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54 - 我们的1654 第569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伪帝顺治对他们两方面的意见,未做出明断,仅将李国英的奏文交付“所司密议”,却迟迟未见拿出具体方略。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上,这是一次演戏。
    汉军出身的李国英通过指责平西王吴三桂来表明,主子,我是关心你的,绝不会和那个吴三桂有什么瓜葛——
    平西王吴三桂也是通过和如此愚蠢的言论来撕逼的方法表明,主子,你说吧,你叫我干啥我干啥。
    伪帝顺治也是表明,你们都是我信任的奴才,你看,我都是公平相待,相关部门正在研究研究,在真相没有出来前,我不会冤枉一个好人的——
    当然,这是生在1655年,明年的事情了,现在不可能生,但是不写出来,怪难受的。
    在强盗集团中,谁学不会演戏,谁学不会用演戏的方式表忠心,那他就不会有前途的。
    平西王吴三桂在汉中府这些年也没有闲着,他鼓励耕织,展商贸,公开地挣银两。
    他知道主子最不怕他一心想着挣些许银两了。
    这个时空,长江的水道还是通畅的,慢慢地,浙闽有事的消息传进了四川地区,而且随着两份邸报,一份叫《汉唐时报》,一份叫《福建时报》的到来,把消息内容一一落实了。
    这时候中年大叔平西王吴三桂感觉不太好了。
    当种种传闻变成真的话,他要何去何从?!
    其实先前,他绝对明白他迟早要南下到云贵,一定会配合当时驻守在广州的平南王大军,攻打李定国丁可望之类的逆贼,但是主子可能心中还有些担心郑家趁势坐大,所以可能先让自己按兵不动,以来观望局势。
    现在看来,聪明不过帝王,主子的想法还是真有道理了,汉唐集团和郑家势力竟然勾结了!
    为之奈何??
    随着报纸送来的,还有一些新鲜货物,他看都不看,只是叮嘱着一定要买到他们每一期的两份时报,必须送到自己的手上。
    据说,汉中府地区有汉唐集团和郑家势力出产的货物,他理会都不理会,现在是那两份时报最重要!
    他久久地凝视着墙上挂着的,如同儿童绘画比赛作品一般的天下大势图,一口一口地喝着百年孤独,所有的物件中,他第二喜欢的就是这个——
    与他一样在这个夜晚看天下大势图的还有平南王尚可喜,他恰巧也正在喝着百年孤独。
    他在三十一岁时投奔了皇太极,让皇太极兴奋至极,大呼“天助我也”,并赐尚可喜部名为“天助兵”。
    从打下广州城后,他就奉命驻守这里了,现在的年龄已经过了五十。
    又熬过一个南方式的阴冷的冬天了,他一直想回辽东,但是,这几年的形势变化太大,总是让他小心翼翼地,不敢有何差错。
    他的东边,潮州地区,是伪国姓爷的势力;东北部是突然冒起的伪永胜王郑彩,竟然占了福建全境!
    西面是逆贼丁可望和李定国的势力。
    看似在夹缝之中,但是,那个伪国姓爷正在招兵买马,备垦荒田,与自己的军队最多是小规模摩擦——
    伪永胜王郑彩,果真是守户之犬,绝没有兵出粤东之意,更没有兵出江西的打算!
    哈哈,让他先守着吧,等我家主子派出天兵,一举推平!
    西边的逆贼内部听说也是出了问题,正在纷争不已,停步不前!
    平南王尚可喜马上招募流民,大方地把一些无主之地分给了他们,但是,条件是要在农闲时参加军事操练,必时是参加守城!
    这些土地本来就是原本城内的大户们的,可是太多的大户都跑了,那么他们当然就是随敌了,土地当然要充公了。
    当然,现在只能是用这样的权宜之计了!
    他给主子细细写了奏章,主子只是回复了一句知道了,没有对自己鼓励,也没有表彰之意,这才说明主子是真正信任自己的!
    但是,凭空出来了一个汉唐集团!
