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 - 分卷(4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敛着眉目,声音却像极了裹着寒霜的刀。
    为了加深语气,他还刻意伸出一双青葱修长的玉雕般的手,挖了挖耳朵。
    你!叶慕辰下意识逼近两步,怒喝一声,刹那间气吞山河如虎。
    然而对着面前这个如刺般扎在他心间长达九年的白衣道人,大元陛下叶慕辰的怒火携滔天声势而来,毕剥燃烧了不足一弹指,就很快萎了。
    原因无他,概因指尖下所指的这人,如今已是这世上最后一个得知那个小少年消息的人。他如今怎么样,过的好不好,是否还肯穿娑婆花朵那样鲜艳又浮夸的衣裙他是否,至今仍深深地、深深地,痛恨着他?
    最后的有关于他的印象,竟是一片空白。
    大隋宫破那夜,明明时值沉沉春夜,却下了磅礴暴雪。叶慕辰毕生走过辽阔山河,却从未亲眼见到如那夜一般突如其来的暴雪。雪片大如瓦棱,尖利的六角雪花,像是一夜吹白了头,覆盖在烈焰燃烧的韶华宫。宫门内,他自十六岁起便以为会娶过门的小小少年,躺在长生殿外,如一个破败的血娃娃,衣裙很快被白雪覆盖,只露出白色下一丝一缕的青墨色长发。
    彼时,他尚未来得及伸出手去接住他的小少年,眼前这个白衣道人便凶神恶煞地抱起他,没留下一个字,便这样消失在众人视线之中。
    那夜他手中执着燃烧的火把,身后是铁甲峥嵘的三千铁甲军,却没人看清那两人是如何离开的。
    上巳节宫变一月后,于大元朝帝君登基暨大婚典礼,他独自一人立在九百九十九级的白玉石阶顶端,身后玄色大氅长长尾羽覆盖至十层玉阶之下,左肩却立着一只朱雀。叶氏子弟,生而为南氏皇族的守护者,亡了便成为凤凰玉玺下的厉魂。他叶慕辰,此生此世,终其一生也不过是那位殿下的一名守护者罢了。凤凰之下,百鸟臣服。第一位列者,名朱雀。
    那日,大元朝开国帝君叶慕辰,独自身著大婚华服,高立于尘世荣华最顶端,右手按在胸口,良久沉默。旧时韶华宫外几十株枯死的娑婆沙华花枝叫他发狂似的堆积于脚下,一簇簇烈焰弥久不熄。如同他掌心中的风雷印,山雨欲来,风暴掀起衣衫猎猎。
    狂风中,立在他对面捧着大隋长公主婚服的侍女簌簌发抖,那双手极其苍白,抖的完全端不住。鲜红的雕花锦盒,锦盒内赫然盛放一袭叠好的玄底绣着金色凤凰的新妇婚服。
    那日,于叶慕辰眼中,却只有一座荒凉的韶华宫。依稀仍是昭阳十一年三月三,三重门内,雪色纱帷在轻风中层叠轻卷。扑簌簌的,如同雪卷千尺,又如同旧梦翻涌于空无一人的大殿。韶华盛极过后,满目苍凉。
    明明是黑压压的人头跪在玉阶下,叶慕辰眼睛里却是一片白。
    空白的白。
    死亡的白。
    迷惘的白。
    不知所措的,白。
    他再也没见过他。
    他只知道,韶华没死,也不会死。在民间雅颂里,他的韶华殿下是神降之人,出生之日天现百鸟朝凤异象,天边流霞灼灼如夭桃。
    他的韶华殿下,笑起来眉眼奢华,漫不经心转身时掀起的一角素衣,便如轻鸿般跃入他铜墙铁壁铸就的心。
    是少年惊鸿一瞥,从此沉醉再无归路。
    这条路,如此绝望而灼烈。他不能再亲手毁了路尽头那好不容易出现的一角素衣,他的韶华如今或许就隐在这座九嶷山,云深不知处。
    作者有话要说:
    【注】欲买娑婆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化自下面这首大能之作:唐多令 [刘过]
    芦叶满汀洲,
    寒沙带浅流。
    二十年重过南楼。
    柳下系船犹未稳,
    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
    故人曾到否?
