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54 - 我们的1654 第641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比如自行车的消费,一开始时,确实引发了一个购买的小高潮,比如在福州和杭州两城,但是由于地形的原因,两地都是有时候人骑车,有时候是车骑人,但新鲜感过了以后,普通百姓就算你给他贷款,他也看不到购买此物的好处,紧接着就是滞销了。
    不好过在还有印度,还有一批土豪在等着购买呢。
    这个时候,欧洲的购买力低端极了,偌大一个巴黎大城,运过去一百多辆车便饱和了!
    这是仅以自行车为例,锅驼机设备呢?
    当初,汉唐集团推动锅驼机设备大生产的时候,早就知道有关技术流传啊,或是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正向或是反向作用的事情。
    但是这个重要吗?
    就这个时空来说,无论哪个地区就算是得到了汉唐集团或是郑家潘家出口的锅驼机,他也是只会用不太会懂得原理。
    什么瓦特看到水壶盖被蒸气推动了,便发明了蒸汽机这都是文科生的想象。
    技术从来都是渐进式发展的,除非是抄袭!
    小明写作业用了十年,小罗用了五年,小红用了两年,原因那就太明白了,小红抄作业了!
    汉唐集团从不怕抄袭,他们还偷着乐呢,比如明人花自己的钱,费自己的事情,来解决他们自己的低端生产要求,省了自己太多事情了。
    但是令人黯然神伤的是,欧洲那些商人买不起!
    郑家和潘家银行像是商量好的一样,拒绝给他们提供这样的商业贷款,除非有合理的抵押。
    这不是商业歧视,而是他们确实太穷了这两家私人银行这样不识大体,也不顾及大局,不算政治账的行为,让汉唐银行恼火。
    她们是女生,也是自己的学生,但是她们不懂推广一项技术的作用嘛?!
    非要汉唐集团可能贴钱把一个地区的技术标准改成自己的,然后她们在后面看到了甜头再跟进吗?
    这是一种占小便宜的心态!
    但是她们就是了,又能怎么样?
    这个活儿还得是汉唐集团来完成。
    没有消费就没有技术发展,没有技术发展就没有科技进步,没有科技进步就没有可能让汉唐集团摆脱还要干低端活儿的局面。
    印度大陆本来比较适合锅驼机相关设备的使用。
    但是印度土王们宁可买香水或是头油也不关心这个,他们有的是劳动力,甚至还有不花成本的。
    所以,第一步向那里推销产品,就有些费力了。
    不过这一些倒不是迫在眉捷的问题,以后再说了。
    郑家集团开发那些撂荒地也是一种推动产品大生产的方式,而且是人家交钱,人家费力,人家自己拉动一系列市场需求的连锁反应,还要交各种税。
    尽量减少五年后与汉唐集团全方位接轨的阵痛,这是好事情。
    这就是汉唐集团售卖给他们成规模田地的第三个原因了。
    汉唐集团的售卖田地行为,当然不是定向的了,是面向所有有能力的商家。
    但是他们在浙江地区的售卖行为,却遭到了冷遇,原因很简单,一是他们那里本来也是产粮区,对粮食生产不太感兴趣;二是这里的商业风气本就不是以粮食经营为手段的。
    还有一个问题,也许不算吧,那就是杭州商团团长郭勿语开了一个让汉唐集团感觉很是不听话的头儿。
    这个老家伙盯上煤炭生意了,而且是衡的。
    闲话少说了,可是郑家集团竟然还想趁人之危,在成规模粮田的售卖上,试图压低价格。
    这个可让汉唐集团的人气坏了,知道不?z以前这就是大地主搞兼并土地,然后让农民民不聊生,不分了你们的田地都是不行的!!
    当时的谈判对象是郑家银行总裁郑秀文,她非承礼貌地说:“老师,不是地主让农民民不聊生的,是社会制度,是社会分工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在台南地区,工人就比农民多,那里的农庄就到处都是,还全是兼并土地的,但是大家都过上好日子了所以老师要考虑福建地区的特点啊,所以价钱还是要低一点,才能推动两地的共同发展我们可是要永远交税的,算长远账,我的老师,你上课时说过的!”
