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 第322章 联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潘旭一行人眼瞅着老领导离开,集体都懵了,什么情况,备用发电的柴油机组烧煤气?老领导不会是老糊涂了吧?
    可不管老领导如何,他们园里厂也不能就这么打道回府,因为已经把全厂的身家压上去的园里厂已经退无可退。
    既然老领导不帮忙,那就自己去找。
    结果潘旭等人不找还好,越找心越凉,原来人家腾飞厂弄得那套设备跟他们园里厂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
    基于小型燃气轮机为基础的冷热电联产装置,其他的附属设备都不算,光是小型燃气轮机这一块,就甩开他们园里厂一大截。
    因为腾飞厂的d—30燃气轮机不但比园里厂同等功率的柴油机组小了三分之二还多,适应性更是达到匪夷所思的程度。
    别说是煤气了,就是天然气、雾化的汽油、柴油,腾飞厂的d—30燃气轮机都能拿来做燃料,实在没有化石燃料,高纯度的酒精拿过来照样能用。
    别的不说,光这一点就把园里厂的柴油机组按在地上各种摩擦,毕竟柴油机组只能使用柴油,而柴油又是国家管控的重要燃料,完全由国家统购统销,因此企业手上的柴油指标,都是人脑袋打出狗脑袋后,挣来的战利品。
    正因为如此,各企业对柴油发电机组是即无奈,又离不开,只能每年把柴油指标往多了报,然后在跑到上级各种撒泼打滚的抢夺有限的指标配额。
    而如今d—30燃气轮机的横空出世,一下子从根本上解决了各企业在柴油指标上的束缚,天然气或许在国内还不是普遍性的东西,但煤气这玩意从七十年代开始就已经成为国家向社会逐步敞开供应的基础燃料。
    以至于如今京城、沪市等一些大城市的家庭里煤气罐已经开始普及。
    之所以如此,很简单,中国是个典型的煤炭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前十的钢铁生产大国,想要炼钢,从煤炭中提取的焦炭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而生产焦炭时,所衍生出来的煤气可谓源源不断。
    所以这种副产品便成为国内少有的可以敞开供应的低廉且高效的燃料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面是成天需要盘算,动不动就要在上级面前人脑袋打出狗脑袋,弄回来后还要节省又节省的柴油指标。
    另一面是可以敞开了随便用,且价格低廉的普遍燃料,两项一对比,只要是企业负责人脑袋没被门给挤了,都知道该选哪一个。
    更何况,d—30燃气轮机对于神木焦炭特大型项目来说还有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他们根本就不需要燃料成本,因为他们生产焦炭本身就产生大量煤气,再以d—30燃气轮机为中介,神木焦炭特大型项目就可实现厂子的内部电力循环。
    这对神木焦炭这样的特大型项目来说无异于是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体现工业现代化最佳的载体和标志性设备。
    换句话说,只要腾飞厂的d—30燃气轮机过得去,价格就算比柴油机组高出三、四倍,神木焦炭也愿意用,没办法,谁让腾飞厂的产品在燃料上不挑食不说,用了还能长面子。
    不说别的,只要领导过来视察,领到这套设备面前,底气十足的说:“我们可以做到煤气自主发电,实现电能自助循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面子,里子,政绩,声望想要啥,来啥!
    园里厂的柴油机组怎么比?一开动跟地震一样,人领导远远看上一眼就立马躲开,连给你装13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仅仅于此园里厂也不是没有希望,毕竟国内的经营环境比较特殊,不是你的产品好就能称霸一方,要是没有强力的支持,也不是没有劣币驱逐良币的可能性。
    园里厂之前能够拿下神木焦炭特大型项目,并不是靠着产品有多厉害,而是在一个个环节上把关系做了个通透。
    所以眼见产品比不上腾飞厂,潘旭就准备复制下之前的成功,哪怕没了老领导他也不怕,毕竟这么多年的起起伏伏,潘旭的人脉也没那么浅薄,再加上先前跟老领导一起跑批文,也认识了不少能人。
    所以潘旭干脆自己领着园里厂的得力干部亲自跑。
    结果没跑几天,便越跑越心寒,原因很简单,无论是部委领导,还是所谓的能人,一听潘旭要把神木焦炭的备用电力系统项目重新夺回来,脾气好点儿的直摇头,不好的直接就把他们骂出去。
    这让潘旭等人很是不解,不干就不干,骂人算什么,不过也知道这里面肯定有事儿,于是便打听到底怎么个情况。
    可不管问谁,一个个都讳莫如深,半个字儿都不透露,潘旭无奈只能发狠,找个了关系靠得住的能人,然后用钱终于是砸出了些许蛛丝马迹。
    “我说旭哥,你就别忙活了,别说是你了,就是某个上级老领导也动不了这事儿了,电力、石化、煤炭三个基础行业大联合,哦……对了还有个航空,四大产业大联合,个顶个都是呼风唤雨的存在,你说说,谁敢动?谁动谁死!”
    能人被潘旭灌得五迷三道的,说话的舌头都直了,可这话听到潘旭的耳朵里已经不是晴天霹雳了,而是彻彻底底的世界崩塌。
    潘旭不是个蠢人,之前是当局者迷,没有仔细去想里面的内在原有,如今被人这么一说,他那里想不到庄建业这又是祭起了惯用的联营大招。
    航空工业方面就不用说了,从去年下半年民航系统改革开始,日子是一天比一年难过,加之国内订单的不给力,以至于不少航空厂只能寻求与国外航空巨头合作,成为人家的高级代工工厂。
    沪市与麦道公司合资的md—80客机生产厂只是一个开头,之后东北的奉天厂开始承接波音737垂尾和水平尾翼的制造。
    西北的长安厂高级一点儿,能成产波音737和波音747的机翼或部分机身结构件儿,就算是成功厂也没幸免,为其他几个代工厂生产必要的批量零部件儿。
    如此这般,虽然保住国内航空工业的工人队伍,技术人才以及相关生产线,令庞大的产业集群能够生存下去,但也遭到不少人,特别是那些离退休的老领导,老干部的批评。
    觉得国内航空工业在这么下去会失去自主性。
    因此主管航空工业的部委领导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这个时候属于其下属的腾飞厂搞出了基于d—30燃气轮机为核心的冷热电联设备,备受指责的部位领导简直能把自主研发的腾飞厂当成宝贝,树立典型啥的都是小儿科,撸起胳膊直接下场充当腾飞厂的超级推销员都不会皱下眉头。
    所为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向世人证明航空工业从来不是别人的附庸!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