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染梨花开(GL) - 分卷(8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火头兵一边夸赞,一边还对着刘易全挤眉弄眼道,刘校尉,听说今儿听你手底下的兵有好些都不如孟大人的。嘿嘿,看不出来孟大人文弱书生的模样,没想到竟将你们这些五大三粗的汉子给比下去了。
    刘易全瞪了他一眼,不过是死鸭子嘴硬,我倒要看看,他能坚持得了几日。哼!
    这火头兵见他不悦,也不好在说什么,讪讪端着水便走了。
    从营地回到富察府,天色已经黑沉。
    老谢和庄爷从厅中出来,真遇上孟秋成。
    孟秋成朝厅中看了一眼,锦汐也迎了出来抢先道,回来啦!刚刚和庄爷,老谢商量过了。等到两军交战之日,就按着皇后的办法来。她拉着孟秋成的狐裘披风紧了紧,越是拖的久,我的心中越是不踏实。
    庄爷见了笑道,锦汐姑娘说的是,两军交战之日,的确是最好的时机。行了,我有事,我就先走了。
    庄爷推了推老谢,你走不走?
    老谢也笑,自然是要走。我可不想留下来,碍眼。
    锦汐听着二人的言语,才发觉自己刚刚的举动过于亲密。当下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去。
    孟秋成摊了摊手,看来,你们都已经替我安排好了。呵,我倒是乐的轻松。对了,老谢,记得和大家说一声,我没有遵守承诺,我
    什么都不用说,大家都清楚。你也是为了他们好,你已经尽力了。只是有些事情,并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大家也不愿看到你出事,因为你是邓将军唯一的后人。老谢说完,拉着庄爷又道,行了,我们就不打扰二位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周有点忙,诶
    第113章
    军中,
    郑华松看着面前的北地沙盘仔细研究了半天,始终不满意当前的讨伐方案。
    他来回踱着步子,目光在魏元昊和孟秋成二人身上来回巡视了一遍方才问道,二位可还有什么其他好策略?
    魏元昊指着沙盘道,郑将军,这行军打仗就免不了会有伤亡。若是要赢,自然得有所牺牲。我看这法子算是合适的了。郑将军如此妇人之仁,哼,恐怕这一战打的也要艰难了。
    郑华松摸着长须,面目一沉,梁王殿下,天虎关是易守难攻之地。出了天虎关,我们再想退也没那么容易了。何况,敌人要是绕过天虎关,入了城,前后夹击,我们就成了别人的瓮中鳖。即便我们能抵得过,要是敌人以城中百姓相要挟,又当如何?
    魏元昊之手指在沙盘的槐安城的位置,一边道,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是为了天下大统,这一城百姓的牺牲,也算是有意义的。郑将军,您也是两朝老将了,您应该明白,这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如今能有机会将大周北部的忧患彻底解决掉,郑老将军难道想要这样轻易放过吗?就算老将军要放过这机会,那么皇上呢?
    说到皇上,郑华松的眉头也不由一紧。皇上已经不是当年的皇上了,皇上如今的心思深沉,旁人无法妄加揣测。此次的北伐,其实也不过是为大周开疆扩土找的一个借口罢了。
    皇上要一统天下的野心,怕是停不下来了。
    这一次若是不能遂了皇上的愿,不但他性命堪忧,就是这三军将士也逃其责。
    郑华松心中一沉,只得将目光投向孟秋成,希望他能给出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看着郑华松,孟秋成的心里也想过这一点。要想赢得此战的胜利,必然要牺牲。可要牺牲无辜百姓的性命,她于心不忍,也做不出来。
    如何能够保的了这些百姓的性命,又能赢下此战着实令她也觉得头疼的很。
    而见孟秋成未曾说话,郑华松微微叹了一口气,想来他定也是没有办法的。
    正待要转身,略微沉思了半响的孟秋成忽而开了口。
    将军,此地离嘉誉城有多远?
    大约三百多里。郑华松想了想道。
    那嘉誉城守城官是谁?
    你难不成是想要迁城?魏元昊打断道。
    不是迁城,只是暂时将百姓撤离出去。
    郑华松也有些不明白,这嘉誉城的守城官乃是广安伯的亲侄子简昌绪,听闻此人向来胆小怕事。加上这嘉誉城虽说不小,可向来就粮食紧缺。若是将城中百姓迁至嘉誉城,恐怕也很难养活这么多人啊!
    郑老将军放心,迁至嘉誉城中的只是老弱妇孺,这些人留下来太过危险,所以暂时迁至嘉誉城中。至于口粮,如今并不是饥荒年成,无粮可食。只需让每个人都自行带上粮食再分一队精兵统一护送便好。
    而余下的成年男子,就留在城中与士兵一起操练,共同抵御外敌。
    魏元昊听到这,忍不住一笑,孟大人的法子倒是好,但这行军打仗不是儿戏,未曾有过训练就上战场,一来枉送了性命,二来,或许还会成为那些将士们的负担。三,这些人是无辜百姓,大敌当前,人人自保,孟大人又如何确保他们愿意留下来?
