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男神 - 娱乐圈男神 第30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墨嘴欠,忍不住又接话道:“我这是回光返照。”
    一句话没说完,众人又是哄堂而笑。
    化妆师上前替陈墨补好了妆,一众演员也都收拾好了情绪。副导演举着场记牌在镜头前再次喊了一声“”,扮演孙权的林永宁半跪在榻前,将头埋在孙策的胸前哽咽哭泣,孙策气若悬丝,一面殷殷嘱咐诸臣效忠孙策,一面叮嘱大乔好生孝养尊姑。最后仍旧念念不忘的还是他的江东大业,殷殷嘱咐大乔与小乔相见时,务必转致周瑜尽心辅佐孙权,“休负我平日相知之雅。”
    一身素服的赵岚搂住身前扮演孙策儿子的小演员,哭的梨花带雨,悲痛欲绝。
    然而孙策只能用缠绵的目光留恋地看了大乔一眼,瞑目长逝。
    “卡!”王储盛看着监视器中,孙策瞑目气绝的这一幕,十分痛快的喊了声卡。
    片场内,终于结束了拍摄可以杀青的陈墨也觉得超开心。尤其是从王导的手中接过红包的时候,感觉到红包的分量,陈墨下意识的用手捻了捻,笑嘻嘻说道:“呦,分量挺足嘛!看来剧组还真是财大气粗。”
    “你这个臭小子!”因为拍摄顺利,心情十分不错的王储盛伸手拍了拍陈墨的肩膀,笑眯眯问道:“这部戏杀青以后,下部戏应该就是金导的那部青春电影了吧。听说要在七月份才开始拍摄,这期间你有什么安排吗?”
    “回学校复习啊,下个月就高考了。”陈墨顺口答道。
    王储盛听了这句话,才想起陈墨今年上高三,还需要经历高考的事儿。忍不住又拍了拍陈墨的肩膀,问道:“准备考哪个学校,华影还是华戏,有把握吗?”
    “不考影视学院,准备考华京大学!”陈墨笑着纠正王储盛的话,然后自信满满地说道:“当然有把握。我可是全学年第一啊!”
    “这么有信心,你可有两个多月没回学校了吧?”陈昱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陈墨笑嘻嘻的转过头去,看着陈影帝说道:“公瑾,你终于来了,我还以为再见不到你最后一面了。”
    “别贫!”陈昱修说着,一巴掌拍在陈墨的脑袋上,又笑着吩咐助理把买来的甜品零食给大家发下去。
    陈墨笑嘻嘻地接过陈昱修助理递过来的纸杯蛋糕和热饮,一边吃东西一边听王储盛和陈昱修商量接下来的拍摄进程。扮演大乔的赵岚和扮演小乔的路筱浓也凑了过来,看着还没卸妆换衣服的陈墨嘤嘤说道:“真舍不得小墨离开。你走了以后,咱们剧组的盒饭质量会变差吧?”
    一句话说出口,服装、道具、灯光、后勤组的工作人员最先笑了。陈墨有点儿心塞的看了眼大家,捂着胸口说道:“原来你们爱的不是我,而是我家的盒饭。”
    “对啊,对啊,所以为了让我们大家永远的怀念你,你走之后盒饭质量不会变吧?”
