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 - 第201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钟妈妈来说热水好了,刘悦薇带着郑颂贤一起到耳房,将他洗的干干净净。
    洗漱过后,一家人一起坐在了饭桌前。
    沛哥儿问郑颂贤,“爹,您吃了饭是不是还要走?”
    郑颂贤点头,“胡人虽然走了,还有许多事情要做。爹后面还会很忙,爹不在家里,你也不小了,要学会保护你娘。”
    刘悦薇笑着给儿子表功,“我们沛哥儿这些日子在家里跟个男子汉一样,每天盯着家里的守卫,有一点动静就拉着我往外跑。我们还商量好了,要是胡人来了,我们娘儿两个一起跑。”
    郑颂贤鼻头一酸,她们母子两个,一个比一个弱小,要是真破城了,岂能活命。
    他给妻儿各自夹了一筷子菜,“快吃吧。”
    吃过了饭,郑颂贤就躺下了,睡了个天昏地暗。第二天天还没亮,他就出门了。
    胡人走了,镐京城百姓奔走相告,许多人家把留存的鞭炮都拿出来放。
    郑颂贤要安抚城中百姓,配合边巡抚做好受灾百姓的抚恤事宜,还要考虑后续秦西省要怎么继续走下去。
    胡人这次趁火打劫,惹怒了韩世梁。他把人马分成三队,后面追,两边包抄。
    大后方追击的是他的主力,遇到胡人就开炮。胡人虽然弓马娴熟,但火炮这方面比周朝差远了。
    包抄的那两路,一路阻碍胡人逃跑,另一路先于胡人主力部队到达各个被胡人夺去的城池,防止胡人进城,据城池而不退。
    陆铭这回又被派了个不一般的任务,他带领另外几千骑兵,配备最好的骑手和刀枪,绕过所有城池,直接往北而去,一路快马而上,插入胡人腹地。
    韩世梁给他的任务有两个,一是遇到胡人的粮草补给,立刻截杀,遇人杀人、遇粮烧粮,二是遇到小部落胡人,不乱男女老幼,全歼,一个不留。
    陆铭领命而去,这一场仗下来,大家都知道陆家二郎脑子灵活,最擅长奇袭,用兵之诡让人防不胜防。
    他带的粮草非常少,一路就靠抢胡人的东西,遇人就杀,这个时候也不管男女老幼了。
    陆铭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上一次他深入胡人腹地,还特意交代手下人不要杀妇孺,而韩世梁却命令他遇到小部落就全歼,遇到大部落,杀多少算多少。
    他一路北上,遇到了散落的胡人部队,遇到了放羊的胡人,还有运送粮草的部队,到了最后,他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杀了多少人。
    他只知道,边城被胡人破了,他的妻子不知所踪,边城所有的百姓在胡人的蹄铁下哀鸣了几个月。
    他杀红了眼,最后直接到了杀胡人的最北边,几千人马跟着他一路奔袭,少了许多,剩下的人都跟他一样,只想着尽最大的可能消灭胡人的力量。
    又过了近一个月,韩世梁主力部队终于把胡人赶到了离周朝几百里之外的北边,擒获了大量的俘虏,路上遇到的所有散落胡人都被抓了来,连牛羊马匹都不放过。
    追到了这里,韩世梁停下了脚步。他同时给朝廷和胡人王庭发信,向皇帝报喜,让胡人拿牛羊金银来换俘虏。
    胡人王庭立刻写信来求和,道歉,请求周朝放了他们的俘虏。
    韩世梁没经过皇帝的同意,自作主张威胁胡人,若是不要俘虏,周朝将十天杀一批,直至杀光为止。不得不说,韩世梁和胡人打交道久了,性子里也带了些胡人的铁性。
    皇帝倒没在意韩世梁的自作主张,你趁我家里有事情来偷东西,难道道歉两声就够了?那不行,我家里丢的东西你要赔偿!
