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彩 - 七星彩 第106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御道:“我在前头陪客,很少到女眷这边来,即使见过,也不过一面之缘,又不能知根知底,即使再娶要紧的还是弘哥儿喜欢,待弘哥儿好的才是。”
    黄夫人一听,心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也不知道纪澄对弘哥儿做了什么法,那孩子对谁都不亲近,偏偏待她就是不同。
    “小孩子家家能懂什么?被别人三言两语就哄去了。我瞧着还是得从咱们素来交好的人家里选,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家,家风也好,规矩也好,新媳妇进门就能把家里的事情料理起来,对弘哥儿也能好好教导。”黄夫人道。
    沈御道:“娶周氏时都是父亲和母亲做的主,这一次我想自己做主。”
    黄夫人气得差点儿倒仰,“你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能如此任性?你以为你娶妻是能随随便便的吗?一妇蠢三代,你看看你三婶那样子,你三叔娶了她之后有什么出息?当初你三叔那样喜欢,现如今又怎么样?还不是一切都看淡了。阿御,你从来不是这样不理智的人,是不是纪澄那狐媚子勾搭你的?”
    沈御脸色一沉,“澄表妹就住在家里,她是什么样的人品你难道不清楚?她什么时候有狐媚之举?这都不关她的事情,她压根儿就不知道,我只是觉得是该娶一房妻室了,她年纪合适,同弘哥儿也好而已。母亲不喜欢又何必泼人脏水?”
    黄夫人气得心里发颤,这还没娶过门呢,就护上了将来那还得了?
    “那好,你既然知道我不喜欢,那还打算娶她么?”黄夫人也犟上了。
    沈御实在不擅长和妇人打交道,即使是他母亲也不例外。只可惜沈彻不在,不然凭他那张嘴,同母亲说道说道,也许就能把气氛缓和过来。
    “母亲也知道,如今沈家是鲜花着锦的情势,表面看着花团锦簇,可私底下皇上何时对我们放心过?安和公主下降,生生毁了大伯的前程,只能做个闲散国公爷,这已经是猜忌了。若非西域那边一直蠢蠢欲动,边关缺不得父亲震慑,皇上早就收回他手上的兵权了。我如今娶妻再娶世家大族的女儿,皇上能放心得下么?”沈御道。
    黄夫人一听这些借口就头大,她知道沈御说的是实情,但要让她接受一个商户女儿为儿媳妇实在有些艰难,今后指不定被人如何嘲笑。
    可是沈御哪里懂黄夫人肚子里的这些弯弯道道。
    “我一个妇道人家不关心这些,我只知道做母亲的没挑好,就只能养出沈萃那样的女儿。我们家可不能再出这样的丑事。再说了,阿萃出那样的事,纪澄与她同吃同住,居然没关着她,这是一个姐姐应该的吗?”黄夫人提高嗓门道。
    沈御道:“她只是个表姐,你也知道三婶的为人,连她自己都管不住阿萃,澄表妹难道还能管得住?”
    “你简直是鬼迷心窍!”黄夫人怒道。
    沈御见黄夫人气得发抖,也知道不能再谈下去,否则只会起反作用,于是站起身道:“母亲息怒,都是儿子不孝,儿子改日再来向母亲请安。”
    沈御说完转身就往外走,黄夫人气得在屋子里摔茶盅哭骂道:“这是生的儿子吗?上辈子的冤家来讨债的还差不多。”屋子里的丫头一个个的吓得喘气都不敢,生怕惹祸上身。
    黄夫人在榻上坐了良久才缓过起来,心里想着这件事不能就这么算了,沈御的性子她是知道的,一旦决定了就不会更改,所以黄氏又急急地起身往老太太屋里去。
    老太太见着黄氏进来问道:“你怎么这时候过来?”
    “有些事想同母亲说。”黄氏道。
    老太太朝云锦她们使了个眼色,一众丫头就都退了下去,她这才对黄氏道:“发生什么事了,脸色这么差?”
    黄氏道:“阿御今天到我屋里说,他想娶纪澄做填房。”
    老太太大吃一惊,她原本以为是沈彻有些中意纪澄,哪知道这档口又冒出个沈御来,“你确定?阿御亲口说的么?”
    黄氏点头,“不知道被纪澄灌了什么迷魂汤,为了这件事和我顶得脸红脖子粗的,像着了魔似的。他也不想想他是什么身份,怎么能娶个商家女?”