    “一定会变的。饭里掺沙子炒菜不放油,会难吃到难以下咽,只有这样才能让你们念念不忘我在的好处吧?”陈墨也跟着贫,笑嘻嘻地说道。
    ……
    陈墨从剧组杀青返回学校的时候,正好赶上高三年级组的第三次摸底考试。拥有系统外挂的陈墨不负众望,再一次理所当然地蝉联了全学年第一的好成绩。比全学年第二名还高出十多分的彪悍成绩让所有人叹为观止。恨不得撬开陈墨的脑袋看一看里面究竟装了什么。
    而在拍戏之余,难得清闲一下的陈墨也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学校里面。随着高考的临近,学校内的气氛越来越压抑,离别的气氛也越来越浓郁。好些同学开始在班内发同学录。作为华京实验一高中高三年级最负盛名的“男神”,陈墨收到的各类同学录和情书简直能塞满书桌堂。
    就连陈墨自己也随大流的准备了几本同学录请大家填写。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就在陈墨以为自己的高中生活会在这样的宁静中结束的时候。财经界的一则报道打破了学校的宁静。
    第50章
    事情还要从年前说起。
    因为裴清爵给自己发了个每日买股二十只历练心跳的任务,陈墨开始把目光放在炒短线上。又因为有系统空间这个金手指帮忙,保证了陈墨的每一笔交易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盈利。
    所以裴清爵想要锻炼陈墨能够心境平和地对待投资失败的目的并没有达到,反而促成了陈墨炒股以来,全无败绩的战果。
    再后来陈墨离校进入《三国之东吴传》的剧组,因为拍摄强度的增加,陈墨完全没有精力在拍摄期间内兼顾炒股。所以他把炒短线赚来的钱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买入了自己看好的认为能够增值的股票做长线投资,另一部分则投入到m国的股市,利用两国的时间差,继续炒短线。
    小半年的时间过去了,陈墨入手的股票仍旧是全部盈利,未尝败绩。最重要的是陈墨看好的那几只长线股票,在几个月的时间内纷纷涨停。这让跟在陈墨身后入股的杨钦东也赚的盆满钵满。
    杨钦东兴奋之余,一次跟家人聚会的时候,无意间漏了几句口风儿。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杨钦东的妹夫——同样也是某个财经杂志社的主编,敏锐的觉察出杨钦东的炒股盈利好像并非是得到了内线消息的“躺赢”。于是便想邀请杨钦东在自己的杂志《投资有道》上做个采访。
    身为娱乐圈首屈一指的金牌经纪人,杨钦东当然知道陈墨的这项天赋倘若被曝光,会在社会上产生多么大的影响。更深知此举若是炒作得当,必然能让陈墨的事业更上一层楼。
    所以杨钦东准备把这件事情当成自己和陈墨的底牌,不是一直隐藏下去,而是要在恰当的时候爆出来——比如说等陈墨的电影正式上映,需要宣传的时候。
    杨钦东这样的想法原本就是无可厚非的,同样也征得了陈墨的同意。为了安稳住自己的妹夫,杨钦东还向妹夫承诺,只要几方有炒作的意向,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内接受《投资有道》的独家专访。
    杨钦东的妹夫听到姐夫的这一番话,虽然有点遗憾不能立刻进行采访,却也知道放长线钓大鱼的意思——毕竟华夏娱乐身为娱乐圈内最资深的经纪公司,它的营销策划与炒作能力肯定比自家一个专做财经报道的杂志社要强得多。
    自己只要耐心等待几个月,等到陈墨的新电影上映需要宣传的时候跟着炒作一番,届时不但能收到一篇质量上乘的专访,还能借着华夏娱乐宣传新电影的东风趁机扩大自家杂志的影响力——只要运作得当,不愁杂志的销量不升。
    怎么想,也比自己现在单枪匹马的做专访要强。
    杨钦东的妹夫也不是个蠢人,很快就被自己幻想的前景和钱景说服了,欣然答应了等到电影上映后配合制片方做宣传的合作要求。
    原本事情到了这里,应该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怎奈是人都有好奇心,好奇心又向来都能杀死猫。杨钦东的妹夫再得知陈墨一个刚出道的小演员,今年还没满十八岁的高中生居然有这么强悍的投资天赋之后,那心里就跟有小猫爪子挠一样,根本静不下来。
    他下意识的开始关注陈墨的一举一动,甚至暗搓搓地向正在交易所工作的发小儿打探陈墨的动向。
    人人都有一颗八卦之心,尤其喜欢关注公众人物的一举一动。股票交易所的工作人员也不例外。碍于职业道德与操守,这些人就算知道娱乐圈内时下最有人气的新人演员还是个在股市上无往而不利的“天才”,也不敢未经允许向外界透漏陈墨的消息。
    杨钦东妹夫的发小儿身为股票交易所的高层管理人员,当然也不会违背自己的职业操守。尤其杨钦东的妹夫还拥有着财经媒体人这样一个敏感的身份。
    不过在杨钦东的妹夫主动交代了自家杂志社与华夏娱乐即将合作的消息后,他的发小儿也放下了戒备之心。两个人打从穿开裆裤的时候就认识,这么多年的交情,自然也对彼此的性情了如指掌。
    杨钦东妹夫的发小儿知道自己的好友不是一个会诓骗朋友获取新闻头条的功利之人,但是碍于自己的职业操守,这个发小儿还是没说什么——至少依照保密条例没有直接说出陈墨的隐私。但是在不影响保密条例的情况下,稍微透露一些无关痛痒的八卦还是可以的。
    谁让发小儿本人也是个极为闷骚八卦之人,又被陈墨的举动骚到了痒处,急需找个知情人分享一下八卦之心呢!
