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无悔 - 第69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可不要翘尾巴哟。”喝完杯中酒,调侃一句后,程爱国忽道,“小楚,还缺重要东西吧?”
    “是。”答过一声后,楚天齐冲着门口喊道,“服务员,黄糕。”
    连着喊了两声,没有动静,于是楚天齐说了声“我去催一下”,站起身,走出了屋子。
    ……
    时间不长,楚天齐就回了屋子,但他没有直接坐到自己座位上,而是站在程爱国面前,轻声道:“部长,刚才遇到一个熟人,她想来向您敬酒。”
    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终生难忘的味道3
    “熟人,谁呀?和你很熟吗?”程爱国漫不经心的问。
    “同事,成康市委宣传部长江霞。”楚天齐说出了熟人的身份。
    程爱国“哦”了一声:“江霞?就她一人?”
    “就她一人。”楚天齐回答。
    程爱国轻轻点头:“好吧。”
    楚天齐退出屋子,很快带了一个女人进来,正是江霞。
    江霞今天身穿湖蓝色长裙,脚上是一双淡金鞋跟细带凉鞋。平时扎起的长发,披散在肩头,上面别着一个淡蓝色花纹图案的发卡,脸上化着淡妆。与平时着职业装相比,江霞今天少了职场女人色彩,多了淑女气质。
    江霞面带微笑,径直走到程爱国面前:“部长好!”
    程爱国一副官腔:“江霞同志啊,这么巧。”
    “是啊,今天送朋友到这里住宿,竟然遇到了部长,真是万分荣幸。早就仰慕部长,只是无缘得见,今日冒昧打扰,还望部长见谅。”江霞吟吟一笑,“我想用酒表示敬意,不知部长能否给这个机会?”
    “喝酒?可以。”说到这里,程爱国语气一转,“不过,你得回答我几个问题。”
    “请部长手下留情,问题尽量容易一些。”江霞说话时,看着对方,“假如要是我回答的令您满意,是否可以多敬您几杯呢?”
    程爱国没有接对方的话头,而是直接提出了问题:“这酒是什么酒,有什么讲究?”
    江霞往空杯中倒了一些酒,放在近前看了看,嗅了嗅,又拿起瓶塞闻了闻,接着小小抿了一口,轻轻吧咂着滋味。然后又喝了一口,继续品味了一会,仰头想了想才说:“此酒晶莹醇厚,香气悠久,味道香醇,口感清香绵长,肯定是高粱酒,应该还是青峰州高粱烧。高粱酒酿造都要经过原料粉碎、配料、蒸煮糊化、冷却、拌醅、入窖发酵、蒸酒七个步骤,但青峰州高粱烧却又有独到之处。在原料粉碎阶段,一般高粱酒的粉碎细度,要求原料以通过二十孔筛者占百分之六十以上即可,而青峰州高粱烧却要求占百分之七十五以上,这样更便于蒸煮,使淀粉更充分被利用。青峰州高粱烧配料也有特点……”
    听着对方侃侃而谈,程爱国时而皱眉,时而凝视,时而沉思。
    江霞注意到了对方表情,停下来问道:“部长,不对吗?”
    “你说的太完整了,不禁让人生疑,就好像提前知道答案似的。”说话间,程爱国扫了楚天齐一眼。
    “部长,我不明白您的意思,我怎么会有答案?”江霞否认着,“麻烦部长再说的明白一些。”
    程爱国道:“你能辨别出高粱酒,这不奇怪,可你竟然知道这是青峰州产的,这就有点太奇怪了。谁给你的答案呀?”
    “咯咯……”未曾开言,江霞先笑了起来,“部长,我的确是通过酒的色、香、味判断出这是高粱酒。刚才还不确定就是青峰州高粱烧,现在已经确定无疑了,这答案就是您给的。”
    “怎么说?”程爱国反问。
    “刚进屋的时候,我就闻到了浓浓的香醋味,发现了那碗酸香地皮,也看到了那碗粉坨,同时还注意到了桌上另外的菜品,就想到了一个地方——沃原市青峰州。既然满桌都是青峰州美食,那自然就应该配青峰州高粱烧了。”说到这里,江霞抿嘴一乐,“当然,这还仅是我的推测,只到您给出正确答案,我才知道自己蒙对了。”
    “蒙的?哈哈,看来是我自己漏题了。”程爱国笑着端起了杯,“江霞同志,不愧是宣传部长,这口才和思维很是了得。”
    “部长,我敬您。”说话间,江霞已经倒满杯中酒,和对方酒杯碰在一起。
    喝完杯中酒,程爱国又说了话:“坐下说,我还有疑问。”
    “谢谢部长!”江霞打蛇随棍上,直接坐到了楚天齐让开的座位上。
    楚天齐给江霞拿了一套新餐具,自己也重新拿了一把椅子。
    “江霞同志,听你的意思,你对这些吃食很了解了,先不说酸香地皮和粉坨,你说说这些东西吧。”程爱国笔划了一下第二次上的八碗菜品。
    江霞目光再次从八个大碗上扫过,缓缓的说:“这个是虎皮丸子,这个是浑煎鸡、丝子杂烩……”她说说想想,想想说说,说出了这八道菜的名字,然后迟疑着问,“部长,这是青峰州的八大碗,对吗?”
