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无悔 - 第823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玉坤一吐舌头。
    楚天齐心中暗骂:怎么什么事都扯上老子?“乡巴佬”是常慧敏专门冠给楚天齐冠的称号。
    裴小军则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
    常慧敏坐到了会议桌主位上,小杨则坐在主位右侧,正好是三名年轻男子对面。
    常慧敏扫视全场后,说:“人都到齐了,开会。”
    楚天齐心中暗道:闹了半天就我们仨呀。
    裴、曹二人也是一脸疑惑。
    常慧敏继续说:“在单位众多部门中,三农司的位置非常重要。承担着为农业、农村、农民以及农村经济发展……”
    听着常慧敏滔滔不绝的背文件,楚天齐不明白这个女人要说什么。
    用了十多分钟,常慧敏完成了自己的长篇大论讲说,然后话题一转:“但是,在今年的整个部门运作中,调研工作严重滞后,春节后上班已经两个多月,至今没有一份调研报告。尤其你们当中有人还自诩三农专家,自诩有相关工作经历,以前还发表过相关文章,可现在竟也交了白卷,没有丁点主动性,我真怀疑……哼哼。”
    哼个屁,不影射老子能死啊。楚天齐心中暗骂着。
    “针对这种情况,司里决定,从本月下旬开始,派你们出去调研。”说到这里,常慧敏把头转向右侧,“小杨,说一下调研内容。”
    楚天齐不由得暗自嗤之以鼻:调研就说调研,扯这么多废话干什么?
    小杨打开文件夹,先是宣读了一些格式内容,然后说到了具体工作:“根据农经司司务会议研究,决定开展三农调研工作。这次调研,共划定了三个调研方向,一、农业产业园;二、农产品深加工;三、农业税减免落实情况。”说完,小杨拿出几张单子,分别发给了楚天齐等三人。
    拿起分发的单子,楚天齐看了起来。单子上列出了对每个调研方向的具体要求,列出了具体的调研单位或地点,也列出了联系或接洽的人员,给出了时间限制。
    又过了大约五分钟,常慧敏说了话:“都看看,各自选择一个调研方向。”
    曹玉坤先说了话:“常司长,我下月还要参加人力资源部考试,能不能下次再去?”
    “我的硕士论文答辩要在上半年完成,时间特别紧,现在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裴小军也讲说了困难。
    常慧敏“嗤笑”了一声:“说一千道一万,就是不想去呗?就想着成天吹着空调,胡吹海侃、搬弄事非?”说到这里,她把目光投到楚天齐身上,“你呢?”
    楚天齐说的很迟疑:“我……以前那些调研资料,我现在学习了有一半,还有一半大约得……”
    “你也不能去喽?”常慧敏变了脸色。
    “能去,能去,就是我觉得……”话到半截,楚天齐语气一转,“那让谁先选?”
    “什么都还没做呢,倒想着挑地方了?你最后选。”常慧敏声音严厉,“你们知道自己的工作职责吗?你们是调研员,不做调研还干什么?都必须去调研。”
    静了一下,曹玉坤道:“我对农业产业园比较感兴趣,也做过相关了解,那我就去产业园吧。”
    “我的硕士论文有农产品深加工内容,我就调研这个方向吧。”裴小军也挑了一个。
    没人再接着说话,屋子里静了下来。
    “你呢?”常慧敏沉声道。
    楚天齐缓缓的说:“就剩农业税了?能不能……”
    “不能,干工作哪能挑肥拣瘦?你就调研这个内容,必须按时完成任务。散会。”说完,常慧敏立刻起身,向外走去。
    小杨也立刻跟了出去。
    屋子里只剩下了三个年轻男子。
    裴小军拍拍楚天齐肩头:“老楚,不好意思啊,我从小就在*长大,在农村实在待不惯。”
    “老楚,我也是,对不住了。”曹玉坤煞有介事的拱了拱手。
    “哎,谁让我是沙和尚呢?只能干别人挑剩下的。”楚天齐显得很无奈。
    裴小军“嘿嘿”一笑:“慢慢熬吧,熬来小弟就行了。”说着,拉起曹玉坤,走了。
    屋子里只剩下了楚天齐,楚天齐的脸色也由阴转晴,心中暗道:正合我意,老子自愿穿这个小鞋。
