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阴狠毒妻 - 第一百六十二章 花落谁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花落谁家
    皇帝低眉思索了一会儿,道,“念在你对你皇兄有心的份上,朕允你。来人,封赏!”
    李公公上前一步,恭敬的候在一旁,等待皇帝接下来的指示。
    皇帝君飒枫手挥狼毫,提笔运气,一句呵成。随后将笔下的两份圣旨都递给了身边的李公公,扬了扬下巴,示意他宣读旨意。
    “凤王君临笙接旨……”李公公尖利的嗓音在大殿内余音绕梁久久不去。
    君临笙单膝跪地,微微的垂下头颅,道,“臣君临笙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凤王君临笙护国有功,朕念其征辛劳苦,特此赏赐黄金千两,御封为镇国大将军,官至从二品……”
    接着就是一堆其他的赏赐,君临笙并不在意皇帝会赏他什么,只要免死金牌到手,他的基本目的也就达成了。其他的,不过是顺带而已。
    皇帝好面子,这也许是上位者的通病。虽然不喜这个儿子,但在众臣子面前却依旧要摆出一副慈父的宽容样来,给君临笙的赏赐也是只能多不能少。
    等到李公公念完手中的那份长长的谕旨后,君临笙立刻接上前去道,“谢父皇恩赐,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公公走下台阶,将手中的一份旨意交与君临笙,然后拿着另一份旨意走出了大殿。
    皇帝干笑着,对他挥挥手,“皇儿也累了吧。退朝后就先行去你才母妃那看看吧。”君临笙起身施礼,随后站回自己的位置。
    接下来,皇帝又对其他的将领论功行赏,但这些已然引不起君临笙的半点兴趣。
    与此同时,李公公沿着皇宫外的蜿蜒长廊向静妃的寝宫长宁殿走去。
    长宁殿内,一个身披烟霞银缕金丝裳的美艳女子从殿内走出。只见她眉黛清丽,水眸如画,芊芊玉手扶着门廊,神情间很是疲惫却丝毫不影响她的美丽。
    “奴才见过静妃娘娘。”李公公带着身后十几个小太监向女子行礼道。
    “李公公不必多礼,只是殿前总管怎么会来本宫的长宁殿?”静妃温婉的问道,满是疑惑。
    李连海嘿嘿一笑,“不瞒娘娘,奴才是来送圣旨的。”
    静妃杏目圆睁,有些吃惊,“圣旨?给本宫?”
    “禀告娘娘,不止有给娘娘的,皇上还让奴才给俊王爷送了旨意。”李连海说完抱歉的笑了笑,静妃可以说是这后宫之中最好相处的妃子,待所有仆人都很好。
    静妃一听,竟还有给自己的孩儿的份,立刻拧了拧眉头。
    美人蹙眉,别有一番滋味。
    “李公公,本宫拜托你件事可行?”静妃说的有些赧意,溪儿现在身患重病不能起身,她只能这样对李公公说。
    李连海虽然不知是什么事,但看静妃犹豫的样子立刻回道,“娘娘尽管吩咐,哪用得着拜托这样的字眼,娘娘岂不是折煞小人吗!”
    静妃回头看了一眼,然后道,“李公公可否借一步说话?”说完,她用目光瞟了眼李连海身后的几个太监。
    “娘娘请。”
    静妃将李连海带进一边的侧厅内,李连海环顾了一下四周,看着里面的两个宫女忙来忙去,不由心生疑惑。
    侧厅内,一张雕花大床占据了李连海的视线。但因为帷帘厚重,且层层纱帘环绕,因此他并未看清里面的景象。
    “李公公就在此直接宣旨吧。”静妃淡淡的说完,就走向床沿坐下。
    李连海眼睛一转,料到纱笼内自是俊王爷因此也未推脱直接掏出怀中的圣旨宣读了起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凤王君临笙屡立战功,静妃教子有方,赏赐苏锦十匹,羊脂玉凝簪十串,珊瑚手钏一副……”
    李公公念完赏赐后,顿了顿又低声继续道,“因凤王请求,朕将此御赐免死金牌一副赠与俊王,望俊王能妥善使用。”
    说完,李连海从怀中掏出一个小木匣递与静妃。
    静妃机械的谢了旨,目光却胶着在木匣上,愣愣的。
    “你说,这是笙儿求来的?”她语气颤抖的问道。
    李连海点点头,“ 没错,正是凤王爷所求。您有所不知,当时凤王爷提出此建议时,就连皇上都是一脸惊讶呢! ”
    静妃虽然心里还是带着很多疑问,但她也知道,再问李连海也问不出其他。于是吩咐身边的丫环道,“心莲,取两锭银子给李公公。”说完将头转回看着李连海,“溪儿的事,李公公应该知道该怎么做。”
    李连海听闻静妃的话,又从丫鬟手中接过银子,狗腿的笑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静妃紧了紧手中握着的锦帕,一抹笑意挂在嘴角,将李连海送出了长宁殿。
    再次回到殿内,静妃长长的叹了口气。笙儿这番又是为何所为,她不得而知。那孩子从小就坎坷,算是个可怜的孩子。
    静妃虽然没有虐待玉贵妃的儿子,甚至可以说是好生的养着。但静妃性情本就淡漠,因此对这孩子的关心并没有那么上心。静妃对君临溪也是如此,并没有偏颇多少。
    她也知道自己的亲儿子有多喜欢这个孩子,但她却只能在偏僻之处独自看着。许是因为静妃的娘亲信佛的缘由,她相信着一切自有天注定,也就任由着两个孩子的成长。
    如今,笙儿竟为自己同父异母的哥哥求得皇上的免死金牌,静妃想到此眼眶有些濡湿。她虽淡漠,却并不是冷心冷清之人。她将屋内的其他人赶了出去,只剩一个贴身的陪嫁丫鬟胭脂,还有静躺在病榻之上的君临溪。
    静妃执起儿子泛着青白的手贴在脸颊上,细细的摸着,道,“溪儿,你三弟为你做了这么多,你怎么还贪睡着不起来呢?笙儿回来了,你就不想见见他吗?”
    静妃喃喃低语,声音颤抖哽咽,憔悴的美颜不知何时已经被泪水洗刷。
    一旁的胭脂连忙劝道,“小姐,您已经这样哭了三日了。不吃也不喝,若是少爷醒了该多难过啊。”
    胭脂的劝阻成功的让静妃收了收眼泪,但声音却依旧有些鼻音,“唉,胭脂你说我是不是做错了?当初应该多关心关心这两个孩子的,如今受了这么多苦,让我这颗为娘的心都泛着疼呢!”
    为人父母,又有谁愿亲眼见到自己的孩子体弱多病,受尽磨难呢?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