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彩 - 七星彩 第15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每逢七夕定然就是倍思情,纪澄辗转无法入眠,起身走到外间看到小几上被她抽出来的五色缕就那么胡乱放着,迎着一点儿星光反射出银丝的光芒。
    纪澄的脑子还没反应过来,她就已经坐到桌边开始重新穿针了。
    穿好的五色缕就像纪澄脑子里混乱的思绪一般,纪澄看着那线,不知为何脑子一热,叫醒了柳叶儿和榆钱儿,领着两个丫头又带了两个粗壮的婆子从园子的角门出去,在浓稠的夜色里去了颖水边上。
    纪澄到京师的那年在颖水是放过河灯的,她还记得那时的心愿,如今想起来倒是如了愿,说不得还真有些灵验。
    纪澄弯腰将自己的灯放到河里,这会儿水边已经只有零星之人,河里的河灯也只余寥寥,河风扶起纪澄的衣袂,叠纱缥缈,就像凌波之仙一般,欲往那龙王的水晶宫去。
    “姑娘,咱们回去吧,实在是太晚了。”柳叶儿劝着临河而立丝毫没有回府意思的纪澄。
    磬园早就下了锁了,要不是纪澄管着中馈,这么晚想出府怕是只能翻墙了。可既然规矩是纪澄定下来的,她就更不能肆无忌惮地去践踏规矩,因此只在水滨稍站了一会儿就转身离开了。
    夜阑人静,本该是抱着媳妇热炕头的时候,楚得却一个人在静香院喝着闷酒,前几日才从南边回京,小十儿肯定是没有影子的事儿,就连小九儿都还没抱上两天,他就又被沈彻从被窝里挖了出来。
    这也就罢了,做兄弟的心里不好受,他也有为兄弟两肋插刀的义气,但楚得气就气在沈彻在七夕把他挖出来却又将他一个人都在静香院自己跑了。
    楚得越喝酒就越生气,连静香院的头牌女史都没办法安抚下他的暴躁得想一杯酒毒死沈彻的心。
    说实话楚得觉得沈彻已经从“不能人道”的正常人变成了“不能人道”的太监了,总之就是见不得人好,尤其是见不得他可以抱着老大、老二……小九儿轮番地做生儿子的事儿,每次都坏他好事。
    楚得脑子里正想着什么毒药最配沈彻这个太监的时候,就见沈彻手里托着一盏莲花灯进来,那灯底还滴着水,一看就是从河里捞上来的。
    “别跟我说你把我扔这里一个人喝闷酒就是去捞河灯去了。”楚得冷冷地看着沈彻。
    沈彻淡淡地道:“花姑没伺候好你?”
    楚得心想:老子要的是小九儿不是花姑好么?然而花姑此时就坐在楚得身边,他素来怜香惜玉也没好意思说出口,只能把一腔怒火忍了下来。
    只是楚得才决定高风亮节一把原谅沈彻,结果就听见沈彻道:“没兴致喝酒了,散了吧。”
    楚得这下可不干了,暴跳如雷地道:“沈彻,你把老子当狗啊,让你招之则来挥之则去?”
    沈彻没说话,只慢悠悠地打量了一番楚得那体型,天底下哪有这么胖的狗?
    楚得跟沈彻烂兄烂弟这么多年,哪里能读不出他的意思来,立即又是一顿暴跳,“好,好,算老子狗拿耗子,好心当成驴肝肺。沈彻,下回你要是再敢半夜把老子拉起来,老子跟你没完。”
    沈彻扯了扯唇角道:“我就是喜欢看你这种想发火又拿我没办法的样子。”
    楚得狂叫一声,扭头就走了,他心里极端受伤,但又不能不承认沈彻那贱人说的是实情,真想一口咬死他,以前也不是这德性的,近来越发古怪。
    楚得上了马车,气过劲儿之后才想,真是老天有眼,活该有纪澄出来收拾这贱人,亏他以前还恨毒了纪澄,这会儿想起来真是贱人就需恶人磨,他不仅不该憎恶纪澄,还应该送快牌匾给她,就写“除恶务尽”,还得再送一块就写“惩恶扬善”。
    楚得一走,花姑留在原地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眼前这位二公子她可惹不起,忠毅伯刚刚封侯,沈家如今是炙手可热,沈二公子在京城横着走都没问题。
    花姑也不是不想亲近沈彻,是想如此俊彦,猿臂蜂腰,光是看着就知道必然叫女人欢喜,只是脾气太过古怪,来这寻花之地却从来不伸手的,你倒贴过去,他反倒嘲讽你。
    “下去吧。”沈彻的话无疑叫花姑松了口气。
    只是也不能就这么走了,好歹是贵客,花姑便小心翼翼地问了句,“公子,可用奴家叫厨房送些小点心来?”
