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福气绵绵 - 第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列靠下,赫然写着,“姜仲行”三字。
    梁秀才使劲眨眨眼,生怕自己看错了,又看了一遍,喃喃自语,“果真是姜兄!我这就给姜兄报喜去!”
    梁秀才恰好住在双溪村的旁边,自然也知晓同窗住在双溪村,当即跑去坐车的地方,问那赶车的老爷子,“老爷子,可去双溪村?”
    姜三爷子一听,这不是自家村子麽,再一打量面前人,不认识啊,就问,“后生,你去咱们双溪村有啥事?走亲戚啊?”
    梁秀才大喜,忙问,“老爷子是双溪村人?那您可识得姜家二郎仲行?”
    姜三爷子挠了挠脸,“我认识啊,姜家的二小子麽,出息着呢,在县里念书的,跟我是本家。”
    梁秀才卖够了关子,笑眯眯说,“小生在这里恭喜您了。姜兄这回可是考中秀才了,中的还是廪生。”
    姜三爷子“吼”地一惊,接着就是一喜,猛的把旱烟往车架上一放,“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快上车,我们快回去报喜!”
    虽然没听懂什么是廪生,可秀才姜三爷子还是听得懂的!
    他们姜家居然出了个秀才公!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作者有话要说:  绵绵爹是秀才啦~
    恭喜绵绵爹爹~
    第10章
    下午得了空,姜老头便带着儿子去山里打猎,打算今年跟家里多添些进项。也就是姜家,几个儿子都人高马大的,还学过几手打猎的本事,才敢往林子里窜,双溪村的别人家也就只能眼馋着。
    看着姜家三个儿子高高大大,领头的姜老头也身子骨硬朗,进了山就没有空手出来的时候,有那心里妒忌的大娘就故意说闲话,“咱们这前山后山的野物,都给这老姜家一家给独占了。”
    姜大郎、姜三郎都是嘴笨的,姜仲行却不是那等甘愿吃哑巴亏的人,冲大娘笑眯眯,“林婶,这山里畜生多,谁猎着了自是谁的。可没人拦着不让别人进,是不是这个理?”
    林大娘也是个怂的,说说闲话还敢,被人指着鼻子给怼回去,可就不敢吭声了,撇开头去,等姜家人走远了,才暗啐一口。
    “呸,活该考不中秀才!”
    旁边有看不过眼的年轻妇人,翻了个白眼,“婶子,姜二郎给全村人写春联,可没把你家落下吧?”
    话刚说完,就见牛车从远处而来,缓缓在大树下停稳,正是载着梁秀才的姜三爷子回来了。
    “爹,今个儿咋这么早就回来了?”年轻妇人正是姜三爷子的大儿媳妇,纳闷问道。
    姜三爷子满脸喜气洋洋,挺着胸脯下了牛车,“老大媳妇,快去把你二伯他们请来。”
    大儿媳妇还纳闷呢,一把南瓜子壳丢到一边,“爹,啥事啊?”
    姜三爷子脸上的笑意都快压不住了,得意洋洋道,“姜家二小子出息咯。呵呵,以后可不能喊二小子了,得喊姜秀才了。”
    这话一出,刚刚诅咒姜二郎考不中的林大娘仿佛被打了个巴掌,站起来追问,“你说啥,啥姜秀才?”
    姜三爷子正自豪着呢,秀才可是跟他本家呢,抬着下巴,“咱村里有几个读书人?自然是我二哥家的二郎了!”
    大儿媳早抬腿往村里跑了,还扯着嗓子往自家的方向喊,“大牛、大牛、”
    她男人姜大牛探头问她啥事,大牛媳妇赶紧说,“快去山上把二伯他们喊回来!你二伯家二兄弟中秀才了!”
    姜大牛也是一愣,然后连草鞋都来不及换,就一路跑出去了,报喜的事情,放在哪儿都是好事,生怕被别人抢先了。
    众人一看姜三爷子一家子都把活儿给揽了,把梁秀才给团团围住了,七嘴八舌问。
    梁秀才自己也是农户出身,对淳朴的乡亲很是习以为常,好脾气的回答众人,“姜兄这回的确是中了秀才,还在县学的时候,夫子就说过姜兄学识是够的,先前几回未中,怕也是运道不大好。”
    又有人问,“方才听三爷爷说,您也是秀才?”