    程爱国没有回答对方,而是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青峰州还有美食,你都说出来。”
    “青峰州不但有八大碗,还有十八碗,除了桌上摆的这些,其它的名称我说不上来了。另外青峰州的饸饹、豌豆凉粉、豆面糊、糖麻叶、豆腐干都很有名。”江霞扳手指头说着,“对了,还有黄糕,那可是青峰州最出名的小吃了。青峰州有着‘早上粥,中午糕,晚上糊糊焖山药’的口头语,还流传着一个谚语:‘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二十里白面饿断腰’。就知道这些,别的小吃就不清楚了。”
    “这些就不少了,基本让你把青峰州的美食说了个遍。”程爱国缓缓的说,“只是我还有点糊涂,听你说的头头是道,怎么竟把八大碗中的虎皮丸子和清蒸丸子认错了。”
    江霞“咯咯”一笑,低下头去,声音变的很低:“我只吃过当地的酸香地皮,还有粉坨,其它那些都是纸上谈兵。在前年五月份,我随省委宣传部组织的记者采风团到过青峰州,去的时候已经下午两点了。由于要忙着干活,只给我们准备了酸香地皮和粉坨,说是晚上再上八大碗和其它美食。晚上收工的时候,大家都已经饿的饥肠辘辘,尤其在返回驻地的路上,又看了那些美食图片,都馋的快流哈喇子了。就在刚到驻地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市电视台电话,有紧急任务调我回去,我只得啃着方便面,看着当地那些美食图片画册,流着口水离开了青峰州。”
    “哈哈哈,形容的真形象。”程爱国开心的大笑起来。
    “黄糕。”随着服务员的一声轻脆唱和,两盘黄糕端上了桌。一盘是金灿灿的正宗黄糕,一盘则是油炸糕,还有多半碗的豆面。
    程爱国自己舀了一勺豆面倒碗里,又夹了一块黄糕放在碗里,用筷子把黄糕夹成更小的块,在豆面里翻腾了几下。然后他夹起一小块黄糕放到嘴里,边吃边含混不清的说:“终生难忘的味道。”
    看着边吃边点头的程爱国,楚天齐不禁心中好笑:这哪像副厅级市委常委,倒像是邻家大叔。转而一想,他又不觉得好笑了,他知道当官人都累,尤其像程爱国这种位置的人又比自己累多了,难得有如此展现天性的时候。
    ……
    回到住宿酒店的时候,已经将近晚上十一点了。正准备冲一澡,手机却响了起来。
    拿起手机,看了眼来电显示,楚天齐按下接听键,“喂”了一声。
    手机里传出一个女声:“天齐,回酒店了吗?”
    楚天齐道:“回了。”
    “终生难忘的味道,怎么样?部长满意吗?”对方问道。
    “你说呢?”楚天齐一笑,“这可是我见他吃的最多的一次,也没见他喝过这么多酒。”
    “那就好,只要别给你添乱就行。”对方声音柔柔的,“天齐,谢谢你的引荐。”
    “应该是我要感谢你才对,感谢你指点的这个好地方。”楚天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个餐馆的?餐馆菜品味道真就那么正?”
    “定野市公务人员谁不知道‘味道’?我是一名记者,当然更知道了。正是因为知道那里有两套隐密餐包在客房区,我才让你订其中一间的。”对方道,“它的特色菜究竟是不是就那么地道,我也不清楚。不过我听人说,他们那里的好多食材都来自食品原产地,尤其青峰州特色菜系更是直接运来了青峰州的水,专门放到恒温库里储藏着。”
    “是吗?”听到对方这个说法,楚天齐意识到,要是这样的话,菜价根本不贵。他又问道,“你是怎么知道部长青峰州经历的?”
    对方“嘿嘿”笑着:“保密。”然后话题一转,“天齐,你一个人吗?”