    于是两个人就跟谍报人员接头儿似的,开始频繁接触。然后用一些心照不宣的替代词汇交换各种八卦信息。本来这些举动都无碍于大局,坏就坏在杨钦东的妹夫频繁关注娱乐圈动向——准确的说是关注陈墨的举动惹来了别人的怀疑。
    这个人就是杨钦东妹夫在杂志社内最大的竞争对手——《商业精英》主编梁智飞。
    梁智飞跟杨钦东的妹夫是同一所大学的校友,大学毕业后又同时进入了一家杂志社工作。十几年之后,梁智飞凭借自身实力和广阔的人脉成为《商业精英》的主编,杨钦东的妹夫陶晓鹏也顺利升为《投资有道》的主编。
    有道是同行是冤家,更何况是同一个杂志社旗下的两版财经杂志,那简直就是冤家中的战斗机。这么多年来两人为了升职加薪拓宽渠道争广告投资那点事儿相互竞争,勾心斗角,就算原本还有交情,折腾了这么些年也都没了,只剩下见面点头打个招呼的面子情儿。
    但就算没有交情,身为竞争对手的梁智飞也是最了解陶晓鹏的人。他知道陶晓鹏因为家里有人在娱乐圈工作的缘故,颇知道一些圈内的八卦。但陶晓鹏此人在一般情况下都有着身为金融才子的骄傲,从来都不会这么追星似的关注一个小明星的动态。
    所谓事有反常必有妖,梁智飞隐约觉察出陶晓鹏的不对劲儿,他开始隐秘的调查陈墨的一举一动。当他从狗仔队的报道中发现陈墨在年前年后经常去股票交易所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似乎找到了陶晓鹏态度大变的原因。
    既然找对了方向,接下来的事情就更好办了。在陈墨并没有刻意隐瞒自己的身份和投资举动的情况下,一切交易细节都在梁智飞的明察暗访下浮出水面。就连杨钦东和陶晓鹏的宣传合作计划,都被梁智飞打探出个大概。
    同样都是做杂志出身的业界精英,梁智飞也敏锐的觉察出这次的合作必然会成为杂志社扩张的契机。不过这种契机对于梁智飞而言,却未必是什么好事。
    尤其是在杂志社的社长即将“告老还乡”的节骨眼儿上,陶晓鹏的每一步成功都昭示着自己离一把手的位置越来越远。
    梁智飞可不想在社长离休之后屈居于陶晓鹏这个竞争对手之下。所以他决定抢先出击,彻底破坏掉陶晓鹏和华夏娱乐的合作契机。
    于是一则《如何精准炒短线》的财经报道经由梁智飞的润笔加工,悄悄登上了《商业精英》这期杂志的版面。
    与此同时,一家娱乐圈内出了名的喜欢报道明星隐私的八卦周刊也堂而皇之的刊登了“某陈姓演员炒股半年收入千万,数千只股票未尝一败,不愧为江东霸主”的头版头条。
    两家媒体狼狈为奸,一个遮遮掩掩的爆料,一个单从操作手法上分析炒短线的精妙之处,两者谁也没有指名道姓,但两张报道合起来一看,明眼人都知道说的就是陈墨。
    一夜之间,陈墨的手机、微信、微博等通讯工具再次经历了被人打爆的“凄惨”。就连陈墨的一度贴吧都再次经历了被股民爆吧的惨状。
    陈墨的粉丝们为此疯狂,他们骄傲于自家偶像的成功与优秀。趁势在各大网络论坛科普陈墨的“过往成就”,从原皓彬演唱会上的钢琴表演一直到《汉武大帝之少年天子》的韩嫣和片尾曲的创作,从《周五乐翻天》的斗舞斗琴再到这一次的股市风波,虽说陈墨出道的时间并不长,但每一次给粉丝们留下的印象却足以称得上惊艳。
    再加上这回在股市内未尝一败的高智商圈钱,更是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说到此处,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对追星不感兴趣,但没有人会对钱不感兴趣。尤其是这种智商运气两不负的传奇经历,更是一举为陈墨圈了不少“白骨精”级别的商业精英粉丝。
    他们对于陈墨的崇拜,并不在于颜和演技,只是折服于陈墨对于股市的精准判断。说的再浅白一点儿,与其说他们崇拜陈墨,不如说他们崇拜的是陈墨赚钱的手段。
