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到漠北以后 - 嫁到漠北以后 第82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姐!”
    门再被推开,绿荷站在门前看着屋内的两人,意识到什么,立刻请罪,“王爷万安,是奴婢莽撞,奴婢这就下去。”
    “等等。”沈瑜卿干咳一声,道:“什么事,说吧。”
    往常绿荷不会这般毛燥,必是碰上什么事了。
    绿色看了看王爷,硬着头皮进去将怀里的书信放到案上,“小姐,上京来信了。”
    第63章 .和离断然不会答应这门亲事。
    距上次她传信给家中不过才到半月,上京不可能这么快就有回信,中间必是出了什么事。
    沈瑜卿心口砰跳,面色渐渐凝重,将信展了开,一目十行地看完。字迹风骨盎然,是她父亲所写。
    一如既往的简短,寥寥几字,却没有一句无用。
    “出什么事了?”魏砚察觉到异样,像是感受到什么,眼看着她,搂着她腰的手用了几分力。
    沈瑜卿折了信纸,仰面朝他看,心头稍缓,才说出信中来意,“皇上已下旨你我和离,放我父亲归家。”
    魏砚低着头,唇抿成一线。
    沈瑜卿接着道:“信中还说我阿娘重病,我现在必要动身回京了。”
    门掩好,绿荷已退了出去。
    魏砚环着她的腰身坐到案后,眼还在她面上,“我传给老东西的信应还没到上京。”
    现在他们人在漠北,都不知上京是怎样的情形,皇上突然下旨放人,还允了她回京,实在怪异。
    他也没想到会突然传出这样一道旨。老东西将人送到漠北,待了这些日子没走,分明是有他的授意,他不可能不明白,此时怎会突然下旨让人回京?
    魏砚抓着她的腕,眼底难以瞧清的暗色。
    两人沉默了会儿,沈瑜卿先开口,“阿娘病了,我不能不回去。”
    “嗯。”魏砚应一声,继续道:“我送你回京。”他亲她的发顶,黑眸盯在她脸上,忽而想起什么,低下声,“和离一旨交给我处理,你不必担心。”
    沈瑜卿点点头,这时才记起他突然进来要说的事,问道:“你方才找我是要说什么?”
    他嘴角扬着,眼里却没有笑,只是看着她,“等你回来我再告诉你。”
    “现在不能说吗?”沈瑜卿觉他与平常不同,看她时隐有深意,却又猜不到他要说什么。
    魏砚吻住她的唇角,“总要等你回来。”
    总得把人等回来。
    沈瑜卿看过他的眼,依在他怀里慢慢回应。
    他下巴有泛青的胡渣,是近日太赶了,回上郡的第三日两人就成了婚,中间他还有处理诸多军务,几乎都没怎么睡过好觉,也没怎么顾得上打理。
    过了会儿,沈瑜卿推开他,“我去吩咐人收拾将东西收拾好,不能再等了。”
    “嗯。”魏砚应一声,眼却还凝着她,沈瑜卿抬眸,唇轻轻启开,“你…是不是想和我说什么?”
    忽而,魏砚咧嘴一笑,又恢复往日的浪痞模样,手向下抓了她一记,“想我了就写封信,我立马赶过来接你。”
    就知道他浪荡惯了。
    沈瑜卿白他一眼,拍掉他作乱的手,“我该走了。”
    魏砚没动,她眸子动了动,又抬起手捏住他的下巴,晃两下,嫌弃道:“你不把自己打理好了,别再想亲我。”
    沐浴时她看了,原本白皙的都叫他扎得通红一片,抹了药才缓和些。
    魏砚嘴边浮出笑,有意去蹭她的颈,唇贴住她耳后,呼出的气喷薄到她的肤上,“老东西见过我的信不会动沈家,但我不回上京,陪不了你了。”
    “我一回去少说也要半年多,阿娘又病了,我留下再回来可能会过一两载。”沈瑜卿贴靠在他肩上,眼看向透窗的光。
    “不管多久我都在漠北等你。”魏砚脸上笑着,一眼看不出什么,“只要你还想着我。”
    …
    离开匆忙,沈瑜卿吩咐人去收拾回京要带的东西。
    魏砚去了净室拿刀仔仔细细地刮着下巴。
    外面没沈瑜卿什么事,她回屋听到净室里面有动静传出,抬步过了去。
    站到门口,一眼就看清了弯腰立着的男人。
    身侧一盆清水,右手拿着细短的刀,沾了水沫,细致地刮着下巴。
    沈瑜卿眼落过他的身,不觉停在他腰处,革带束紧,胡服的衣摆掖到里,利落地扎着。昨夜相贴时,有烛火映衬,她将他看得清,宽的肩,窄的腰,却无比有力。
    她脸一红,吐出口热气,也不知为何会突然想这些。
    再看他时,他已搁置下刀,下巴一圈的沫,在用水冲洗,也不知看没看到她。
    “还想看多久?”
    魏砚直起身,一手拿着干净的帕子擦脸上的水。
    水清洗过,没了下巴的胡渣看着反而俊朗许多。沈瑜卿没否认,眼从他身上移开,“我都要走了,你打理干净难不成是想亲别人?”
