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村花[六零] - 第9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柳老太看柳老头沉默,又接着说道:“咱也不是真的就放任孩子不管了,总要让他们这当爹娘的上点心吧。等咱们老了,剩下的家底一分,不还是他们的。他们自己在自家当家做主,过得好不好的,也怨不着别人了。再说了,这兄弟间有了比较才能知道上进。”为了能说动老头子分家,柳老太太也拼了,她说了不少分家后的好处。
    柳老头依旧沉默,就在柳老太以为他睡着的时候,他才说道:“你让俺在想想。”柳老头年轻的时候跟着队伍满世界跑,经常不在家,跟儿子们相处的机会也少。等到退伍了,他就想着儿孙能承欢膝下,谁知道人多了,这是非也多,天天吵吵嚷嚷,他满足了这家满足不了那家。
    他总以为自己一碗水端的很平,那天被大丫当着好多人的面一通说,他才发现他一直以为的公平都是假的。这几天他也想了很多,只是没想到老婆子都支持分家。看着身边呼呼大睡的老婆子,柳老头气的使劲推了她一把,这老婆子她倒是心宽,睡得怪踏实。
    第二天柳贝贝特意起了个大早,她爹那个人固执的很,也不知道她娘说通没有。
    “娘,早,俺爹呢?”走进堂屋就见柳老太太在那里坐着,只是不见柳老头,柳贝贝当即问道。
    柳老太太朝外边努努嘴,“还不是你个小没良心的,你爹他啊,琢磨了一晚上,这不还在床上躺着呢。”
    “娘,您的意思是这事成了?”柳贝贝惊喜的说道,看到她娘点头,她抬脚就往外面走去,“俺去看看俺爹去。”
    这个丫头,柳老太失笑的摇摇头。
    这天的早饭很安静,只能听见呼噜噜喝粥的声音,就连平时总是大声嚷嚷的周兰花也难得安静的吃着饭。吃完饭,众人收拾收拾东西准备去上工。柳家已经连着两天没有好好上工了,虽说是农闲,可一大家子一个人也不去,难免被说道。
    这时,柳老头开口了:“中午下了工都早点回来,俺有事情要说。”说完就头也不回的回屋去了,老头子年纪大了,腿脚又不好,像这种农闲的时候基本不去地里赚工分的。
    “娘,啥事啊,瞧俺爹那严肃的样子,您先跟俺们说说呗,好让俺们心里有点数啊。”周兰花抹抹嘴巴,笑嘻嘻的问道。今天早上吃的是鸡汤野菜糊糊,别说,加了鸡汤味道就是不一样。
    柳老太瞪了周兰花一眼,懒得理她,也跟着老头走了。
    老头老太太都走了,柳贝贝紧跟她娘的步伐,“娘,俺去小兰家借几本书看。”今年六月柳贝贝正好小学毕业,她想要继续上学的话,就需要复习复习以前的知识,毕竟以前的东西都忘记的差不多了。
    这两天柳贝贝找了找以前的课本,四五年级的还好,一二年级的都没了。小兰是村支书家的孩子,正好上三年级,应该有她需要的课本。
    柳老太太挥挥手,“去吧,早点回来啊。”
    “哎,”柳贝贝答应一声,回屋拿了点东西就去了小兰家。
    刚好小兰在家,她说明来意,小兰也大方,很快就给她找齐了课本。柳贝贝也没白借小兰的课本,她给了小兰几颗糖。糖是稀罕物件,柳老太太疼闺女,每个月总要给闺女买上点存着吃。以前老太太都是去县城买大白兔奶糖的,那玩意儿好吃,就是有点贵。去年闹灾慌,老太太才不去县城,只在镇上买点硬糖。就这也是偷偷买的,全家只有柳贝贝有。
    拿了课本柳贝贝也没回家,她跟着小兰到了小兰睡觉那屋,让小兰教她。柳贝贝脸皮厚,让个比自己小的孩子教也不心虚,她从一年级的课本开始,让小兰讲给她听。小兰学习好,也没有嘲笑柳贝贝,只回忆着老师教的慢慢讲给柳贝贝听。
    两人一个讲一个学,很快就把一年级的数学过了一遍,柳贝贝看看天色,拿上书就从小兰家出来了,两人约定明天再来。
    回到家,屋里静悄悄的,柳贝贝也不在意,她回屋放下书本,又去敲她爹娘的房门。“爹,娘,俺回来啦。”
    屋里柳老太太正在清点家当,听见柳贝贝的声音头也没抬的回了一句,“回来就回来呗,娘忙着呢,一边儿玩去。要是饿了就去冲碗麦乳精喝。”
    “娘,您忙啥呢?”柳贝贝听见她娘说话,推开门走进来,一看,哟,好多钱和票啊。当下柳贝贝就问道,“娘,您发财了啊?”