    汉唐集团的人心想,看看吧,教会了学生,培养了对手!她还试图卖萌呢。
    最终在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情况完成了交易。
    永胜王郑彩看着那些份大大的契约,看着那鲜红的汉唐勇,心里感叹万分!
    他心里想,过两年吧,自己就可以退了,都交给儿子和女儿操心吧,他已经砍断了郑家集团中乱伸的手,扩大了儿子将来的发展空间,现在又解决了福建地区的天然不足之处敖,君子谋万世之本啊。
    他刚想着放松,一个电话打来,郑家集团情报安全部部长郑则仕汇报说,郑芝龙,他的族哥,原先郑氏大家族的带头大哥竟然出现在郑大木的身边,好像还是早就在那里了,这两天才出现的!
    永胜王郑彩马上感觉不好了。
    汉唐集团的人不关心与郑家集团售卖田地的合同,那些地方,在真实的历史中还要二十年左右才开始重新恢复开发。
    他们关心的是永胜王郑彩的所谓改革,他们的举动竟然也有了自我更新的发展态势??
    正当众人七嘴八舌呢,传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拥有汉唐集团身份证的郭勿语商人,竟然被安南地区的地方政府抓了!
    紧接着的消息是,那里他开发的煤矿正在被围攻。
    汉唐集团的人也感觉不好了。
    第七百六十六章 谁也别笑话谁
    郑家集团随后马上在《福建时报》上公布了永胜王郑彩的高度指示:
    全福建地区的老百姓要是在未来的一年后,收入上涨一番!
    同时取消了十几项收费项目,准许民间资本进入一些原本不准私人经营的行业,特别是粮食真的可以自由流通了表现是,原先的一些郑家粮食专卖店竟然真的正在关闭。
    敖,这是玩真的啊!
    这个老家伙读过几年私塾,写的古体诗在八百多汉唐集团成员中可能是最好的。
    杨友行秘书长不服气,但是,穆木厂长说,真的,你连他的二弟郑联的水平都不如。
    杨友行秘书长一时无语,因为附和者众。
    这个老家伙还经过商,整个东南亚,包括日本,路子都熟。
    估计还劫过船,至于是否劫过色就不知道了。
    还当过大臣武将,被大明某个流亡政府封过王其实当时封过王的有一百个了吧?
    好吧,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竟然能有自我更新改造的能力!!
    既得利益者,竟然能主动让出自己的利益?!
    这是笑谈,也没有人威胁他们集团的安全啊!
    郑家军队目前情绪稳定,没有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嗷嗷叫着效忠、奉献出青春和生命啥的。
    这个有违常理,不太让人能理解了。
    其实福建老百姓早都也认命了,还高兴呢,毕竟是永胜王他老人家带着大军打跑了鞑虏,以前那时候是啥日子?吓人呢。
    你看现在多好,能吃上饭,穿上衣服,穿上鞋了,有点闲钱还能干点小坏事,这日子知足了。
    原先汉唐集团的人还正头痛要设计推进郑家集团改革发展的办法呢,毕竟五年以后要纳入一个框架内了。
    总不能我们这里就几项收费,你那里要几十项收费吧?!
    总不能总是关税不一样吧?!
    当然,我们不能一刀切,福建地区总归有福建地区的特色,但是已经给你五年时间来改变了,若是总特色下去,那就是本色了。
    但是,真没有想到他竟然能主动推动自己的改革这对一个经历复杂的古人大爷来说,真心不容易啊。
    梅乐芝经理通过事后的了解和分析,说:“这个也不难理解,郑彩真心把福建当成了郑家的事业了,也认定这是他唯一的依靠,整个郑家集团中,好像只有他和他的儿子在台湾地区没有购房和私人投资所有财产都在福建地区,所以可以看出来,他是真正以福建为家,以福建百姓为子民。
    另外还可以看出,他的几项改革针对性很强,都是对着郑家集团中实力过于强大的分枝开刀,不好说不是一种弱枝强干的计谋,以求达到一石二鸟的效果与此对应的是,他宣布郑智为王储,然后又不声张地把他送到我们这里游学,我们也许能看出来,他们确实是认可了我们。
    还有在他们的会议中,我不知道郑秀文起到了什么作用,她和刘子宁组织人手编写的经济分析报告,呵呵,也就是初中学生的社会活动调研水平,不严谨,预见性不强,分析方法简单,但是,恐怕是这个时空最好的一份调研报告了。
    她最后拿给我看时,我给了个优,当然,不能按那面世界的水平来看,呵呵。”
    有人说道:“或者是大明灭亡的三百六十五个原因也能给他启发?”