    在这种全民狂热的情况下,国内的财经类报刊杂志和娱乐版块再次掀起了“炒陈墨圈钱圈销量”的热潮。根本就无需陈墨的宣传团队花钱买营销,所有的媒体杂志甚至是营销大v都自动自觉的把陈墨的各种信息挂到了头版头条。再加上陈墨粉丝们的自发科普和推送,顿时造成“开谈不说陈小墨,阅尽八卦也枉然”的轰动。
    身为始作俑者的某八卦周刊和《商业精英》这部财经杂志更是趁此机会赚的盆满钵满——尤其是《商业精英》这个杂志,不但销量直接翻了好几倍,还直接跨界抢走了不少娱乐时尚杂志的消费群体。而梁智飞也一跃成为杂志社继任社长的第一人选。
    有人欢喜有人愁。梁智飞和某八卦杂志的热销和成功是建立在陶晓鹏和《投资有道》被抢走机缘的基础上的。眼见梁智飞和《商业精英》凭此机会青云直上,陶晓鹏简直委屈的哭都找不着调儿。勉强咽了一口血往肚子里吞,还得找机会向姐夫杨钦东和陈墨赔不是。
    毕竟不管怎么说,消息也都是从他这儿泄漏出去了。失去了一次独家专访的机会虽然觉得遗憾,但因此破坏了姐夫和华夏娱乐的宣传部署,就让陶晓鹏觉得十分不好意思了。
    杨钦东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现在这样。虽说打定了主意要在电影上映之前进行宣传,可杨钦东并不是个死性的人。正所谓无心插柳,历来经典的营销案例都不会缺少事件的偶然性与民众的自发性。
    还是那句话,身为华夏娱乐圈内首屈一指的金牌经纪人,如果连这点儿应变能力都没有,那杨钦东也不用在圈内儿混了,直接辞职回家得了。同理可证,华夏娱乐经纪公司当然也是这么想的。
    暂且不提陈墨的经纪公司和经纪团队想要如何利用这次的炒作达到自己的利益目标。只说在这次爆料之中,最先意识到此事大有可为的并非是什么媒体杂志,也不是陈墨的经纪公司和经纪团队,而是陈墨正在读书的华京实验一高中。
    可以说不愧是为国内外各大名牌大学输送了无数名高智商高情商尖子生的国家重点实验高中,华京实验一高中的领导班子在某些情况下的反应简直迅速的令人瞠目结舌。
    至少在这些报道出现的第二天,华夏实验一高中的校长就找到了陈墨。在谈话中校领导班子希望陈墨能够担任华夏实验一高中的招生代言人,负责帮助学校进行以后每年的招生宣传。
    作为回报,学校会将华京大学的保送名额拨出一个给陈墨。至于具体的代言费用和代言要求,学校表示会按照程序跟陈墨的家长和经纪人谈。
    不过学校方面也希望陈墨能够考虑到学校的性质,在谈判的过程中多多倾向于学校。
    毕竟以学校的财务状况和社会形象来说,根本不可能拿出一年几百万甚至是几千万的代言费来聘请陈墨做招生代言人。
    最好的办法就是陈墨能够无偿的帮助学校进行宣传。或者是仅仅收取一部分象征性的代言费用。
    不过这件事情对于陈墨来说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
    至少从陈墨的个人形象上来说,能够担任国内排名前三甲的重点实验高中的招生代言人,也毫无疑问的证明了陈墨的优秀与卓越。
    第51章
    不得不说,不论是陈墨个人,还是站在陈墨背后的经纪团队和经纪公司,都对华京实验一高中的提议非常感兴趣。
    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担任华京实验一高中的招生代言人可以从正面树立陈墨的形象,这对于公司接下来的宣传策划来说,十分重要。站在学校的角度考虑,现如今陈墨的名气是非常大的,他本人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天才、优秀、卓越、精英,这样的标签不论从哪方面来看,都十分契合华京实验一高中一直以来想要塑造和维持的形象。再加上陈墨本人又是华京实验一高中高三年纪的学生,只要陈墨能够顺利的考上一所重点大学,那么他的名气和传奇经历一定会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报考华京实验一高中。