    其实花姑说这句话时,也是提心吊胆的,她也摸不着沈彻的喜怒,生怕自己是画蛇添足反惹恼了他。
    没成想沈彻这次不仅没嫌她聒噪,反而回头淡淡地笑了笑,“好啊,麻烦姑娘了。”
    花姑被这一笑给弄得心神一荡,片刻后才回过神来,赶紧地应了声出去。花姑以手摸了摸自己发烫的脸,这算什么呀,好歹她经历的男人没有一百也有五十了,居然还跟个小姑娘似的对着男人的一个笑脸就晃了神。
    花姑出去后,沈彻以手轻轻拨开莲花灯的花瓣,那纸糊的花瓣已经被水润湿,黏糊成了一团。
    灯芯里并没有寻常姑娘家爱放的许愿纸条。纪澄诉无可诉,连自己都理不清自己的思绪,所以那灯芯里只有一团被水打湿的五色缕。
    针已经被纪澄取走了,她穿了九十九根,又拆了九十九根,最后索性用灯把这些烦恼丝都送走了。
    沈彻在灯下细细地理着那团已经纠缠在一起的五色缕,一共九十九根,一根一根地并排着铺在桌上。沈彻看了良久,抓起那五色缕出了门。
    花姑一宿没睡,合衣在外间的榻上歪着,见沈彻出门赶紧恭敬地送到大门口,这才回去倒上床补觉。
    伺候花姑的小丫头眉开眼笑地进门对花姑道:“姐姐,二公子出手可真大方,赏了两锭元宝,这个月咱们可不愁开销了。”
    花姑打了个呵欠也笑了笑,她那样小心翼翼地供着二公子难道还真是为了那张脸不成?自然是为了银子。
    花姑半梦半醒间忽然想到自己在京城的女侍里头实在算不得出色的,这静香院当年虽然也的确红火过一段时日,可随着她年老色衰,生意已经大不如前,真不知这位二公子最近怎么忽然看上她们这小院子了?
    花姑没敢往自己脸上贴金,只是有些疑惑罢了。
    而纪澄在河边放灯之后回府依旧了无睡意,五色缕虽然随着水流飘走了,但她的烦恼依旧不减。想着晚上她和沈彻面对面时,他并没有避开,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在等着她开口?
    否则按照沈彻对她一贯的无视,当时该转身就走的。
    纪澄越想越觉得自己当时是昏了头,那样好的机会她却没把握。其实从塞外回来之后,纪澄几乎从没寻到过合适的机会和沈彻说说话,先才真是极好的机会的。
    思及此,纪澄看着桌子上放的那柄轻雪剑,心里有了打算,提起剑出了门再次往山上去。
    只是纪澄万万没想到的是,通往顶院的柴扉上已经上了锁,那铜锁小小的,以轻雪剑的锋利,定能砍断。
    纪澄木愣愣地看着那铜锁,忍不住笑了笑,却是比哭还难看,她真是何其天真,刚才竟然以为她和沈彻还能有转机。
    七夕一过,接着就是中秋,秋闱也在八月,沈荨也亲事也临近了,纪澄忙得不可开交,倒少了那些为情愁虑的闲情,连睡眠都好了些,夜里至少可以睡足两个时辰了。
    真是可喜的改观,然而更可喜的是,沈彻这段时日也不知怎么回事,竟然再没有早出晚归,最迟亥时初刻必然回府的。
    每天晚上沈彻回来的时候纪澄都知道。因为霓裳的屋子就在小径旁边,她每晚一定是等着沈彻回来伺候了他更衣洗漱之后才会歇下。
    尽管霓裳的声音很低,而沈彻的动作也很轻,可纪澄就是能察觉到动静。有时候她几乎以为沈彻会往卧云堂来,但很快就由听到了他的脚步声往顶院去。
    对纪澄来说一切依旧没什么改变。
    但其他人的生活可不是她这般死水一般。玉姐儿生一个月了,满月酒摆得十分热闹,谁都羡慕李芮生了个女儿,居然还如此得婆家喜欢,当然主要是老太太喜欢。
    纪澄打了个八两重的长命金锁送给玉姐儿,这样重的东西当然不是给孩子戴的,也就是摆个样子。因为送长命锁的人实在太多,小孩子家家哪里戴得过来。
    李芮接过去笑道:“知道嫂嫂家里金山银山的,可也不必给玉姐儿这么破费,她才多大点儿啊,这么重的金子可不压坏她了?”
