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第534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是一个630!余乐又完成了一个630°组合空中技巧,漂亮的落地!好!!他向第三个街区去了!”
    镜头跟在余乐后面,在拍摄他背影的同时,也将前方复杂的赛道拍进了画面里。
    第三个街区。
    选手速度上来后,可以应对的更加复杂的街区。
    而这个街区,也是历史以来最难的街区。
    足有六个道具。
    位于两侧的铁桥是两个分别向着赛道外弯出的弧形桥,在终点接出的部分,分别对应着一个u型池和一个屋檐,这个设计一看就是为了“梦幻联动”而设计。
    选择这两个弧形桥的人,就必须飞向下一个道具,飞檐走壁。
    当然,也不是说就逼着你必须去滑这两个道具,在中间其实还有一个最简单不过的平桥,但是平桥的尽头却是一面“墙”。
    向上拱出的雪道犹如一个祭坛,将一个橙色的圆桶高高托起,无论是直接飞跃也好,还是单手撑也好,难度同样不低。
    纵观整个赛道,中间虽说相对简单一点,但可以看出,第三个街区的主题就是“梦幻联动”。
    大赛方将第三个街区,整个都设计成了“特色道具”。
    这也是除了个别运动员,都在大叫赛道很难的原因。
    余乐倒是觉得这个赛道设计的很好。
    前面的三个道具他都很想滑。
    只是他在比赛,比赛就不能任性。
    考虑到第一个街区,既然已经成功完成了630的难度技巧,就不能敷衍了事。
    他必须选择难度更高的道具,拿更高的分数。
    那就只有u型池了吧。
    弧形桥+u型池是余乐开创“梦幻联动”的成名技巧,却不代表它就最简单。
    弧形桥贴地而行,向前冲。
    u型池视野骤然向上,向上飞起的下一秒,又要处理偏斜落地的技巧。
    到目前为止,除了余乐以外,只有约拿和亚瑟去试着挑战这两个道具的“联动”。
    约拿完成的很好,难度和技巧都在。
    亚瑟更为轻盈连贯,但是在牺牲难度的前提下。
    余乐没什么好犹豫。
    他争取第一轮就锁定冠军,所以在前面两个街区都完成完美之后,他自然不会在这里掉链子。
    “梦幻联动”走起!
    余乐毫不迟疑地冲上向左弯出的弧形桥。
    450°转体,上桥。
    宁浩在直播里叫:“u型池!余乐的目标是u型池!!”
    直播间的弹幕大叫。
    【小白!!】
    【白一鸣!!】
    【白白白白!!】
    宁浩看不见直播间的弹幕,还在激情咆哮。
    新人们只能不耻下问。
    【小白?白一鸣?为什么?】
    【余乐的u型池是小白教哒!】
    【没有小白,就没有世界第一个“梦幻联动”!】
    【我的荣耀,有你的一半!!】
    余乐跳上弧形桥,为了契合弧形弯出的角度,身体微微倾斜。
    月下青峰出鞘,耀出三尺寒芒。
    追风逐翼的男人目视前方,来到弧的尽头,再一次越起。
    旋转!
    横飞!
    一周落下,直直落在u型池上。
    于是轨道变化,原本平飞的视野骤然冲向天空。
    余乐在u型池上留下滑痕,在那惯性达到顶点,即将被抛飞的前一秒,余乐的腰腹爆发出强劲的力量,带动着身体,沿着那极致精准的核心力量滑出的曲线,翻腾旋转。
    “一周,两周,三周……”宁浩喃喃自语,又快速地数着余乐的周数,在落地的瞬间得到答案,“三周的偏轴转体加日本抓板!又是一个高分动作!完成的无懈可击!!”
    宁浩骤然提高的音量,再一次让缩在被窝里偷偷看直播的粉丝,手忙脚乱地扒耳机。
    这特么一惊一乍的,吓死了好不好。
    好在激情的解说并不让人讨厌。
    正是宁浩这样的无时无刻都充沛的精神,让他们哪怕凌晨两点,也能够神采奕奕地追比赛。
    【加油!】
    【我乐神威武!】
    【好厉害啊好厉害啊不晕的吗?】
    【上桥450+360的联动转体+1080的偏轴u型池,我们乐神是转转封神吧?】
    余乐落地。
    这个区域没有超出他的难度上限,完成的相当顺利,落地后还进一步得到了速度的加成。
    事实上直到这一刻,余乐才感觉到速度达到了让他舒适,也必须提高专注力的程度。
    专注力有“被动专注”和“主动专注”。
    主动的专注力,类似于自己告诉自己,我要专心了,不能分神了,这是一种主动进入的状态,但事实上很多时候进入困难,保持困难。
    被动的专注力就很好理解,为了应对开始复杂的环境,被刺激着,自然而然就进入了这个程度。
    余乐现在比赛,最大的问题就是兴奋度不够。
    他的技巧和实力是一等一的,有时候就是依靠本能,都能够轻松处理让别人头大的技巧难度,因而余乐有时候赛程过半了,才会有那种“来了”的感觉。
    今天还不错。
    刚刚从u型池下来,余乐感受着那从脸颊刮过的风,还有在视野的余光里快速出现又快速消失的景色,毫无疑问,速度达到70了。
    这个速度,是就连他都必须被刺激进状态的速度。
    但这样还不够。
    余乐不怕速度太快,就怕速度慢下来。
    高难度的技巧都需要速度和力量去支撑。
    余乐不但没有一点控制速度的想法,还将身体弯曲下去,往下蹲了两下。
    这是障碍追逐的加速动作,他现在已经可以很轻松地让身体做出这个姿势,并且在街区与跳台区的间隙,进一步地完成加速。
    前面就是跳台。
    第一跳台区是二分之一馆。
    分别立于赛道的两侧,像是张开的翅膀,又像是翻卷而起的丝带。
    跳台细长,限制了选手的发挥,这是一个通过道具,限制选手必须去做偏轴转体的跳台。
    余乐选择了右边的跳台。
    他现在在外人眼里没有特别明显的短板,前后左右的动作可以说是信手拈来。
    但余乐自己很清楚,他个人是非常喜欢做左侧动作的,这和他一开始接触滑雪的时候,右侧肩膀有伤,不能用力有很大关系。
    雏鸟情节嘛。
    所以他擅长并且喜欢左侧动作。
    但在国际赛场上,不会允许他有过于明显的个人喜好,而且在科技力量的支撑下,他在各种赛场上的优缺点早就被研究透了,为了避免裁判对他有“偏科”的印象,他都会在赛场上尽量去合理地分配左右两侧的翻腾动作。
    像是帆船,卡丁车,或者是沿着轨道疾驰的列车,余乐在那白玉带似的跳台上滑过,再高高飞出。
    翻腾。
    翻腾。
    继续翻腾。
    一周。
    两周。
    三周。
    落地的时候再来一个半周的转体。
    1080+180的1260°,正面落地,双手抓板头的难度动作完成。
    余乐的速度太快了。
    冲击力非常地强。
    他的个人力量和灵敏度又是极致的天赋,不过是个两周台的难度设计,他却快翻了倍。
    强!
    太强了!
    巨大的冲击力让人觉得他落地的时候,可能会飞沙走石,风卷残云。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