    柳老太太翻个白眼,这年头都是穷鬼,她上哪发财去,这些还不是靠她一点一点省吃俭用省下来的。
    看老太太不说话,柳贝贝无趣的撇撇嘴,再看她爹俩眼瞪着她,柳贝贝直接举起双手投降。“那啥,您忙,俺先走了。”
    柳贝贝又回屋看了会书,才听见冯喜娣喊吃饭。吃完饭一家人谁也不急着走,都等着看柳老头。像这种家庭大事女人是没资格参与的,屋子里除了柳贝贝硬着头皮留下来,也就只有柳有银和柳有粮兄弟俩。周兰花几人早就被柳老太赶出去了,至于孙子辈,都还没成家,有他们爹在就行。
    柳老头抽着烟久久不语,只把众人等的心焦。只见柳老头猛吸了几口旱烟,他把烟杆子在桌子上使劲磕打几下,才说道:“老五呢?这是不打算回来了咋地。”吃过饭柳老太就托村里去镇上的人给老五带口信,说中午家里有事,让他务必回来,没想到都这个点了,老五还不回来,看来真像孩儿她娘说的那样,老五是嫌弃他爹、他这个家了。也罢,不回来就不回来吧,就像孩儿她娘说的,家里不是只有他一个儿子,他们两口子还能动弹,不指望他养老。
    想通了,柳老头也不纠结了,儿女都是债啊。“这俗话说的好,树大分枝,人多分家。这两天俺跟你娘也琢磨了琢磨,俺一直觉得自己对你们每家都很公平,可是呢,你们自己怕是都觉得自己吃亏。”
    两兄弟对视一眼,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听了他爹的话同时说道:“爹,俺们不觉得吃亏。”他们心想,他爹说这话啥意思,是不是家里的婆娘又闹腾了?柳有粮想想觉得不可能,冯喜娣没那个胆子,他猜可能是二嫂说了啥话让他爹听着了。所以,柳有粮就看了柳有银一眼,这一眼看的柳有银脸黑,老四啥意思啊。
    柳老头没给两兄弟太多时间思考,他接着说道:“吃亏不吃亏的,你们自己心情最清楚,俺呢也懒得在琢磨这个。今儿把你俩叫来主要想说啥呢,咱家啊,到了该分家的时候了。”
    柳老头说完这句话就抬头看两个儿子的反应,见他们想要说什么,抬抬手阻止他们的话,“你们先听俺说,这老二家的大小子已经十五了,过几年就该娶媳妇了。可是你看老二家的,还是这么懒懒散散的,将来新媳妇进门咋整?有这么个不着调的婆婆,大小子能娶到好人家的闺女?还有老四家的,软绵绵的一点主力劲儿都没有,将来咋能当的起家?俺跟你娘马上就要六十岁了,没几年活头,又能管你们到啥时候?你们再不立起来,将来咋整?
    俺当年之所以愿意跟着部队打鬼子,一是,那鬼子可恨,一日不除咱就一日不能过好日子。二呢,也是想混个好出身,咱祖辈没本事,咱不能比祖辈还没出息吧?可你们看看自家婆娘,你们好好想想,要是哪天俺跟你娘俩腿一蹬走了,你们能过啥日子?