    王爷也说了,大敌当前,将士们保家卫国,为的就是大周江山的安稳,为的是百姓的安居乐业。将士不抵,百姓何来安居乐业?难道要等到国破家亡了,才知道军民一心吗?王爷,三岁孩童尚且明白的道理,想必百姓都能明白。
    何况,槐安城是抵御北姜蛮子的要塞,若是槐安城失守,相邻的嘉誉城,马前关和广陵郡都要失守。要想无后顾之后的迎敌,必先做到上下一心。倘若有人阵前有了异心,本官自当亲自砍了他的脑袋。
    郑华松不由拍手称赞,孟大人说的是,来人,就按着孟大人的话去做。三日之内,将城中的老弱妇孺迁至嘉誉城。老夫这就给嘉誉城的守城官写一封书函,他若敢不从,老夫就带兵夺城。
    另外,在城中张贴告示,此次北伐是为了驱逐北姜蛮子,是为了边陲城区的百姓能有安宁之日。凡自愿保家卫国的青年男子,与军中士兵享同等待遇。凡能杀敌者,赏银五钱。凡能制作陷阱,打造兵刃者赏银三钱。若有贪生怕死之辈,午市斩首,以儆效尤!
    孟秋成默许点头。
    郑华松不愧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军,她虽想出了对策,可具体细节并未周全。郑华松几句话,便是让人信服。这一次说大了是保国家,说小了是保这槐安城一城百姓的安危。所以这最关键的,就是保护自己的亲人。
    槐安城一破多少百姓要死于敌人的铁蹄之下,多少孩子又将成为孤儿,所以为了自己最亲近之人,为了活下去,百姓自然愿意参与其中。
    加上还有赏银,这对本就贫瘠的槐安城的百姓来说,也是一种鼓励。
    最后恩威并施,想来无敢不从者。
    孟秋成与郑华松对视一眼,二人皆笑,皆都对彼此露出欣赏之色。
    魏元昊被排挤在外,见他二人已达成共识,心中不甘,可又无话可说。
    他暗暗捏紧了拳头,孟秋成,战事起,你的死期也就到了!
    接下来的日子,孟秋成命人在城门之前布下了陷阱,留下一队精兵与城中青年男子一起驻守在槐安城。其余士兵拔营到了天虎关外,余海也已经带着人伏击在天虎关附近。
    此次大军之中,还有部分梁王的人。为了确保万一,孟秋成又让老谢带着一队人安插在槐安城中,保护百姓的安危。
    站在城楼之上,孟秋成低头看着下面与士兵一同操练的百姓,甚感欣慰。
    锦汐也上了城楼,站在她身后,看着她消瘦的背影,嘴角溢出笑意。很快了,很快她们就能远离纷争,自由生活了。
    咱们何时出发?
    一会儿就出发与郑老将军汇合。
    天虎关的天气比城中更加寒冷,记得多穿些衣服。
    孟秋成转过身盯着锦汐,眼底也腻着一股子笑意。伸手握住锦汐的素手,轻轻哈了一口气,搓揉了几下才道,你这话说的得有十几遍了吧!我又不是三岁孩童,也不是年过六旬的老人家,你说一遍我就记住了。倒是你,两只手都冻的这么冰冷,怎么也不穿上那件狐裘子?
    锦汐眉头轻皱,缩回了手。
    那东西我现在还用不上,等到要用的时候再穿也不迟。
    孟秋成颇有些好奇什么叫用不上,但她也没再多问,只笑着拦过她肩头。
    小美人,你不是与庄爷他们都商量好了要如何做么?那现在,是不是也应该告诉我这个当事人了?
    锦汐靠在她怀中摇了摇头,告诉你也没什么用,等到了天虎关,与北姜蛮子开战之时你便知晓了。
    呵,你现在竟是连我也瞒着了?
    此前你瞒我的事也不少,怎么?要小女子一一与孟大人细数一遍吗?