    旧江山浑是新愁。
    欲买桂花同载酒,
    终不似,少年游。
    第64章 迷离
    罢了, 朕今日来,不是与你论口舌高下的。叶慕辰暗自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脑海中所有颠簸, 语气放缓了许多。
    如今这仙凡大战掀起凡尘血雨腥风, 大元建国不久, 又常年穷兵黩武,本就国力疲弱, 经不得再起波折。况且前朝三十六诸侯分割已久,以吾叶家为首,早已不再受凤玺召唤。国师此次寄期许于前朝旧人朕说句公道话, 先不提人心向背, 单就练兵而言诸侯就良莠不齐。这次响应韶华殿下所握凤玺的寥寥数家,朕不知其替大隋复国忠诚有几分真,但朕敢保证, 这起子叛军趁火打劫之意倒有十成十的足。
    叶慕辰一口气说了许多话, 见对面那人仍垂眉敛目地立着,不由得再次深深吸了一口气, 漠然退后两步, 高高抬起手, 宽大的玄色金织衫袖口垂下,行了个帝王所能行的最大的世间礼节。还望国师,三思而后行!
    对面那人仍静静立着, 看不出喜怒, 亦不答话。
    叶慕辰亦沉默下来。
    山风一阵紧,一阵慢, 缭绕带来几许优昙花香气。对面那人脑后的蓝白交织的飘带不时垂落胸前,又再度迎风飘起, 高冠下眉目清华,仿佛这世间再无任何消息可惊扰到他。
    不知过了多久,叶慕辰突兀地笑了一声。神降,大隋亡。那年预言应验的时候,国师大人是不是很高兴?
    假国师*真殿下*南广和,愣了愣,不知该如何回答,反倒抬起眉眼,静静地将那人望着。吾儿,若你不知对面那人是如何心思,不如就面无表情地看着他,要谨记你是帝国最尊贵的人,世间无人可与你对视。昔日大隋帝君南巫,他叫了十六年父皇的男人,曾如此殷殷教导于他。
    可惜如今与他对面的是一位真正手握生杀大权的凡人帝王,而他不过是一位过时的亡国公主,假扮的九嶷山山主、前大隋朝国师大人崖涘,所以这一眼气势甚微。这一眼对视非但起到任何震慑作用,反倒隐隐触怒了那人。
    叶慕辰嘴角噙的笑意本就不真,此刻愈加地冷下去。看来,你果然是高兴的。
    南广和愈发不知所措,隐约觉得这句话背后有另外一大段他所不知道的讯息。为何他隐约觉得,叶慕辰竟似乎猜到了万年前的那个开始,又或者从此方世界无数修仙人秘传的书籍中读到了凤凰降世的真实意图。否则怎会突然提及预言他到底知道多少?只要一想,南广和便全身血液结冰,冷的厉害。
    南广和有意引着他多说漏一些,口中便含糊道,大隋,国祚三百年,神降而致天罚。叶侯又何必明知故问。
    叶慕辰果然被激怒,鼻翼微张,眼神一瞬间凌厉起来,浑似一只被激怒的野狼。
    他也不说话,就那样瞪着南广和。许久,才从鼻翼里喷出一个音,呵!