    所以啊,俺就琢磨,不如趁着俺们还能动弹,给你们分了家。以后你们自己过自己的,是好是坏都是你们自己的本事,谁也怨不着谁。
    老二呢,三个儿子,你自己是大队长,只要老二媳妇改了好吃懒做的毛病,基本上俺不担心。老三在部队,他户口都牵走了更不用俺们操心。倒是老四,这两年年景不好,城里还不如乡下呢。俺跟你娘商量了,你呢,先在家跟着大队挣工分,等灾年过去,俺想办法给你在镇上找个工作,哪怕是个临时工也比种地强。
    老二也别说俺当爹的偏心,你们都是俺的儿子,俺打心眼里希望你们都好。今儿上午俺已经跟村支书打过招呼了,也去村里看了看,村头和村尾地基都不错,够你们几家盖房子了住哪你们自己商量着来。俺也不准备给你们盖啥好房子,一人五间土坯房,地基是按人头给的,这个没法说,别的东西俺都给你们准备一样的。再给你们一家做一张木床,一套桌椅,两床新被子,等房子盖好,你们就搬出去住吧。现在你们屋里的东西也都是你们的,到时候一起搬走。
    此外呢,私底下俺再给你们一家五十块钱。老五没来,这钱就没他的份,你们也别说漏嘴。这钱最好藏严实喽,这年景,难免有那过不下去走险道儿的。”絮絮叨叨柳老头说了一大堆,末了,他问道,“你俩还有啥不清楚想问的?都一次说清楚得了。”
    两兄弟对视一眼,叹口气,他们能说啥,他们想说不分家,可听他爹那意思分家也是为了他们好,他们好意思说不吗?就像他爹说的,他爹娘都快六十了,他们好意思再让爹娘操持?
    “行,都按爹说的来吧,就是那钱俺不要了,爹也说俺好歹是大队长,有工资有粮票,钱留着给爹娘买点好的补补,这些年连累爹娘给俺们操心了。”柳有银心灰意冷的说道。
    柳有银说完,柳有粮也跟着说道:“俺也不要,这些年俺没给家里交过一分钱,咋还能要爹娘的钱呢。”
    “行了,这钱,你们当是给你们的,俺是给几个小孙子的,就当是提前给他们支出的彩礼钱。”两个儿子的表情还是让柳老头满意的,仔细想想,也就这两个儿子靠得住了。
    听说钱不是给自己的,哥俩又对视一眼,不知声了。
    “爹,咱这附近山上不是有石头么,俺看人家有盖石头房子的,要不咱也给俺哥盖那个得了。石头的多结实啊,不怕风吹水泡的。”关键是柳贝贝想起来今年下半年雨水多,好像还发了洪水,这土坯房子不保险,她记得就有几家房屋倒塌的。砖瓦房倒是好,只是现在的柳家已经够招人眼球了,再盖几间砖瓦房不是明白着告诉别人柳家有钱吗。她只能退而求其次想着用石头的。村里也有人家盖石头房子,那石头就是从山上踩的,顶多费点事,关键是保险。
    柳老头一愣,村里大多是土坯的,也有砖瓦房,石头房子少,他一时没想起来。比起土坯房,石头房子要开采石头费力些,它又比砖瓦的便宜,有些人家盖不起砖瓦房,又不想盖土坯的,才会盖石头房子。像柳家,就是五间砖瓦的正房,其他的偏房都是土坯的。
    两兄弟一琢磨,柳有银说道:“爹,俺看小妹说的这个成,石头的比土坯结实还不掉土,干净。这会儿又是农闲,俺找几个人去采,用不了几天功夫。”
    柳老头一听,也跟着说道:“那成,事情就这样吧。等房子盖好了你们就搬走,至于粮食,到时候还是按照人头每家给你们分点,让你们吃到秋收。你们这段时间的工分到时候就算到自己家。至于这段时间还是一起吃住。”
    两兄弟连连答应,事情都说好了,柳家就算分了家。至于不在的老五柳有田,谁也没说,不过柳老头有嘱咐到时候盖房子给他盖一处。还有老大家的,虽然马招娣被赶走了,老大不能没人送终,日后总要过继一个侄子的,也得有个屋子。老五家的好说,他两口子能有四分的地基,老大家只能是买地基了。
