敛财人生[综] - 第193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气的什么似的,觉得儿媳妇把儿子给辖制住了。曹经就拿四爷那一套堵他妈,把马大姐气的:“你是被人家姐姐跟姐夫装到套里去了。”
    曹经就笑:“那她还拿着钱跟别人跑了?”
    那不会!
    曹经又哄他妈:“看!她是乡下来了,她如今怕儿子有了外心,儿子又不担心她有外心。这里面的意思,您琢磨琢磨。”
    这是想说儿媳妇稀罕扒着儿子呗。
    以前马大姐老觉得林家嫁闺女是看上他们家的条件了,如今……儿媳妇对儿子上心(?)的很了,是好事!(?)
    但对外,马大姐不说林雨枝如何如何,只说林雨桐:“就是比一般的女人有心眼。她做姑娘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了。”
    好些人也觉得这话对。看人家借着曹家的婚事混到城里,然后转眼就挑了一个更好的。如今那过的是什么日子,这没心眼的人做不来的。
    所以,在林雨桐都不知道时候,她成了大妈们嘴里的心机婊!
    可这事说起来,对因家老两口的冲击最大。两人头一次意识到,父母的关系好坏,对孩子的影响那么大。
    就说林妈死了,林爸找了年轻的死不回头的过日子这事,林雨枝那闺女,都人到中年了,可因为这事,受的刺激当真不轻。
    那拿这事去看大儿子和大儿媳的事,对孩子的影响真的只是学习成绩下降了吗?
    老爷子睡不着了,晚上起来坐在客厅里,寻思呢,这可咋办呢。
    四爷听见动静了,没叫桐桐起来:“我出去看看去。”
    出去的时候老爷子正黑灯瞎火的坐着唉声叹气的。
    四爷过去,也没开灯,坐到边上:“心里搁着啥事,您说出来,别管多难,我去办。”
    这就是老爷子最欣慰的地方了,先苦后甜的,小儿子的两口子的日子好歹过起来了。说孝顺,那也是真孝顺。有啥事,都舍不得他们为难。
    丽君考的不好,只能上普高。老大两口子心俊,估计也是觉得对不住孩子,便求因瑱,叫他帮忙牵线搭桥,给孩子走走门路。
    其实因瑱两口子都找市一中的人说好了,也把孩子平时考试的卷子给人家老师看了。送进去放在实验班先叫孩子试试都是可以的。结果老大两口子不愿意,想上省一,这又得另外找关系。别看他们说自己掏赞助费八千,但是他兄弟前后找了两拨人,请客送礼就垫进去三四千了。却也从来没有因为这个两口子说过一句别的话来。
    为啥的?
    主要还是为了叫他们老两口心里舒坦的。
    孩子们好,老人当然舒坦。可舒坦了,回过头还得想,孩子们做的都对吗?
    像是林雨枝,这都多大年岁了,可这刺激的还是性子有点偏了。也得亏是遇上了曹经那么一个厚道的孩子,否则这好好的日子非得作没了不可。
    老爷子就说:“你哥为了丽君的,这么糊里糊涂的这么过,我跟你妈之前也没说啥。可这如今想,这么做对吗?这心里的疙瘩要是解不开,大人还好说,你说那么个孩子,心里存了事,这以后可怎么办?”
    过日子到底不是演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这么折腾,这是折磨啊!
    可不知道结果之前,谁也不能保证哪种选择是正确的。
    四爷就说:“……就跟桐桐的选择一样,一边是我,一边是曹经,哪条路好呢?”
    老爷子不说话了,跟着自家儿子,受过苦,可日子过到如今,也没几家比的上。自己跟老婆子吧,别的不说,哪怕不是好公婆,但也从来没想着刁难儿媳妇。跟着曹经呢,看看林雨枝那孩子过的日子就知道了。曹经是好孩子,又厚道又踏实,心眼正的很,胸怀又大。就是公公婆婆不是好伺候的,但日子过的太太平平的富富有有的,也不错。
    就跟自己纠结的事一样,是照着大儿子两口子这么做好呢?还是按照他心里想着,不行就摊牌,把什么事都摊开了说好?这个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结果。便是知道结果,但哪种结果是好,哪种结果是坏,又根据什么判断呢?