    南广和不料他如此的,言简意赅。
    一时瞠目。
    生平从未有如此刻一般,痛恨着那人的不善言辞。
    南广和不得已,只得再次循循善诱道:叶侯此番来势汹汹,难道就是为了来质问本山主一句,高不高兴?叶慕辰果然更加愤怒,话语也多了一些。你高不高兴,朕管不着。但朕不许你一时妄念起,为了预言中那所谓的凤凰展翅翔九天,便以假凤玺诏令三十六路诸侯,将这天下拖入火海。
    凤凰展翅翔九天。三十六路诸侯。天下,火海。
    南广和仔细地,一字一句地在心中琢磨这些词句,面上却不露分毫吃惊,语气一贯的清冷淡漠。那又何妨!只要韶华殿下高兴,他随时可以诏令诸侯,来杀了你这逆贼。
    呵!逆贼!叶慕辰眼中似要喷出火来。他又再次踏前一步,鬓间白发一根根怒张如箭矢,眉目凌厉地仿佛要飞起来。若不是你这等妖人迷惑韶华,暗中通报仙阁来使索要殿下,朕又怎会怎会!
    一,二,三.
    南广和又默数到十。
    从前,只要他惹得叶慕辰急了眼,那人便也是这般,一口气说不连贯。非得默数到十之后,才能等到那人口中接着说出下一句话。
    但今时今日,他等过了十,默数到二十,叶慕辰仍没有继续说下去。
    有关于那个预言,有关于那个噩梦一般的亡国夜的真相,越发的扑朔迷离了。
    九年。
    南广和有时候甚至怀疑大隋那场繁华不过一场梦。只有如今眼前这人活生生与他面对面,他才惊觉,过往那些原来并不只是他一个人的杜撰。
    九年,他孤独地驮着一座浩然鬼蜮,不问红尘俗世。
    九年,他身边缺了一双递出蝴蝶压珰的手,少了那么一个立在娑婆树梢的人。
    九年,他像是少了一魂三魄,活在阳光灿烂的人间世,浑似一只顶着人/皮/面/具的厉鬼。
    最终,叶慕辰沉沉的脚步声打断了他正在走神的思绪。朕自问,已给出了足够的诚意,不知山主大人意下如何?
    待他客气的时候,便是山主大人。恨不得食他肉的时候,就是国师大人或妖道。
    南广和偏过头,有些好笑地注视他。以前怎么不知道原来这人肚皮里这许多刁钻?嘴里却一刻不得闲。唔,待山下那些贫民安顿了,叶将军的爆破卒子也清理干净了,本山主方敢放下悬着的一颗心,与叶将军谈一谈诚意!
    他刻意将诚意二字咬的很重。
    叶慕辰眉毛都不抬一下,语气淡淡道,那有何难,朕便如你所愿。
    两个人又没话说了。
    南广和检讨了一下,想着既然他已让步交涉,自个儿是否也要退一步海阔天空,将人领去花厅喝一盏茶?
    举棋不定间,便听对面那人开口道:若国师大人仍不肯放心,可随朕一道回返西京。翔翥殿虽不在了,空间敞亮的偏殿倒多,国师大人可随意择其一二。
    南广和瞬间觉得眼帘下有块松动,那是他笼罩在法术下的面容在剧烈地抽搐。西京。故国所在的梦之都。
    亦是他曾以为,穷尽一生都不会再次踏足的地方。
    毕剥燃烧的烈焰腾地一声重现于眼前,挂着血迹与白浊之物的宫娥的身子,大段大段焦黑的还在燃烧的宫柱,蝗虫过境一般四处举着火把与血迹斑斑长刀的叛兵。以及夜风深处,那个噩梦一般的场景,无数次惊扰了他的魂魄,令他仓惶掩面亦不能逃的父皇的尸身。
    几乎是下意识的,他立刻激烈反驳道,不用!
    南广和的激烈,显然引起了叶慕辰的兴致。
    唔,为何?叶慕辰低沉地笑了起来,笑声仿佛从胸腔里震动而出,低沉而愉悦,如同一面嗡嗡作响的战鼓。一别经年,难道国师大人如今畏西京如虎?