    梁秀才不是那种爱炫耀的人,遂不大好意思道,“此番也是凑巧中了,列居中游罢了,不比姜兄,竟是考中了廪生,在秀才中也是极为难得的。”
    说话间,姜老太已经从姜家过来了,明明是个老太太,却跑的飞快,把报信的都甩在了后面,与她一道来的还有何氏与姜锦鱼。
    梁秀才一见这阵势,便起身拱手道,“恭喜姜伯母,小子特来给您报喜了。”
    姜老太自是喜笑颜开,正要追问,一想自己那也是秀才的娘了,可不能给儿子丢脸,忙稳重下来说,“梁秀才是吧?多谢特意赶来,二郎这会儿正赶回来,先去我家喝口水歇歇吧。”
    梁秀才一笑,答应下来。
    姜老太喜气洋洋就要走,还是何氏轻轻拉了婆婆一把,姜老太反应过来,朝着看热闹的村民们道,“今个儿实在忙,过几日再好好请回客,大家伙儿都是看着我家二郎长大的,都是叔伯婶婶,可一定要来。”
    “一定去、肯定去……”
    村民们哪有不应的,就连素来与姜老太不合的几个都笑得脸都酸了,生怕被别人挑刺说笑得不真诚,可关上门就差一口牙都咬碎了。
    咋就姜老太那个老婆子这么命好?!生了四个儿子就算了,现在都做上秀才娘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再看家中躲懒的儿子,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抄起棍子一顿揍。
    梁秀才在姜家坐下不久,姜仲行就与父兄回到了家中,见村长里正都在,拱手喊人。
    “村长、里正。”
    村长褶子都快笑出来了,和蔼道,“回来了,梁秀才在屋里等着呢。你既然回来了,我们就不多留了。今天是个喜日子,你先招呼梁秀才,咱们自己人啥时候过来贺喜都成。”
    姜仲行送走村长,才坐下与梁秀才说话。“梁兄。”
    一见到姜仲行,梁秀才又把刚才的话给说了一遍,道了喜。
    姜仲行路上回来便得知自己考中了,心中虽然也高兴,但仍是沉稳自持,拱手笑着道,“梁兄,同喜。多谢梁兄特意跑一趟,本想留梁兄吃饭,可梁兄亦有大喜要告知双亲,便只能来日再邀了。”
    见姜仲行这般稳重,没有因为中了廪生便喜形于色,梁秀才愈发觉得自己这一趟来的对,此人日后必能出头,他以往在县学中与姜仲行关系不过尔尔,此时倒是真的生了结交之心,又贺了一遍,两人约好日子。
    姜仲行亲自送梁秀才,姜家众人才得闲坐了下来,仿佛是被这消息给砸的惊喜过了头,都有些愣。
    姜老太双掌合十摆了摆自家公婆的牌位,喃喃说,“祖宗保佑啊!我家二郎可是考中了!”
    姜老头也高兴坏了,哆嗦着给祖宗上香。
    姜仲行见父兄这般模样,上前一步,深深鞠了一躬,吓得姜大姜三都要上来扶,“二弟、”“二哥”
    姜仲行不折不扣行了礼,才直起身子,郑重道,“爹、娘、大哥、三弟,因着我求学多年,一直未曾给家里帮过什么忙,实在羞愧。如今侥幸中了秀才,总算对得起诸位厚望了。”
    姜老头与姜老太皆没作声,姜大郎兄弟二人急忙说,“我们兄弟一母同胞,说这客气话做啥。”
    姜老头见兄弟和睦,心中十分欣慰,嘴上却道,“二郎的话也没说错,你们都是好的,咱家好日子还在后头呢。”然后又看向姜仲行,说,“你中秀才是喜事,可得往亲家报喜,你抽个空亲自送你媳妇去,你媳妇这些年替你生儿育女,操持家中,你可得跟你媳妇挣个脸。”
    姜仲行答应下来,“孩儿明日便去。”
    姜老头点点头,“你从小就聪明,我也不多嘴了。虽说是中了秀才,可也不能让邻里邻居觉得咱们张狂了。”
    “是。”
    这一夜对于姜家人而言,无疑是一个不眠之夜。
    姜老太躺在床上,精神极了,还特意侧身跟老伴儿说话,“他爹,我没说错吧,我就说绵绵是个有福的!老二媳妇没生她的时候,咱们二郎可考了不少次,一次都没中。你瞧瞧,有了她,考一回就中了!命里旺咱家啊!”
    姜老头也睡不着,愣是谁家种了一辈子的田,眼瞅着就要光耀门楣了,都睡不着,听了老妻的话,他难得没摇头,只说,“四孙女是个命好的。”
    可不是个命好的么?才四岁的丫头,就成了秀才女儿了。
    姜仲行回到自家屋子,才不再克制自己的情绪,面上露出憨憨的笑来,“宛娘,我可算是中了。你以后就是秀才娘子了,咱们绵绵就是秀才女儿了。”
    “是不是?爹的小绵绵?”姜仲行低着头冲坐在自己膝上的小闺女说,笑得傻乎乎的。
    姜锦鱼很给自家爹爹面子,仰着脸冲他笑,乖乖跟他点头,软绵绵说,“那是,爹爹以后还要做大官呢!那我都是秀才女儿了,爹准备给我买什么?我可给爹准备了礼了。”
    今日姜家大喜事,虽然匆忙做不了什么好菜,可还是喝了点酒的,姜仲行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哈哈一笑,“什么都给你买,那你给爹准备了什么?”
