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第85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去如风。
    余乐笑,再低头,脑子里想的就剩下下一场比赛的事。
    都在告诉他,不要纠结在失败的动作上,尽量多样化地展示自己,但总归有些意难平。
    还是想要试试的。
    但是重复上一轮的动作更不合适,所以他就必须要好好规划接下来的动作。
    罗刚在离开前叫走了所有人,让他们不要打扰余乐,便喜滋滋地离开。
    很难去妒忌余乐什么,只是有些羡慕他可以那么快地成长起来,距离省队比赛也不过才20多天,就已经完全超出了当时的水平,站在了他努力了一辈子也无法站上的高度。
    这是天赋,是机运,更是换项后,脱胎换骨扒层皮地努力。
    最开心的是余乐是他们魔都队的人,终于有那么一个人可以站出来,缓解他们自由式滑雪队的困境。
    这就是最好的。
    再一回神,罗刚已经走了,余乐见没人来打扰自己,便乐得能够清静,多想想,多练练。
    他把下一轮的动作和路线在心里反复地编排,同时需要做技巧的时候,可以在地面做的他都做了,反反复复的也不嫌麻烦,更感觉不到累。
    魔都队队友在余乐身边不远站着,旁观余乐的认真,也逐渐被感染的认真,不再嘻嘻哈哈,埋头为比赛做准备。
    李教练在一旁看的频频点头。
    所以说,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如今可算明白人家为什么成功,自己却始终没有成绩了吧?
    余乐身边的人换了一圈,罗刚再回来,余乐从思考的状态里走出来,“怎么样?”
    罗刚吓一跳,压低了声音:“打扰你了?还是我说话太大声了?”
    当一个铁汉脸用这样柔情的语气说话的时候,余乐后背的鸡皮疙瘩“唰”的就冒出来一层。
    “额,没有。”
    “那准备的怎么样?”
    “还可以。”
    “不要有压力,你肯定进决赛,接下来只要拿出自己的风采就好。”
    余乐扬眉,好像大家对他在上一轮最后那一跳,完全没有要求啊?
    这种毫无压力的比赛,余乐几乎已经忘记是什么感觉了。
    毕竟他总是在积蓄力量,总是想要超越前面的人,想要站在最高的位置,野心让他无法停止奔跑。
    确实有点儿累。
    但好像已经适应了。
    现在还远远不到放松的时候,他的难度储备还没有刷够。
    “嗯,我知道。”余乐笑着回应,没有解释的必要,他就喜欢暗地里悄悄憋劲儿,他就是传说中永远对同学说我不看书就是玩实际上半夜复习到三点考试一定名列前茅的类型。
    每次比赛就像拿到考试成绩的时候,暗爽。
    与罗刚简单地谈了一下,罗刚第二轮表现勉强还行,滑完全程,拿了55分,挂在决赛名单的尾巴,说不定下一秒就被超越。
    罗刚表示自己很坚强,这站不行,还有下一站,整个赛季那么多比赛,他作为魔都队的前·一哥闯进个决赛还是没问题。
    余乐对“一哥”的称呼还有点敏感,“那现在一哥谁啊?”
    又看罗刚的目光,喜上眉梢:“我啊?”
    当个省队的一哥,没什么好谦虚的,余乐当年就是从省队一哥变成国家跳水队n小哥,这滋味,这称呼,还挺怀念。
    ……
    再一名魔都队队员回来,余乐知道自己差不多该出去了。
    出去的时间比上一轮早一点,热身准备提前结束,屋里确实憋闷,而且他对目前为止的成绩排名很感兴趣,也想出去看看。
    将滑雪板提在手里,余乐和罗刚、李教练打了一声,走出门外。
    外面在下小雪,风力达到了三级,这是一个不太适合滑雪的天气,但又没到暂停比赛的程度,因而比赛还在漫天飞雪中进行。
    余乐的把毛帽子戴上,滑雪镜和头盔拎在手里,一边看led屏幕的显示,一边往前走。
    视线的余光扫了一下,孙毅不在老位置坐着,一直和他同进同出的周晓阳那几个也都没在,热身准备室很大,又被很多立柱和展牌挡住视野,在里面看不见人很正常。
    余乐又将目光移开,脚步缓缓停下来,站在一个不会妨碍其他人观看比赛的位置,等待坡面障碍技巧的分数跳出来。
    不过在这之前,余乐已经看见了隔壁未成年组的最终比赛成绩。
    果然还是白一鸣的成绩最好,95.60分,比第二名选手的81.50分,高出了将近15分。
    白一鸣是一个很全面的运动员,坡面障碍能够滑好,他的空中技巧也是仔细练过,就算得不到成年组的世界冠军,也是位于第一梯队,以他的能力滑未成年组,还不是一拳一个小朋友。
    而且空中技巧和坡面障碍技巧比赛的赛制不一样,所有的选手依次上场滑一轮,前六名直接进决赛,剩余的选手比十二轮,争夺剩下的十四席位。