    第23章 柳老五回家
    两兄弟看着身后的屋子, 内心复杂, 尤其是老二柳有银。他大哥没了,按理说他爹娘应该跟着他过的,可她爹娘宁愿自己单过, 把他们都分出去, 也不愿意跟着他。说什么身子骨还能动弹,家里还有小妹没出嫁,不想给他家添负担。
    其实他心里明白, 他家三个小子负担重是一回事, 他媳妇周兰花也是个问题。他媳妇懒散, 家务活能推就推,地里能躲懒就躲懒,爹娘如果跟着他过,将来谁做饭?他娘年纪大了,如果在他家还要做饭, 那到底是谁养着谁, 他柳老二丢不起这个人。他小妹更不用说了,那就从来没碰过锅铲,他要敢让小妹做饭,他娘就敢大耳刮子删他。
    柳有银看着柳有粮说道:“老四, 咱爹娘虽说把咱分出去了,可到底也是为咱两家好, 你看看咱爹, 啥都给咱两家安排好了, 又是给钱给粮食的,咱做人得讲良心,可不能做那不孝人。咱爹说的对,不管是你二嫂还是弟妹,身上的毛病都不少,以前有咱爹娘在上头顶着,如今咱也该学会自立了。俺想好了,这段时间咱家的家务都给你二嫂做,让她先熟悉熟悉,平日里她就知道躲懒,也让咱娘和弟妹休息休息。”
    柳有粮连连摆手,说道:“那哪成,二嫂做是二嫂的,喜弟也不能闲着。不是俺说,你看五弟妹,都是老五给惯得,这都爬到老五头上了,还敢给咱爹娘甩脸子,要不是看她是个女的,俺都想揍她。”
    柳有银拍拍四弟的肩膀,可不是咋地,老五媳妇确实不像话,只希望分家后老五媳妇儿能消停点,老五也能过点好日子。看看眼前老实巴交的四弟,再想想心眼贼多的老五,柳有银心里叹气,“老五的事,咱也别瞎操心了,说的多了,指不定老五还怨咱们呢。俺算是看明白了,咱爹娘啊,这回是真的伤透心了,不然咋舍得分家呢。咱爹只把咱们的路都给安排好了,也不提孝敬的事,俺明白他老人家的心思,觉得自己有退休金拿,不想给咱两家添负担。可咱爹不提,咱不能当做不知道。
    老四,俺是这么想的,咱村里有那分家的,日子过得好的,每年除了给粮食给肉还给两块钱;日子不好过的也就给点粮食。俺呢,有工资,又是老大,俺打算每年给咱爹娘五块钱,粮食呢就给点白面,咱小妹也爱吃那个。”
    不等柳有银说完,柳有粮马上答道:“那俺家也跟二哥一样吧,二哥你先听俺说完,”柳有粮看二哥有话说的样子,马上打断他,见二哥点头,他才接着说道,“俺知道二哥想说啥,俺家现在是没啥本事,可俺跟喜弟都有力气,工分挣得多,俩小子现在还小,花的也少。二哥家虽然有工资人口多,可俩侄子都不小了,这花费也不少。真要论起来,还不一定谁家艰难呢,再说咱爹不还说等灾年过去给俺找门路么,到时候俺说不定就能当工人了,二哥可别羡慕。”说完,柳有粮摸着脑袋嘿嘿傻乐起来。
    柳有银看着弟弟的啥样,也笑了,“行,那就咱一家先给五块钱,如果日后涨了工资在多给点。这事咱也跟老三说说,咱爹既然不说要咱孝敬肯定不会跟老三提这事,老三估计也想不起来要给。咱也不说别的,只说咱两家商量着现在赚的少先给五块,往后赚的多了在另算。”
    要说这兄弟几个,就属老三家日子好过,夫妻俩都在部队,领着双份的工资不说,吃喝还不要钱,有部队供应。每个月能存下不少。以前老三每个月都会给邮寄五块钱回来,过年过节能回家的时候也买不少东西提回来,不管是结婚前还是结婚后都没变过。用老三的话说都是一样的兄弟,没道理哥哥弟弟都往家里交,他就例外。也是因为这,老三虽然不跟他们一起住,他们的感情却很好。