    姜锦鱼从爹爹膝上爬下来,爬到自己的小床上捣鼓半天,拿来一个小荷包,灰白的,上头绣了几丛竹子,针脚歪歪扭扭的。
    “喏,给爹爹的。”姜锦鱼一伸手,姜仲行立马就接过来了,一点不嫌弃,冲着妻子说,“宛娘,咱绵绵都学会刺绣了,真不愧是咱们的女儿,与你一样心灵手巧。”
    这话夸得姜锦鱼都不好意思了,她的手艺跟她娘没法比,连二姐都比她强。
    何氏特意拧了温帕子过来,见父女俩一个吹捧一个羞涩的样子,又看了眼那令人啼笑皆非的所谓心灵手巧的荷包,念着女儿对她爹的一片孝心,总算是没吭声打击小女儿。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小修了一下,上一章和这一章都是新更新内容,从第九章开始看噢
    今天也是努力码字的阿白
    o(*////▽////*)q
    第11章 争执与院试
    次日,姜锦鱼睡的正香,被何氏给叫醒了,“咱们今天去你姥爷家,昨天不是同你说过了。”
    姜锦鱼最喜欢去姥爷家,顿时来劲了,也不赖床了,三两下穿好衣裳,拉着何氏往外走,“娘,咱们快点,别让姥姥等急了。”
    这边刚说完,正好让屋里出来的姜老太听了个正着,酸溜溜的说,“小东西惦记姥姥呢,亏我这个做奶的还给你留了好吃的。”
    姜锦鱼笑盈盈凑上去,拽着姜老太的袖子,掰着手指算,“奶,你看,一年到头我都陪着你呢,那我肯定是最喜欢你呀。”然后伸出小拇指比划,“我陪姥姥的时间,可就只有这么一点,奶你说我偏心谁,当然是偏心我亲奶奶。”
    “就知道哄我。”姜老太还端着架子,可姿态却是软了下来,朝着何氏道,“你一年到头难得回一趟家,我给你准备了些东西,都在堂屋放着呢,等会儿走的时候别落下了。”
    何氏答应下来,“哎,谢谢娘。”
    吃过早饭,一家三口就从姜家出发了,姜宣还没回来,这回跟着爹娘回姥爷家的,就只有姜锦鱼了。
    何家在大柳村,和双溪村中间隔了个桃花村,经过桃花村,便到了大柳村,一进村子,一家三口就成了众人瞩目的对象了。
    老柳树下唠嗑的大娘扯着嗓子招呼,“阿宛,你是回来给你爹娘报喜的吧?”
    这是何家的邻居王婶子,何氏微微笑了下,含着笑回道,“婶子,我爹娘都在家吧。”
    “在,知道你今儿肯定来,都在家里等着呢,你大哥昨儿还去屠户家里割肉了。”
    待何氏几人走远,那搭话的王大娘才啧啧了一句,摇头感慨,“真是命好,年纪轻轻就成了秀才娘子了。要说还是何老头会挑女婿,大女儿嫁给了城里人,小女儿成了秀才娘子,谁看了都眼红啊。”
    旁边年轻妇人凑过去,“婶子,你住何家对门,知道的肯定多。我问你啊,何家姐妹不和是不是真的啊?”
    王大娘瞥了一眼,“什么姐妹不和,不过是姑娘家较劲儿而已。”
    得,那就是不和了。年轻妇人笑嘻嘻,一脸看好戏的表情,“啧啧,那这做姐姐的,知道妹夫中了秀才,可要气了个好歹咯。”
    而此时的何大姐也的确心里很不是滋味,看着面前的妹妹大包小包,爹娘兄嫂一齐涌上去,刚才可没见嫂子对自己这么热情。
    “回来了,瘦了,瘦了。”何母心疼打量着女儿,连声说道,完了又看向一旁站着的女婿,“姑爷也瘦了,读书伤身伤神,不容易啊。”
    何氏羞涩笑笑,将女儿推到众人面前,低声道,“绵绵,快喊人。”
    姜锦鱼从小就是个嘴甜的,从来不怯场,大大方方喊人,撒娇撒的浑然天成,一圈人都喊完,最后才喊离得远远的何大姐,“大姨。”
    何大姐敷衍点点头,看不出有多热情。
    </div>
    </div>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