    几个月间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
    特别当得知南京和九江被攻下后,他的心一时间塞得满满的,似乎感觉这一次,他怕是回不了辽东了——
    但是,他自信这茫茫大海,天下无人能够遮闭住的。
    弃城而跑吗?绝不会,他死也要死在广州城里!
    未战而弃城,那是死路一条了。
    事实上,在他的用心经营下,没有用上几年的时间,广州城便开始复苏了,绝没有刚开始般的萧条。
    当然,他心里明白,这里有他当初放弃了屠城命令的原因。
    若只是为一口气把人都杀光了,他要一座空城有甚用?!
    因为主子不仅要他夺下城,还要驻守在这里,如果没有了人手,他只能和自己的手下大眼瞪小眼了。
    没有办法,当时广州之战打得过于惨烈,死伤已经太多了。
    在这个春末的晚上,平南王尚可喜举着鲸油灯,看着那挂在墙上的地图,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背部又疼了起来,他赶紧又喝一口百年孤独,人人都说这个活血呢。
    第六百九十五章 汉唐集团的大意
    南方的阴冷,不是北方人能轻易适应的。
    当平南王尚可喜终于熬过冬天后,要走向新的春天了。
    只要是人类,没有不喜欢春天的。
    它代表着新的希望,代表着新的机会,代表着新的美好!
    或许,待平定这一切后,自己可以回到辽东了——那里的柳树现在也开始变柔软了吧?辽东是多么美丽的地方啊,在冬季里,温暖的大土炕会把你骨子里的一切寒气驱走,睡一觉后,每一个毛孔都打开了——
    在南方的冬季里,那种阴寒好似能钻入骨子里,赶都赶不走——平南王尚可喜岂是烧不起木炭来取暖的人?再多的木炭,也只能让皮肤上有感觉!
    现在的木炭可别说是真便宜,不足过去的一半了,军队里的这一笔军费算是省下来了。
    平南王尚可喜知道这些木炭是郑家势力控制的福建地区出产的,不管是从6路,还是海路,都有商人运来。
    平南王尚可喜不禁海,他熟知海上的事情,当年就是坐船投奔的主子嘛。
    没有了商税,他拿什么养军?
    没有了货运,他上哪去弄到生铁打造兵器?
    还有——
    想到生铁,他不由不心中一紧,他记得他曾经看过《福建时报》,上面说郑家钢铁厂这一年的生铁产量竟然是世界第一!
    世上有白皮肤的人,也有黑皮肤的人,他们都是蕃夷之人,这个他知道,但是世界第一是什么概念?!
    这个世界有多大,他们还在报纸上套红吹嘘?竟敢自吹比整个北方的生铁还多?!
    当他看到写着多少多少万吨时,找到了明白人,问清楚了这个吨和石的折算后,他当时慌了一下,这么多?!
    这可以打造出多少刀枪来!
    他马上鼓励去购买生铁,同时,大力招募士兵,分给他们无主之田,谓之曰,城在,地在,城不在,地何在?
    如此般后,军心可用了!
    同时,他严抓军纪,不得使人骚扰商人商贸,鼓励耕织和手工——广州之地,很快就恢复了生机,没有多久,商业还开始红火了呢。
    但是,在苦熬过冬天后,这一年来到的春天却带来了可怕的消息!
    汉唐集团的动作吓到他了!
    火器,只有火器才可以有这样的威力!
    陆续传回来的消息果然证明了这一点,而且那报纸上竟然还带着模糊一些的画片,但是仔细看,能看出好像是火铳!
    可是传回的消息太出想象了——平南王尚可喜只能尽自己最大的理解能力,一边向着战场的地方派出细作,一边派人到澳门请求购买火铳和火炮。
    澳门议事长德阿隆和澳门兵头瓦斯基果断地拒绝了鞑虏的要求,澳门官方绝不会出头参与到明大陆上的战争,他们也研究过《汉唐时报》上相关的报道,从内容上,他们已经断定,汉唐集团一定是以鞑虏为敌了,甚至,他们都不屑于与他们宣战,他们竟然认为,如此凶恶的鞑虏竟然只是一群强盗,他们所要做的,只是要抓住他们,用他们信奉的法律来审判他们!