    共计20名个决赛名额。
    白一鸣排名第一,稳进决赛,所以接下来不用比赛了,他应该已经离开,为下午的坡面障碍技巧比赛做准备。
    现在隔壁的空中技巧第二轮比赛已经结束,前二十名决赛选手已经决出。
    如今裁判和工作人员正在齐力整理赛道,为女子组的比赛做准备。
    这时屏幕一跳,新的分数出来。
    余乐的目光顿时凝聚。
    第一名,h省队,孙毅。
    第一跳:68.30分(标红)
    第二跳:30.50
    第二名,魔都队,余乐。
    第一跳:65.20分(标红)
    第二跳:0.00
    第三名,h省队,周晓阳。
    第一跳:62.80分(标红)
    第二跳:17.00
    ……
    余乐看见分数的时候,扬了眉。
    他知道,孙毅还是一个非常有底子的运动员。他练了八年的滑雪,启蒙和初期或许慢一点,但到了国家队,经过更为系统专业的培训后,哪怕他才兼项坡面障碍技巧不久,各方面的能力肯定比余乐强。
    尤其是在“难度储备”上,余乐第一轮就拿出了他最难的技巧,后面肯定疲软,但以孙毅的“难度储备”,一定比余乐多了不是一星半点。
    明显孙毅想要提高难度冲击更高分的时候,发生了失误,才会在第二轮只拿到30分。
    坡面障碍技巧是一个非常讲究连贯性的运动,一旦在某个区域发生问题,就一定会影响速度,进而导致后续一系列的动作都无法如愿开展,分数就会降的很低。
    余乐幸运的,是他虽然在道具上有失误,但他的临场判断很快也很准确,在确认自己无法完成技巧下桥之后,就干脆不做也要保持速度。
    要不是他正确判断,没有逞强,那他第一个跳台的横叉都做不出来,滑上跳台的时候就会速度全失,直接掉落在跳台下的平台区。
    比赛就可以结束了。
    所以很显然,孙毅的失误不是在最后一个道具区,就是在第一个跳台上,总之让他被迫结束了比赛。
    除此以外,就是排名第三的周晓阳。
    作为国家队员,周晓阳的实力也不弱,平时训练也看见他能够拿出的难度技巧,如果发挥的好,超越余乐的分数也有可能。
    可惜也失误了。
    17分的成绩,说明他道具区出现的大失误,进而直接放弃接下来的比赛。
    这是很正常的事。
    坡面障碍滑雪是“极限运动”,失误率极高,在稳进决赛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选手一定会做更难的动作。
    而且如果是两轮做同样的动作,第二轮的分数一定没有第一轮的高,哪怕你做的再好。裁判更愿意看见的是创新。
    在各方面的压力下,选手就会在贡献出更多酷炫花招的同时,也贡献出更多的摔跤姿势。
    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保证,自己在坡面障碍技巧上不会摔跤,除非他什么都不做。
    看来孙毅和周晓阳对目前的分数还算满意,都去大胆尝试过,就是没成功,因而他们的分数没有变化。
    就像所有人告诉余乐的,第二轮开心地造作吧!
    余乐忍不住勾了嘴唇。
    越来越喜欢坡面障碍技巧这个比赛。
    自由度太高了。
    一旦想到以后自己可以学会更多的难度技巧,可以在一场比赛里随意地搭配完成,细胞就在蠢蠢欲动,战栗兴奋!
    他最后在户外看台的坐椅上坐下,这里是最后的准备区,在正规的比赛里,只有叫到名字的选手才能够坐在这里,准备上场。
    在今天的比赛现场,管理不严,选手们随便进出,只要不进入到赛道区域就可以。
    还没到他上场,余乐就先找了个地方坐下。
    屁股刚刚挨上凳子,一名选手闯进视野。
    那人从第三道具区潇洒地滑出来,如一道疾驰的黑光,来到跳台区域。
    第一个跳台正滑上台,倒滑落地,转体一周半,左偏轴,左手抓左板,一个【安全抓板】,这是最基本的一个抓板方式。
    第二个跳台,倒滑上台,同样一周半偏轴转体,正面落地,右手抓左板,双板交叉成十字架,看来这个选手已经把一周半的空中技巧练的很娴熟,表现的相当稳定。
    第三个跳台,还是转体一周半,【日本抓板】,反向落地。
    虽然没有翻腾动作,但还是不错哦。
    全程流畅,落地也没有失误,即便余乐对坡面障碍技巧的打分还无法做到更专业的评估,也知道这名选手进入决赛应该没问题,他比罗刚滑的好。
    在平地上缓缓停下的选手,身上穿着和程文海一样的,h省队的队服,兴奋地挥拳为自己喝彩。
    他的队友也在看台上为他大喊助威。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