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男神 - 娱乐圈男神 第16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受益的当然就是陈墨了,耳朵里听着各家的八卦,倒是真的听出了一些灵感,脑子里模模糊糊的想出了几个人设和剧本的主线。
    当天晚上,陈墨还给李部长去了电话,将自己想要将电影改成电视剧的想法一一阐述明白。甚至把剧本的主线也说了个大概,李部长很认真的听了陈墨的解释,觉得陈墨的考虑很有必要。
    于是便将此事转告给礼部,由礼部在大朝会上禀明此事,大家经过详细讨论,都觉得拍电视剧的想法似乎更能体现近百年的风云变幻。
    算是同意了陈墨的请求。
    于是在接下来的全国旅行中,陈墨除了玩,就是向家里的长辈们各种打听各家的趣事,顺便撰写剧本大纲。
    第226章
    三个月后,在各大世家以及系统的协助下,陈墨顺利完成了《百年世家》的剧本。
    与此同时,星光影视要联合朝廷共同拍摄大明六百六十年国庆剧的消息也在娱乐圈内疯狂的传播。
    各大影视公司和经纪公司的老板,与陈墨有交情或者是自觉能攀得上交情的国内一线巨星,纷纷把电话打到了杨钦东和陈墨的手机上。就连在国外拍摄《第八个宝藏》的黎肇锡、陈昱修等人都不忘打电话回来试探消息。甚至连原皓彬、季泽这些公司股东都被缠上了。
    虽然僧多粥少,可不能否认的是,大家都想在这件事上分一杯羹。
    他们可还记得《食色》播出时在全球引起的轰动效果。如今要拍《百年世家》,还是在朝廷的支持下拍摄国庆剧,想必这部剧无论从剧本质量还是投资成本而言,必定是比《食色》更为优秀的大资源。
    因此不光是各大公司的一哥一姐询问角色的事情,就连很多二线三线甚至是各大电影学院的校长都来询问需不需要配角甚至是群众演员。
    不过陈墨在写剧本的时候,哪个角色由谁来扮演,大抵心中也有了腹稿。再加上《百年世家》是一部描写华夏近百年历史变迁的大群戏,光是主演都分为老中青三代,更别说是其他的配角演员,因此需要的人也更多。
    就好像是一只大白鲨横冲直撞的搅动了海水,原本就不甚平静的娱乐圈瞬间炸成了热油锅。
    八月初,游遍全国的穆家众人和陈家几口乘坐飞机从南海市回到华京,没等陈墨回家休息一下,杨钦东直接把人接回了公司。
    “你大概是圈内唯一一个,刚刚传出了要拍新作的消息,连剧本都没给大家看,就让无数影帝影后们竞相自荐的导演吧。”杨钦东扬了扬手里的名单:“迄今为止,已经有不下十余位影帝影后打电话来套问消息,我帮你挡了这么久,你也该把剧本给我看看吧?”
    陈墨莞尔一笑,将新鲜出炉的本子递到杨钦东面前。
    杨钦东一手接过,迫不及待的翻看起来。
    《百年世家》的剧情非常符合它的名字,真真切切是一部描写百年间华夏风云变迁的电视剧。陈墨在剧本中杜撰了四大世家,在京城拥有百万之富的盐商汪家,拥有大资本且喜资助寒门学子科考入仕的徽商孟家,以及当朝首辅杨修杨家,孝贤皇太后的娘家姚家。
    公元1900年,拥有上千年历史的华夏已经在大明朝的统治下安然渡过了五百多个春秋。曾经辉煌过的王朝渐渐走向腐朽,可是西方列国却在竞相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完成了从生产力到统治阶层的转变。
    那些以殖民掠夺累积了原始财富的西方四夷不再满足于眼前的利益,他们把目光放到了远隔重洋之外,在许多游记的记载中遍地是黄金的古老东方。
    他们带着坚船利炮企图打开华夏的国门,却在华夏海域内遭受大明水师重击,在丢失了许多人命船舶之后,不得不铩羽而归。