    儿子是想说,各人有各人的责任,各人操各人的心。他们老两口到了现在,就别为孙辈们烦了,各自有各自的父母,各自为各自的孩子负责。这才对!
    行!就这么着吧。这小子现在一套一套的,那就别说了,睡吧。
    老两口认可了四爷的话,但等丽君过来玩的时候,还是隐晦的说孩子了,先夸孩子聪明懂事,又叫孩子千万要努力学之类的。
    孩子开学了,老两口攒下来的钱也有了用处了。大外孙子要上大学了,这是家里的头一个大学生,老爷子给了五百。三个孙女要上高中了,用老爷子的话说:“这要是前清,上了高中那得是秀才。”这也不能马虎,一个孙女两百:“留着当零花钱。想要什么了,回来跟爷爷说,爷爷给你们买。别人送的东西咱们不能要,知道没?”
    主要是看着三个孙女个个跟朵花儿似的。丽君长的小巧,瞧着就叫人觉得可怜的很。因何呢,文文气气的,见人就抿嘴笑,一看就是老实孩子。因唯跟朵刺玫似的,长的红火还带着野性,谁招惹她她都刺人,可就是瞧着好看。
    等把孩子们送出门报名去了,老爷子心里还得意呢:“我且得好好活着,等我孙女将来带了女婿回来,我得把把关呢。”
    老太太对这事很不以为然,她从不认为老头子给自家俩大闺女找那俩女婿是啥好的。大姑爷有厉害的妈和妹妹,二姑爷是个老实头!比自家闺女还老实的老实头!闹心!
    那边几个孩子在报名的路上了,车子最后排是因琦家一家三口,中间那一排两个座位,因何因唯坐在那里。四爷和林雨桐一个驾驶,一个副驾驶。后备箱塞着孩子的被褥铺盖等东西。
    没错!省一是封闭性的,周日下午六点半得到学校晚自习,然后周五下午四点放学才能回家。在学校要住一周的。
    原来四爷还想着,不行就在学校跟前买房子或是租房子住,可人家学校不让走读。哪怕跟学校住的紧挨着的小区,人家也不让孩子出来。
    先不说住宿能不能住惯了,只这吃饭,也不知道学校的食堂怎么样。
    第1385章 烟火人间(19)三合一
    因何和因唯两个,没分到一个班,也没分到一个宿舍。一个是三零二,一个三一二。好在都在一层楼上,相隔也不是很远。
    先给因何安顿,因何自己踢了鞋上了床铺。她们都是在上铺睡惯的,选择床铺上来就选上铺。四爷左右看看,就跟她闺女说:“睡下面吧,睡在上面这半夜上厕所肯定不方便。”
    这种架子床不说像是自家那种跟台阶似的楼梯,便是一台一台的跟爬梯那个样儿的也行啊!结果这木头床,也是够凑活的。只上铺跟下铺连接的床柱子的中间位置订了一块三角形的木块,脚先踩在下铺的床上,然后另一只脚踩在只能搁下半拉子脚掌的木块上,就只这一个落脚点。因何这是利索,又打小在家里睡上下铺,睡习惯了,这蹭一下就上去了。这要是换个不利索的孩子,多操心啊!可就是自家孩子这么利索的,谁也不能保证回回都安全着陆。这半夜要是宿管统一给停电了,黑灯瞎火的全靠脚来回蹭的找,孩子这么上下操心不操心。反正自家来的早,下面的床铺只占着两个。虽然紧靠着暖气的两个没了,但还可以选不正对着门的这个下铺嘛。
    因何左右看看,还是从善如流,听她爸的下来安顿了。
    因唯蹭蹭蹭的跑到她的寝室,先把她手里拿着的书包水杯什么的,一股脑的往紧挨着暖气的那里一放。占着位置再说!
