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授的婚后生活 - 第123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情来的快去得快, 就是半日功夫而已。
    却是闹得呼呼喝喝。
    李芝心中紧张得厉害, 完全不敢面对顾青瓷,因为那天玉珠日被她带出去的。
    她想跟顾青瓷说不关她的事, 她什么都不没做不知道。可是一想着顾青瓷连白氏都不怕,说告状就告状,说顶嘴就顶嘴。
    现下白氏更是让人送去了庙里, 李芝只想一张就愈加胆怯, 怕自己过去一说, 反而让人更讨厌。
    其实这个时候她应该回家,但因为没住满一个月,若是回去了肯定让婆家人好奇,如此势必会问原因, 再知道李家出了那么大的事,连白氏都被送去了庙里,心中肯定有想法。
    所以尽管有些不适, 到李芝依旧还是没走,只管住着,唯一让她觉得松一口气的是,顾青瓷在另一个院子里,只要她不过去平素就见不着。
    这边老太太在, 也不会觉得尴尬。
    李芝这样的性格, 竟是连个认错的气都没有, 相比于李蝉, 两人虽然都有些内向, 但是李蝉更直爽单纯些,李芝小心思多且更胆怯,因为害怕,所以一直龟缩着,逃避不如面对现实。
    顾青瓷是什么人,明显的吃软不吃硬,这事严格论起来,李芝并不是主要原因,她错在是非不分,立场不坚定,轻易被白氏鼓动就成帮凶。
    她若肯真心实意早早去跟顾青瓷认个错道个歉,顾青瓷还能一直抓着她不放?顶了天就是说几句不好听的话。
    原来就是自己做了错事,老实听着这事也就过去了。
    顾青瓷自己都是这样想的。
    先前她刚知道是李芝帮着白氏的时候,心中十分生气震怒,恨不得当时就冲到李芝面前将她怒骂一顿,骂她是非不分,心思歹毒,忘恩负义!
    自己对她又不差,不止教她们姐妹读书识字,往常她母亲从家里送东西过来她也都少不了分她们一份,已然对得起人。
    直到把白氏送去了庙里,顾青瓷一口气出了,对李芝的气也渐渐平复下来。
    心里头想,算了,她年纪也不大,又是那样胆小怕事的性格,说不定是被白氏威胁的,要是李芝来给自己认错,自己还是原谅她这一次。
    顾青瓷左等右等一直没见李芝过来,招个丫鬟去看她是不是回婆家去了。
    丫鬟去了很快就回,说姑奶奶没有走,还在。
    于是顾青瓷就十分纳闷,她是不准备来跟自己说些什么?
    李成则见顾青瓷非常纠结,一阵好笑问她什么事儿。
    顾青瓷鼓着脸颊气呼呼把事情说了,说李芝帮着白氏把玉珠骗出去,现如今自己都不准备跟她计较了,但她连过来道个歉的想法都没有,故而自己十分憋屈。
    李成则安慰了她一阵,就说:“你既然已经把这件事放下不打算追究她可,就莫要再去想,不然只会令自己生气。你看,做错事的大妹妹,但是她却没有去面对承认的勇气,所以该内疚惶恐的是她才对。而于官官来说,也并非全然没益处,起码你对大妹妹为人出事性格人品有了更多了解,日后你是想远着她亦或是远着她,心里也清楚了,并且人家再没资格说什么。”
    顾顾青瓷听着李成则跟她讲的道理,心里渐渐也舒服多了。
    觉得相公说得对,她为何要为了一个李芝将自己气着了,既然李芝会因为人家的一句话就给人做帮凶软,她日后远着就行,再没必要什么都惦记着人家。
    顾青瓷想通后就将这事给丢开了。
    不过没想到李芝缩着不敢露面,李蝉却来了。
    她是中午吃了饭后过来西院的。
    小丫鬟把她领进来,李蝉两只手绞放在前面,有些不好意思。
    见了顾青瓷就喊了一声:“嫂嫂。”
    顾青瓷指了指旁边的位置,“过来坐。”
    也没因为李芝的事就冷待李蝉。
    李蝉乖巧过去了。
    “我过来……是有些话要跟嫂嫂说。”她倒是开门见山,一点都没拐弯抹角。
    桌上茶壶添了茶,顾青瓷又让人端些点心过来。
    “小妹有什么事儿?”顾青瓷讶异地看了她一眼。
    李蝉抿了抿唇,其实那话她有点不好说。
    自己娘帮着白家人设计玉珠的事,李蝉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当时家里闹腾得那样厉害,一家人吵吵嚷嚷。
    老太太发了好大的火,让她娘跪足了两个时辰,第二天就一点没犹豫地把人送走了。
    白氏走了之后,李芝就面上恍惚怔忪,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开始李芝以为她是不忍心见白氏被送走,就并没有去劝她。
    李蝉自己并不伤心,她并不觉得把白氏送去有什么不好,白氏联合娘家人算计自己家人,还坏了自家的生意,这桩不管放在谁家,估计只有被休回娘家的命,几蝉觉得老太太已经很对得起她娘了。
    况白氏从小到大对他们两姐妹都不怎么好,故而李芝对白氏也没那么重的感情。
    知道后面才渐渐觉察处不对,然后她就去细问李芝,问了一会儿李芝就哭着说了出来。
    说是她耳根子软听了白氏的话被白氏利用了,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如果她知道白氏和白来的计谋,一定不会把玉珠带出去。
    李蝉和李芝其实姐妹,一起想法,还能不了解自己姐姐。
    她当时就冷下了脸,说:“姐姐在我面前就不要再说这些话了,你说自己不知道娘为什么让你把玉珠带出来,既然不知道你就应该直接拒绝才是,你不答应娘还能杀了你不成?
