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54 - 我们的1654 第36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明大陆古人头顶之天是借“自然之天”而显示其“真实性”、“客观性”、“存在性”的“神灵之天”。
    正当厦门的明人文人们,研究着最近时常出现的大块云彩的形状是否能预示这福建之地会有美好未来,哪怕是有个祥瑞的说法,也能讨得永胜伯郑彩的欢喜。
    明大陆上的管理者,不管哪个时期的,都喜欢说好听话的文人,总会给点好处的。
    但是听说汉唐集团竟然要炸天取水,这些人的脸都吓白了。
    他们从海里打上来海龙公,开始时大部分文人拒绝食用,这海龙公是普通人能够吃的嘛?至少也要七品以上,举人以上吧?
    这样胡乱来一定会出事的。
    后来果然出事了,听闻鞑虏中的摄政王死了,你看看没说错吧?
    不过这是好事啊,多吃啊,吃多了死鞑虏啊,果真是天人感觉,屡屡不爽!
    鲸鱼肉大卖,这是爱国肉,不吃不爱我大明,莫非你是鞑虏的人?
    他们鲸鱼肉的价格都超过了台湾,许多打到鲸鱼的渔民都上厦门去卖了。
    这又让汉唐集团小小的挣了一笔,他们赶快把冷库里的冷鲜鲸鱼肉也出手了,终于让食品厂的普沙漫厂长也松了口气。
    鲸鱼肉产量大,有时一次打上来三四条,他们食品厂就要连轴加工出来,冷库里还有呢。
    说实话,鲸鱼身上大部分部位的肉质都有些粗,脂肪含量低了些,应该没有猪牛羊这样的传统肉食味道好。
    但是厦门就是吃,不吃海龙公,鞑虏的摄政王能死吗?
    但是汉唐集团要炸天取水,你听清楚了吗,他们要炸天!
    但是,这是永胜伯他老人家花了一万两银子买来的,民间农民极缺水,这是恩泽万物之为也。
    但是汉唐集团的行为——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
    话说这一日,在漳州商站里等了好久的汉唐集团的四个技术员,忽然要准备开始炸天取水了。
    当时有好多慕名而来的文人们纷纷缀行,这一路上跟随的人越来越多。
    汉唐集团的技术员们终于等到了貌似含水量较高的云团,台湾气象小组给的数据是三天前的,这几天风向平稳应该可行。
    他们带着一行明人助手和骡子队到了郊外,卸下装备。
    明人助手们手脚飞快地将发射架安装好,在红星军工厂里,他们不知道练了多少回了,也参加过试发射。
    这一次红星军工厂的技术员和铁依技术员商量了一下,实地选择了六十五度角发射,远处的云团大约有七百米高的样子,厚度倒是不太大,六十五度角发射更有利于爆炸撒布碘化银。
    这种火箭,他们只能采有火药式发动机,其中火药的配比上,大胆地加入了改性硝酸甘油,其它成份组为——它们都是经过精研精磨,甚至动用了十年之内加工不出的高目数工业滤布。
    它的外形经过空气动力cad软件设计,精锻精磨。
    它高约一千一百五十毫米,直径七十八毫米,加上配重,总重十七公斤。
    铁依技术员主射,说实话,他现在的实际发射经验都要比军工厂的人多。
    大家测量好了风向、风速、气压,按道理也应该像在台湾那样,放一个氢气球来测一下高空紊流情况,但是根据实际经验,似乎可以不必要,他们可以通过观察云团的变化速度来估计。
    他们还应该给火箭尾部加装降落伞,上一次在测试时发现火箭爆炸并不彻底,尤其是尾部,或有坠落后伤人的现象。
    但是后来一考虑,这个时空的建设物,除非是人口密集区,坠落伤人的可能性好比得上中福彩了,算了吧,还要费事去考虑隔热等事情。
    经过计算,发射的窗口正合适。
    其实也就是差不多吧,一枚不行,我们两枚;一次不行,我们两次!
    潘科树技术员笑着说:“就这样吧,在那面的世界里成功率都不能百分之百!不过要把明人赶远一些,不足百米呢。”
    铁依技术员哼哼了一声,向着跟在后面的差役说:“你们明人怎么这样不听话,让他们退后!”
    那差役拱手道:“喏,技术员大人。”
    他转身带着手下就用刀鞘好一顿抽打,人群后退了。
    这次同样是电发火,大家七手八脚地布好线,铁依技术员把放到发射架上的火箭上下推了推,感觉滑行流畅。
    电线长了些,本来三十米足够用了,但是潘科树技术员非要坚持五十米,他对铁依技术员说:“真的呀,我计算过,要是真发生了整体性爆燃,五十米才是最安全的!”
    好吧,起爆线长短不是个事。
    大家都退到了五十米远,连个防护设施都没稀得弄,站着看。
    铁依技术员推了推软帆帽,哼哼着说:“大家谁想第一个发射?这可是明大陆上第一枚气象火箭。”
    没有等大家说话,潘科树技术员说:“当然还是你啦,火箭之父呢。”
    铁依技术员傻笑了一下,说:“担不起,担不起!”