    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欢迎楚教授
    四月二十一日下午,晋北省安平县汽车站。
    一辆中巴汽车缓缓启动,向车站外驶去。中巴车前玻璃上方贴着红色字体,字体内容是“安平驿——贺家窑”,这是一辆往返于县城、贺家窑乡之间的班车。
    班车出站后,并未向城外驶去,而是开向了城里,班车速度较慢。
    坐在车门旁的女售票员打开车窗,把头探出窗外,不停的喊着:“贺家窑啦,贺家窑啦,抓紧上车,抓紧上车。”
    班车上还有空座,这是到城里划拉乘客去了。
    倒数第二排右侧紧邻过道车座上,是一个戴大墨镜、灰色遮阳帽的男子,虽然这名男子坐着,但也可以看出个子很高。因为男子上半身就比周围乘客高出一截,大长腿更是斜着伸到了过道上。这名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到安平驿县调研的楚天齐。
    这次为农业税减免这个课题,司里共指出三块可选区域,一个是晋北省农村,另两个都在南方省份农村,楚天齐专门选了晋北省安平驿县。
    ……
    楚天齐是昨天晚上从首都出发的,坐的是晚上十点的火车,今天上午将近十一点到了安平驿县火车站。在火车站吃了一碗面后,他又打车到了汽车站,买上了下午一点半通往贺家窑乡长梁村的车票,长梁村是他这次调研的第一个地点。
    本次调研活动,是国家发改委三农司安排的,当时一共给出了三类调研课题。曹玉坤、裴小军分别选了农业产业园、农产品深加工课题,把最后一个课题——农业税减免落实情况留给了楚天齐。
    当时一看到课题类型和调研地点,楚天齐就认定,曹、裴二人肯定不选农业税课题。因为那两个课题都是到城市调研,提供的调研地点中有省城、有地级市,最次也是城市周边郊区,唯有农业税课题是到农村。那二人一直生长在城市,肯定不愿到农村的,事实证明果然如此。
    楚天齐已经看出来,常慧敏把三个调研课题分了三六*九等,认为农村条件苦,想把楚天齐发配到农村,当做是给楚天齐穿小鞋。对于楚天齐来说,这三个课题哪个都行,他都有兴趣,尤其想做农业税减免这个课题。
    既担心常慧敏中途变卦,也为了不至于让曹、裴二人为难,楚天齐当时才玩了一招欲擒故纵,选到了最中意的课题。
    当时常慧敏以为给楚天齐成功穿上了小鞋,离开会议室时,那是趾高气扬,应该还暗哼着小曲。裴小军、曹玉坤自认为提前挑了课题,做事不够厚道,还对楚天齐颇有歉意。但他们又何曾知道,最得意的其实是楚天齐,当然他也间接帮了裴、曹二人的忙,只不过常慧敏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
    想到那天的事,楚天齐不禁好笑。如果常慧敏要是知道上了自己的当,既让自己选到了中意题目,又帮着实现了调研想法,不知该气成什么样了?肯定又是一通“连珠炮”。
    “哈……”楚天齐不由得打了一个大哈欠,昨天实在没睡好。
    昨天来安平的时候,本来想着好好睡一觉,可是同车厢大哥鼾声如雷,根本就难以入睡。而且那位大哥长的特胖,打鼾是肯定的,楚天齐也没办法。在中途的时候,他还专门大声咳嗽,想着把对方弄醒,自己好趁机睡着。可那位大哥要么一切照旧,要么翻个身继续睡,中间顶多有十来秒不打鼾时间。更好笑的是,今天快下车的时候,那位大哥醒来了,对楚天齐说:“兄弟,看你眼窝发黑,好像没怎么睡吧?你太客气了,其实我不怕打呼噜。”楚天齐真是哭笑不得。
    “叮呤呤”,忽然响起的铃声,打断了楚天齐的思绪。
    拿出手机,看了眼来电显示,楚天齐接通了电话:“老叔。”
    手机里立刻传来徐卫华的声音:“天齐,到哪了?一个人出门在外,农村条件又艰苦,千万要照顾好自己。你的调研工作离不开当地政府支持,一定要搞好团结,要让他们成为你的助力,而不能变成障碍。”
    “老叔,我在班车上。您放心,我一直生长在农村,到农村就跟到家里一样,能有什么不适应?至于和当地关系,您尽管放心,我知道轻重。”说到这里,楚天齐压低了声音,“老叔,不说了,别人都看我呢。”
    “好,不说了,照顾好自己。”再次叮嘱后,手机里没了声音。
