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第15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往后退一步,站稳。
    这点儿技巧难度还难不住他。
    再转身,一步踏上跳板,在弹起来的同时,全身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了前面的平衡球上,双脚在起跳前就在已经找好了落点,剩下的就是对准。
    落下。
    踩上了。
    往后一仰,就要滑倒。
    程文海在身后接住了他。
    程文海抱着他说:“我就说吧,跳板接平衡球不科学,先把平衡球踩稳再说,路都不会走,就想跑了?”
    “站平衡球上又不难。”
    “你试试,看难不难。”
    余乐把平衡球抱到蹦床边上,他踩着蹦床的边缘上了平衡球,双脚同时离开,踩上平衡球,摇晃了两下,就稳了。
    他抬头,直身,摊手,看程文海,:“难吗?”
    “不难?”程文海也懵了,“起开起开,我试试。”
    余乐从平衡球上轻松跳下,转头去看程文海。
    程文海见余乐站的轻松,余乐也觉得这个不难,然后就看见程文海往平衡球上一跳,一秒都没立住,一个后仰再来个前俯,“啪叽”摔地上了。
    “……”程文海。
    余乐慌忙上去,“对不起,对不起,没想到你这么笨。”
    “滚!”程文海气得歪了鼻子,爬起来骂道,“是你平衡感有点变态了吧!”
    第13章
    平衡训练很愉快。
    不累。
    主要还是需要专注力。
    以及一颗能够接受磨砺敲打的心脏。
    至少程文海是这么认为的。
    余乐跳平衡球太轻松了,包括蹦床后跳落地也很快找到了平衡点,只有跳板+平衡球对于余乐有点难度,但经过不停反复的训练后,他也逐渐找到诀窍,成功率越来越高。
    这么一对比下来,跳板+平衡球一次都没成功的程文海都快丧失信心,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学自由式滑雪的资格。
    “对不起我太优秀了。”
    “一边去!!”
    “不要羡慕嫉妒我,也不要恨我。”
    “烦啊!”
    余乐一把搭上程文海的肩膀,自信地说:“看着吧,明天咱们的倒滑跳台一定是最快的。”
    “你说你自己吧。”
    “啧,我这个是特别优异的,你那是普通优异,不错,不错了。”
    程文海气得直翻白眼儿。
    回到宿舍都快九点了,余乐见“程宝宝”哄不好,也就不管他,拿着洗漱用品去了浴室。
    当淋浴喷头的水流淌下来,余乐站在水幕下冲湿头发的时候想,练滑雪有一点不好,要单独洗澡,不像跳水,训练完就直接洗了……
    想到这里,余乐慢慢睁开了眼睛,头从水幕下缓缓探出来,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神情复杂。
    今天……他完全忘记了跳水。
    洗完澡出去,余乐顶着湿漉漉的头发打开了笔记本电脑,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开了自由式滑雪的视频。
    好奇心来的格外强烈,已经到了用理智无法约束的程度,明明知道这样不好,但余乐还是看着相关的视频,直到熄灯,依旧意犹未尽。
    躺倒在床上,余乐在黑暗里看着天花板的一处光,那是楼下路灯发出的光芒,照出天花板上斑驳的纹路,竟比明亮时候更加清晰。
    自己这样做真的对吗?
    反复地问着自己,却得不到答案。就在这样的迷茫中,余乐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一夜的时间好像很短,闭上眼再睁开,就到了起床的时间。
    但又格外地长,昨夜的迷茫和困惑在经过一次睡眠后,好像统统远去,余乐翻身坐起,已经在期待今天的训练。
    倒滑跳台没问题,他一定会是第一完成这个动作的人!
    “走了,走了。”余乐难得催促程文海,“昨天差点儿就在迟到,这个点儿上班上学的人太多,咱们提前一点出发行不行。”
    程文海的眼圈有点黑,也没有什么精神,有气无力地看了余乐一眼,拿过自己的手机塞进背包里,跟在他身后出了门。
    余乐问他,“怎么了?”
    程文海说:“我在想,我要不去高山滑雪队得了,就不用考虑平衡感问题。”
    余乐无语。
    程文海抓他,“哎,安慰我一下啊。”
    “安慰什么?”
    “贬低自己安慰我。”
    “哥屋恩!”