    若你要说自己当女儿的不好违背母亲的话,那也可以私下去找嫂嫂把事情告诉她,算是提个醒儿,嫂嫂意会后自然寻个借口不让玉珠出门,到时候你跟娘那边也不很好说。姐姐心里其实未尝没有想到,却偏偏还是答应了娘,说到底还是自私懦弱,只在心里祈祷万一,万一白家人不会对玉珠做什么,呵!”
    李蝉这个“万一”说得万分讽刺。
    停顿了一下,又继续道:“嫂嫂有亏待过你吗,她不止教我们认字读书,侯府里送来东西也从未忘了分在我们姐妹一份,你要是稍微有一点良心,那不该做那样的事。如今已经做了挽回不了,现在,你该自去嫂嫂跟前赔礼认错才对,何必每日苦着一张脸,好像是别人对不起你一样!”
    李芝被李蝉说得眼泪扑簌簌的往下掉,心里不愿意承认的事被妹妹说出来,只觉得异常难看。
    她其实就没把玉珠那事当成个大事,加之是被白氏误导,也觉得玉珠是个丫鬟,能嫁进好人家是她的福气,她怎么会不愿意呢。
    以己度人,虽然有些犹豫怕顾青瓷后面回生气,最终还是妥协了。
    “……我没有想到,以为娘自己会有分寸的……”李芝说道。
    “你去同嫂嫂说去,你去同嫂嫂道歉。”
    李蝉虽然是妹妹,这点倒是比她坚决有见地。
    李芝听这话心里就先退缩了,道:“嫂嫂应该不会怪我的,她……”李芝说不下去了。
    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很恐慌。
    就是以前,她都是有些敬畏顾青瓷的。
    李芝从没见过那样的女人,她敢不听婆婆的话,敢顶撞人,无视那些普通女子必须守着的规矩。
    李芝觉得,她要过去承认她带玉珠过去是别有居心,顾青瓷一定不会饶了她,毕竟她对娘都能毫不容情。只要自己不过去,这件事就只能这么过去了。
    所以任李蝉怎么说,最后李芝芝低着头不说话。
    李蝉被姐姐气得半死,她一个姑娘脸皮薄,也不想再说,扭身就跑了。
    后来想了想李蝉自己心里还是过不去,翻了个夜,自己就过来了。
    来了之后,顾青瓷一问,心里也不好意思起来。
    好在她对顾青瓷亲近,虽不好意思却还是直说了。
    “嫂嫂,之前姐姐那事儿,姐姐耳根子软,又经不住母亲说,才做错了事,该给嫂嫂陪个不是,姐姐心有羞意,我是妹妹,待她来替嫂嫂认个错。”
    她也聪明知事,并不说让顾青瓷原谅李芝这种话。
    顾青瓷就笑了笑:“跟二妹妹不相干,倒不用二妹妹来赔礼道歉。”
    这话算是不软不硬,不过她气的不是李蝉。
    说了这话就说了笑。
    李蝉自然不会有什么想法,她知道顾青瓷是面冷心软的性格,多软语说些求饶的话,她多半就不计较了。
    果真后面顾青瓷面上也缓和起来,也说提起人有多大的怒气。
    李蝉不知道顾青瓷是因为早先被李成则开导安慰过了,是不再生李芝的气,但也说明她以后再不会痛以前似的对李芝,姑且不远不近处着罢了。
    李蝉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不会觉着不对,本来就是李芝自己造的孽。
    她竟然都不肯亲自过来认个错,如此顾青瓷还焉能对她和和气气,万事想着人一份。
    李蝉不过事做了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而已。
    一家人低头不对抬头见的,她若装作不知,更会觉得尴尬。
    在东院略坐了一会儿后,李蝉才走了,顾青瓷留她吃饭,李蝉说不用没留。
    晚间李成则回家,顾青瓷就把这事儿说给他听,说妹妹倒比姐姐懂事,心思也更加通透。
    李芝在李家住了一整个月才被接了回去。
    这一下子,家里人更少了。
    等李蝉下半年嫁了人,东院那边就只有老太太和李保德。
    老太太越大觉得李家人丁稀薄,这会儿就显得有些冷清。
    每日让丫鬟把大姐抱过去玩,又对顾青瓷李成则分别说了好几次,意思只有一个,让顾青瓷争取再怀一个。
    李成则其实十分不赞同,大姐儿都才一岁,带都带不过来,怎么有精力再生一个。
    但是老太太不管这些,只知道自己还没曾孙,日日求神拜佛。
    第134章
    大姐儿满了一岁后, 李成则就给她起了个大名,李芮安。
    有了大名就可以上族谱, 序齿, 不过还是要等到过年的时候,毕竟开宗祠是个大事, 平常无事的时候也不会特地去开。
    大姐儿学走路学说话, 正是好玩儿的时候。
    冯如似最喜欢带着她, 他现在不再在老师那里寄宿学习,基础打牢就改成了走读, 早上出门下午回家,五天一休。
    课业上的事不需要谁盯着说,冯如似自己尤为自律,每日的知识点必定是在学堂上全部弄懂,课业是全部完成了的。
    故而回家就可以先陪着大姐儿玩一会儿, 抱抱她, 扶着她走路。
    两人感情十分要好。
    小孩子长得快, 一天一个模样,大姐学会走路之后家里更热闹了些。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