    两兄弟商量好,就各回各屋找媳妇说这事去了。当然老两口私底下另给的五十块钱,两兄弟都不准备瞒着媳妇,他爹娘都这么为他们着想了,怎么着也得让媳妇知道知道。
    两儿媳妇听完反应也各不相同,周兰花说道:“咋才给这点?”柳家大概有多少钱,周兰花早就算过了,只他男人当大队长这三年每年就有六十块,加上老三邮寄的,老大的烈士补助,还有老头子的退休金,一年能有好几百。就算去除几个孩子上学,家里的花销,也不应该给这点,一家给五十两家就是一百,老头老太太手里还剩多少啊。周兰花当下就不乐意了。
    “你说啥?”柳有银正感动他爹娘为他们着想呢,周兰花就说爹娘的不是,柳有银能乐意,他想也不想的给了周兰花一个耳光。他站起来指着周兰花说道,“俺告诉你周兰花,你别给脸不要脸,俺爹娘对你咋样你心里没点数咋地。啊?别说给钱了,就是不给你一分那也是应该,俺爹娘不欠你的。”
    “好你个柳老二,你竟然敢打俺,俺跟你拼了。”周兰花嗷呜一声站起来,她习惯性的想去扯头发,伸手抓了几下没抓住,才反应过来如今是跟个男人打架。抓不住头发,她手立刻往下,在柳有银脸上使劲儿抓了几道子。
    脸上火辣辣的疼,柳有银也火了他上前抓住周兰花的手使劲儿往身上踹了几脚。“打你咋地啦,俺早该打你了,你看看你懒得,平日里谁说你啥了。你不想做饭,哪次不是大嫂和四弟妹给你做的。啊?你还不知足。就你这懒婆娘,换了别家试试?俺告诉你周兰花,打明儿起,一天三顿饭你都给俺做去,一直到新房子盖好搬家为止。要是让俺再看见你偷一次懒,你就给俺滚回周家去吧。”
    越说柳有银越气,想想周兰花平日里的做派,他越发坚定了改造周兰花的心。她爹说的对,就这么个懒婆娘将来三个儿子的亲事非让她耽搁了不可。
    这边柳有银周兰花上演全武行,那边柳有粮屋里倒是安静的多,柳有粮看着冯喜娣严肃的说道:“喜娣,俺知道你性子软绵,害怕你妈,可咱娘说的对,你也是当母亲的人,要是不立起来以后咋整?咱们要是分了家,你妈能不上咱家来打秋风?是,那是你亲妈,咱不能真的不管,该给的还是要给。可是你妈啥人你最清楚,俺跟你说明白吧,你要是愿意每年给你妈点粮食,俺也不拦着,可你要是饿着俺跟俺儿子,养活你冯家一大家子,俺绝对不饶你。大嫂啥下场你也看见了,到时候不用咱妈出手,俺亲自送你回冯家。”
    “咱就不能不分家吗?俺娘那脾气俺是真的怕,俺就怕到时候拦不住她,你去跟咱娘说,咱不分家成吗?到时候家里的活计俺全包了,啥也不让咱娘干,不然,不然让咱爹娘跟着咱们过也成。”冯喜娣哭丧着脸说道,她那个娘家妈她是真的害怕,不分家还好,有她婆婆在,她娘不敢太放肆,一旦分了家,想想那后果,冯喜娣打了个哆嗦。
    听了冯喜娣的话,柳有粮没好气的说道:“想啥呢,咱爹娘分家还不是为了俺们几个兄弟好。再说了,俺大哥是没了,二哥三哥还在呢,咱爹娘要是跟着咱们住,你让俺二哥咋做人?俺娘都那么大了,你还要俺娘跟你操心,臊不臊得慌。俺想好了,等盖好房子,咱挖一个地窖,把粮食啥的都藏里头,外头只留一点。你娘要是来闹,你实在招架不住就让她去厨房看看呗,她要是扭头就走,那就算了,她要是敢拿了咱家的粮食回家,回头你就去冯家哭去。你娘不要脸你兄弟总要的吧,他们家可是都有孩子的。”
    看着冯喜娣耷拉着脸,柳有粮继续说道:“你也别怪俺心狠,俺也得为俺爹娘和两个儿子想想。俺爹娘省下的粮食,俺为啥要给外人?再说了,你不趁着现在狠下心肠,等将来咱真的当了工人,你娘不得闹得更凶?”