    两人斗着嘴,程文海脸上又挂上了笑容。
    一个天生的乐天派,活该你有那么多好朋友。
    吃过饭,两人到了地铁站,进去的时候看见卓伟和两个选训队员走在前面,他们没打招呼,后来上车的时候卓伟看见他们也没搭理他们。
    两边人就像是不认识似的,一路走到了滑雪馆,进了更衣室,卓伟才皮笑肉不笑地说:“来这么早啊?是打算练练了?”
    程文海说:“你这是也要练练呗?”
    “对啊,运动员不就是这么回事儿,找到机会就多练练,你们昨晚上不也在健身房训练,练的怎么样?”
    “就那么回事儿吧。”
    卓伟扯了扯嘴角,就再没说话。
    他们是今天来的最早的一批,进去的时候工作人员正在整理雪面,余乐也是第一次看见雪道维护。
    工作人员会找到明显不平的地方,用铲子将那一处冰块挖出来,然后将冰块敲碎,再填埋至平行的程度。
    滑雪的雪道不能过硬,会影响方向控制,松软的雪面还能保护滑雪者不会受伤。
    所以在雪道基本找平之后,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机器往雪道上喷涂打磨的非常细小的冰,这个时候雪面就变得相对松软。
    同时头顶上的造雪机也在最大功率的下雪,雪花落下,纷纷扬扬的像真到了寒冬腊月天。雪花铺在冰面上,雪道顿时变得平整松软,看着就让人生出滑行的冲动。
    余乐的脑海里已经有了昨夜视频中,滑雪板铲飞雪花的画面。
    “好想滑啊!”程文海激动地搓着手。
    雪道维护期间,他们无法上雪,平白早来了半个小时。
    一直等到二十分钟后,工作人员才陆续离开,该是管理员在走下来的时候对他们招了招手,示意他们可以上去了。
    “还去吗?”程文海问。
    等这么一会儿,已经有选训队员陆陆续续地抵达,这个时间教练也快到了。
    余乐想滑,点头:“去。”
    于是他们抱着自己的滑雪板到了入口处,往地上一放,双脚踩在上面,“咔哒”两声脆响,就站在了板子上。
    才维护后的雪道踩上去实在太舒服了。
    滑雪板陷进雪里,蓬松的雪花从边缘处挤压溢出,每次抬脚走路,都有白色的雪花被扬起,而且这样蓬松的大雪还增加了滑雪板的摩擦力。
    两人走了两步,身后传来上板的“咔哒”声,转头去看,是卓伟。
    卓伟身后跟着刘薇,在刘薇身后还有几个人排队等待,基本都是“种子队”的人。
    “种子队”的积极引发了连锁反应,其他队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有人起身加入,渐渐的就都跟在后面,准备进场。
    朱明和张倩过来的时候,看见的就是这一幕。
    “呦,今天都这么积极?”朱明很是惊喜。
    张倩却已经看见了走在最前面的余乐,不由唏嘘:“成功不是运气啊,能吃苦的人,练什么成就都不会差。”
    朱明一开始不明白,直到他也看见了余乐,点头:“十米跳台国内排名前三,能没有吃苦耐劳的毅力吗。”
    余乐上了中级滑道的平台,叫住跃跃欲试的程文海:“往前的重心太重要了,我们做几个动作再滑吧。”
    程文海有点儿急,看着卓伟超过他们,直到已经站在了滑道的出发点上,才悻悻地收回目光,点头:“来吧。”
    两人就一起下蹲,一起举臂,反复重复,姿势不太美观,两人却做得专心细致。
    刘薇本来已经排在卓伟后面,看见他们这么做,便也跟着做了起来。
    朱明在下面眯眼看着,笑:“呦,自己练起来了。”
    继而赞道:“老队员这一点就是好,积极认真不需要催促,自己就能研究训练,还真是省心。”
    但说完,又叹了一口,“就是年纪都不小了啊。”
    在这群人里,最大的都28岁了,参加选训队就没想过入选,就当来学个新的项目。小一点儿的19岁,余乐和程文海都算年纪小点儿的,按理来说他们现在正是体能和大脑发育的最黄金年纪,并不差。
    但运动员的巅峰期真的太短了,有些人可能两三年,有些人长点也就四五年,然后就会状态下滑。
    二队的选训队员对标的都是两年后的冬奥会,可如果出现一名出色的运动员呢?教练当然希望他的运动生涯更长,还可以参加下下届的冬奥会。
    以余乐为例,参加两届冬奥会,可就27岁了,这个年纪谁敢保证他还在巅峰期?
    就是挺可惜的。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