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第137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晓阳虽说出国比赛,逢比必摔,但对国际赛场的基本看法还是有的。余乐确实成长的很厉害,但他就像是用少数优势的部分去疯狂拉扯自己的平均水平,整个人的“数据表”就像个扁直的“箭头”,发育的极端不平衡,还有很大失衡翻车的可能。
    所以第二轮的比赛,他就稳扎稳打,在街区只滑自己完全掌控,并擅长的270°上下桥的技巧。
    只是从侧面上桥变成正面上桥。
    从正滑上桥,变成倒滑上桥。
    全方位地展示自己的能力,给裁判看见更多的自己,不是一定要拿出多么惊艳东西,但我的“底子”就在这里,这就是现在的我!
    “比上一站比赛进步了很多啊。”
    所有参与过上一站比赛打分的裁判,在心里都这样想着。
    更稳定了。
    上一站比赛还有些磕磕绊绊地滑,如今变得丝滑般的流畅,不再担心会失误后,看余乐的比赛好像就变成了一种享受。
    看他“玩”的开心,自己也跟着开心。
    紧张的比赛,因为余乐的从容和正确地保留,显得多了些不一样的色彩。
    余乐滑到底,分数很快出来。
    76.50分。
    没有第一轮高,但依旧比孙毅和周晓阳的分数高。
    是的。
    目前为止,两个的高分都是余乐的。
    为什么?
    是他能力特别强吗?
    ……
    直播平台的实时留言区里也在讨论这件事。
    余乐的分数与出来,留言区就炸了。
    【第二个高分!!乐神太牛了!!】
    【求科普,我没觉得他难度很高,比起第一轮要差不少,而且最后一跳,确定他只跳了1080吧?和孙毅他们不是一样?怎么给这么高分?】
    【孙毅第二跳台就1080了,余乐第三个跳台才1080,这是有黑幕吧?】
    质疑的声音响起,很快就有人开始解释。
    【孙毅第一个街区落地不干净,第二个街区动作重复,这些都会被扣分。】
    【余乐全程滑的都很流畅啊,流畅还有难度,为什么不给高分?】
    【也不是多高吧,比起第一轮叼炸天的分数,也才76分,怎么就有人在叫黑幕了?】
    这样的讨论,余爸爸余妈妈也看见了,自然又急又怒,却又不懂该怎么为儿子申辩。
    儿子新练的这个项目,他们实在太陌生了啊!
    就在这时,那个叫房姐的终于发言了。
    【房姐:1,孙毅有失误,2,余乐难度不高,但却基本没有重复上一轮的动作,他在展示自己全方位的能力,3,一定要说黑幕,我觉得有必要提一下“难度储备”这个名词。】
    余爸爸余妈妈一看见房姐终于说话,一边松了一口气,一边跟着重复:“难度储备?”
    【难度储备?】
    【难度储备?】
    【????】
    【难度储备是什么?】
    【房姐:坡面障碍技巧因为来自于极限运动,所以没有难度系数分,那么分数的依据来自于什么?】
    【房姐:来自于平台的水平上限和水平下限,举例国内比赛平台平均最强水平是270°上下桥,1040跳台周数,那么谁更先做到450°上下桥,1440跳台周数,那么谁就做到了难度突破。同理,世界赛场的水平又是另外一说。】
    【房姐:周晓阳同样的难度,他滑了多少年了?同样是270°的上下桥,滑了三年的他,和余乐只用半年就达到这个程度,甚至突破到“麻花”,能一样吗?】
    【房姐:再次重申,坡面障碍技巧是极限运动。】
    【房姐:所以现在看懂裁判打分机制了吗?我们只能看到眼前这一场比赛,裁判看见的却是选手近来几年的成绩。因而余乐和孙毅在难度差不多的情况下,余乐分高的原因就是他的整体印象分会更高。】
    余爸爸余妈妈看的聚精会神,连那之后的比赛都不看了,边看边点头,两口子还低声讨论,迫切的想要了解儿子的这项新运动。
    直播间里也一大堆崇拜声。
    【这是大佬。】
    【专业讲解,感谢科普。】
    【但没有系数分,更容易出现黑幕吧?】
    【懂了,却更担忧了。】
    【我觉得房姐已经说的很清楚,因为这是极限运动比赛,我们不能用常规比赛的规则去看待,但这类比赛也不是没有可以冲击的部分,就像余乐第一个跳出1440一样,他拿了9.0分不是吗?这个规则同样适用于国际赛场。】
    【懂。突破!创新!挑战极限!!】
    ……
    随着“坡面障碍技巧”这项运动在国内展开,各个平台议论和转播视频,它“神秘的面纱”也正在一点点的剥落。
    很多人开始对这项新的运动产生兴趣,投入研究。
    此时。
    房姐看着直播间里的留言,各种各样的问话,有些浅薄,有些犀利,但更多的还是观众们对这项运动的懵懂未知。
    某种莫名的情绪在心里生出,她将视线从电脑屏幕上移开,看向自己摆放在电脑桌边上,摊开的笔记本,上面用签字笔密密麻麻写了很多很多的文字。
    这是她在过于一个月,通过互联网,以及与程文海通话后了解,并记录下的所有关于“自由式滑雪”的笔记。
    目光在笔记本上停留,久久没有移开。
    电脑画面的留言栏里,还有很多观众反复地提出那些显浅至极地疑问。
    某个想法就是那么突然地出现在她的脑海里,甚至都没有去仔细地推敲,更无需去计算得失,决定好像就那么突然地出现。
    而且坚定不移。
    她决定了。
    她不能再这样碌碌无为的当个网红,她需要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因为关注一个人,所以关注一项运动,也因此而爱上这项运动。
    也渴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这项运动,以及喜欢这项运动。
    决定生出,房雨琪也干脆利落地拿起了手机,播出了一个号码。
    “爸,你公司今年还要不要一个新的代言人啊?你看,一个全国冠军怎么样?对!运动员,成绩好,长的帅,给你公司代言肯定是你赚啦。
    还有,爸,我终于想好我要做什么了。
    嗯,我打算啊?我打算当一名自由式滑雪运动的推广者和组织者,您觉得怎么样?”