    强盗团伙,不值得宣战来对待的。
    原本不足万名葡萄牙人的澳门地区,现在都不足三千了,许多葡萄牙商人把自己的商业搬到热兰遮城的红蕃区,当然,这里原本的明商搬的更多了。
    澳门地区表面上因地理位置的原因,其实因为供货渠道和地点变化了的原因,开始没落了。
    澳门地区的最高领导人当然不会阻挡本地商人的行为,他毕竟是他们选出来的,大家都是从属于葡萄牙东印度公司的,但是,又是以商业利润为先的,正常的社会中,没有要求商人要以考虑集体的利润为先导的。
    澳门议事长德阿隆和澳门兵头瓦斯基只能苦笑着看着大家搬走,只有议事长德阿隆的生意没有搬,这是两回事了,因为他是这里的议事长,像兵头瓦斯基一样,听候葡印总督的最后安排,很简单,他才是葡萄牙东印度公司在亚洲地区的最高领导人。
    所以,汉唐集团能带给葡萄牙商人的利润最大,他们当然只能投进汉唐集团的怀抱,鞑虏的要求被无视了。
    但是平南王尚可喜派出人员向着商人开出了高价购买的要求,这个明面上就与澳门议事会无关了,澳门议事长德阿隆无法干涉的,但是绝不允许在澳门地区生走私的情况,那些海关税,绝不能要。
    这样,这个生意就属于面向私人的悬赏了。
    开始有红毛蕃商人偷着向广州走私军火,澳门议事长德阿隆真的不知道总数是多少,有多少批次。
    其实,他也不想留在澳门地区了,但是又不想去热兰遮城地区,他看中的是淡马锡岛,他现,绝大部分商品运输中,那里才是必停之处。
    但是,印度果阿地区的商贸活动也十分热烈,那里的大明城现在好像比澳门最好的时候还好。
    一切等着葡印总督的命令吧。
    澳门地区还有些生意,但是只是在苟延残喘,商品和货物都太低端了。
    平南王尚可喜派出的人把消息传播了以后,这巨大的利润引了若干亡命之徒参与走私。
    只要一想到把火铳和火炮运到广州城,就会有巨大的回报,总有人敢于冒险,那白花花的银两可以在汉唐集团那里兑换成马票,再带走利润更高的商品,运回欧洲去,几十倍的利润了!
    一开始时,汉唐集团情报安全部的范例部长收到了来自澳门地区马尼拉地区和巴达维亚地区的一些只言片语的报告,后来加上广州地区较为完整的报告后,他整理出了一份内容翔实的情报。
    广州城里的平南王尚可喜没有在等死,而是在备战,他不仅从佛山地区得到自己加工的火铳和火炮,还充分利用了走私行为。
    参与走私的有马尼拉巴达维亚地区的个别亡命徒。
    甚至,广州地区的鞑虏军队中,还出现了一种借用打火机的镁条来做为击装备的,很另类的燧枪!
    那些镁条被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这样,在击时,火星的产生和迸进方向就非常容易控制了,这样,远远要过原本只有七成击成功率的最好的燧枪了,当然,还比不了火绳枪的百分之百的成功率。
    伍大鹏董事长笑了,说:“妈蛋的,这是从哪里传出的办法?竟然比我们提供给越南交战方的燧枪还好,真有想象力,给点阳光他们就会用上了,这价钱可不低啊!怎么,是郑家集团的人参与了?”
    范例部长摇摇头说:“好象不是,他们正在玩命地要解决火柴枪子弹的保存方法呢,燧枪,他们还瞧不起!”
    “还在想用那个火柴头药做击底火?扯蛋呢,不是一回事情——”
    范例部长不在意地说:“但是他们在拉装备上用上了,郑家集团式手雷,火柴头拉,瓷粉做摩擦剂,他们的火箭火炮和炸药包,也是用这个拉设备——”
    伍大鹏董事长愣了一下,说:“我怎么不知道呢?”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