    “不,我和司机。”楚天齐撒了个谎,然后说,“时间不早了,再见。”
    “晚安!”对方的声音更柔了。
    楚天齐没再回话,而是迅速挂断了手机。
    刚才打电话的是江霞,两人是在‘味道’的那个餐包分开的。当时楚天齐等三人离开,江霞去继续陪她那个并不存在的“朋友”。从餐馆出来后,厉剑和周子凯的司机已在外面等候。由厉剑开车,楚天齐把程爱国送回家中,然后才和厉剑回了各自房间。
    江霞曾多次表示,想要拜会程爱国,请楚天齐引见。楚天齐一直推脱着,他不清楚程爱国的意思。江霞多次在常委会上公开支持他,让他觉得欠对方人情,才在四月中旬向程爱国委婉提了江霞的请求。当时程爱国听完楚天齐的话,又问了几个问题,给了一句话“偶遇更自然”。
    楚天齐明白,“偶遇”确实更方便,如果觉得可吸收到同一阵营就吸收,如果觉得江霞不可用,大家也不觉尴尬,进退有据。于是,他就设计了今天这个偶遇,还特别补了关于《青峰州县志》的课。从现场的情形来看,效果是非常好的。
    江霞竟然对程爱国履历掌握的那么详细,而且现场表现也非常抢眼,看来她并不像平时在自己面前表现的那么单纯。细想也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如果没有一点城府,怎能出任副处级市委常委呢?看来是自己单纯了,自己以后要用新眼光来看她。平时江霞和自己总有些腻乎,自己还以为对方有什么想法,现在看来,那应该不过是对方一个策略罢了。当然,自己也不能轻视对方这么做,只是自己理解有些歪了而已。想到这里,楚天齐不禁笑着摇摇头,心中暗道:她也不是省油灯。
    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鹏程开始进场
    尽管昨夜睡的很晚,但楚天齐还是在早上六点就起床,和厉剑一起踏上了返程之路。
    这次到定野市,是专门为了请程爱国到“味道”就餐,更是为了替江霞引见。虽然昨晚在“味道”看着程爱国非常高兴,但究竟对江霞什么态度,楚天齐不太清楚,不过自己已经尽了引荐的义务,至于结果如何,那就不是自己能左右的了。
    从自己到成康市开始,江霞就对自己比较友好,后来更是直接表示请代为引见程部长。虽然那时楚天齐和程部长也刚刚建立联系,但又不能当着她的面讲说实情,便一直以其它理由拖延着。江霞自然看出了自己在推脱,但一直还在多种场合明确支持,楚天齐当然明白对方之意,也觉欠着对方人情。
    虽然欠着人情,但楚天齐却不敢贸然用“见程”来还,他必须保证即使被程爱国拒绝,也不能让程爱国对自己产生不好看法。同时他也在思量着,江霞究竟值不值得引荐。
    直到近期,楚天齐综合多种因素考虑,觉得有必要向程爱国引荐江霞,这既是还江霞人情,更是自己的处境所需。说到处境,现在并不糟,而且局面还不错,但却有潜在危险,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
    去年十一月十日,在市委常委会上,楚天齐接受了处理飞天和四海烂尾工程的任务,并在会上促成了房改试点争取与《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启动。当时市委以“民*主”的名义,把楚天齐绑上了与张氏碰硬的战车,楚天齐便也借此让市委答应了条件,这可以视之为互相胁迫。通过那次会上交锋,楚天齐更认定了一个事实,只要飞天和四海项目一天不处理完,自己就是安全的,因为自己身上的这个*包没人接,这就是自己的“护身符”。事后的一系列事情,也证明了这点。
    虽然明知自己有“护身符”做依仗,但楚天齐并未通过拖延来达到利益最大化,而是在正常处理烂尾的情况下,加紧推进房改和城市规划工作。饶是这样,在二月八日与张燕签订处理协议的时候,那两项工作依然没有结果。
    在二月下旬的时候,王永新以“帮忙”为由,实际是为了政绩,为了支配房改配套资金,从楚天齐手中“抢”走了房改试点争取工作。从那时开始,楚天齐明白,自己的依仗逐渐消失,自己必须要有清醒认识了。直到四月中旬,张莺、张鹤二人来履行协议条款,楚天齐的这种危机意识更浓,他意识到成功处理烂尾工程之日,就是“护身符”完全失效之时。
