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到漠北以后 - 嫁到漠北以后 第89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氏唇色发白,看到疼着宝贝回来,气色显得红润,“别担心阿娘,都是老毛病,过了这一阵就好了。”
    沈瑜卿拉过她的手腕,指腹搭了上去,唇不禁咬紧,立刻回头朝侍奉的婢女,“夫人这些日子吃的什么药?”
    婢女一怔,忙翻出开出的方子拿过来。
    纸上字迹清晰淡雅,沈瑜卿熟悉是何人所写,扫过上面的药,心口放下,是先生开出的方子,依着吃一月便会能好了。
    沈瑜卿给王氏掖了被角,卸下担忧忍不住哼了声,“绾绾都传信回来说无事了,阿娘怎的还忧思成这样。”
    “你何时传的信?阿娘怎么没瞧见。”王氏拉过她的手握在手心,来来回回打量她的掌中宝,见她确实是平平安安从漠北回来,心里一块大石头才算落地。
    沈瑜卿一怔,狐疑道:“阿娘没看到我传回家中的信?”
    王氏摇摇头,“我问过你父亲,他说你在漠北还没消息。”
    沈瑜卿唇抿了下。
    王氏看她疑虑又道:“是不是中途出了岔子,遗落下了。”
    不排除这种情况。沈瑜卿轻点了下头,“或许吧。”
    “绾绾在信中写了什么?”王氏又问她。
    沈瑜卿目光对上她,阿娘的病确实如信上所说,病情严重,好在先生这副药看似猛烈,倒也能强势祛除病根。只是目前还不能让阿娘思虑过多。
    她唇一弯,靠到王氏怀里,闷声道:“绾绾想阿娘了,一直都想回来见您。”
    “小机灵。”王氏挂笑拍她的背,“绾绾能平安回来,阿娘就无所求了。”
    说到这,王氏不禁看她一眼,笑意退去,斟酌开口,“绾绾,你老实告诉阿娘,在漠北过的好不好?”
    “我能有什么不好的。”沈瑜卿趁王氏没说话,抢先道:“淮安王脾气暴烈,绾绾到那他就把我一个人扔在府里,直到我看到阿爹的信才回来了,我与他都没见过几面。”
    听这些话王氏才彻底放下心,“你一个人留在漠北阿娘梦里都放不下。现在皇上下旨你与淮安王和离,以后就好好留在家里,等选定下日子便将你和行严的婚事办了。”
    沈瑜卿笑意敛去,“阿娘我不想嫁人,留在府里陪你好不好。”
    王氏嗔她,“多大的人了,还跟小丫头似的。”
    陪王氏睡下,沈瑜卿交代服侍婢女几句话后出了屋,脸色无波,不知在想些什么。
    今日不是沈岁寒当值,便回的早了,入府就有侍从来报,小小姐已归家。
    沈岁寒冷着一张脸,“叫她到书房来。”
    书房在主院内,下人通报过,沈瑜卿在屋内将沾染风尘的襦裙换了,带了绿荷出门,半刻后到书房。
    她让绿荷在外面守着,自己推门进了去。
    屋内,沈岁寒坐在案后,面目冷凝,面色并不好。
    沈瑜卿垂着眼先做了礼,“阿爹找我来是有何事?”
    她心中兀自惊异,从小到大阿爹见她都是温和的笑,仿佛没有脾气,今日却板着脸,已有些不寻常。
    “这封信怎么回事?”沈岁寒坐在案后,官服未换,只卸了官帽,紫袍着身,眉间细纹明显,隐有老态。
    沈瑜卿拿过信,将纸展了开,是她在漠北亲爱所写,寄回家中的。原并未在中途遗失,而是一直留在了这。
    屋内一时无话。
    沈瑜卿静静站了会儿才徐徐道:“绾绾心意正如心中所写。”
    沈岁寒皱眉,面上错愕,“漠北距上京有一来一回有半载,除去这些,你与魏砚不过共处六月之久,短短六月,你如何说得下这番话?”
