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54 - 我们的1654 第60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时在《汉唐时报》上,正在讨论大明灭亡的诸多原因,他本来也是津津有味地看的,有一些原因他也是认可的,比来有太多不公平了嘛,但是一个让他恶心死的人出现了!
    竟然有一个叫杨友行秘书长的人点评说:
    “比如尚可喜、耿继茂等人,他们以汉族同胞的鲜血在鞑虏功劳簿上记下了名垂青史的一笔,相信不用多久,所有人都会忘掉的,甚至可能他们的后代会比看你盗版书的人都多,一个是抢,一个是偷,还都骄傲呢,会说,你能怎的?!而且他们还会歌颂呢,弄不好还能弄出家训家风来,这都是不好说的——邪恶不受到公开的惩罚,一切还会轮回的!”
    “无耻!无耻!无耻!”
    那时,平南王尚可喜已经派出过杀手了,必诛杀杨友行,天意来灭大明,或者说是他们文官不好,我都喜欢听,但何谈我尚可喜一人?!为何要提我的家族!!
    无论如何,就我一个人这样嘛??
    别人你为何不说?!
    莫明其妙的,他第一次派出的两个杀手竟然毫无回信,消失了。
    接着他没有敢再派出,怕引火上身。
    但愿他们就一直关心长江地区吧,自己这里求得暂且的安生。
    尚可爱这一支,他安排北上了,马上去找李国英巡抚大人,四川地区,他们没有能力达到的。
    尚可和这一支,他给安排南下了,马上去马尼拉,那里商业正盛,别忘了姓尚!
    尚可位这一支,任务重了些。
    当这一天的早练观察完毕后,尚可位被他留下了。
    明天正式开始转移尚家了,不可能不紧张。
    平南王尚可喜说:“五弟,你去热兰遮城吧,莫要害怕。
    你定要换了名字,可以姓上官,其它至亲人我都告之了。”
    五弟尚可位笑道:“我看过他们的报纸,谁去都可以的,但要遵守他们的规定,不怕的。”
    平南王尚可喜笑笑说:
    “好,你有这想法,我将自己的孩儿托付于你也放心。
    先前我已经在广州城内寻了一户上官姓氏的人家,已经灭之,明天你就以他家的名头去吧,看过报纸吧,只要他们的海关过了,一切就容易了。
    不要露出我家族的本名,不急的,总有出头的机会。”
    他的五弟最听话了,认认真真给哥哥叩了一个头就走了。
    他知道,哥哥这样的交待,就是要死拼了!
    第七百二十九章 政治正确和道德正确
    话说平南王尚可喜把自己家里的人出路偷偷安排妥当之后,他要考虑自己的手下了,他们中的大部将官当初也是带着家眷南下的,自己的安排是瞒不了多久的。
    当然,平南王尚可喜也不想瞒着,万一被他们发现了真相,那是毁灭性的打击。
    毕竟这些人都是自己从北方带来的,他们也带着家眷。
    他想了个办法,想先稳定大家一下,便召集副统领以上的军事军官们开了一个紧集会议。
    在会议上,他就海外形势、全国形势、两广形势做了一场精彩的分析报告。
    这次大会始终贯穿着主子始终对大家有殷切的希望,强调不能让主子失望的一种大会精神。
    在回顾大家的发家过程中,他始终把主子对大家的信任和支持透显中来,强调了没有主子就没有大家今天的这个事实。
    当然,这确实是不可以否定的事实,平南王语重心肠的话语让在场的军官们频频点头。
    当他不停地讲着正是在主子的带领下,他们才会从一个胜利不断走向另一个胜利的事实时,他感觉手下人的心态有些异样了,大家的表情不太对。
    这是无奈的现状决定的,他还没有让手下们发财。
    是的,为了能让广州多筹集军费,他只能放开所有的海禁,甚至还必须鼓励商贸。
    市舶司的收入年年增长,但是军官们的俸禄却没有这样,增长缓慢了一些。
    没有办法,都被用到了军费身上,这个银子花的大家也都有数。
    广州城的城墙加高加厚了,这得益于钢筋水泥的普及运用,城防很容易提高档次。
    郑家水泥卖得好啊,潘家水泥还行,汉唐集团的水泥则被干净利落地踢出局了,好意思卖那么贵?当我等是傻子吗?
    现在连私人商家的码头都开始用水泥修了,可见大家现在对水泥的使用很是理解了。
    走私来的军器也越买越多,同样也可以装备越来越多的士卒。
    什么都向军事上倾斜,但是军官们的俸禄却不涨,这就让人受不了了。
    物价贵不说,好物件还多——最关键的是平南王尚可喜不可能让他们直接抢啊。
    大家到南方来是发财的,不是受罪的。
    还好吧,平南王尚可喜办起了军官食堂,可以带家属吃,这样,算是变相补贴了大家,人人都夸平南王英明。
    但是平南王尚可喜笑而不语,军官食堂果然省钱——这是汉唐集团先前的做法——但是他还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他多次分析《汉唐时报》对战争的描述,也和幕僚们商议过,他发现汉唐集团有一个特点,他们竟然多次提到造成了多少平民伤亡,然后再提财产损失!