    老太太想了想道:“可是澄丫头和阿御有了什么首尾?”
    “这倒没有。”黄氏在沈御屋里可是放了眼线的,便是蕊雪也时时向她通报,纪澄若和沈御有个什么猫腻,她肯定会是第一个知道的。
    “这么说是老大看上了澄丫头?”老太太问。
    黄氏点点头。
    “澄丫头容貌出众,也不怪阿御他们会喜欢。只是你若看不上澄丫头的家世,好生同阿御说就是了,他是个孝子,难道还能真和你顶杠不成?”老太太安慰黄氏道。
    “母亲你是不知道,阿御那孩子下了决心的事情,谁拦得住?我就怕到最后拦成了仇里外不是人。”黄氏道。
    老太太叹息一声,她家里什么都好,就是两个孙儿的亲事太令人操心,主意是一个比一个大,全都拖着不肯成亲。沈彻尤甚,上回她不过就念叨了几句亲事,沈彻就干脆跑了,这一整月的连家都不归。
    “阿御他们都大了,儿大不由娘,我瞧着澄丫头品貌都不差,也不似你三弟妹的德性,若阿御真心喜欢,你又何必逆了他的心事。他也不是那么没有分寸的人,咱们这样的人家娶媳妇也并不在乎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的。”
    黄氏心想,老太太倒是想得通,人老了就一心想着抱曾孙子,可再不讲究身世,也不能娶个商人女啊,将来多叫人笑话。
    老太太素来就知道黄氏的眼光高,要不然也不会挑三拣四到现在也没正经给沈御说亲,“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过既然你不喜欢,那我同阿御说一说,看他能不能打消那个念头。”
    黄氏等的就是这句话,见老太太应了,她才肯离去。
    第148章 尘归尘
    过得两日老太太在沈御到芮英堂请安时把他单独留下说话。“你娘前两日把你的事已经同我说了,你可是真打定主意就看中澄丫头了?”
    沈御道:“只是觉得该成亲了,我若是娶高门大户的女儿,皇上肯定是不放心的,倒不如澄表妹这种人家,皇上也不会忌惮。”
    老太太点了点头,“我已经劝过你母亲了,可她实在不喜欢商户人家,你若真是顾忌宫里,便是寻个秀才的闺女,你母亲也不会嫌弃的。”
    沈御道:“澄表妹的哥哥天泽今年就要下场了,他不也是秀才么?若是高中,纪家的门第也能提高,何况男子汉大丈夫,难道一身功名还要寄望岳家成全不成?”
    老太太道:“你说的也没错,只是你三婶的例子摆在前头,你母亲怎么会中意澄丫头?为了你母子俩好,不若再看看吧,指不定还有更合适你的姑娘。”
    沈御道:“这种事情也要讲眼缘,难得的是弘哥儿和澄表妹相处得好,也省得将来母子离心。”
    “你是为了弘哥儿?”老太太道:“这也是,弘哥儿那脾气,若换了别的人进门,倒不易相处。那你再同你母亲好生说说,别顶杠。”
    沈御点了点头。
    只可惜黄夫人这些时日见着沈御就生气,压根儿不搭理他,又另写一封信送去边关给忠毅伯沈秀问他的意见。
    这些事情纪澄都是不知道的,纪青在京师待了十来日,也不见沈家有遣媒人上门,便不再想着沈御的事情,只安慰纪澄别心急,实在不行等纪渊秋闱后说亲也可以,若是纪渊能高中,纪澄也是水涨船高。
    纪澄听了心里只叹息,若是沈彻还活着,她哥哥即使高中也无济于事。西域的消息已经彻底断绝,纪澄心知肯定是沈彻发现了不对,所以下令让西域那条线的人停止向自己传递消息。
    纪澄心里只觉得凉风刮过,现在几乎是后悔又恐慌了,她不过是贱命一条,大不了抹脖子死了就死,可连累了家人才是万死不能辞其究的。当初到底还是太冲动了,为了一时激愤,就将全家的身家性命都搭了上去。
    纪澄本不信佛,这些时日心里却常念叨阿弥陀佛,求老天爷保佑,让她得偿所愿。
    到六月中沈萃成亲这日,沈彻还未回来,已经是一个半月了,也没有消息回来,没消息就是好消息,纪澄心里本还以为是老天爷终于眷顾了她一回。
    结果待晚上沈府宴请女方的客人时,纪澄却见有丫头一脸欣喜地进来禀报道:“老祖宗,二公子回来了。”
    纪澄手里的筷就“啪”地掉在了地上,幸亏当时人多声杂,大家的注意力又全部集中在“二公子回来”这件事情上,才没人留意纪澄的失态和惊恐的表情。
    周围伺候的丫头一直留意桌上的动静,见纪澄的筷子掉在地上,赶紧地补了一双递给纪澄,因纪澄在沈府住了这许久,家里的丫头几乎都熟悉她,小容给纪澄送筷子的时候见她脸上苍白得没有意思血色,忍不住关切地问道:“纪姑娘,你没事吧?”