    沈瑜卿看了看他,自小阿爹都疼她,何时说过一句重话?她料想或许是漠北太远,魏砚早年名声也不好,执意离京才让阿爹误解。
    “阿爹,虽是短短半载,但绾绾从未这般明确过自己的心意。绾绾心中所想正如心中所言。”沈瑜卿缓了缓,“绾绾不是小姑娘,分得清善恶好坏,魏砚是什么样的人,值不值得真心相待,绾绾辨得明白。”
    沈岁寒掌心拍案,蓦地坐起身,“魏砚是什么样的人你真的明白?少年时离京赶赴漠北,一避就是十余年,毫无半分的担当,这样的人,如何托付!”
    “他是有一身铮铮铁骨的大丈夫!”沈瑜卿反驳道:“阿爹,你没见过漠北的荒漠雪地,也没见过叛敌战乱,更没见过他一把肉身血战沙场,只为护身后的万家灯火,保我朝寸土山河,凭什么这般说他。”
    “荒唐!”沈岁寒抬手一挥,“啪”的一声案上茶盏就被推到了地,瓷器碎裂,里面的茶水汩汩而出。
    沈瑜卿咬了咬唇,忽整衣跪地,一双清亮的眼直看向沈岁寒,“阿爹,绾绾心悦他,且已同他在漠北做了真夫妻。一切皆我心甘情愿,求阿爹成全。”
    沈岁寒大惊,“他竟做出如此浪荡之事!”沈岁寒脸色铁青,身侧的双手攥紧。他捧在手心近二十年的宝贝,一朝却叫那混账夺了去,真是造化弄人。
    “若是当时我知你今日会说出这一番话,阿爹就算死在狱里,也不会让你嫁给他!”
    沈瑜卿蹙眉,“阿爹究竟为何对魏砚成见如此之深?”
    沈岁寒又是气急又是心疼,道:“没有原因,魏砚非能托付的良人。你当年不是一心要嫁给行严,为父已选了媒人,挑个吉日就操办你们二人的婚事。”
    “绾绾不愿。”沈瑜卿以头触地。
    沈岁寒闭了闭眼,狠心道:“来人,送小小姐回屋,没有我的令,不许她离府半步。”
    侍从自门外进来,沈瑜卿还跪在地上,她抬头看去,看来阿爹是铁了心要如此了。
    …
    屋内燃了熏香,许久没住人却尚干净整洁,摆置的物件没动半分,都同她在时一样。
    连日赶路疲累,她却无心休息。不过离开一载,家中就变了这般多。卧病在榻的母亲,不知何缘由对魏砚偏见之大的父亲。
    沈瑜卿揉了揉眉心,倏忽想到什么,坐到案后拿了纸提笔写信。
    家中如今乱事还是不要让魏砚知晓为好。阿爹对他偏见过大,他来这反而是火上浇油。漠北路远,成亲后少不得奔波,阿娘若是知道她与魏砚已做了真夫妻,只怕会加重病情。
    阿爹阿娘疼她,只要她坚持,到最后阿爹必会松口。只是现在阿娘病重,还不是开口的时候。
    写完信,沈瑜卿折好交给醒柳,“快马送至漠北,越快越好。”
    …
    一月后漠北上郡城
    栗粟张禾护送沈瑜卿回京后走了快马,刚过一月就回了上郡。
    “头,耶律殷那龟孙子可真是能折腾,都这么久了,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栗粟嘀咕道。
    魏砚回城早,城中早已戒严,四面城门堵得严严实实,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耶律殷不可能逃的出城,唯一的可能就是他藏在了城里。
    他神情凝住,沉下一片,“带人到北面城隍庙,就算是死了,也给本王把尸.体找到!”