    大家都嘻嘻哈哈地说着好听的话,等着铁依技术员发射。
    他蹲下身子,看了看大家的站位,便直接按下发射按钮,接通了发射器里面的干电池组。
    但是火箭没有反应!按道理它会被电火花点燃!
    妈蛋的,跑这么远来丢人了!
    其实铁依技术员多余了,明人们不管是文人还是市民,或是农民,没有一个人看明白他们在做什么,现在就是铁依技术员现在突然跳一支舞蹈,他们都会以为这是炸天取水的一部分过程。
    潘科树技术员赶紧也蹲下身子,和他一起打开了发射器。
    偶尔间,他的手尖碰到了铁依技术员的大手,感觉到他有些生气了。
    潘科树技术员笑着说:“我觉得失败反而好——”
    铁依技术员随口说:“为什么?”
    “我们就会多了一个案例,一个资料,将来总会用上,别人就会从我们这里吸取经验!”
    铁依技术员检查了一下,电池组没有问题,内部线路简单得一眼看透。
    铁依技术员看了潘科树技术员一眼,忽然发现他的眼睛很像一个人,就直接说:“我第一次发现啊,你的眼睛像张国荣!你留在这里,我去查一下电线。”
    潘科树技术员的心乱跳,他想,我竟然能像张国荣哥哥,我哪里有他帅气!
    铁依技术员查了一下线路,没有问题,他重新打开发点火触片,用砂纸轻轻打了打,又重新安装上。
    再试一下吧,再打不着,他可以直接用拉发引燃,五秒的时间,没有问题的,就是小潘总是神叨叨地怕这个怕那个,要是他去看老金的开矿爆破,都得吓死。
    重新安装好后,铁依技术员又看了一下大家的站位,按下了按钮。
    这次成功了,火箭如约地飞向了高空。
    他们的身后,明人发出的惊喝声压过了火箭飞行的声音。
    刚才明人文人们议论着那云朵是王家气象,还是天下遂定,或者主鞑虏又死一重臣也不好说。
    原因很简单,那些云朵都没有什么形状,也不是五彩之色,一切都是不好说呢。
    可以引用的经典太多了,论据太多了就争论多了。
    发射的时候,所有明人都不争论了。
    只见那火箭真的就钻入了云朵中,随后,“轰”的一声,云团中似乎闪出了绿光,几千年来,从没有被人改变过的云朵,不得不做出了改变。
    明人们高叫着,天神,那云朵呈龙虎之相啊!
    汉唐集团的技术员们呸了一口,妈蛋的,爆破力不够,碘化银是散布了,但震荡力还不足呢。
    再来一枚吧,我们看那云朵的样子就是一条狗的样子,他们怎么能看成龙虎?也许观察角度不同吧。
    第二枚上了架,这个在安装引燃电线时,潘科树技术员抢着帮铁依技术员打磨了发点火触片。
    第二枚很顺利地上了天。
    它的爆炸让云朵没有了形状,明人们无语了,天上的云朵开始散淡起来,有混沌成一片的样子了。
    不到十分钟,天上落下了雨点。
    这时,所有的发射装备都收整起来了。
    大家把雨水收集装备放好,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呢。
    雨越来越大,明人农民仰天狂叫:“老天爷,你终于开眼了!开眼了!”
    明人市民们也跟着乱叫。
    明人文人们都傻眼了,天啊,果真是炸了你,你才会降下雨露?才会恩泽万物?
    雨一直在下,气温有些降低了。
    汉唐集团的人哪里管明人此时在嗷嗷乱叫,还有胡乱跑动的情形。
    潘科树技术员抢先撑起了一把桐油伞,为正在观察云层变化的铁依技术员遮雨。
    在同一把伞下,铁依技术员说:“董事会为了化工上的省事,就一直让我们玩高氯酸钾,没见过这样算计的集团——”
    潘科树技术员说:“他们的眼里只有利益,现在你看这雨美不美?”
    “和台湾的雨没有区别啊,你怎么有些抖?”
    “可能气温比台湾凉了些吧——”
    第四百七十四章 汉唐集团远洋商队 1
    永胜伯郑彩得知汉唐集团真的在天上炸天取水了,而且还要用典化的银子,于是就对着贺阳站长感慨:“苍天啊,竟然是收了银子才肯降下恩泽,我等早些知道啊。我要再来十场。”
    贺阳站长说:“老郑,别乱说,碘化银粉不是银子,是被磨成了极细小的粉末,就是你头发百分之一那样大小——还有其它的精细加工方面都太费事了,不可能是想要多少有多少,这根本就不是银子的事情。”
    永胜伯郑彩点点头,能从天上炸下水来的神器要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那怎么可能还叫神器。
    但是贺阳站长的下一句话又吓了永胜伯郑彩一跳。
    “老郑啊,我们早晚会开发出从这里一下子打到鞑虏老巢的导——弹,轰的一下,什么都解决了。”
    “——可以打到万里之外?”
    “当然,这都是小意思。”
    “——”
    永胜伯郑彩低头一想,那不是说从台湾打到我厦门郑家更是小小意思了?!
    “贺站长,这就是你们经常说的科学技术吗?”
    贺阳站长说:“是啊,可惜我不懂这个专业,不过或许在电路设计上帮一下忙。”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