    第79章
    “20xx年全国滑雪冠军杯第二站——京城站”的幕布出现在余乐的身后, 他站在领奖台的最高处,脖子上挂着一枚他朝思暮想的金牌,怀里抱着一捧雏菊花束, 笑得灿烂。
    坡面障碍技巧男子组的决赛,在半个小时后,全部结束。
    余乐以85的高分, 毫无争议地获得了这一站的冠军。
    周晓阳国内比赛表现向来不错,第二轮虽然因为心思太杂出现重大失误, 但第三轮重整旗鼓后,以78分的成绩, 获得了这一站的第二名。
    依旧站在第三位的孙毅脸更黑了。
    拍照的时候,无论媒体记者怎么说, 他就是不靠近余乐,冷着一张脸勉强应付了两分钟,最后一甩花束,倒提着花束就走了。
    留下余乐和周晓阳,以及国家队里围观的队员、教练们, 眼里脸上都透出几分尴尬。
    余乐和孙毅不合这事儿,就是这次的颁奖典礼开始冒出的风声。
    毕竟还在网络直播呢。
    转播平台的摄像机就对着颁奖台, 余乐和周晓阳站在最高处勾肩搭背笑意融融,孙毅一人站在旁边冷眉冷眼, 画面仿佛割裂,孙毅从骨子里透出一股烦厌的气儿。
    徐辉等人眼看着颁奖典礼举行, 便靠着“刷脸”到了近前儿,举手机的举手机, 竖大拇指的竖大拇指, 本来高高兴兴的, 结果就因为孙毅这一甩脸色,把他们的笑容都给甩了下去。
    郭云泽撸胳膊挽袖子,带着游泳队那群肌肉夯实的家伙们来到余乐面前,满脸横肉地问:“他什么意思?”
    余乐还真能让郭云泽帮他出气怎么得,再说了,生气的又不是他,明明是两站都只拿了第三名的孙毅好不好。
    第三名啊。
    这排名有多尴尬,余乐再清楚不过。
    每次国内大赛都能拿奖牌,说出去我是全国前三名特别好听,但奥运会的资格却拿不到,还得努力保持排名,争取当一名随时能够上场的好替补。
    那时候余乐就在想,要不让我落到第四名得了,要不就让我冲上第二名行不行?
    奈何体育竞技这个东西,当一名优秀的世界级运动员不算难,但难的就是成为最出色的那一个。
    1%的天赋决定了运动员的上限在哪里,哪怕是0.01分,你拿不到就是拿不到。
    余乐摸着胸口的金牌笑,摇头:“喂,看这里,拿冠军了,你不说点什么?”
    郭云泽“干架”的气势一收,眉开眼笑:“真没想到,你还真拿冠军了?是因为我来加油的原因吗?”
    “脸还真大,你算啥?”这么说着,余乐抬手搭上了郭云泽的肩膀,姿势很别扭,他得踮着脚,“啧,所以最讨厌和你们游泳队的走一起。”
    丁瓒上前,拿起余乐脖子上挂着的金牌来回看了一圈,最后轻轻放在余乐胸口,抿着嘴笑。
    在他身后是徐辉,也在笑,戴着眼镜倒映出光,余乐总觉得那眼角深处似乎藏着水光,但仔细分辨却又像是错觉。
    最后余乐拿起金牌,放在嘴边作势要咬:“诶,来来来,给我拍张照片,我发朋友圈。”
    奥运金牌得主们不屑地偏开了头,游泳队的“混混们”兴高采烈的给余乐拍照。
    余乐拿到照片,第一个就给父母发了一张过去。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