    纪澄艰难地摇了摇头,也亏这会儿她是坐着的,若是站着时听到这消息只怕人都倒了下去了。
    纪澄此刻简直是万念俱灰,脑子一片空白,努力克制住自己因为恐惧而略微抖动的手,可是她简直是坐也坐不住了。
    那小丫头进来通禀没多久,纪澄就见沈彻从门口走了进来。他头戴透雕卷云纹的白玉冠,穿了一袭宝蓝地绣卍字八宝暗银纹的袍子,整个人身上毫无赶路的风尘仆仆,反而显得闲情惬意仿佛并不是出的远门而是在隔壁串了门子似的。
    沈彻本就生得清隽俊逸,身份摆在那里,尽管他竭力扮演风流不羁的浪子,但通身的贵气却是藏也藏不住。而且因为常年身处高位,身材又颀长,隐隐流露出如泰山压顶的气势,叫堂中做客的女眷都看了呆去。
    且不提那些小姑娘了,便是在座的二十几岁的夫人、太太们心里怕也是遗憾,自己怎么就不能晚生个几年。
    老太太一见沈彻进门就站了起来,脸上是又惊又喜,“我今儿早晨还说,你要是今天不赶回来,看我怎么教训你。”
    沈彻从进门开始就一个眼风都没甩给纪澄,只笑着快走几步,扶了老太太的手臂伺候她重新坐下,“阿萃成亲我怎么可能不赶回来?这不刚进门就到老祖宗跟前请安来了么?”
    老太太瞧着沈彻回来心就安了,又忍不住抱怨道:“前些日子,我晚上天天做噩梦,梦见你受伤了在叫我,我这心就没踏实过。你可算是回来了,我今晚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
    沈彻又安抚了老太太几句,老太太也知道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堂里还有十几桌做客饮宴的女眷,于是老太太总算放开了沈彻的手,“既然你回来了,就代我去给每桌在座的贵客敬杯酒吧。”
    沈彻点头应是,“自是应该的。”
    纪澄没和老太太坐一桌,她因在沈府住了一年多,也算是半个主子了,今日权充当主人家陪客人,所以就坐在老太太下首的第三张圆桌上。
    沈彻敬酒敬到纪澄这一桌时,纪澄自己都佩服自己还能站起来,脸上的笑容虽然僵硬,但好歹也是笑容。
    而沈彻脸上的笑容虽然温润,但看向纪澄的眼神却异常冰冷,几乎刺骨,纪澄根本就不敢跟沈彻对视,飞速地撇开了眼。
    待沈彻挪步往下一桌去时,纪澄这才长长地吐了一口气重新坐下。尽管桌上摆着山珍海味,是纪兰特地从京城有名的酒楼连云楼请的大厨整治的,可纪澄也没有任何胃口。
    只是纪澄是陪客之人也不能随意离开,她如坐针毡地等到散席,叫丫头领了那些不走的女眷去水榭看歌舞,又陪着纪兰去园子门口送客。
    纪澄一直都是神不守舍,惹得纪兰频频看她,到最后纪兰实在忍不住了,“你这是做什么?既然不想在这儿待着早说就是,怎么连楚夫人和刘夫人都分不清了?这下可好,把两个人都得罪了,说不得改日我遇着了还得替你赔不是。”
    纪澄只听着就是,她心里着急想走,也不待待纪兰停止说教便开口打断了纪兰的话,“姑母,兰花巷那边还有些事情要急着料理,我想先回去了。”
    纪兰一听简直是火冒三丈,“现在翅膀长硬了是吧?好啊,你走,走了将来就不要再踏我沈家的大门。”
    纪澄心里直叹息,她大概是真的没有机会再踏沈家大门了,能不能见着明天升起的太阳都还是个问题。
    “对不住了姑母,我是真有事。”纪澄朝纪兰福了福,转身就走。先才在席上时,纪澄已经吩咐过榆钱儿了,让她回去谁也别惊动,只同柳叶儿说,千万避开南桂。这会儿应该是将必要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在西角门等她。
