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打开时间的门 - 为你打开时间的门 第120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来你知道?”
    李知行表情有些黯淡,轻轻 “嗯”了一声。
    “那就好。”
    李泽文不再多说,顺手带上了山租车门。
    出租车在滚滚车流中消失得不见踪影,李知行拿出手机,唐宓的短信也发送到——她占好了座位等他去上自习。
    李知行不自觉露出微笑,定了定神,大跨步走回校园。
    |第二十五章|你很在乎她
    跟踪狂的事情告一段落后,李知行终于有了休息时间,十二月的第一个周末,他按照惯例,去了爷爷奶奶家,自己家没什么可回去的——父亲常年在宣州,母亲则工作繁忙,不在家的时间也多。
    周末的晚餐时分,爷爷奶奶家总有不少人,他进院子前看了看停在院门口的几辆车也心里有数了。
    头发斑白的张阿姨穿过小花园迎上来,笑着说:“知行你回来了啊,快好几个星期没见了。哎,快,书包给我。”
    “我拿得动的、阿姨,我妈和姑姑来了?”
    张阿姨是爷爷奶奶家的保姆,厨艺非常好,粵菜川菜鲁菜样样拿手,各类点心也做得非常地道,李知行几乎是吃着她做的食物长大的,从来视张阿姨如长辈。
    室外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李知行进了屋,顺手把书包放在客厅的沙发上,又脱了外套挂好。
    “都到了小半天了,家里就差你了,洗了手就去吃饭。”
    “大哥也来了?”
    “和你就前后脚的工夫。”
    李知行拐弯到达餐厅。李家的饭桌是长桌,此时几乎坐满,爷爷奶奶上座,母亲和大伯正在摆放碗筷,姑姑和伯母相谈甚欢,唐明朗是小辈,虽然同桌还有个李泽文,但这对表兄弟完全没共同语言,他一个人寂寞地左顾右盼,此时看到表哥来到,顿时高兴起来。
    “表哥!”
    这学期开始唐明朗在京大出现频率大大减少,开学至今,李知行也就见过表弟一次,此时看他剪了个板寸,看起来比之前精神些。
    李知行依照次序和长辈们打了个招呼,再拉出凳子落座。他这学期选了双学位,学业压力陡增,开学到现在三个多月,也就回了两次家,长辈们是久久不见了。
    祖父环顾四周,发现在京的家人到得整齐,特别满意地点头:“知行回来了就开饭吧。”
    饭桌上琳琅满目很是丰富,张阿姨继续从烤箱里端出了一大盘烤羊排,喜滋滋地说:“知行今天要回来,今天做的菜可都是你最喜欢吃的。”
    当了快三十年的李家保姆,张阿姨对家里每个人的饮食爱好了如指掌 李知行目光往桌子上一扫,就知道这顿饭完全是依照自己的喜好定下来的。
    其他人还没说什么,伯母先说,“就知道爸妈最心疼知行了。”
    张静瑜说:“哪有的事。”
    满桌人都摇头笑,一副心照不宣的样子。
    李知行无奈一笑。其实伯母说得没错,李家孙子辈一共四个孩子,他的的确确是最受祖父祖母喜欢的那个。照理说,家里最受宠的孙子辈应该是长孙李泽文,但李泽文七情不上脸,很少跟长辈撒娇,祖父祖母虽然疼爱这个孙子也无从下手;堂姐李君子,伯父离婚时她被生母带去了国外,和李家始终不够亲近;至于唐明朗,则是外孙,关系始终隔了一层。
    说说笑笑中,晚饭终于开张了。李家诸人工作繁忙,只有周末时稍微有空,可以回家看望老人陪老人家吃饭,同时互相交流——国内国际的政经大事,亲戚朋友的变动,可以谈论交流的信息实在太多。
    这种场合,小辈们因为见识有限,发言频率明显降低了很多,唯一例外的是李泽文,无论谈到什么,总有人要问问他的意见。
    张静瑜结束了和席上诸人的闲聊,仔细打量很久都没见过的儿子:“这学期上课很忙?”
    “是的。”李知行简单解释了一下自己的课程,“学习压力挺大。”
    到底是自己的孩子,做母亲的还是一眼可以看到儿了眼底的疲色。
    张静瑜说:“如果太忙的话,放弃双学位也不要紧。”
    “不,还可以对付的。”
    祖父则说:“读书这事儿,你不用担心知行了。”
    老人家发了话,即便是张静瑜也不好多说什么。
    一顿饭吃到尾声,倒是李如沁想起了重要事情,忽然开了口:“知行,你和俞希白相处得怎么样?”
    “还行。”李知行说。
    在座诸位长辈都对这个话题充满了好奇,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他身上。
    “还行是什么意思?你和俞希白发展到哪一步了?关系定下来了没有?”李如沁穷追不舍,“我前几天还遇到俞希白的妈妈,她对你可是满意得很。”
    这顿饭果然不好吃啊!李知行心中一叹,有条不紊地回答:“我们是普通朋友。”
    “普通朋友?都认识多久了还普通朋友?”伯母还有点儿吃惊。
    李知行正色道:“喻希白很优秀,可我们的兴趣爱好完全不一样,实在磨合不来。”
    祖母叹息说:“我倒是喜欢她,聪明漂亮,又会说话。”
    张静瑜侧过视线,看着儿子笑了:“知行不喜欢的话也没办法,大哥大嫂,还有如沁,你们要有合适的女孩子人选,不妨介绍给知行。”
    李知行不作声,也没办法作声。他承受了来自长辈的更多宠爱,就要承担长辈更多的期待和要求。
    “别说,我这里还真有不错的人选,”接下来发表意见的是伯母,她兴趣盎然地说:“崔家老三的女儿,在音乐学院学大提琴,各方面条件都不错。”
    李知行竭力忍住脸上的不快之色:“伯母,不用费心了。”
    他语气有点儿重,伯母诧异:“怎么,不高兴?”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