    楚天齐苦笑着摇摇头。其实老叔这几天已经嘱咐了好几次,昨天在自己去看老爷子的时候,还专门嘱咐过相同的话。他知道老叔是为自己好,是对自己关心,但现在简直把自己当成了小屁孩,长期这样下去可不行,自己非被惯的能力退化不可。等以后找到适当机会,一定要当面和老叔讲说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
    就在楚天齐脑子走神的时候,车外一个身影的出现,打断了他的思绪。
    车外路边站着一个长发男子,该男人背对着汽车方向,在班车经过时曾经回头瞟了一眼。
    在楚天齐注意到该男子的时候,只看到了对方的少半个侧脸,他觉得那个男子特像一个人。等他想要继续一看究竟的时候,班车已经走开,只看到了那个男子的后脑勺。
    会不会是他呢?他怎么在这儿?他来这里干什么?一个个疑问涌上了楚天齐脑海。想了好长时间,楚天齐也没想明白。
    在转悠一大圈后,班车拉满了乘客,满满当当一车,这才从环城路驶出县城,开往贺家窑方向。
    由于过道上也站了人,楚天齐只好收回长腿,蜷曲在座位间,虽然这么着有些憋屈,但也别无他法。过了一小会儿,他也适应了,在车辆的来回摇摆中,在人们“嗡嗡嗡”的说话声中,还眯起了小觉。
    尽管基本能够感觉到班车在路上的走走停停,但楚天齐也确实睡着了,还进入了梦乡。梦里出现了好多人,有以前交往的,有现在刚接触的,有男有女,有朋友也有对头,可每个人却又都不清晰,似是而非。梦中的场景似乎出现过,又像是并未发生过。
    就在楚天齐正极力辨别这些人和事的时候,耳轮中一声尖厉的刹车声响起,他醒了。
    晃了晃头,直起身子,楚天齐向前望去。
    车前有一头小牛正悠闲的横穿过马路,还边走边侧头看着身侧带轱辘的铁盒子,没有一丝差点被撞倒的畏惧。
    收回目光,楚天齐才注意到,班车过道里已经空了,还出现了空座。
    待那头牛完全出了视线以后,司机又重新启动,班车继续向前驶去。
    刚才眯了一大觉,楚天齐感觉困意消失殆尽,这才注意到,双*腿都麻了。便赶紧把腿伸到过道上,轻轻活动着。渐渐的,双*腿恢复了知觉,还有些酸疼。他不再睡觉,而是把目光投到了车窗外。
    公路下面的农田里,是正在劳作的农民,有的在翻地,有的在打地里的茬子,有的在摊开农家肥,看来已经准备种地了。
    楚天齐特意注意过,昨天就是谷雨。俗语说“谷雨前后种瓜点豆”,也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一说,但北方相对要晚一些,应该是五一前后种庄稼。
    “滋……”,刹车声响过,班车停了下来。
    车门一开,上来了两名年轻男子,两人都穿着花色上衣,深灰色裤子。红花上衣男子留着带卷长发,蓝色上衣男子留着大光头,两人都戴着大墨镜。
    “这不是卷哥和光哥吗?”一个穿灰色运动装的男子站了起来。
    卷发男子一步跨上前去,在灰衣男子头上拍了一下:“二柱,别他妈喊外号,叫大名。”
    灰衣男子“嘿嘿”一笑:“习惯了,习惯了。”
    卷发和光头男子坐到了座椅上,他俩位置正好在楚天齐前排,与二柱是同一排,只隔着过道。
    班车继续启动了。
    由于离的近,三人谈话内容正好都进了楚天齐耳朵。前面说了好多,都是胡吹乱侃的事,楚天齐不感兴趣,后面说的内容引起了楚天齐注意。
    二柱:“你俩什么时候回来的?回来干什么了?”
    卷发:“昨天回来的,到老六那耍了半夜。”
    光头:“要地,凭什么没我们的。”
    二柱:“你俩种地吗?多少年不种了?村里能给你?”
    卷发:“屁话,老子是村里人,凭什么不给老子地?”
    光头:“种不种地是老子的事,该老子的必须给。”
    卷发:“谁还怕钱多扎手?”
    光头:“就是,他要不给的话,老子就……”
    卷发:“别说了,小心让人听去。”
    经过一提醒,光头果然不说了,卷发和二柱也闭了嘴。
    不多时,班车又到了一个村子,停了下来。
    卷发和光头站起身,向外就走。
    二柱说了话:“哎,还没到你们村呢。”
    “知道,我俩先去耍两天,你去不?”卷发回头一龇牙。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