    栗粟得令,立马带人赶去。
    如今时间已过了一月,不知她在上京如何。他迟迟没去,也没捎过信,她是不是又该气了,在心里腹诽他。
    魏砚无暇多想,提刀大步出了门。
    沈瑜卿接连打了喷嚏,暮夏一过就入了秋。吃一月那些药,阿娘身体大好,已能独自下榻。
    家中不顾她的心意一手操办与行严先生的婚事,沈瑜卿百般不愿,日子才一拖再拖。
    也不知魏砚收到信没有。
    她信中只写了阿娘病重,家中乱事多,叫他先不要来。魏砚警觉,她信中没敢多说,只提及阿娘的病,只要再拖一拖,等她见到先生,将此事告知了,阿爹对先生态度一向好,有先生从中周旋,这事才有转机。
    不知不觉过了一月,王氏病好了大半后时不时就会来。
    沈瑜卿听到外面人声心知是阿娘来了,披衣起身下榻,王氏已入了屋。
    “阿娘,天气转凉,你无事就不要出屋了。”她过去扶人,两人一同到里。
    王氏笑,“我好得差不多了,就看我这宝贝整日愁眉苦脸,像是招了什么坏事。”
    沈瑜卿紧抿着唇,蓦地开口,“阿娘,我不愿嫁给行严先生。”
    王氏几许了然,“绾绾大了,对自己心思明白得愈发通透,阿娘不会说什么,你不愿意嫁便就不嫁吧。上京王公贵爵之多,也不怕挑不出一个好的来。”
    “阿娘,绾绾若是不留在上京呢?”沈瑜卿轻声。
    王氏握住她的手,“绾绾,你也看出阿娘身子禁不得折腾,你阿兄不在了,家中只有你一个孩子,阿娘的心意还是希望你能够留下,陪在阿娘身边。”
    沈瑜卿垂着头,迟迟没说出口心里的话,伏到王氏怀里,低低道:“绾绾晓得了。”
    秋日深了,王氏病情突然反复,高热不退,当夜沈岁寒施了几回针人勉强清醒。
    沈瑜卿这才发觉,阿爹不知何时竟像是老了十余岁,两鬓已然斑白。
    “绾绾啊,是为父没用,都是为父护不住你。”出了屋,给王氏独自留下休息,沈岁寒忽然道,“若不是因为为父,你何故要走漠北这一遭。”
    沈瑜卿眼轻动,袖中手攥了下,“阿爹,你可否同我说为何对魏砚成见如此之深?”
    沈岁寒眼过去看她,一瞬的隐忍痛苦,最终都化作无奈叹息,“他非良人。漠北路远,你阿娘奔波不得,若分割两地,一来一回你必是要辛苦。你阿娘心疼,阿爹也心疼。”
    “暂且先别提这件事了。你关在府里也久,明日随你表姊出去散散心吧。”沈岁寒仿似累了,步伐颓唐地回了屋。
    …
    魏砚收到那封信时刚抓到耶律殷不久,正打算动身回京。
    拆信前他以为是她念他来催了,展了信却见她说,“暂且勿要进京”
    魏砚面上看不出什么,折了信揣到怀里。刚从外面回来,到屋先擦净满脸的沙,卸了护甲佩刀,动作快,眨眼间就剩了中衣。
    解开扣,敞出半边结实臂膀,腰腹下有一圈殷黑青紫,军里郎中说伤到内腹必须及时敷药,他将且敷了。手胡乱抹了一通,穿好中衣侧坐到案后。
    静了会儿,他再拿出那封信仔仔细细得看过,确认她说的是要他留在漠北先不要回京。
    缘由是她母亲重病。
    魏砚扯了下嘴角,又想起她说要信她。
    …
    这年的冬日比往年都要寒,沈瑜卿下马车回府,先去了内院。
    王氏正独坐在窗边绣帕子,沈瑜卿进去听到几声咳,脚步加快,不悦得夺过王氏手里绣一半的娟帕,“阿娘,我都说了多少次了,你要好好歇着,怎么就不听绾绾的话呢。”
    王氏含笑,“没病都快躺出病了,找点事做做。”
    “只绣一个时辰,不许多了。”沈瑜卿将帕子换回去。
    王氏笑,“好好好,为娘听你的。”
    沈岁寒站在屋门外,听到里面一阵欢笑声,不禁抚须随之笑了。偌大的尚书府,已有多久没这般热闹过。
    “大人,您不进去吗?”
    外面起了雪,见大人肩头落了一片白却迟迟未动,侍从不禁道。
    沈岁寒摇摇头,“不了,将昨日那些药拿来我再仔细看看。”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