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漂亮女配 - 七零之漂亮女配 第56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蔚冬小器的要命,如果知道田馨早就打定主意和他离婚,且得和她怄气呢。
    田馨软声软语哄他,说自己怕乱花钱才交给婆婆存。
    苏蔚冬其实没信,田馨的小心思他都懂,可媳妇放低身段哄,他什么气都消了,眼前的日子才最要紧。
    这笔钱,苏蔚冬说让田馨看着支配,田馨也没矫情,现在她和苏蔚冬一条心,钞票不分你我。
    做生意需要钱,田馨留出来五十应急,剩下的钱留着购买食材用。
    苏蔚冬每个月有工资,日常开销不大,算起来工资花不完,还能有结余。
    现在上学学费不贵,可赵桂芬养着两个学生,日子也捉襟见肘,之前苏蔚冬每个月贴补二十,现在分开住,这钱赵桂芬说什么也不要。
    赵桂芬说他俩还年轻,得计划攒点钱,以后田馨上大学、生孩子都需要钱。
    生孩子都是后话,田馨还得念几年大学,短期内也不考虑要孩子,这一点夫妻俩早就达成共识。
    赵桂芬不收钱,田馨琢磨着,再从其他地方贴补。
    中午田馨吃的简单,家里有从供销社买来的鸡蛋挂面,挂面难抢,新进一批挂面的消息还是郑小梅透露的,田馨这才抢到三子儿挂面。
    挂面里卧个荷包蛋,再放几片白菜叶,这午饭可比第二食堂的可口多了。
    挂面田馨给赵桂芬拿了一些,弟弟妹妹早上上学着急,煮点挂面汤省事。
    富强粉压制成的挂面细细长长,和自己手擀面味道还不同,筋道里带着柔软。
    田馨的面条刚煮熟,听见有人敲门。
    开门,是一位陌生的年轻女同志,胳膊上挎着篮子。
    对方笑道:“同志你好,我叫程素云,在文化局上班,是你们隔壁的邻居。”
    原来是邻居啊,田馨笑道:“您好,进来坐吧。”
    对方婉拒了:“我就不进去了,前几天就听见动静,知道搬了新邻居,祝贺你们乔居,这是老家的一点水果,一点小心意。”
    田馨没准备,也没合适的回礼,程素云递过来水果,说赶时间上班,匆匆走了。
    田馨打开篮子,是一篮子红澄澄的苹果。
    苹果一看就是自家后院苹果树上的,晚上苏蔚冬回来,田馨问他:“隔壁那家女同志送来一篮子水果,我看挺和善的,你认识吗?”
    苏蔚冬道:“文化局的吧?我也不太熟,都是邻居,以后还得多走动,赶明咱们回个礼。”
    田馨也这么想,想来想去,田馨打算送隔壁一罐蜂蜜、几斤蘑菇。
    这两样家里就有,也不用特地去买,再者说,像文化局这样的单位,日常供应不缺,供销社有的人家买得到,蜂蜜和蘑菇,不在计划供应内,也算比较稀罕,送人合适。
    隔壁的篮子还在,田馨把蘑菇和蜂蜜放在篮子里,敲开了302的门。
    开门的是个小孩,约莫四五岁的样子。
    “姐姐好,有事吗?”
    小孩子奶声奶气的,听的人心都化了,田馨摸摸她的头:“你家大人在家吗?”
    小孩往回跑,嘴里念叨着:“妈妈,姐姐找你,长得特别好看的姐姐!”
    程素云在厨房做饭,手里还挂着面团:“哎呦,田馨同志,欢迎欢迎。”
    田馨也没进屋,把篮子递过去,笑道:“程同志,谢谢你的苹果,特别好吃特别甜,我家里也没什么,还有点蜂蜜和山蘑,不值几个钱,你别嫌弃。”
    程素云道:“咋会嫌弃呢,都是好东西,平时买不到,这山蘑怎么吃?”
    田馨耐心道:“煮面条、炒着吃都行。”
    两个人简单聊几句,逐渐热络,称呼从田馨同志、程同志,变成了田馨、素云姐。
    程素云说:“隔壁空了大半年,一直没人搬进来,说实话我这心里一直不安,隔壁住着,生怕搬进来一家不好相处的,你们住进来,我算是放了心,你跟你爱人一看就是有文化有素养。”
    谁都爱听奉承话,田馨笑道:“我们刚搬来,附近也不熟,以后少不了得麻烦你跟大哥。”
    “都是邻居,有需要帮忙的就开口。”
    程素云夫妻俩有一个闺女,就是田馨见到的这个小孩,叫妞妞,今年四岁。
    两个人都是文化局的职工,去年分房分到这儿。
    隔壁邻居是同龄人,田馨也踏实不少,看着程素云也是好相处。
    过了两天,程素云过来找田馨,说蜂蜜给同事尝过,冲水好喝,拜托她过来问哪里能买得到。
    田馨想想,程素云跟自己住隔壁,认识时间也不算长,还是谨慎为好。
    田馨没说实话:“我托亲戚买的,如果你同事要,我可以问问。”
    田馨这话也不算撒谎,蜂蜜是从乡下买的,林原背到省城来,二哥可不就是她的亲戚吗?