    这宿舍好就好在,按四爷说的:“暖气肯定是跟的上的。”
    但不好的地方就多了,除了暖气估计温度不会低以外,哪哪都不好。不带卫生间的,水泥的地面凹凸不平就算了,桌子椅子床,没有一个不活动的。就因何那瘦瘦的体格,上床都算是轻便的了,然后还发出各种咯吱咯吱的声音。都是住过宿舍的人,这要是上下铺赶上脾气不对付的俩小姑娘,只为这各种的噪声,都不知道能吵多少架。
    睡下铺貌似发出的声音能小点?
    林雨桐这边给孩子铺床弄帐子,四爷跑到下面,给俩孩子买手电筒去了。什么都准备了,这东西怎么给忘了。不光买了手电筒,还都各买了一盒子电池放在一边备用。
    坚决不允许在宿舍用蜡烛。
    拾掇好了,又去因唯那边。因唯不管是床铺还是柜子,都占了个极好位置的。四爷又把刚才的话叮嘱了一遍。又怕她们晚上拿着手电在被窝里看书,就说:“都跟老师说好了,周末在家里补课。一周有不会的没听懂的,都记下来,不管是书上的还是课外的题,都行。回来叫老师给你们另外讲。但就是不允许熬夜,身体和眼睛都受不了。”
    絮絮叨叨的,比林雨桐都叮嘱的多。
    如今学校没有说一定要求交钱用统一的被褥,所以都是家里带来的。隔潮的褥子,被子有厚的有薄的,如今天热,厚的先垫在身子下面,等天冷了,送一床海绵垫子来,把棉被抽出来就行。要是暖气跟的上,连海绵被子都不用了。又是毯子又是羽绒被的,蚊帐布帘子都给收拾好了。
    一人两个大热水壶,就是这上下提水得小心点。
    厕所林雨桐专门进去看了,自然是没有自家的干净,但大家都这样,要是打扫的勤快,也该没多大的异味才是。
    “脏衣服不用你们洗,黑袋子是专门装脏衣服的,内衣也不样,换了直接放兜里,周末回来洗。”实在是这地方晾衣服不方便,阴干的内衣怎么成?
    也不光是四爷和林雨桐这么叮嘱孩子,边上的大人大都是这样的。
    自家俩孩子算是条件好的,边上还有来的时候就带了好几个罐头瓶的。瓶子里装着咸菜,孩子还带着自家的馒头来的,看的出来,在学校一周的时间,周一周二的伙食就是这么解决的。如此,生活费能省下一半。
    林雨桐给孩子也带吃的了,都是厂里的东西。包装袋包装好的。像是面包和各类糕点,卤蛋卤肉咸菜这样的东西,孩子正长身体,半夜饿了好歹有点垫肚子的。又有水果一兜子,反正柜子里塞的都是吃的。一人一个小皮箱,才是她们换洗的衣服。
    好容易把宿舍安顿好了,这才去食堂。
    食堂也是承包出去的,但看食堂那饭口,感觉人际关系无处不在。这恐怕在里面承包食堂的多是省一老师的亲戚吧,要不然就这水平,早就竞争的死掉了。
    可就是不好吃,也得在学校吃。人家孩子都这样。
    给两人把钱留的足足的,哪怕食堂的饭不好吃,好歹再学校的小商店里,能买点泡面之类的东西。
    林雨桐这一回去,就开始捣鼓。这样的菜那样的菜,还有各种的肉,包括腊肉。然后在家折腾呢,老太太都不知道她在折腾啥:“是厂里要生产新的东西了?”