    冯喜娣眼前一亮,犹豫着说道:“咱真的能当工人?”
    柳有粮白了她一眼,自信的说道:“那还有假?俺爹啥时候说过假话?你看俺二哥那个大队长,人家不也是看俺爹的面子给的。不然当过兵的那么多,他又不是最出色的,人家为啥给他?俺爹也说了,这会儿城里光景更不好,咱们农民好歹还能分点粮食,再不济还能吃野菜,城里有的人家拿着票都买不着粮食,得饿着肚子上工。”
    像是想象到了未来的好日子,冯喜娣咬咬牙,说道:“俺改,反正俺娘从小对俺们姐妹不好,大姐就让她嫁给了一个瘸子换彩礼,俺要不是遇见你,也好不到哪里去。你说的对,俺也有儿子要养着,可不能饿着咱儿子。”她男人没说一点也不管她娘,这点她很感激。她太了解她娘了,知道她分家绝对会来要粮食的,而且是全拿走,她娘才不会管她会不会饿肚子,她娘在乎的永远都是儿子,哦,现在还有孙子。闺女和孙女在她眼里都是赔钱货,是用来给儿子换钱用的。
    当天下午上工,两兄弟就去找了村支书,表示下工后去选地基,明天开始盖房子。
    柳家兄弟要盖房子分家的事情,一下子传开了。
    “俺说有粮啊,你家真的分家啦?”干活的时候,有人凑到柳有粮跟前问道。不知道为啥周兰花不在,不然他们也不会去问柳有粮。柳有粮两口子出了名的笨嘴,问十句不见得能答一句。
    柳有粮头也不抬,只用鼻子嗯了一声算是回答。
    “那你家都分了啥啊?得有不少钱吧?”柳有粮右边干活的人也凑过来说道。
    柳有粮看了他一眼,瓮声瓮气的说道:“别人家分家有啥俺家就有啥。”他是不爱说话,可不代表他傻,这些人啥意思,当他不知道呢。
    “钱呢,给了多少?听说还给你们盖新房子了,啧啧,早就听说你家有钱,这回怕是分的不少。”没听见柳有粮说分了多少钱,这人不甘心,故意扯着嗓子嚷嚷几句。
    柳有粮停下手里的活,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又看看四周伸长脖子等着他回答的人。“你啥意思?俺家盖新房子咋地啦?那国家规定分户就按人头给地基,谁规定盖房子要钱啦?俺可是记得年初国家鼓励开荒,说是开采出来的石头茅草胶泥都归个人,想要的都能拉走,俺家就不能自己去开采咋地?俺家有钱没钱跟你啥关系,你这么关系俺家的事,用不用俺让俺娘给你来说道说道。”
    柳有粮知道,一旦他家要盖房子的事情传出去,肯定有人来打听,他没想到回来的这么快。好在他在家时就跟他娘讨了主意,又有他妹跟着演练了几遍,没想到这人问的话他们正好演练过。
    被怼的人摸着脑袋讪讪的发笑,他也没想到平时不吭声的“呆瓜四”这么会说,一时有点下不来台。
    “那粮食呢,分了没有?老四你给说说呗,俺没别的意思。”说话这人跟柳有粮同辈,叫柳玉财,他家也是兄弟好几个,天天吵吵闹闹的,看到柳家分了家他仿佛看到了希望,也琢磨着是不是回家说说分家的事。他家没钱,他自然不关心柳有粮分了多少钱,但他关心粮食啊,这年头粮食比钱金贵。
    柳有粮叹了口气说道:“家里没多少粮食了,咋分?俺爹的意思现在一起吃着,等房子能住人了,在看看剩多少粮食,按照人头一家分一点凑合凑合,再多也没有了。就是俺家今年的工分各家归各家,到时候能分多少就看自己了。你们问完了吗?俺还得干活呢,俺还想着能多分点粮食呢。”
