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 第159章 天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洞群啊!
    换成其他行业估计还真弄不明白那东西是个什么玩意儿,问题是他们都是电力口的,而棉花市的风洞群可是省内数得上数的用电大户。
    甚至在座的有几位以前还承担过棉花市风洞群电路的维护和抢修工作,知道那里是顶级的科研机构,与军队和其他国家级的科研单位联系密切,弄的也是飞机火箭一类的高端,不是一般人能用得了的。
    所以一听二十三分厂竟然能用上棉花的风洞群,这些个变电公司的领导就有些不淡定了,这得多强的背景才能这么干,看来眼前的什么无人机,恩~~靠谱!
    如果说其他人只是震惊一下的话,那么张平就应该是震撼了,要知道为了牵引的航模,他可是泡在永宏厂将近两个月呀,多少还了解点儿飞机研制的内幕,期间他就听永宏厂工艺处的一个设计员说过,想要彻底解决就得用风洞模拟临星河的气象特征。
    可惜的是,永宏厂尽管是个一万多人的航空厂,但想把风洞群的试验审批下来也不是容易的事。
    张平当时挺失望的,可也没办法,正所谓隔行如隔山,他也是半点儿招都没有。
    哪成想,一个永宏厂下属的分厂竟然有这样的实力?等等~~自己似乎从哪儿听过,二十三分厂似乎跟用永宏厂的其他分厂不太一样,好像跟地方的联系更紧密一些,恩~看来所言非虚呀!
    林光华看着变电公司的领导一个个惊诧的窃窃私语,本来挺直的腰背又往上挺了挺,不错,很长脸,还以为老庄加的这句话多余呢,看来电力口的人还是很专业的。
    于是咳嗽一声将手里的伸缩尺指向中央的机翼:“所以我们根据数据,经过多次试验,终于确定我们ty—1无人机的布局,经过优化的平直翼,不但加强了飞机结构强度,而且优化的翼型还有助于升力的提升,降低燃料消耗的同时,增加留空时间;同时我们把尾翼横梁与机翼结合在一起,做成双垂尾,即起到稳定机身的作用,又能够增加飞机的机动能力……”
    这段是林光华预设的重点,所以讲的极为卖力,恨不得把他设计这款无人机的想法、心得全都一股脑的掏出来,从而获得在场人的认可。
    可惜的是,专业性太强,一会儿升阻比,一会儿伯利恒公式的,别说变电公司的一众领导,就是二十三分厂这边也是集体晕晕乎乎的,最后还是张平左右瞧了瞧都快被催眠的会场,小心的打断林光华特来劲的介绍:“额……林工程师,您能不能先说说你们的这架飞机能牵引多长的引导绳,一次加油能牵引几次?您知道,我们临星河输变电工程最重要的就是这两项了。”
    “啊~~”
    还没爽够的林光华,被这么一问有点儿失望,他后面最关键的平直翼的风洞试验研究还没说呢,要知道那可是他研究生的研究课题,最核心的东西。
    不过失望归失望,人家客户提了要求就得先满足,这次没说成,等下次再好好说。
    于是林光华便点点头:“由于采用西航研制的10马力活塞发动机,再加上我们飞机独特的结构,因此ty—1无人机的载重能力达到58公斤,也就是说,能在一般气象条件下,牵引一千六到两千米的引导绳。”
    “林工,你说得可是真的?”
    此话一出,张平立即就激动了,如果眼前的飞机真超过一千米的牵引距离,那对他们来说就真是解决大问题了。
    要知道线缆越过临星河对岸固定塔因为地形原因,距离河岸有将近一千米的距离,所以把线缆牵引到对岸只解决了工程的一部分,剩下就要靠施工工人用人力将粗重的线缆一点点的沿着山路,扯到将近一千米外的固定塔,然后在进行架设操作。
    这个过程即耗时又耗力,也是愁坏了变电公司上下,可惜这个困难在穿越临星河面前只能往后排,毕竟费时费力怎么也能完成,不像临星河就算下死力气也搞不定。
    如今听说ty—1无人机能牵引一千六百米以上,不但解决穿越临星河的难题,就连后续的拖拽线缆也一并解决了。
    如此一来,临星河输变电工程即刻大大压缩工期,如何不让张平等人激动。
    然而林光华闻言,不知为何,突然变得很为难,张平见状,心陡然一沉,暗道,不会是这个林工程师吹牛吧。
    便在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庄建业突然开口:“是这样的,张经理,我们的飞机是没问题,但我们的遥控装置却性能一般,理论上只能在两千米的范围内有效,实际试验却发现超过一千五百米就会信号减弱,所以……”
    后面的话庄建业没说,但却冲着众人歉意的笑了笑,意思很简单,超过一千米的距离,我们没办法。
    事实上也是如此,二十三分厂能利用风洞把飞机这个平台造出来,可遥控装置就有些抓瞎了,没办法只能托人买了一套进口的航模遥控装置凑数,尽管能让飞机飞起来,但真实的性能却飞不出来。
    就好比一流发动机配了n流的变速箱,动力再澎湃,也传不出一样,想想都尴尬。
    林光华对ty—1无人机大体是满意的,可就是对遥控装置很是耿耿于怀,觉得这是他设计研制的这款飞机最大的败笔,所以当张平问其,林光华有些难以启齿。
    好在庄建业脸皮厚,作了补充,这才让张平等人释然,不过却没有失望,而是追问:“那一千两百米内能不能行?”
    “如果能见度允许,没问题!”庄建业回答。
    “那就好,那就好!”一听一千两米没问题,张平重新喜笑颜开,固定塔的距离不过一千米,只要能够这着固定塔对他们来说就很满意了,至于一千六、两千,最他们来说还不如鸡肋。
    于是乎哈哈一笑,便问了一个关键问题:“你们这飞机多少钱一架?”
    “六万五!”庄建业也不含糊,报的是嘎嘣脆。
    只不过对面的变电公司的领导一听,齐齐的倒吸一口凉气,要知道在万元户都稀缺的当下,六万五简直就是天价。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