    而这一点对于学校来说并不困难,一个保送名额足以解决所有的后顾之忧。
    然而令校方领导和华夏娱乐双方都没有想到的,是陈墨本人竟然拒绝了学校特地为他申请的这一个保送名额——他坚持要参加高考,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华京大学。甚至还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十分苛刻的目标——那就是全国高考状元。
    面对陈墨的信誓旦旦,所有人都在第一时间保持了沉默。经过一系列的盘算与估量之后,众人当然知道假如陈墨能够在高考时一举夺魁,随之而来的影响会比现在还要疯狂。
    但问题是陈墨有把握考出个全国状元来吗?
    陈墨的答案是肯定的。
    拥有系统空间这个金手指做靠山,陈墨从来都不忌惮任何考试。尤其是在三模考试中的正常发挥,更让陈墨对自己充满信心。
    最关键的一点是陈墨秉持着原身的遗愿,想要报考的是素有国朝小翰林苑之称的华京大学文学院,而并非是华京实验一高中特意申请的华京大学金融系。只可惜前者自从建校以来,也秉持着身为文人的清高和矜贵,从来不接受任何高校或者个人的推荐或保送。
    简而言之,想要进入华京大学文学院,只能通过高考的炼金石,拿到足够出色的基础成绩,然后再交出一份足以惊艳华夏文坛的论文报告做敲门砖,唯有这一份敲门砖得到了文学院讲师教授们的青睐和认可,这名考生才有机会报考华京大学文学院。同样的,为了表示自身院系对于基础教育的尊重,华京大学文学院也有明文规定,每年的全国高考状元可以不用提交论文报告和面试考核,只要填写了高考志愿,就能直接升入文学院。
    正是因为这样苛刻的条件,华京大学文学院共八个系,每年的招生名额却只有三百个。就跟前明时候春闱放榜录取的进士名额差不多。因此才会被外界戏称为国朝小翰林苑。
    陈墨原本并不知道原身的愿望竟然如此苛刻,他一直以为原身只不过是想考进华京大学,至于念什么系则无所谓。而陈墨在此之前,一直想要考入的也是华京大学金融系。因为他觉得这个系跟自己比较搭。
    但是在一次偶然间,陈墨发现了原身的日记本。这才知道原身的想法竟然是如此的纯粹而简单——想要考进全国排名第一的大学,成为华夏第一学府的高材生。
    如果自己没有这个能力替原身实现愿望的话,陈墨一定不会理会原身的遗志。可现在这一切对于陈墨来说,也不过是举手之劳。
    面对陈墨的野心勃勃,华京实验一高中的校领导们也十分感兴趣。对于华京实验一高中来说,虽然已经跻身于全国前三甲的重点高中,每年也为国内外的各大重点高校输送了不少人才。但是对于华京大学文学院这样堪称是高高在上的尖端学府而言,华京实验一高中的名气仍旧不算什么。
    因为每年能够考入华京大学文学院的学生,五成出自拥有悠久历史的四大书院。而这四大书院又向来被孔孟张朱四大儒学世家所把持。剩余的四层则被各世家的族学瓜分,再剩余的不到一层,才能轮到这些公立学校的考生去试个侥幸——也就是俗称的寒门学子。
    华京实验一高中在民众间的名气虽大,排名虽高,但是对于见惯了天才神童的华京大学文学院而言,也不过是争抢那一成名额的公立学校,并不能让他们放在眼中。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