    有鉴于大明朝强悍的军事力量,这些国家并不敢做出具有侵略性的举动,他们派遣传教士以使臣的身份进入华夏,面见大明皇帝,恳请大明皇帝开放通商,并派遣商队在扬州、泉州、沪城等地进行贸易往来,将本国精巧的机括玩意儿甚至是大型机器卖到东方,再换回那精致到令人不敢置信的丝绸瓷器茶叶珠宝等等。
    在强悍的科技冲击下,遵循守旧的华夏市场面临巨大的冲击。被利益推动着的大盐商大徽商们指使他们在朝中的代言人,竭力主张改革一事。而以首辅大人杨修为代表的保守派,则不同意那些“与民争利”的主张。但是以军部为首的主战派们却对西方各国的坚船利炮很感兴趣。
    在强悍的科技与利益的冲击下,民心更加思变。首当其冲的便是各行各业的商贾之人。
    故事一开场,便是身为大盐商的汪家想要跟英吉利的洋人做买卖,进购一百台珍妮纺纱机,用以代替作坊里的织娘们。
    大量的织娘们逼不得已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工作,一时间闹得江南一带人心惶惶。有士林学子为民请命堵到了汪家的门口,却被汪家报官拿下;与此同时,因为京杭运河几次拥堵,河道变迁,每逢汛期之际,运河之水不断泛滥,不但糟蹋生民,亦且耽误朝廷税收。因此有官员提议将漕运由河运改为海运,同时向西方各国采买航运速度更快的蒸汽轮船,甚至是重金聘请外籍工匠到华夏船厂上造船。
    而《百年世家》的第一代主人公赵梦三,就是大盐商汪家旗下一个洋货铺上的伙计。他的母亲便是汪家绣庄上的一名织娘,靠着自己的手艺贴补家用。可是因为东家采购了大量的珍妮纺纱机,赵梦三的母亲和寡嫂被迫失去了工作。使得赵家的境况越发困顿。
    剧本以赵梦三一家人为切入点,向观众徐徐介绍了一个百年前生机勃勃却又风云际会的大明。国家因为生产力而带来的动荡,变革派与守旧派的冲撞,皇亲国戚仕宦商贾平明百姓都被这一股力量卷入其中,或随波逐流,或乘风破浪。
    同《食色》在剧情上的出奇制胜巧妙安排不同,《百年世家》在叙事手法上的表现更为大开大合平铺直叙,然而剧本的魅力却丝毫没有逊色,尤其是那些在商场和官场上纵横捭阖的经典案例,那些官商相处的微妙分寸,有时候仅仅是几句台词的勾勒,就能直击人心。言简意赅,点到为止,处处透漏着中庸的含蓄儒家的不温不燥,再穿插着各国的风情别意,反而更加的引人入胜。而在利益纠缠下的亲情、爱情、友情,甚至是国情,也都被赋予了那个时代独有的魅力,着实让人拍案叫绝。
    杨钦东暗暗品味着陈墨的剧本,因为部头太大,短时间内很显然是看不完的。杨钦东又不能放任陈墨在旁不管,只好恋恋不舍的放下了剧本,向陈墨说道:“虽然赵梦三是男主,可是他的戏份也不算多。总的说来,这应该是一部群戏。”
    陈墨微微一笑:“想写的东西太多,实在是没办法了。”
    如果不是为了完整的体现大明近百年的历史,他也不会将剧本分成三部分来写,就算是竭力浓缩精华,抛弃所有可有可无的细枝末节,按照剧本的预算整部电视剧也得七十集左右。而演员的跨度囊括老中青三代,再加上老一辈演员年轻时的扮演者们,估计整部剧下来,光是数得着名姓的就得百十来号人。
    “剧本实在是很精彩,内容详实考据,情节跌宕起伏,最关键的是投资绝对没有顾虑,再加上许多影帝影后老戏骨们倒贴着也想进组……你这是要上天啊!”杨钦东用手指敲了敲桌子,莞尔笑道:“考虑好演员都请谁了吗?”
    “我在剧本最后附上演员表了。”陈墨指了指剧本,开口说道:“就是不知道大家肯不肯给这个面子。”
    杨钦东挑了挑眉,顺手翻到最后一页,在看到演员表后……饶是他自觉有了准备,也不得不吓了一跳。愕然看着陈墨道:“你、你这是要一网打尽娱乐圈啊?”