    纪澄没跟李芮一般见识,待走出李芮的房间时,就见沈径匆匆追了出来。
    “澄妹妹,你别往心里去,阿芮就是那般性子,有些不识好歹。”沈径红着脸道,倒不是看着纪澄羞红的,而是被李芮的不识大体给臊红的。
    纪澄摇头笑道:“我不会往心里去的。”
    沈径又道:“上回你托爹爹打听的事情已经有消息了,皇上大概有意放文华殿的章学士做这回京城乡试的主考。”
    纪澄正欲朝沈径道谢,就见李芮的丫头彩霞出得门来唤道:“郎君,少奶奶说胸口有些闷。”
    沈径眉头轻皱,脸上已出现不耐之色。纪澄生怕又惹出闲言蜚语来,赶紧道:“三弟,这次真是多谢你了,改日我让大哥好好答谢你。三弟妹寻你,你赶紧去吧。”
    沈径见纪澄走得极快,也知道她是避嫌,心里越发地厌恶上李芮,真是不分场合不分人地总是使小性子。
    第216章 月饼节
    其实纪澄很了解李芮为何如此看不上自己,甚至连妯娌的情面都不瞧在眼里。一来李芮是侯府千金,而纪澄不过是商户女,二来么纪澄又比她更得老太太喜欢,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纪澄的丈夫沈彻压根儿没她看在眼里,连自己夫君都笼络不了,也难怪外人踩一脚了。
    思及沈彻,纪澄的心口就一跳一跳地疼,真是奇怪以往也没觉得多喜欢的,只是在反目之后,忆及往昔那一星半点的甜蜜居然越陷越深,想来不甘也是有之。
    “少奶奶要亲自去下厨做月饼?那可敢情好,咱们可以好好儿地跟少奶奶学一学了。”厨房上的黄大娘可着劲儿地巴结纪澄。谁都知道厨房是油水多的地方,她如今能掌管厨房,还不都是纪澄一句话的事儿。
    按说纪澄如今已经大可不必到厨房里做月饼来献殷勤了,人的身份摆在那里,她现在这样做,指不定会别人议论殷勤得太过火了。
    可是纪澄心里烦躁的时候就喜欢做事儿,她于厨艺虽然称不上极为喜爱,但这里无疑可以让他短暂地逃避现实。
    自然纪澄还有个不能为人道也的心理,连她自己都不愿意去承认,那就是总想着能让沈彻吃上一口自己做的月饼,也算是她一番心意。
    纪澄当初跟着刘厨娘虽然学过一点糕点,可是月饼却是没涉猎的,好在她厨艺上本就有天赋,跟着府里请来的厨娘学了一早晨便上手了。
    厨娘准备了三种月饼皮,浆皮、酥皮和混糖皮。老太太喜欢浆皮的,而纪澄自己喜欢酥皮,只是她实在拿不准沈彻喜欢什么皮的,便各自做了些。
    那月饼馅儿也是繁多,纪澄做了些红豆馅儿的、莲蓉馅儿的并芋蓉馅儿的甜味儿月饼,至于那咸味儿的则挑了火腿、鲜肉两类。
    其实月饼吃了这么些年,皮、馅儿都是大同小异,连形状都是倒入面点模子里压实翻出来的。
    纪澄为了将只的月饼区别开来,送给老太太的月饼那皮上是纪澄自己写的八个不同字体的“寿”,其余人则是“喜”,唯一特别一点儿的是送给弘哥儿的。
    说起来纪澄也许久没看到弘哥儿了,因为纪澄嫁到沈府的时候弘哥儿小小年纪就已经被送到了靖武书院念书,除了年节之外等闲都不会回府。可即使在沈府遇上了,弘哥儿也再不是当年诸事懵懂的孩童了,如今差不多有十岁了,言行举止已经有了他爹爹的风范,虽然叫人看了欣慰,可也就不那么亲近了。
    纪澄给弘哥儿做的月饼被她的巧手捏成了老鹰的形状,他小时候就爱老鹰,连做纸鸢也是老鹰形的。
