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打开时间的门 - 为你打开时间的门 第9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她挺感慨,觉得人和人的际遇真是很难说。
    李知行问她:“你呢?还打算转系吗?”
    唐宓摇了摇头:“暂时不打算了。我决定选修数学系的双学位。”
    李知行对她的决定很是赞赏,他给唐宓出示了数个案例:“金融系学生有着数学系的水平的话,就业时相当受欢迎的。”
    唐宓说:“我倒也不是为了就业学数学的……”
    李知行莞尔:“我知道,你真喜欢数学。在喜欢的前提下能够赚钱,就最好不过了。”
    大一下学期的课程还是以英语数学课程为主,还增设了专业基础课和计算机课程,紧张程度和上学期相差无几。唐宓保持着自己固有的作息习惯,对现在的她来说,上课和参加叶一超的欧几里得俱乐部是她最重要的事情,体育活动也没松懈,她有时间就去羽毛球馆打球。
    学习中最难的,唐宓觉得还是英语,这学期的英语课上老师又提出新的思路——和上学期不一样,不再团体作战,而是个人才华展示,比如模拟联合国的活动。具体思想是,全班同学模拟几十个国家,在会场上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国家。
    唐宓简直傻眼了,她抽中的国家是智利一一天知道智利是什么样子?她去了图书馆查收获不算大,思来想去,她也只能和其他同学一样,花时间去机房上网查询资料。
    可问题是,她接触电脑的机会少之又少,只懂得上课时老师教的那些基本常识,连键盘都不熟悉。
    赵幸丹看着她笨拙的打字模样,觉得这真是让人忧愁,于是指点她:“你不是有计算机系的外挂吗?”
    唐宓傻傻地问:“外挂是什么?”
    赵幸丹无语地看她一眼:“就是李知行。”
    “哦。”
    鉴于她和李知行的关系在大学阶段有所缓和,唐宓想了想,硬着头皮给李知行打了个电话。
    他几乎是想都没想就爽快答应:“这简单,我教你。”
    李知行挂上电话后,忍不住笑了。
    对一般人来说,互相帮忙本是小事,但唐宓可不是这种人。她为人寡言性格要强,不是那种开口求人的性格,李知行和她同学的这几年,就没看到过她在学业上遇到需要別人帮忙的时候,真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啃啃书也就过去了。现在找到自己,只怕确实是没辙可想,另外,大约也是不再把自己当外人了。
    李知行不愧是计算机系的学生,两人在机房待了整整一个下午直到天色擦黑,李知行将所有的搜索技巧一一传授给她,比如专业数据库的使用,搜索英文文献的方法,用数据库搜索专业文献的方法,在论文中查找关键语句的办法,排除不实消息的方法等,林林总总。
    唐宓拿着笔做笔记,只觉得茅塞顿开。
    李知行教她的方法并不复杂,但要掌握好也不容易,数据库的选择、关键词的选择。
    对资料的分析水平,都需要技巧。举个例子,即便是京大这等高等学府,很多学生连简单的搜索语法都不清楚。一个人能力的高低,通常就表现在对方法的掌握和运用上,而这一点,正是李知行的长处。
    听到最后,她忍不住问:“你到底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
    “高二那年在美国做交换生的时候学的。”李知行说,“美国人最喜欢各种各样的‘paper’,文章一定要漂亮,报告一定要出色,演讲一定要好,我当时好面子,觉得不能给中国学生丢脸,因此硬着头皮参加了不少美国高中演讲活动,所以少不得要查资料写报告……大哥也在美国读书,教了我不少办法。”
    “大哥?”
    “是,你见过他两次,他叫李泽文。”
    “你哥哥很厉害。”
    “这算什么厉害,就是基本技能。”李知行说,“方法我告诉你了,你照着做,英文报告写完了拿给我看看,我帮你润色一下。”
    “好。”
    一事不烦二主,反正既然已经拜托李知行帮忙,接下来的相求也没什么可奇怪了。
    唐宓抓紧时间,第二天就把那篇关于智利的一千五百字文章写了出来,交到李知行手里。李知行一天后又还给她,润色了不少地方,整篇文章完成了由璞玉到美玉的升华。唐宓拿到他改得通红的报告,只看了一遍就觉得收获比她看十份英语报纸的收获还大,一时间也是心绪难平。
    写报告最重要的是层次感,其次是语句的准确,最后是数据的充实。你数学很好,应该明白没有什么比数据更有说服力。
    “是的,数据和数据分析很重要。”唐宓轻声感慨,“你才应该学经管专业啊。”
    知行笑道:“我也没打算不学啊,下学期我准备选贵学院开设的经济学双学位。”
    “啊?”
    “知道一些经济学常识是有好处的。”
    唐宓肃然起敬,她是为了工作才学这个专业,李知行则是为了增加知识,两人的境界高下立判。
    “以后这种类似的论文报告你都可以发给我看看。”
    “很麻烦你吧?”
    “也还好,我们大一的课不紧。”李知行说,“再说也改不了几次。这些都是套路,以你的聪明和勤奋,大概只经过几次,你就知道写作的重点是什么了。”
    经过李知行修改之后的文章非常出色, 上台演说的时候她也对自己充满了信 ——唐宓也是头一次在口语课上得到了张帆老师的表扬。下课后,张帆还叫住了她,鼓励她继续保持。
    宛如醍醐灌顶一样,唐宓这才明白,英语的学习根本没有什么难的,只要肯开口说出来就没有问题。
    她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实在太有限了。之前的数年生活范围太小,知识上的短板数不胜数,以检索资料为例,若是李知行不告诉她方法和技巧,她很可能一辈子摸不到窍门。
    她越发感觉自己和李知行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会体现在任何一份考试成绩单上,而体现在综合能力上。在知识面的宽度和深度上,唐宓觉得自己需要付出三倍五倍的努力,才能赶上李知行。问题是,知识面可以想办法弥补,能力的差距弥补都没希望,在判断力、统筹力、执行力这三个方面上,唐宓认识的所有同龄人中,李知行无出其右。
    接触多了,她才知道,李知行挺忙的,他至少加入了四五个社团和协会。但是:李知行待她是和別人不一样的,只要是她的要求,他没有不应允的,无论多忙也会马上赶到。
    和她在一起的时候,他的电话常常在响。
    她也尽可能地不麻烦李知行,也努力督促自己,一篇英语文章改了起码五次后才拿给他指点,几次之后,她论文上的标红也越来越少了。
    李知行都笑说:“你的语感越来越好了,我都快没什么可以教你的了。”
    “难高中时说得没错,我发现只要能张嘴说英语,进步就非常快。”唐宓说。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