    剧本中是老中青三代,现实中估计也差不多了,刨除那些与剧本风格很不相符的小鲜肉小花旦们,就算是第三代的演员全部海选出来,这名单也够吓人的了。
    “咱们有这笔片酬预算吗?”或者换一句话,礼部会答应聘请这么多一线二线的艺人参演电视剧吗?
    “这只是我心中最理想的状态,他们答不答应还不一定呢。当然了,演员片酬问题,肯定是不能马虎的。如果可以的话,星光影视也会参与投资。”
    陈墨正色说道:“我准备先请这些人聚一聚,大家坐下来吃顿饭聊聊天,你觉得怎么样?”
    杨钦东瞠目结舌的摇了摇头,旋即满脸的兴奋,他左手握拳在右手的掌心锤了一下,坐不住的在办公室内走来走去,口里说道:“不管怎么样,我要先给这些人打个电话。陈墨你知道吗,如果你这份名单传出去了,绝对会在娱乐圈内引起大爆炸的。”
    “咱们华夏娱乐圈内,还从来没有一部影视作品,能够囊括这么些影帝影后老戏骨的。”
    一方面是投资成本不允许,还有另外一方面,那些爱惜羽毛的超级巨星和老艺术家们,也不会轻易的接拍电视剧。
    “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如果一点水花都没有的话,那还叫什么国庆剧呢?”陈墨嘻嘻一笑,起身说道:“剧本出来了,我还得给宣传部、礼部送去两份让他们审核,不知道这个阵容他们是否满意。还有当初在《食色》上给予支持那些个世家,就让我去再拉一笔投资吧。”
    “联系演员的事情就交给你了。看看大家的档期,最好约个时间面谈。”
    “放心吧!”杨钦东兴致一起,向陈墨行了个军礼,笑眯眯说道:“保证完成任务!”
    第227章
    当天下午,陈墨带着《百年世家》的剧本赶到宣传部,李部长立刻给礼部负责此事的官员打了电话。大家在宣传部的会议室率先开了一个内部会议,主要内容则是讨论《百年世家》想要邀请的演员是否足够正面。
    至于剧本内容到底如何,礼部的廖大人表示会把剧本带回去交给陛下亲阅,估计还会有翰林院的大人帮忙查遗补缺。
    陈墨充分理解朝廷对于大明六百六十年国庆剧的慎重态度,事实上这也是朝廷第一次对华夏娱乐产业提出硬性要求,单从这一点而言,不论朝廷的态度又多严格,甚至是吹毛求疵求全责备,对于华夏娱乐产业的从业者们来说,这都是一则毫无疑问的好消息——至少比前几十年朝廷对于娱乐圈置若罔闻视若无睹的情况要强得多。
    不过在听到自己的剧本很有可能被呈上御书房由陛下亲自翻阅的时候,陈墨还是不可抑制的生出几分忐忑,虽说还不至于到“双股战战”的程度,但一时的手足无措还是无法避免的。
    礼部廖大人眼见陈墨如此拘谨,忍不住笑道:“陛下早就看过了你的《食色》,还有当年的《小经筳》,因此对你的观感很不错。这一次有内阁王大人向陛下举荐由礼部、宣传部和华夏影视界通力合作拍摄六百六十年国庆剧,陛下听到王大人举荐你来做导演,立刻就同意了。”
    陈墨只得表现出诚惶诚恐的态度,开口说道:“有负圣恩。”
    大概是很满意陈墨的态度,廖大人笑了笑,又温颜鼓励了陈墨两句,这才拿着剧本离开。
    没过两天,廖大人向陈墨传达了陛下的旨意,有关于《百年世家》的剧本问题一字不易一字不改。至于演员人选问题,廖大人明确指出朝廷的意思是要充分考虑到演员的人品和形象,至于其他方面,可全权由陈墨自行负责。需要朝廷帮忙协调的地方直接打报告。
    主基调一定,下面的事情就更好办了。
    杨钦东按照陈墨给的演员表挨个联系对方的经纪人,接到电话的人都表示愿意接受陈墨的邀请。就算是很多不能确定形象需要对方先来试镜的,在杨钦东礼貌热忱且再三保证保密的情况下,大部分影帝影后视帝视后也答应了试镜邀请。