    这个“护身符”早晚要失效,这在楚天齐意料之中,接下来如何少受伤害,如何在成康官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才是关键。他想到了借力和聚力,他觉得该帮江霞做引荐了。只要让江霞见了程爱国,无论程爱国是否吸收江霞进入阵营,都向江霞证明了自己和组织部长的关系,是变相证明了实力。要是程爱国能吸收江霞的话,那自己和江霞都是同一阵营,自然更该互相帮助了。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思,楚天齐才在四月下旬又去定野市见了程爱国,借着对方询问成康市委常委情况这机,向对方讲说了江霞“觐见”之意,程爱国给出了“偶遇更自然”的答复。
    虽然现在不知道结果如何,但楚天齐还是希望江霞能入了组织部长法眼,那样自己就多了助力。十一名常委中,只要有一个同盟,那么力量就不容被小窥,这个力量可比先前的“护身符”可靠多了。
    成康市已经遥遥在望,手机却响了。
    看了眼来电显示,楚天齐按下接听键,“喂”了一声。
    “天齐,起没呢?我请你吃早点。”手机里传来一个慵懒的女声,是江霞的声音。
    楚天齐道:“我都快到成康了,回来请我吃早点吧。”
    “啊?才八点嘛!又不上班,着什么急?真是劳累命。反正我的心意是有了,你着急回去我也没办法。”江霞嘟囔几句,声音戛然而止。
    楚天齐边收起手机,边摇头,怪不得对方说,自己还真是劳累命,这才离开成康两天,他就惦记那里的工作了,生怕有什么意外发生。
    很快到了成康,楚天齐在和厉剑吃早点时,就给曹金海和常玉州打了电话,要他俩到市政府见自己。
    九点返回市政府的时候,曹金海和常玉州已经在门口等候了。
    “你俩没休息?”楚天齐边开屋门边问。
    曹金海道:“也想着休息一两天,可好多事都在那排着,尤其又担心房改的事出岔子,就一直没停下来。常主任你来汇报。”
    待楚天齐坐到桌后,二人也坐在沙发上,常玉州汇报起来:“四月三十日上午政府开会后,下午各单位就召集单位人员开会,传达市政府会议精神。由于前期准备做的足,动员和宣传到位,各单位都很积极,单位职工和单位负责人交流的也很顺畅,而且各单位留专人值班,专门负责答疑与收钱。尤其农业局效率更高,在当天下午就收到了几份回购款,是那几位副局长带头交的。”
    “是吗?”虽然是问句,但楚天齐却是满脸笑意。
    曹金海和常玉州也忍不住笑了。
    三人都明白,前有肖海被抓之鉴,现有局长职位虚位以待,农业局那些副局长没有不好好表现之理。
    常玉州接着说:“虽然人们积极性很高,但主要还是来回询问、对比,除了农业局当天的几份回购款外,其它单位到现在还没收到一分钱。不过,人们除了还在探讨单价高低外,基本没有不配合的表态。”
    “现在没交很正常,有个别不同言论也正常,房子对于市民来说是大事,单价高低也是人们最关心的,肯定要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楚天齐很乐观,“我想很快各单位就会有人带头的,只要一有人带头就能大面积铺开。”
    三人又讨论了一些其它事情,楚天齐让曹、常二人回了,并让他俩休息两天。
    ……
    时间很快,转眼间“五一长假”结束,日子到了五月八日,休假的人们都回到了工作岗位。
    下午刚上班,楚天齐就叫来了李子藤,问对方房改的事。
    李子藤道:“市长,正要跟您汇报呢。刚才接到常玉州电话,他说昨天下午两个单位有人交钱,今天上午又有五个单位有人交钱。昨天交钱的那两个单位,是单位领导带头交的,今天的这五个单位既有领导带头,也有职工带头的。”说着,他打开笔记本,具体说着各单位的户数和金额。
    这个情况在意料之中。对于房改方案,楚天齐很有信心,知道人们肯定能接受。房改方案可是有规定,在五月十日前交款,每平米可获得十元优惠,每户大约可以少交六、七百元,晚交一天,每平米就少优惠两元。同样是交钱,要是在五月十五日之后,这好几百块钱可就白瞎了。前几天人们都在等待、观望,那是国人的一个从众心里,都担心早交吃亏。随着日子推移,离相关约定日期越来越近,市民都担心晚交拿的奖励会少,自然要交了。
    楚天齐还明白,各单位领导要比职工还着急。市里可是私下许诺这些领导了,只要在五月二十日之前完成房改交款,单位一把手奖励五千元,班子成员共奖励一万元,每提前一天再各多奖一千元。当然,若是发生严重问题,则扣除此奖项,这是为了防止为了得奖而得奖的举措。一下子能得好向个月工资,这些领导们自然要想办法多做工作了。
    汇报完房改工作,李子藤又道:“市长,二毛厂和无线电工地有人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