    “要是好就投入生产。”林雨桐一边忙活一边道:“我就是想给孩子弄一份拌饭拌面蘸馒头都能吃的酱料。”
    不能光是肉,各种的菌菇放进去提味,或是不用肉的,只菌菇的。
    菜的却不好掌握,倒是笋干和各色的干果放一块,弄出来的味道也还行。
    又试着做了麻辣的。因此这几天,家里不管是吃面还是吃米饭,或者是干脆烙饼,都没有别的菜,只这玩意,或是当臊子,或是拌饭,或是直接刷在饼子上卷了吃。
    四爷说甜辣口的好吃,老爷子说菌菇的好吃,老太太白眼翻两个人:“啥时候都是肉的最好吃。”
    因缘是喜欢麻辣的,味儿越重她吃的越欢。恨不能半碗米饭半碗酱的往一块拌,然后吃一口给辣的喝三口的水还不停的吸溜。倒是因果喜欢笋干的:“吃着就鲜。”
    说起鲜,林雨桐又叫四爷开车,两人跑海鲜市场。把各色的海鲜都弄回家,做海鲜味的拌料。这又是一通的折腾。折腾的家里人都吃不出来味儿了。老太太端着出去,分给大家尝,叫大家看看味道怎么样。
    这么一来,倒是很多人都知道,人家这林雨桐干成点事也是不容易。瞧这一点一点试的劲头,谁的成功那也不是随随便便的。
    各人的口味不同,有的重有的轻,饶是林雨桐的手艺好,但要找到一个大众都能接受的配比料,其实也不容易。
    虽然试的繁琐,但一周的时间效果是不错的。各种的酱料光口味就出来九种。
    这都是能生产的。
    还没投产,就做了宣传。就像是宣传中的那样,做酱料的初衷,就是希望孩子在学校吃的好。这个好,不光味道好,还得营养好。
    给自家孩子吃的,不含有添加剂的,营养更丰富的万能酱料,动心不动心?
    就跟买一瓶老干妈能干掉五个馒头一样,自家的酱料也有这样的魅力。
    捧着两罐子酱到学校,不知道因唯怎么样,因何却睡踏实了。她其实也不知道自己在慌什么,但就是短短的时间,家里条件的变化,父母的变化,叫她心里没来由的总是涌出一股子不安。这不安来自哪里,她也说不清楚。有时候感觉像是小偷,或是人生在哪里走岔了,感觉像是偷了别人的日子一般。甚至有些时候,她感觉对父母过去的记忆都开始变的模糊了。这种叫人忘记来处的感觉,很不好。这要不是爸爸还是爸爸,妈妈还是妈妈,她早就疯掉了。
    可这酱料摆在这里,她知道,这是浓缩的都是母爱。
    妈妈把对她们的爱,都浓缩在这方寸之间了。
    轻飘飘的,可又沉甸甸的。
    然后,她睡踏实了。那要不是妈妈,谁是妈妈?
    林雨桐家这边呢,要上新生产线了。赵年第一个找来,问要投资吗?要投资的话他们家可以投的。
    这个真不用。其实自家的设备没想的那么费钱。多是四爷找好了厂家,然后用自己设计的设计图,叫人家加工的。这设计图呢,又绝对比现在市面上的好。于是,不光设备那边给免费加工,还跟四爷请的律师签了协议,这以后卖出去一套设备,提成一份钱。当然了,四爷也不说这是自己设计的,只说是请了专家,而专家又不想露面。中间只委托给代理律师全权处理。
    所以人家得花钱买设备的事,自家不掏钱反而是创收了的。这里省一点,那里省一点的,其实投产的成本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被拒绝的赵年也不气馁,还跟四爷有说有笑:“以后有好的项目,喊一声嘛。”
    其实他还是对工人文化宫那块不死心。知道四爷这里用钱那里用钱,那文化宫占那么大的地皮,却没钱开工。
    等四爷跟那边把协议签好了,又开始跑银行,得把股份和地皮压给银行,从银行贷款。因此赵年还是想多少掺和一点。
    四爷就说:“你自己是做家居用品的。那边的家具厂扔了这么长时间了,你怎么不接手?”
    赵年还愣呢:“做家居跟做家具不一样?”
    废话!知道不一样。
    可你为什么不能整合起来做一系列呢?
    赵年一拍脑袋:“我这死脑筋,打小在纺织厂,除了跟布打交道,还是跟布打交道,竟是一直没往这地方想。对的!对的!你说的是对的。做到一块这就是一回事。”
    说着跟四爷抱拳:“你这兄弟我认了,仗义!”
    然后乐呵呵的跑了,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来骚扰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