    而接下来,陈墨又以星光影视和《百年世家》剧组的名义面向社会各界召开角色海选试镜。消息传到各大媒体的时候,全华夏都炸了。就连远隔重洋的好莱坞都感受到了《百年世家》的余波。
    同星光影视有过多次合作的寰球影业最先联系到杨钦东,表达了愿意共同出资的意愿。与此同时,在《第七个宝藏》里同大家有过合作的克里斯金等多位好莱坞巨星也打来电话,表示如果档期允许的话,自己愿意过来客串——要知道在《百年世家》的剧情中,可是有相当一部分角色需要外籍演员。
    如果是一般的华夏电视剧,这些素性高傲票房和粉丝影响力能够席卷全球的好莱坞巨星们肯定连问都不会问。可是陈墨不一样,别说之前还有一部《食色》珠玉在前,单看《百年世家》有大明礼部和宣传部做靠山,还是朝廷钦定的六百六十年国庆剧这一条,就知道《百年世家》的投资制作绝对比《食色》还要大手笔。
    如今华夏因为人口众多国力富强,早已成为众人皆知的世界市场,全球不论是哪个国家哪个行业,都不会轻视疏忽华夏市场的购买力。
    因此克里斯金等人才会主动示好。
    一来是给《百年世家》的全球关注度做个很好的宣传,二来也可以提高这些好莱坞巨星在华夏市场的国民度。
    说起来倒也是双赢的想法。
    陈墨当然不会拒绝。只是具体客串哪个角色,还得先做一下试镜——毕竟剧本中的很多角色都是老牌的帝国贵族外交官,为了体现出角色的形象气质,有时候需要演员染发换装。
    考虑到这些好莱坞巨星的档期问题,陈墨直接把需要的角色人设发了过去,让对方自行准备试镜的妆容,基本上只要确定了角色的形象和口音问题,这些好莱坞巨星的演技反倒是不必担忧的。
    除此之外,陈墨自己也亲自出面再一次联系了拍摄《食色》时的灯光道具摄影化妆后勤团队考虑到整部电视剧的基调,陈墨依然从文学院聘请了多位教授来担任顾问,甚至还从礼部请来了几位大人,专门负责指导当时的服饰礼仪等等问题。朝廷考虑到娱乐圈的整体文化素养,还专门从鸿胪寺和外交部各拨了两名官员负责培训演员们的外交礼仪。
    陈墨为了干一票大的,甚至还打报告申请能否进入紫禁城采景拍摄。
    胆大妄为异想天开的提议把朝野上下都惊着了,反倒是皇城内的皇帝陛下龙颜大悦,金口玉言道:“好,只要他敢拍,朕就敢允。”
    这个时空的紫禁城可不是陈墨穿越那个位面的北京故宫,花几百块买张门票就能随便逛,还敢穿着龙袍坐在金銮殿上拍照的旅游胜地。
    大明建国六百多年,别说是平民百姓,便是朝廷官宦,能位列在班参加朝议的也是屈指可数。多少人奋斗个祖祖辈辈也不一定能得见天颜,如今陈墨却想在紫禁城里头拍戏……等到陛下还真答应了的新闻传到各界媒体的耳中,简直比二战时期引爆的两颗原子弹还让人震惊。
    一下子就连远在埃及拍戏的那帮人都坐不住了,纷纷打电话来询问“我们有没有进入紫禁城的戏份?”“能不能给我加一场戏?”“拍戏的时候我能不能跟组?”
    陈墨对此简直无语。随便加剧情加台词这种事情他肯定是不会干的。不过考虑到大家的好奇心,陈墨只能在跟组这件事情上琢磨一下。
    没想到当陈墨回到穆家本宅的时候,就连一向对他的工作不怎么过问的穆老爷子都在询问剧组还缺不缺人?从来没有对陈墨提出过要求的陈爸陈妈也旁敲侧击的询问起剧组还缺不缺做饭工???
    更别提借口联络感情不断打骚扰电话的大学同学和老师们,热忱的态度简直让陈墨无言以对。
    就算是把紫禁城那几场戏的群众演员都加上,估计也满足不了这么多人的需求吧?