    说完柳有粮挥开挡着他的人,挥舞起锄头卖力的干活。别说,分了家柳有粮干活更卖力了,这可是关系着自己一家子的口粮呢。
    其他人面面相觑,见问不出什么,都各自去干活了。
    第二天一大早,柳家果真如柳有粮说的那样,拿着锄头去荒山开荒去了。
    说是荒山,其实也不大,顶多是个小山包,只不过山上长满杂草碎石头,没法耕种,这就需要人自己开出来。开荒是体力活,但是并不会直接给工分,只是你可以拿着开出来的石头杂草换工分,开的越多换的也多,是以,农闲的时候很多人愿意来开荒。
    光靠柳家自己开石头肯定是不够的,私底下柳老头找村支书和会计拿钱买了一些石头,这些都仔仔细细明明白白的记在账上。
    这年头讲究一草一木都是国家的,禁止私下开采,谁如果私底下拿了“国家”的东西,是要被批评的,严重的甚至要坐牢。
    这边柳家为了新房子忙的热火朝天,那边,柳家盖新房分家的事儿传的沸沸扬扬,马家沟、西洪沟、东洪沟,整个洪沟公社,甚至有那好事者专门去镇上找了柳有田,问他分家的事。
    柳有田有些懵,这两天他跟媳妇都住在岳父家里,他媳妇说除非他娘跟她道歉,否则不回家,他正琢磨着啥时候回家跟他娘说这事呢,咋就忽然分家了呢,分家还没人告诉他。
    徐慧也慌了,她赶忙收拾东西准备回柳家村,一边收拾,她还不忘记挑拨的说道:“你看吧,我说你家都把你当外人,你还不信,分家这么大的事都不告诉你。还愣着干啥,还不赶紧收拾东西回去,我跟你说,分家行,东西可一分都别想少我的,不然我跟你柳家没完。”
    徐慧也算过柳家的家底,知道柳家有钱,如今也顾不得跟柳老太婆母女生气了,她倒要回去看看柳家都分给儿子啥。回去的晚了,可就啥也捞不着了。
    “你放心,俺娘最疼俺,咱肯定是最多的。”柳有田拍着胸脯保证道。
    两人也没收拾多少东西,只简单的拿了几件衣服,推着自行车就出来了。俩人心里有事,自行车骑得比平时快了一倍,下半晌就到了柳家沟。
    “有田回来啦?这次咋回来那么早,不在岳父家多呆几天?”说完,这人不厚道的笑了。实在是柳有田两口子太不像话,娶了媳妇忘了娘说的就是他。他媳妇一个不如意就回娘家,每次不呆个十天半月不会回来。这次才四五天就回来可真是稀奇。
    “来旺家的,你这话说的,人家柳家前两天分家了,柳老五还能再岳家呆的住才怪。”说话这人同样看不起柳老五两口子,主要是徐慧太招人恨,她自认为自己是读书人,最看不起乡下这些村妇。
    柳有田听了脸上火辣辣的,他顶着众人诺与的眼光跟徐慧往村里走去。走到家门口发现居然锁着门,柳有田拍了两下门也没人应。
    “别敲了,你家没人,这个点都在村尾盖新房子呢。”柳家的邻居被柳有田拍烦了,拉开门没好气的说道。
    柳有田两口子对视一眼,推着自行车又往村尾走去,没走多远就看见村尾堆着一些碎石头。又看见前面不少人忙活着,不用问也能猜到找对地方了。两口子不约而同的加快了脚步。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