    南广和气噎,索性撩起眼皮冷笑一声。叶将军如今荣登大宝,宫内嫔妃如云,就不怕本山主去了,扰乱了后宫?
    这话实在不伦不类,说出口南广和就后悔了。
    但他实在是气得狠了,心绪大乱,一时竟口不择言了。
    叶慕辰也是一愣,随即笑得更加愉快了。国师大人怎会如此想?朕自即位以来,后位空悬,更无一个贴身之人,怎会怕了国师大人扰人春宵?
    他笑得放肆而大声。朗笑声回荡于云雾缭绕的九嶷山,白云深处仿佛都在随之发出一阵阵对于南广和的嘲笑声。
    竹林摇曳。
    云山雾罩。
    南广和却觉得自己那一刻心跳愈发失律。
    他怔怔地望着那人,望着他飞扬的眉眼与雪白的鬓发,只觉得口中涩的厉害。像是口衔一段千年黄连根,其中滋味,只有自己知。
    他不能掉身走,也不知道如何回应。憋了一会儿,下意识喃喃道:难不成如今宫中只有你一个孤家寡人不成?那你要我去做什么,看着你?若你再派人来,炸了我这座九嶷山可如何是好?
    叶慕辰虽然知道这位国师大人的存在已有二十五年,其实打交道的次数少的可怜,从前在大隋朝会时遇见,对方若不是不屑一顾地从他身边飘然而过,便是一脸迂尊降贵地矜持地冲他点点头。两人相遇接触最多的那次,便是大隋炀帝宣旨将长公主韶华下降给他的那段时日
    如今想来,与这人竟从不曾仔细交谈过。
    想不到,如此天真而有趣。
    叶慕辰挑起左边一条眉毛,眼神暗沉,声音里还带着一丝残存的笑意。看来国师大人很是关心朕的后宫之事。
    啐!南广和悻悻地啐了一口,鄙夷道,谁有那兴致关心你那些破事?!你这样气势汹汹而来,说到现在,本山主连那枚玺印都不曾见过,更不曾派人游说那三十六路诸侯,如何便一口咬定了这场是非与我九嶷有关?
    这也是如今他最关切的一件事。
    国破之前,他就将那枚能调令诸侯的玉玺藏在一个极为隐秘的地方。天下之大,如今除了真正的国师崖涘与他本人,再无第三个人能找到那枚玺印。可是真正的国师大人崖涘一梦三年,至今仍在闭关中,他本人也汲汲营营于织梦之术,从不曾踏入红尘一步。那么,到底是何人,假借了他的名义,派出了一枚假调令?
    那三十六路诸侯,九年前既然能眼睁睁看着他父王烧死于宫中,如今又为何突然间蠢蠢欲动?
    南广和心中一动,忽然间有了个极其大胆的主意。
    这个好说,叶慕辰收住了笑意,不紧不慢道,如今不论那枚玺印是真是假,既然三十六路诸侯,除了朕以外,余下诸府都接下了,那便是真的。
    世人皆知,这枚玺印最后随韶华殿下,叶慕辰顿了顿,似乎韶华这两个字令他觉得有些不适,沉默了片刻,才继续说道,随殿下一道消失。如今玺印再次出现,自然是出自殿下,或者殿下所隐居的九嶷山。
    其实他说的,南广和都明白,甚至比他说出口的更清晰明彻。
    无论这些诸侯们接到的玺印是真是假,是否挂着羊头卖狗肉,这身腥臊都得沾到他和崖涘的身上。
    南广和深深叹了口气,拢起袖子,定定看着对面那人。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他微微低下头,向那人行了个礼。蓝白交织的飘带被山风吹的招摇,忽而往左,忽而后掀,举棋不定。一如他此刻的心。
    后颈处露出一大段柔美的白。
    他练习法术多年,早已习惯假借国师崖涘的身份,四处走动。今儿却因刚才织梦网中醒来,化身的匆忙,形态到底泄露了一两分破绽。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