    孟秋成连忙摇头,不敢不敢,到时候全听小美人安排就是。
    锦汐看着她,忍不住伸手在她额前轻轻点了一下。
    过了片刻,一切都部署完毕,天边出现了一丝白色极光,风雪也难得停息了片刻。
    孟秋成带着余下的军队开始向天虎关进军。
    此前,郑华松与魏元昊带了人已经到了天虎关,而她带着余下军队是为了引诱富察尔泰与北姜蛮子深入槐安城的。
    虽说郑华松反对她这样做,可思来想去,却也没有比孟秋成更合适的了。
    天虎关一直是大周防御北姜人的天然屏障。
    天虎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是天虎关失守,那么北姜的大军就会一直长驱直下,攻入京都。
    北姜人之所以这么多年一直无法攻克天虎关,一来是天虎关的地形不利于北姜人,二是是北姜物资匮乏,无法支撑他们大规模前来进犯。
    但是这一次,富察尔泰带了几万大军转投北姜蛮子,对北姜蛮子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
    富察尔泰对天虎关极为熟悉,对槐安城更是熟悉。
    若是能够引导富察尔泰绕过天虎关,直达槐安城,那起先设下的陷阱便能发挥作用。
    郑将军再挥军直下,控制住北姜蛮子。
    先灭富察尔泰再灭北姜。
    锦汐倒也没有反对,若是这般反而让她更方便了些。
    锦汐看着骑在高头白马上的那一抹银色身影,心底仍旧还是有些担心。
    公主的意思是,若想要彻底摆脱皇上的控制,只有一死。
    如何能够死的逼真让皇上信服,也只能在此处一试。
    说起来,这法子虽然冒险,但只得一试。加上庄爷和老谢的相助,等到西梁王赤绕榕溢来了,她们便能混进西梁大军之中离开。
    从槐安城到天虎关的路程虽难行走,倒是不算太远。几个时辰也就到了。
    孟秋成下了马,直奔主帅营帐,挑帘入了帐中。
    郑将军,眼下战事如何?
    郑华松见孟秋成已经赶来,便道,一切都还在我们的掌握之中。不过一直未曾见到富察尔泰。
    孟秋成眉目一紧,富察尔泰不在北姜军中?
    郑华松摇头道,并未见到。梁王已经带着人去打头阵,试探敌军势力,还未归营。等梁王回来,再做询问看看。
    只怕没那么简单了。孟秋成担忧道。
    第114章
    天虎关外,魏元昊领着一队人马与北姜的一名猛将周旋了好一会儿都未分胜负。
    这北姜的猛将名为图尔哈,论身形抵得过两个魏元昊了。论力气,手握长刀对着魏元昊劈下,魏元昊以手中长、枪抵挡,顿觉虎口一麻。要不是他身手尚算敏捷,这一刀就要顺着他肩头而下,将他劈成两半。
    几番试探,魏元昊自知再纠缠下去,只会耗费更多力气。到时候,自己真就要成了敌将的刀下魂。
    魏元昊不敢多想,当下立刻调转马头,朝着自己的阵前奔去。
    这一下,图尔哈却是大笑,大周人无用,想跑,没那么容易。北姜的勇士们,给我冲。
    他用力抽打着马屁股,穷追不舍。身后的北姜大军也紧随其后。
    大周的士兵看着魏元昊不抵调头,士气也跟着低落,信心全无,皆都往天虎关后面撤去。
    图尔哈追到了天虎关口,便一拉马绳停了下来。
    这大周的兵都是怂蛋,哈哈哈,见到爷爷个个拔腿就跑了。
    图尔哈手底下的士兵也都哈哈大笑的附和道,这大周的兵全是孬种,个个贪生怕死,犹如过街的老鼠一般。等咱们破了天虎关,攻了槐安城,直入京都。到时候咱们也能好好享受享这大周女人的温柔乡了,哈哈哈!
    这说不定你们看上的女人,就是这群大周兵的相好呢图尔哈笑道。
    众人对这番猜测更加觉得有趣,一边起哄,一边越说越来劲。
    魏元昊死里逃生,即便也听着有气,却是不敢有所行动。只下令撤回营地,余下的士兵也都跟着灰溜溜的往营地走。
    等到了营地,魏元昊翻身下马,将一肚子的憋屈全都撒在了来牵马的小兵身上。
    郑华松急忙问道,前方战事如何?
    如何?北姜那些蛮子个个英勇善战,对此地地形极为熟悉。咱们的人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今日本王与那图尔哈交手,差点就死在他手上。魏元昊侧头横眼看着孟秋成一阵冷笑,此前也不知是谁当初信誓旦旦,几天时间就能让咱们的人适应这里?哼,根本就是一派胡言。
    这几日的功夫,也比得过人家久居此地的人吗?魏元昊越说越觉得有理,越说越觉得孟秋成的不是。此前对他就已是恨之入骨,如今得了机会数落,心中不但没有得到片刻的慰藉,反而觉得更加不痛快。
    唯有一刀杀了眼前人,方能解恨。
    他暗暗忍着怒气,咬牙冷笑,郑将军,战场上敌人可不会对你手软。您是要听孟大人的话,输了这一战,还是想赢,真得要好好想想清楚了。
    郑华松本就忧心忡忡,现在听魏元昊一说,不由看了孟秋成一眼。
    孟秋成面色异常冷峻,盯着魏元昊问道,王爷在与敌人对阵之时,可见到了富察尔泰?
    本王与那图尔哈周旋,哪儿有功夫顾着其他人。魏元昊没有好气的冷声应了一句。
    此时孟秋成也无心与他争辩,又急急喝了一遍,可曾见到富察尔泰了?
    魏元昊被他的气势所惊,就算他是皇上钦点的监军,可当着一个王爷,一个两朝老将的面,任谁也不敢如此放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