    黄大娘在旁边看着纪澄那纤纤细指几捏几转之间就捏出了个老鹰,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亏得少奶奶是主子,否则咱们这些人都没脸说自己在厨房上伺候了。”
    纪澄笑了笑,“你们也做了一天了,出去休息一会儿吧。”
    做主子的都还兢兢业业地在做月饼,做下人的哪敢休息,黄大娘赶紧摇头。
    纪澄道:“不用因为我在这里就拘束。这人又不是牛,哪有不休息的?”纪澄回头又对榆钱儿道:“就说我说的,厨上的人这几日都辛苦了,你拿点儿银子给她们加几个菜,酒就算了,等月饼做好装了匣,再置办一桌酒菜赏她们。”
    黄大娘带着厨上的丫头、婆子赶紧地谢了赏。
    待厨上的人走后,纪澄这才做起给沈彻的月饼来,为了塑形所以用的是浆皮,纪澄将皮捏成了山茶花形,以馅儿填塞,恁是被她的巧手捏了九朵整整齐齐的茶花来,且各种馅料都不同,总有一样沈彻肯定能入口。
    这山茶花捏起来最是费功夫,坏了一点儿纪澄就重头再来,被她废掉的月饼皮都有一盆子了。
    榆钱儿看着新出炉的一匣九盏山茶月饼,忍不住吞了吞口水,“姑娘,这看着可太美了,叫人可怎么舍得吃啊?”
    纪澄摸了摸下巴道:“看着倒不像月饼了。“榆钱儿一想起纪澄下午疯狂返工的劲儿就道:“怎么不像了,中秋节做的饼子都是月饼,谁也没规定月饼一定是圆的呀。那月亮还有变月牙的时候呢。”
    纪澄赞赏地看了看榆钱儿,会说话。
    纪澄辛苦了好几日,不仅自己做了月饼,还要将分送月饼的单子列出来,京师世家有互相馈赠月饼的习俗,纪澄作为齐国公府的冢妇还是第一次负责这件事,因此细细核对了那单子三、四遍,确认没有漏人这才把单子发下去。
    当然分送亲朋的月饼都是大厨房的厨娘做的,送给沈家主子的则搭了一份纪澄的心意。
    老太太吃了两个红豆馅儿的月饼后道:“我都忘了你的厨艺向来不错,这月饼我吃了几十年,也不是我夸你,这馅儿是我吃过的最香的,也不甜腻,还有点甜酸。”
    纪澄道:“我看你老人家虽然喜欢甜点,但又不喜欢那腻甜的,所以这馅儿加了一点儿酸橙酱调味儿。”
    “你有心了。”老太太笑道。
    纪澄刚回九里院,安和公主身边的微雨就从外头进来给她请安,“少奶奶,公主吃了你送过去的月饼,叫奴婢来问一声,可还有多的?”
    安和公主什么人啊?那嘴早就被御厨养刁了的,什么好东西没吃过,这会儿居然叫丫头来要月饼,可见是真喜欢。
    纪澄道:“有的,昨日我多做了一匣子。”纪澄侧头看榆钱儿,榆钱儿立即会意地领了微雨去拿月饼。送给安和的月饼纪澄也是用了心的,那馅儿是用葡萄酒调制的,带着一股果香和酒香。
    府里的主子都收到了纪澄送的月饼,几乎就没有不喜欢的。便是沈御那里,他虽然不喜欢甜点,但也吃了一枚。
    崔珑在旁边摸着肚子笑道:“二弟妹真是十分有心,知道我害口,这月饼用的是梅子馅儿的,也不知她怎么捣鼓出来的,我今日吃了两枚,也没有反胃,估计我肚子里这小东西也喜欢呢。”
    沈御疑惑地道:“是她亲手做的?”
    崔珑点点头,“可不是么?真没想到二弟妹还有这样的手艺。”
    沈御侧头对旁边伺候的丫头道:“去九里院问问二少奶奶,可还有多做的月饼?”崔珑害口得厉害,吃什么吐什么,难得有吃得下的东西,自然就稀罕了。
    崔珑笑道:“郎君,别麻烦了,二弟妹的杂事儿也多。”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