    只可惜纪澄还没走到角门处,就被南桂拦住了,“姑娘,公子吩咐说家里的还有许多客人没走,请姑娘在沈府再住几日帮忙应酬一下。”
    纪澄道:“我又不是沈府的主子,应酬客人怕太过怠慢,如今大姑娘和二姑娘都在家,也用不着我出头。你转告二公子,我家里有事先行一步了。”
    纪澄说罢就要走,南桂伸出一只手拦着,为难地道:“姑娘,二公子吩咐了要留下你,若是姑娘实在有急事,不如当面同公子说一声。”
    纪澄眼见着是走不掉了,亏得她先才已经将锦囊交给了榆钱儿带走。纪澄素来不是个不安排退路的人,她也算着了一旦沈彻安全回来,很可能她再也走不掉,走掉了也只能连累家人。
    所以纪澄已经将后路安排都写在了锦囊里,一直随身带着,眼见着情况不对时,争取寻着机会送出去。
    南桂的身手了得,即使纪澄这会儿糊弄了她跑掉,可这京城是靖世军的大本营,她有能去得了哪儿?索性纪澄也不在抱有侥幸心,跟着南桂回了小跨院。
    跨院里头柳叶儿和榆钱儿都不在,纪澄心里微微松了口气,但愿不要连累这两个丫头才好。
    纪澄乖乖地待在小跨院里,像个等待大老爷判案的囚犯,她这会儿倒是饿了,在席上根本没吃什么东西,可就是死囚上路前还有顿断头饭吃,她索性给院子里的小丫头抓了一把铜钱,让她去弄点儿吃的来。
    那小丫头神通广大,还弄了点儿酒来,纪澄正好借酒消愁,也借酒壮胆,喝得酩酊大醉,倒头就睡去。
    九里院里却是灯火通明,只见两个人影正沿着九里院的上山小道,急急往九里院的正院去。
    楚得一进去,就见沈彻正赤膊坐在榻上,旁边榻几上放着一盆血水,是霓裳端给他清理伤口的,这会儿已经全被鲜血染红了,霓裳眼里含着泪根本就不敢看。
    大胖子楚得见了立即咋呼道:“天,怎么伤得这么厉害?你自己就会医术,怎么连伤口也处理不好?这都化脓了!”
    沈彻的脸色雪白,并没回答楚得的话,只对他身后的人道:“元通,有劳你了。”
    第149章 计中计
    赛阎王马元通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的神医,据说医术是生死人肉白骨的,所以得了个绰号叫赛阎王,不过他素来神出鬼没,想找他治病的人无数,能捉到他影子的人却是寥寥可数。
    马元通听了沈彻的话,就走了上去,“师兄,你咋个搞得这个惨哦。”马元通仔细检查了一下沈彻的伤口,“伤口边缘泛黑丝,像是铁勒的铁线虫的毒。”
    马元通操着一口蜀地腔,“你咋个中的毒哦?我回回给你下毒,你都能看出来,这回咋个阴沟里翻船咯?哪个龟儿子这么厉害,给你吓得到毒,我一定要跟他比一哈。
    楚得被马元通的一串“咋个”给听得头晕眼花,接嘴道:“这还用说?不是他故意中毒,谁能给他下毒?”
    马元通摸了摸下巴,“这个还差不多嘛,我就说我不得那么差。不过师兄啊,这个铁线虫的毒你自己都会解,咋个拖到现在哦,溃烂得这么厉害,说不定要留疤哦。”
    “大男人怕什么留疤?”楚得又接口道,他本来就不忿沈彻仗得生得英俊,每回上青、楼他看上的那几个妖精全都上赶着倒贴沈彻,而楚得自己出钱又出力,还讨不得佳人欢心。
    楚得和马元通一唱一和,沈彻却一个字都懒怠说,马元通看了沈彻的伤口后就去外头捣鼓他的药去了。
    楚得等马元通一走,这才开口说正题,“怎么样?钓上喆利那条鱼了吗?”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