    虽然只有短短几句,但是每次都说——由此可见,莫非是他们在论功行赏时,竟然会把这一条算上?
    可惜呀,一直无法派人打入他们的安保部内——
    但是,这一点发现让他们感觉有戏!
    这里面可大有文章啊——
    平南王尚可喜“咔咔”地抓着泛青色的头皮,心里有了办法。
    这时有人向他报告,说洪承畴竟然去了福建地区,找伪永胜王郑彩了!
    平南王尚可喜顿时心中大骂,你个狗奴才,不找你时,你在那里上跳下窜;真找你时,你跑伪永胜王郑彩那里了!
    你找死去吧!!——
    确实是这样的。
    洪承畴被莫名其妙愤怒的老百姓殴打了后,他和几个手下直接住进了医院,而汉唐集团还不得不捏着鼻子给他们治病。
    这是两回事情,是一个“道德正确”的问题。
    在战场上抓到他们和他们亲自上门来不能同等对待,这一点让人心中纠结,也不能推出门去不管。
    这样的时候,就是一条狗狗,你还能看着不管?
    这个老家伙果然身体底子好,养了几天便能自己进食了,养了几周能自己排泄了,养了几个月后,能下地自己行走了。
    这期间,这个老家伙看了不少书,而且对横版印刷的书表示毫无压力。
    《汉唐时报》的新闻报道也至少从第一张看起,看了五遍有了。
    何斌主任来看他了,话里话外的意思是,可以不用他花路费钱,送他们回京城。
    老家伙听完后腰杆还挺得直了,说:“汉唐集团不承认我大清是作战主体,也就是当我大清政府不存在,那么,我就是因私停留在这里的流民,我身上何来的什么官职?
    同时,我又未违反汉唐集团的任何的规定,那么又为何要赶我等走?”
    当然,何斌主任本来是带着伍大鹏董事长的意思来的。
    何斌主任不耐烦了,说:“你还想在这里多久?你不怕你主子有疑心?不怕他害了你全家?”
    洪承畴脸色有些发白了,但语言是铿锵有力的,他说:“主子是英明的,绝对不是你们所想的那样不堪!老夫实在是不能理解,汉唐集团可以让蕃商和倭商住在热兰遮城地区,却容不下老夫?
    汉唐集团号称有包容天下文化的雄心,却为何容下不我大清?!”
    何斌主任点点头,这个问题他能解答,他说:“我是跟着汉唐集团起家的,现在官职上是当主任,家里也有自己的产业!
    但是,我可以堂堂正正地对你说,我家里的每一张马票都是自己挣来的,没有去抢,没有去偷,没有利用职位来贪污受贿——我和我家兄弟都想辞职不干了,这个官位太累了,不如为自家生意忙碌!
    但是你们呢,从头到脚,身上的一切全是抢来的,偷来的!
    你们杀人,你们屠城!
    你们是在毁灭,然后把别人的物件变成自己的,然后你们说你们带着天命,我呸,天命是要去杀人,去屠城吗?
    汉唐集团是在建设,我等一点一点才建成了这般模样,我敢说,其实你内心里也想在这样的地方活着。
    不是说这里有神奇的物件,也不是各种好吃的,更不是多么富有,到了你我的地位和年纪,这一些就太风清云淡了——
    我要的是这里没有人会因为你在想什么而有罪;
    这里没有人会因为你说了什么而有罪;
    就算你犯了罪,至少,早在纸面上写好了你要受到的惩罚,而且是真的;
    在这里,就算你得罪了汉唐集团的人,也没有人会晚上睡不好觉,担心你有性命之忧——连你都在这里睡得好觉,你都胖了——”
    洪承畴心里一揪,但是却又仰天大笑:“哈哈哈,好一派冠冕堂皇的话语,只可惜只能糊弄了后生们——你们不是靠着抢红毛蕃子的大城起家?!”
    何斌主任冷笑着说:“我以前还真以为你是个大才——早在南宋时,我先祖先辈就在这里居住,早有家谱可以证明,你故意当作不知道?好吧,近一点说,也是那颜思齐来这里比红毛蕃子早吧?
    红毛蕃子后来把这里的一切都称作王田,变成他们的——汉唐集团只是收复罢了——现在,这里的所有田地,不算刚迁移来的人口,哪一份不是回归到农民手里?
    这就叫做建设。
    而你们,抢了土地在做什么?看报纸上写的了吧?你们跑马圈地,把别人的土地变成自己的,把自由的农民变成农奴,他们连自己种的粮食都吃不着,还要你们再分配!
    你敢说《汉唐时报》上说的是假的吗?
    你们在毁灭!”
    洪承畴眉毛跳了跳,他不予肯定,也不予否定,他毕竟还是一个要逼脸的人。
    可是他会转移话题,说:“时间,战争刚刚平息不久——时间还不够的!”
    这样的讨论就没有意思了,你不能拿以后的假设当论据吧?
    何斌主任忽然笑了,说:“这里确实没有你主子那里好,我正好可以送你们回去!”
    洪承畴一把年纪,哪里会中这样的激将法,他说:“老夫不走,是因为老夫要打官司!”
    “打官司?和谁?”
    “老夫要和家乐福大超市——当时身后的主人,汉唐集团打官司!”
    “你病还没有好?”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