    魏砚动作顿住,帕子随手搭到架上,举步过去到她身前,黑眸寻着她的眼,觉出她这话里不同的意味。
    “生气了?”他低声。
    “我生什么气?”沈瑜卿瞥他一眼,转身就往出走了,只留给他一道背影。
    府门前停住两队人马,一队是上京送亲的队伍,另一队是上郡军所的精兵,栗粟张禾为首。
    一刻钟前府内随侍来报速速整装出城,栗粟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忙扯着嗓门喊人,等到了王府才知,竟是王妃要走了。他心里咋么,分明昨日才成的亲,怎么今日就要走。偷偷与张禾说道几句,张禾不搭理他,他也觉得无趣,便在外面等着,又过半刻,见王妃从府内出来。
    沈瑜卿兀自先上了马车,醒柳绿荷跟在后面对视一眼,察觉到小姐情绪异样谁都没敢说话。
    魏砚挎刀出来时已准备妥当,他扫了眼,看向她身后跟着的数量马车和随行队伍。所带的物件要比来时少了几箱,提提唇角,忽记起她方才眼里那一冷,笑便收了。
    他知道她气什么。
    这一别不知要过多久,他们才刚成亲,她却不能像上京寻常贵女一般坐享家中,反而要为了他周转奔波,异地相隔。
    冬来秋往,不知不觉离开上京竟近一年了。搁置以前沈瑜卿定然不相信自己竟在短短一年里成了亲,还甘愿为了那个一身落拓的男人留在漠北。
    过晌午出发,此时出了城已是日暮垂落。
    风敲过窗楞,沈瑜卿不自觉地向外看,马车旁有一打马的高大人影,是魏砚。自起行他就一直跟在旁侧,若是在以前他必会远远地领在前头。
    她眸抬去,他挺直的脊背便在眼前,胡服束身,一如初见当日,但二人心绪早已不如当初。
    魏砚警觉,早发现她盯他看了,手松松缰绳,唇线勾了勾,“不气了?”
    沈瑜卿收回视线,眼看着轻动的车帘,面上没什么神色,故意道:“我气什么,回不回漠北还不都是由我来决定。”
    他听出她是有意气他,想捉弄她一句,可又觉得没什么意义。她说的是事实。
    到现在他没开口说那件事不过是因为怕她听了,就再也不肯回来。
    分明已娶了她,却总像悬着根弦,莫名不安。
    沈瑜卿得不到回应以为他没听到这句话,没再继续说。
    此时出了上郡,入夜时将到荀姚。沈瑜卿虽急切回去,但漠北风沙诡谲,犹是夜里难行,为保安稳,夜里还是不能走。
    柳先栗得报淮安王夜至荀姚,连夜起了带人去迎。沈瑜卿本是要去驿站住一夜就离开,不料刚下马车就叫人堵住。
    “下官见过王爷,王妃。”柳先栗整衣拱手。
    沈瑜卿受不得,屈膝还礼,“柳伯伯客气了,我们明日一早就走,不然必先去见过柳伯伯。”
    “是有什么急事,这么赶?”柳先栗捋须相问。
    沈瑜卿道:“上京来信,家母病重,我心里担忧急着回去看看。”
    柳先栗一惊,“既是这事,是该回去。”
    夜幕降临,推拒过柳先栗后,沈瑜卿先进了驿站,一程疲惫,明日还要赶路,要先早些歇息。
    魏砚目光在她身上一瞬离开,抬手示意人将马牵进去。
    街上人迹寥寥,正是夏日,算不得冷,他两手拍着袖上一日沾染的风尘开口,“柳刺史是有话要同本王说?”
    柳先栗稍一拱手,“对街茶楼的糕点尚好,下官在上京就这么一个故交好友,想给侄女送些,不知王爷可否能与下官一同过去?”
    魏砚回身看了眼驿站二楼亮起的光,“既然是柳刺史一番心意,本王不好推辞。”
    两人前行,身后跟着随侍,魏砚手里提刀,横眉立目,夜中更显煞气。
    到了茶楼,跑堂的伙计立马安排了上好的雅间。
    柳先栗在后,魏砚先推门走入,随意择了地方坐下,刀一搁置,腿曲起,身形懒散地仰在后。
    凭案上了茶水糕点。
    “王爷既与绾绾结成夫妇,必然了解他的口味,且看看案上哪一样是绾绾喜吃的,一并带走。”柳先栗坐到对面,含笑开口。
    魏砚垂眼,点出几样糕。
    柳先栗又笑了,“下官早知王爷若娶了夫人,必是对那女子极为注意的。”
    见他不说话,又道:“当日王爷如何带绾绾离开荀姚早已在我那府里传得沸沸扬扬,当时我便看出王爷待绾绾与待别的女子不同。”
    “下官斗胆,王爷可是早就将我那侄女看入了眼?”
    魏砚拨着刀环,这才正眼看他,嘴角浮出似是而非的笑意,“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虽没承认,但也没否认。
    柳先栗更加确定了心中念头,“王爷应知了,绾绾是家中独女,兄长早死,家里将她当宝似的宠着,若没有漠北这一婚事,她在上京早嫁了别的高门。”
    魏砚自顾斟了杯茶水,入口才发觉滚喉的辣,原是一壶酒,他猛然仰头灌下。
    “所以呢?”他眼看过去,“你想说什么?”
    柳刺史心口惶恐,立即起身告罪,“今夜这些话就是惹得王爷动怒下官也是要说的。”
    “绾绾家中情形王爷也看到了。漠北蛮荒之地,且不说长年飞沙走石环境恶劣,绾绾一娇养大的姑娘能否受得了一直待在这里。”
    “就说上京到漠北路途之远,一来一回就要走上大半年,她双亲虽健在,但经过这一劫身体必是有损伤,她一要照顾双亲,二还要在两地奔波,等将来若为府上添丁,三年五载都难以到另一地,然人生有能有几个三年五载。”
    柳先栗直言,“我虽是绾绾世伯,却与她父亲是至交好友,了解她父亲脾性。若得知他的掌上明珠当真心属漠北,即便再宠着,也断然不会答应这门亲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