    胡人穷惯了,除了牛羊马匹还能有什么东西。
    韩世梁再给皇帝的奏章里写了自己的建议,要求胡人拿多少牲口来换这几万俘虏,光求和不行,以后必须每年送过来许多贡品才行。
    对于韩世梁的自作主张,朝中褒贬不一,这个时候自然没人说用圣人道理去教化胡人的屁话 ,唯一让人值得商榷的是韩世梁的态度。
    一是他大量杀俘虏和胡人男女老幼,有人觉得有伤天和,二是他私自威胁胡人王庭,要求用牲畜交换俘虏。
    皇帝这回一点不糊涂,立刻准了韩世梁的奏折,并另外派出官员至北方和胡人和谈。
    和谈的官员还没到,胡人又和韩世梁耍赖,不想出牛羊,说送一些女奴过来换取俘虏。韩世梁本来想拒绝,郑颂贤立刻飞奔了过去。
    西北多缺女子啊,韩世梁不想要,郑颂贤想要。
    他围着韩世梁打转,“将军,这回战乱,许多贫苦人家的女子都没保住,既然胡人愿意给女奴,咱们收一些又何妨,等生了孩子有了家,她们也就不惦记回去了。”
    韩世梁觉得有些亏,“郑大人,外族人多了,怕我朝民心不稳啊。”
    郑颂贤继续劝,“将军,咱们也不是什么人都要,挑那老实的留一些。下官听说,胡人的女奴也不全是胡人,还有许多异族人,这些女子并不把胡地当家。其余的胡人女子,让她们着汉服,说汉化,吃我们的米粮,住我们的屋子,不比整日牵着牛马流浪要好?咱们留一些吧,将军,虽然此次和胡人打仗,但以后也不能说再也不来往了,只有把胡人更多的汉化,才是最好的办法啊。”
    韩世梁没时间和他争论,“那就留下一部分,你领回去好生教养,要是犯了错,切勿手软。”
    他不傻,这回他自作主张和胡人王庭谈条件,说不定京中有人想参他呢。西北二十万军权,这一仗下来虽然折损了一些,但现在全部归他统领,岂能没人眼红。
    郑怀瑜憨了一些,一心为民,和皇家关系好,把他拉进来,总能少几个人参他。
    郑颂贤心里也清楚韩世梁的算盘,现在他和韩世梁多少有了些联系,扯是扯不开的,不如继续搅和在一起。五皇子阵前得了皇帝的传位白绫,已经退无可退,他只能跟着五皇子继续一往无前。
    西北的和谈很快进入了正轨,朝廷官员来了之后,韩世梁立刻甩手,只管带兵守边,其余的事情一概不管。
    与此同时,陆铭也顺利归来。
    他先到镐京这边向韩世梁复命,然后只给郑家夫妻留了一句话,匆匆赶回边城。
    边城被收回来之后,城里伤痕累累。刘悦蓁躲了几个月之后,挺着大肚子出来了,又迅速和知府太太一起,带着许多妇人们为重建边城而绞尽脑汁。
    胡人破城的时候,她被身边的几个护卫强行带走了,换上了破旧的衣裳,在一处破烂的院子里跟着灾民们躲了好久。
    护卫说要南下,刘悦蓁不肯。胡人会继续南下,等他们走了,这里反倒是安全的。
    她躲着躲着,意外地发现自己怀了身孕。为了孩子,她继续隐藏。因为日子艰难,她刚开始很煎熬,身边的人都在尽全力保全这个孩子。
    等胡人彻底被赶到北方,她终于从那个小破院子里出来了。
    陆铭到家的时候,家里空荡荡的,他焦急地四处寻找,拉着人就问。
    有熟悉的人认出了陆将军,告诉他慧娴郡主正在城里忙活呢,陆铭拔腿就跑。
    等他看到刘悦蓁时,只见她插着腰,正大声吩咐人干活,那挺起的肚子十分明显。
    陆铭有些发愣,那是三妹吗,怎么肚子胖了那么多?
    刘悦蓁的贴身丫头眼尖,立刻喊道,“郡主,将军回来了。”
    刘悦蓁一转头,就看到站在不远处发呆的丈夫。他身上又脏又乱,人又瘦又黑,像是从乞丐堆里爬出来的一样。
    刘悦蓁高兴极了,急忙奔了过去,“二哥,你回来了。”
    陆铭这才确定,这是他老婆。
    他紧锁眉头,“三妹,你吃了什么,怎么肚子胀的这么厉害?”
    旁边的侍卫们忍不住都笑了起来,丫头连忙解释道,“将军,郡主有身孕了,将军才走没多久就发现了。”
    陆铭这才反应过来,他以为自己吃了药,一时半会根本不会有孩子。
    他高兴地把手在衣服上搓了搓,“三妹,你,你怎么样了?”
    刘悦蓁笑了,“我好得很,二哥,咱们回家吧。”
    夫妻两个手拉手一起回家了,二十多岁终于有娃的陆铭回家后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他一会儿担心他之前吃的药会不会伤到孩子,一会儿又担心肚子这么大刘悦蓁能不能吃得下饭,甚至还担心这么大的娃以后怎么能生得出来啊!