    程素云说先要六斤蜂蜜,蜂蜜都在苏家平房里摆放着,田馨让苏蔚冬下班过去,带了六斤蜂蜜回来。
    这六斤蜂蜜是三个人点名要的,两斤一小罐,蜂蜜的价格和以前一样,一块五一斤,一共是九块钱。
    田馨现在每月进账多,这几块钱不多,可到底也是一份收入呀,上门的买卖不费力气,田馨还是很高兴。
    程素云认识的人多,后面又断断续续管田馨买过几次蘑菇和蜂蜜。
    现在供应紧缺,白糖按量供,想喝点甜水很难,贵价蜂蜜每月开工资的职工也不嫌贵。
    对门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程素云丈夫田馨见过两次,带着金丝边眼睛,温文尔雅的。
    和隔壁熟悉之后,程素云时常给田馨送东西,有时候是几个包子,有时候是半碗菜。
    妞妞甜甜的喊门:“漂亮姐姐,开门呀,我是妞妞。”
    开门的是苏蔚冬,妞妞就说:“叔叔,我妈妈包的包子,特别好吃。”
    苏蔚冬每次都不满意:“为什么她是姐姐,我是叔叔?”
    妞妞不懂这些:“姐姐好看年轻,就是姐姐,叔叔,我要回家啦!”
    苏蔚冬纠正:“妞妞,下次喊我哥哥,记住没!”
    妞妞瓮声瓮气的应下来:“我记住啦,叔叔。”
    苏蔚冬:“……”
    田馨在后面笑弯腰:“你这么教孩子,辈分就乱了,咱们得管妞妞妈妈叫大姐呢。”
    苏蔚冬表情沮丧:“田馨,我有那么老吗?”
    “你才比我大几岁,年轻着呢,下次你给妞妞糖果吃,说不准孩子一开心,就喊你哥哥了。”
    后来,苏蔚冬一大包糖果喂下去,妞妞的这句叔叔还是没变化。
    苏蔚冬也喜欢孩子,盯着妞妞看时,眼里透着温柔。
    孩子不在计划内,田馨年纪也小,苏蔚冬不着急。
    生孩子不着急,关于孩子取名,他倒挺上心。
    笔记本上,苏蔚冬取了好几个名字,男孩女孩都有,还拿给田馨看:“咱们生孩子,叫什么好听?”
    田馨一看,女孩的名字还算好听:苏云筝、苏胜芳、苏慧敏、苏晚晴。
    至于男孩的名字,就普普通通:苏国宇、苏向明、苏建设。
    最过分的是那个苏西北。
    田馨无语:“你怎么不叫苏大风呢?西北刮的风大。”
    苏蔚冬很认真,一笔一划在笔记本添了上去:“苏大风,这名字不错,大俗即大雅,还是媳妇会取名。”
    田馨:“……”
    苏蔚冬合上笔记本:“田馨,我喜欢孩子,但我不是给你压力,咱们现在不适合生孩子,你才二十,还得上学,现在是拼学习、拼事业的阶段,等过几年,咱们做好当父母的准备,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环境,再考虑这个事,我想和你讲明白,现在不生,不是我不想和你生,只是因为时机不合适,女同志喜欢乱想,我不希望你误会我。”
    苏蔚冬的声音轻缓,他的解释田馨很受用。
    苏蔚冬说,他想和她生孩子,只有喜欢对方,才会愿意一起生孩子的。
    田馨绕绕手指,红着脸低下头,一副羞答答的模样。
    她也想呢。
    第四十七章 倒霉杨彩萍
    田馨和苏蔚冬住上楼房, 两人商量,把林家父母接到省城来住几天。
    以前碍着苏家住房条件紧张,田馨动过这个心思, 也只能作罢。
    现在不同,苏蔚冬分了房,搬到两居的楼房,林父林母过来, 也有房间住。
    李梅花一直担心,怕田馨在省城过的不好, 如果来看看, 也能让他们安心。
    食品站的供应只到月底, 后面的供应就是肉联厂,田馨打算给黄翠翠放几天假,等林家人过来, 她能多陪陪儿子。
    黄翠翠开始不同意,说少开业少赚钱,田馨坚持道:“大嫂,钱咱们慢慢赚,你也挺久没见铁蛋,这次爸妈来, 得你陪着逛,我跟蔚冬忙,抽不出时间。”
    田馨这么说,黄翠翠也同意:“行,小妹你放心,我在省城这些天,也长了见识, 来省城是第一次坐火车,当时可紧张的要命,这次我回家把爸妈接过来。”
    这样最好,林海明夫妇年纪大,常年在乡下生活,也没坐过火车,出行发愁,有黄翠翠全程跟着,田馨就不用担心。
    饭馆的歇业告示提前挂了出去,这样来老顾客能瞧见,免得歇业那几天扑空。
    迎客饭馆最好卖的还是蘑菇面,几乎成了店里的招牌,不少人都是慕名过来的。饭馆生意渐渐走上正规,田馨打算饭馆再招个人,负责在厨房给黄翠翠打下手。
    工资到时候再谈,也就是25--30元的区间,至于人选,田馨还是属意回城没安排工作的知青。
    或许是同病相连,大家都有着下乡的经历,回城没落实工作,田馨对和她一样的知青有种别样的感情在。
    人是苏蔚冬帮忙选的,知青办经常守着一堆人,苏蔚冬问了几个,挑了个勤快的男同志回来,二十出头的年岁。
    说起来也巧,省城不大,这位男同志是孙秀云的堂哥,孙秀丰,当年孙秀云跟田馨一样,去了西北,孙秀丰去了黑龙江农场,上个月才回来。
    知青工作难安排,比孙秀丰回来早的还在排队等呢,他这种新回城的,工作更得往后挪。
    田馨知道拐着弯能跟孙秀云搭上关系,心里更放心些,熟人更好。
    饭馆的生意忙在一时,中午晚上的饭点人多,下午能休息一到两个小时,后厨切菜打荷,都听黄翠翠的指挥。
    田爷爷留下来的菜谱黄翠翠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现在她舍得食材,重点菜式拿菜和肉练手,也没那么心疼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