    更何况紫禁城的戍卫森严,就算有陛下应允,剧组想要进宫拍戏,也不是那么轻易的事情。
    这一点在陛下口谕之后,立刻有人来调查陈墨和剧组所有成员的家世背景,并再三告诫需要拍摄紫禁城戏份的时候必须提前一个月打报告,任何拍摄人员拍摄场地拍摄器具必须以书面形式报备,哪怕是一针一线都要接受禁卫严格搜查,拍摄期间必须有禁卫跟随,任何剧组成员绝对不允许私自携带手机和各种现代化点子设备,更不许无故乱走等严格要求上就能看出来。
    陈墨估计等到了真正拍摄那一天,都会有荷枪实弹全副武装的禁卫军包围自己。
    不过就算是这样严格的审核标准,也没能阻挡大家想要近距离接触皇城的热情。一些同陈墨和穆家并不熟悉,此前也从未在娱乐圈开展业务的外地外地世家也纷纷走门路的联系上陈墨,从剧组投资到群众演员事无巨细的问了一遍,尤其是身处徽州和晋州两大发源地的徽商和晋商,以及远在江南,祖上曾经是盐商的那部分人,以自己可以担任剧本顾问为由,挥舞着钞票表示愿意倾力相助。
    陈墨不知道这些人是否真心看重《百年世家》,不过有些人想要借助《百年世家》来拓展人脉,结交豪门的意思他倒是看出来了。
    考虑到这部剧的zz意义,陈墨没敢答应这些不请自来的投资者。只是按照规矩将所有事情以书面形式上报到礼部和宣传部,至于对方会做出什么决定,那就不管他的事情了。
    大概是外界纷纷扬扬的议论太叫人动心,那些原本碍于面子和媒体议论不想来试镜的大咖们也纷纷改变了主意,悄悄加入了试镜的大部队。
    此时最尴尬的就要数圈内那些出了名只有人气没有演技的小鲜肉们,任凭各家粉丝在网上闹翻天,大多数却连试镜邀请都没捞着。只能跟着那些没有经验没有作品的学生和社会人士参加海选竞争角色。不过在听到《百年世家》通知所有演员从试镜开始到演员杀青期间不准接任何通告代言、甚至在培训期间都不准携带手机,而在培训结束之前都未必能真正确定角色的严格要求后,很多人都私下里衡量了利弊,最后直接退出海选。
    因为他们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凭借这部剧获得成功,更何况人气偶像的保鲜时间也是有限的,有《食色》这部从立项到拍摄长达七八年的“慢工细活”珠玉在前,《百年世家》就算有硬性的档期要求,估计一部剧也至少要拍三年。
    这个时间对于那些潜心拍戏的老戏骨和真正的演员来说还能忍受,可是对于需要大量曝光度的人气偶像们而言,危机残酷更大过机遇。
    佛家讲涅槃,浴火重生的才是凤凰,挺不过去的只怕连灰渣都不剩。
    很多人不敢拿自己的事业前途去拼,也只能黯然放弃。
    但不管怎么说,整个华夏乃至全球影视界都被这一部《百年世家》搅成一锅热油,人心浮躁流言纷纷,所有人每天最关心的话题就是哪位演员选上了哪个角色,谁谁谁已经被星光影视邀请到公司总部开始了礼仪培训。为了保证作品的质量和角色的契合度,整个试镜环节罕见的长达三个月。有些时候,就因为导演组、编剧组和顾问组不满意某个角色的演员,这个角色的试镜居然能展开二轮三轮,大家盯着试镜的录像不怕麻烦的严格筛选,直到筛选出最契合角色的演员,才宣布这个角色试镜结束。
    而在长达三个月的海选之后,陈墨延续《食色》的严格要求,将所有演员结合到一起开始了漫长的培训期。
    第228章
    有鉴于陈墨特别喜欢在上镜之前提供超长期“岗前培训”的习惯,《百年世家》剧组的所有演员——包括好莱坞的几位客串巨星,都被他召集到华京进行了长达十个月的礼仪台词等方面的培训。
    在此期间,有文学院的老师,礼部、鸿胪寺的大臣和盐商、徽商、晋商世家派来的指导老师专门给演员们讲述当年的历史国情,针对剧本的某一情节分析当年的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剧本里为什么会这么改,甚至连当时的人说话用了什么语气,什么动作,都一点一滴的复原出来。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