天齐郑重的说道:“周局的教导,我记下了。”
    “好啦,不多说了。”周子凯的声音戛然而止。
    握着手机,楚天齐不禁一阵感动,为周子凯的支持而感动。
    刚才在看到屏幕上号码的时候,楚天齐已经想到,对方肯定是为了那件事事,肯定是有人告了自己的状。等到一接通,听到对方强调“文明执法”,楚天齐知道,自己猜对了。
    在和自己的整个通话过程中,周子凯没提“彬彬有礼”或是“连彬”等字眼,但分明就是在说抓人的事。对方没说什么人发了话,可分明是被人施了压力。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对方还要为自己扛压,也表示出一定的担心,可见压力之大。
    能有周子凯这样的朋友加上司,不得不说是一种荣幸。可越是这样,越不能把对方陷入被动,越要有突破。只是现在有一个关键环节没有出现,自己又能有什么好办法呢?楚天齐紧皱眉头,陷入沉思中。
    ……
    时间到了三月二十日,离连彬被抓已经过去了将近十天时间,每天曲刚都汇报着讯问的进展情况。
    据曲刚汇报,在这一周多时间当中,高强等人对连彬进行了不下十次的讯问,但效果不大。一开始连彬是飞扬跋扈,矢口否认,还不时对审讯人员出言威胁。后来在见到部分证据后,不是表示不知情,就是直接指责是“伪证”。随着人证、物证的接连出示,连彬又改为沉默不语,任你警察让我看什么,问我什么,可我连彬就是一条: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另据曲刚最新汇报,连彬又玩出了新花样,从昨天晚上开始绝食。而且平时不开口,一开口就是革命志士的诗词或语句,有些内容来自相关记载,有些纯属就是电视剧中的类似画面。这倒好,连彬把自己塑造成了不屈的仁人志士,而警察倒像是站在他反面的人了。任凭怎么劝,连彬就是不张嘴,别说是吃东西,连水都不喝了。
    真没想到,连彬倒是有股狠劲儿,竟然能够用这种近乎自残的方式,对付警方的讯问。对方没有一上来就用这种方法,而是随着人证、物证的逐步出示,才选择了这种行为。说明对方也意识到了危险,才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对抗警方,以期警方做出让步。这种时候,就是拼耐力的时候,谁能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只是虽然连彬涉嫌违法,但和战争年代的敌我双方矛盾又不是一回事,警方总不能拿对方的生命做赌注吧。可要是就此妥协的话,那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后面的事也不好收场。楚天齐不禁一筹莫展,倍感压力巨大,但还不得不继续搅尽脑汁的想着办法。
    “笃笃”,敲门声响起,打断了楚天齐的思绪。
    会不会是……?带着一丝欣喜与忐忑,楚天齐说了声:“进来。”
    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连莲上门
    “吱扭”一声,屋门被轻轻推开,随着两声轻脆的“咔咔”声响,一个人走进屋子,并随手关上了屋门。然后“咔咔”的声响接连响起,这个人径直奔办公桌而去。
    楚天齐虽然低头看着桌面,但其实却一直注意着刚才的声响,并不经意的用眼角余光扫向发出声响的地面。
    一点红色进入眼帘,紧接着又是一点,这是一双红色的女士皮鞋。在节奏均匀的“咔咔”声中,女士皮鞋已经到了办公桌近前。
    “咔咔”声响停了下来,一缕香水味飘进楚天齐鼻管。
    楚天齐仍然低头看着桌面上的报纸,那个人便也不说话,只有香水分子不停的运动着,散发着它的味道。
    过了足有一分钟,楚天齐才抬起头,对着来人道:“你好,你找谁?”
    来人微微一笑:“楚局,真是贵人多忘事,不认识了吗?”
    来人身高在一米七以上,乌黑的头发梢烫着大的波浪卷,脸颊化着不浓不淡的妆容。来人外罩驼色半大休闲外套,里面是白色低胸打低衫,腿上穿淡咖色九分条绒裤,脚上是那双红色高跟皮鞋。这是一个说不上多漂亮,但绝对不丑,而且很有气质的三十多岁女人。
    楚天齐看了对方一眼,没有说话,而是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楚局,我是小连呀。”女人说着,从斜挎的那只米色小包里取出一张名片,递了过去,“请多关照。”
    楚天齐伸手接过名片,看到了上面的文字:聚财集团法律顾问连莲。他“哦”了一声,点点头:“原来是连顾问呀,请坐,请坐。”说着,用手示意沙发方向。
    “谢谢!”连莲说着,按对方的示意,退后几步,坐到了沙发上。然后展颜一笑,“楚局想起来啦?”
    楚天齐道:“想起来啦,在法院见识过连顾问的风采。”
    那还是去年八月十五日,靠山村山林租赁纠纷案再次开庭的时候,楚天齐在法庭见过这个女人。当时楚天齐不到八点半就到了现场,去旁听开庭过程。而这个女人是踩着九点钟的时间点去的,那时审判人员都已就位了,女人那天的身份是被告代理人。女人进到法庭时,还专门走到楚天齐面前,说了一句“欢迎您来指导庭审工作”,并介绍她自己是聚财公司法律顾问,在说话时还不忘强调楚天齐“政法领导”身份,语含挤兑之意。
    “楚局,那天的事不提也罢,我有些失态,让您见笑了。”连莲的表情略微尴尬了一下。
    楚天齐一笑:“是吗?”
    看似反问,其实对方给出的却是肯定的答案,这种说法带着讽刺意味。连莲一时不好接茬,只好再次尴尬的笑了笑。
    现在连莲说出“让您见笑”,绝非谦虚,那天她确实失态了。在几个小时庭审过程中,出尽了洋相,说她丑态毕露也不为过。经她这么一提醒,楚天齐脑海中又出现了庭审当天的场景,想起了连莲当时前后反差极大的表现。
    ……
    去年八月十五日的庭审,是山林纠纷一案的第三次庭审,整个过程可以说是波澜起伏不定,形势急遽反转。
    庭审开始,法庭就出示了鉴定报告,鉴定结果对原告不利,原告代理律师褚嘉雄提出“再次鉴定”。而连莲不等审判长接话,就粗暴的打断对方,并用“你不觉得自己的提法很可笑,很不专业,属于无理取闹吗?”讥笑褚嘉雄。为此她还受到了审判长警告,但同时得到了审判长给出的如她期许的答复:“原告,你的提法不符合要求,法庭不予支持。”
    看到法庭没有支持原告请求,连莲又毫不吝啬的给原告踏上一脚,表示“请求法院在进行判定时,予以考虑原告对我方的精神赔偿和误工补偿等费用。”当然,审判长以“原告为弱势群体”否定了连莲的提法。但连莲仍然又提出“等这次判决以后,我公司要马上对对方进行起诉,起诉他们这些诈骗行为。”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