    陆将军每日操心自己的娃和老婆,连升官的事情都变得没那么让人激动。
    朝廷和胡人终于谈妥了,俘虏必须用女奴和牲畜来换,第二,胡人以后每年要向周朝进贡一定数量的良种马匹。这是韩世梁提出来的,要牛羊除了宰了吃也没作用,好马匹可以做种马啊。
    胡人也有条件,周朝继续开放边境贸易,不得区别对待胡人。
    双方你来我往谈了好久,等谈妥之后,该封赏了。
    皇帝这回能顺利回京,全靠韩世梁一力支撑,他丝毫不小气,给他封了个世袭三代的侯爵。
    韩世梁接了旨意之后,主动把自己的嫡长子一家打包送回了京城,同时要求皇帝选派其他将领充斥西北军。他做了这么多年的统帅,十分了解做皇帝的性子。现在你好我好,万一哪天觉得我权利大了,岂不是要搞我,干脆你先另外派几个人过来,我不吃独食,这样京城也放心,自己也安心。
    韩世梁的乖觉,得到了朝中重臣们的一致称赞,皇帝给韩家赐了府邸,还把韩世梁的嫡长孙女许给了宣王嫡长子。
    这个信号顿时让满朝都轰动了起来,韩世梁现在手握兵权,他的嫡长孙女给了宣王嫡长子,他就是妥妥的宣王党了。
    明眼人都看了出来,陛下这是在给宣王铺路了啊。
    除了韩世梁,西北所有跟着一路挣扎过来的人都有了新的出路。
    最高兴的莫过于边巡抚了,他终于可以回京城了!
    边巡抚在西北吃了多年的沙子,心心念念就是想回京城,在自己有生之前去六部混个像样的差事,也不枉自己一辈子兢兢业业。
    周家倒台后,庄大人重掌吏部,皇帝念在边巡抚此次抗击胡人得力,把他召回来做了个吏部右侍郎。
    边巡抚高兴的好悬没飞上天,他终于能离开这个鬼地方了。西北再好,以后留着郑怀瑜折腾去吧,他老了,想回家。
    秦西省巡抚没了,自然要有人接任啊。皇帝也不派人来了,着原镐京知府接任秦西省巡抚,原镐京同知接任知府一职。
    大家对这个结果一点不意外,人家都是四品知府,只有郑怀瑜是个三品知府,现在做二品巡抚,接任的顺顺利利,除了搬个家,都不用出城。
    边巡抚走的时候,大家把他送出了好远。
    边巡抚高兴地拍了拍郑颂贤的肩膀,“怀瑜啊,你年轻有为,这秦西,这西北以后就要靠你了。你还年轻呢,不要急着回京,多干几年。西北好不容易富裕了几年,这回战乱,又回到了以前。不过你经验丰富,要不了几年又能恢复了。等我去了京城,有什么难处,只管给我写信。”
    郑颂贤拱手,“多谢边大人,愿边大人一路顺利。”
    边巡抚笑眯眯的走了。
    他一走,郑颂贤和庞世渊立刻走马上任。师兄弟两个一刻都不得闲,秦西省民生被破坏严重,他们必须尽快想办法恢复。不仅如此,皇帝还给他们下命令,继续开通边境贸易。
    而此时,远在边城的陆铭,正抓耳挠腮看着老婆的肚子不知所措。
    天爷,他头一次知道,小娃儿在娘肚子这么能翻腾,你看那小手小脚,动不动就顶起来了,这里一个包那里一个包。他粗手粗脚的,又不敢摸,怕伤着孩儿。
    刘悦蓁要出门,他也不敢拦着,只能让人仔细看守。一有工夫,他就自己亲自跟在身后。
    前几日朝廷封赏的圣旨到了,陆铭升了从三品云麾将军,这一座城的驻军,以后都归他管了。
    陆铭接过圣旨后不像别人欢欣鼓舞,他脑子里在想要从哪里弄两个经验丰富的产婆来。
    昨儿已经给二姨姐去信了,京城那边送人来肯定来不及了,只能从镐京那边找。
    刘悦薇接到陆铭的信之后十分高兴,心里又有些担忧,和钟妈妈商议,“妈妈,要不您帮我跑一趟吧。”
    钟妈妈立刻拍胸脯子,“郡主放心,我看着三郡主长大的,如今她需要我,别说去边城,再远我也能去。”
    刘悦薇点头,“妈妈是我们家的老人,三妹妹也愿意亲近你。我看她原来去边城,身边带的都是一些年轻丫头和媳妇,没有妈妈老成。三妹妹前一阵子肯定受到了惊吓,妹夫不在身边,她怀着孩子到处躲藏。你去了之后,先帮她调理好身子。你生了几个孩子,经验丰富,再带两个产婆过去,务必要保证三妹妹平安生产。”
    钟妈妈领了差事,收拾好包裹,带着一车的东西,直奔边城。
    等钟妈妈走了没多久,一天上午,刘悦薇正在新家里带人收拾东西。
    如今郑颂贤做了巡抚,她只能从镐京知府衙门后衙里搬了出来,另外找了一栋宅子安家。才搬进来,这会子都还没归置好,她和云锦一样样查看。
    等搬过了家,她还要宴请秦西省各州府的太太们。
    正忙着呢,门口有丫头哭着进来了,“郡主,郡主,姐儿回来了!”
    刘悦薇迅速反应了过来,把手里的东西一扔,拔腿就往外跑。
    出了二门没多远,就看到郭氏抱着孩子走了过来。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