    梅乐芝经理说:“这个无从知道,不过权力部门之间的制衡手段,对上位者来说,这个是几千年的政治智慧了,不算难以理解。”
    那么大家明白了,人家郑彩还真是有底线的,他的底线是让福建地区更好。
    嗯,只要有底线就行,这是道德和政治都正确的事情。
    王储郑智到了赤嵌效时,范伟业校长没当他是一回事情,直接到正常班级上课,特训班进不去,从测试水平上看,进去了也白费,跟不上进度的。
    这个时候,永胜王郑彩这个老家伙遇到了新问题,他的族哥郑芝龙竟然能让鞑虏偷偷放了回来!
    族哥郑芝龙是自己当年的老大,而且他在整个福建地区,特别的闽南之地,影响力那是不容置疑的,鞑虏有多邪恶,不必多说了!
    永胜王郑彩陷入了深深地忧虑中,他召集了手下的核心力量,没日没夜地开着会议,别人暂时还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只是觉得《福建时报》上莫名其妙地换了口气,全是歌颂赞美汉唐集团的文章,许多大才都被永胜王郑彩给踢回家了,当然,还发了他们一些钱财。
    有的大才觉得自己受了污辱,有的还跑到热赤大城这面来了。
    《福建时报》上开始称汉唐集团是人类的消,是天降之神来拯救这个民族的,又提到他们为郑家集团,为福建百姓提供的无私的帮助,等等吧。
    汉唐集团的人看了后,脸都红了,没这样夸人的,大家都是平等交易嘛。
    郑家军新军营里又响起震天的口号了,嗷嗷叫着。
    “无永胜王,宁有福建今日乎?!”
    他们这又是怎么了,好好的,怎么又喊口号了?
    汉唐集团情报安全部范例部长轻声说:“我们的情报工作由于始终处于自负盈亏的状况,还是没有办法细致化,据说是郑芝龙一体人等被鞑虏送到了郑大木那里,时隔多日,才突然在潮州街头出现我消董事会能同意给我们加大专款资金投入,这世界上,不管哪个时空,没有一家情报部门是靠着情况人员一边经营商品,一边工作的,我们不是小贩子!人家郑家集团的情报工作人员收入差不多是我们的人员两倍了!情报工作人员固然要以忠诚为首,但是收入不能比对方低太多啊?哪里要卖出商品当资金?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
    汉唐集团情报安全部范例部长的愤怒是有理由的,哪里有给情报人员发物资当经费的?!
    当时伍大鹏董事长也叹了口气,说:
    “一个设备,不能只有一种用处;一个人,也不能只有一种用处。
    这是汉唐集团的特色我们离专业化,还是有一点距离,你招募的人手,也实在太多了”
    汉唐集团情报安全部范例部长张开了双手,说:
    “你要知道,一份有用的情报不能用金钱来计算的!汉唐集团这种习惯性的理工生思维早晚会吃大亏的!!”
    正当大家还准备搬个小凳子看人家郑家集团的笑话呢,他们接到了海口地区的情况报告,杭州城商团团长郭勿语出事了。
    看看,想看人家的笑话,结果自己这一面出事了!
    郭勿语团长识破了汉唐集团所谓股市的手段后,曳叹息说:“我以为是如何个大手段,无非是让大户公开筹资,小人物挣些许小钱而已”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