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做神农(重生) - 分卷(8)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大家愿意的话,到时候我会雇人每天早上来收菜,免得大家还要往镇上来回奔波。而且放到店里贩卖,大家什么都不用管,也不用花费时间到菜市场叫卖,有这些时间大家还可以做一些其它的事情。
    下面开始有不少人议论,陶家兴这些话有道理,大冬天跑去卖菜还冻人还没什么,主要是村里这么多家跑去卖菜,不说占去一半菜市场,也差不了太多。还有以后农忙的时候,说不定就累着受不住啊。
    对于价格问题,大家可以多选几个人来估价,最后的价格你认同了我再卖。而且以我们村里蔬菜的美味来说,肯定比市场价高很多,大家卖给我的价格比估价低五分钱就行,咱们就算是自己卖还要交摊位费呢。
    这话大家也认可,都不是爱占小便宜的人,陶家兴开超市给大家卖菜抽取利润是应该的,就是价钱多少他们也不太懂,一会问村长,村长他们同意这个价就行。
    我陶家兴是什么人大家也都清楚,咱们都是亲戚,我要是以后对咱们村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各位长辈把我的腿打断我都不吭一声。说着陶家兴向台下鞠了一躬。
    不得不说陶家兴在村里口碑不错,基本没有人反对村长做主先同意了,具体的细节还得慢慢商量。
    等把神农泉使用的具体规则说清楚,这次开会就直接结束了。陶然从小到大经历过的全村大会都是这样的,只要是村长提出来的,大家都无条件支持,只因为村里人相互信任,村长的行为也对得起大家的信任。
    当天会议结束后,直接在桃王下开起了全村宴,大家都把自家种的蔬菜拿出来炒菜,邀请大家评价谁家菜好,随便给估个价。
    这估价的人之一就有陶然,他不来不想接这件事的,这一家好几种菜,这么多人,一盘菜吃一口也吃不完啊,可耐不住大家起哄就赶鸭子上架了。
    可这做菜的手艺有好有坏,有些菜好做菜手艺菜,有些是所有好但菜不行,就是细细品尝也不容易分辨。后来没办法,又叫每家从地里拔来新鲜的蔬菜,才能好好估价。
    热闹的一晚过去,第二天桃源村出动了几十家去卖菜,在陶家兴的超市还没有准备好前,大家轮流去菜市场卖菜,先把名头打出去。
    在菜市场桃源村的人可是特别受欢迎啊,本来陶然和陶柱把桃源村的名字打出去了,后来东西卖完了可急死人了,都有人打算去村里找了。
    说实话,桃源村的名头可不响,在手机地图上都找不到,你随便问个远山镇人,也就和他们有亲戚关系的才知道,还有不少人听都没听说过。
    这是因为桃源村本来就在山沟沟里,直线距离和远山镇很近,但走山路去远山镇十分困难。后来从远山镇到桃源村的路修好之后,才能来往方便,几十分钟就跑一趟,政府还给安排了公交车经过桃源村。
    要说村长陶昌平声望,这路修好他贡献可算是最大的,村民们对他是十分感激,以后出门能少走多少冤枉路,孩子们放学也方便。
    远山镇正有人准备找去桃源村了,就又有桃源村民跑来卖菜,每家都举着牌子,打着桃源村的旗号,写着自家的名字,标着不同的菜价。
    要说这还真是吸引眼球,又有着陶然和陶柱的基础在,以前买过的人都没怎么犹豫,都跑精挑细选。
    有不在乎价格就要味道好的,有要性价比高的,还有的就选价格低的,不管怎样都比普通的味道好。可买普通蔬菜的也不用担心,舍得花钱买高价菜的还是少数,而且桃源村的菜是供不应求,买不到的人还是会转过头来买普通的菜。
    接下来的日子里,村里人卖菜赚的越来越多,大家走路带笑,就连在桃王下聊天,天天的话题也是大白菜种植心得,萝卜养殖指南。
    桃源村的名声渐渐打出去了,村民们突然又有一个发现。平常经过桃源村的公交车其实没这个站点,也不知道谁知道了这件事,现在把桃源村加上去了,还在车前面用醒目的红纸标着经过桃源村。
    这天王红英和王卫军吃完早饭出去逛逛,孙子又回去上学了,儿子儿媳都在上班,就他们两老人闲着没事天天乱逛。
    这几天他们最积极的事情就是大早上跑去菜市场买菜。别看他们五十多了,抢菜可是一把好手,每次一想到孙子开心的吃相,儿子媳妇劳累一整天回来吃到美味的笑容,两个人就感觉自己浑身都是干劲。
    他们两本来想去超市买件衣服,没想到刚走几百米就看到前面公交站牌下停着一辆公交车。
    唉,老婆子,你看那辆公交车,你快看看。王卫军推了两下王红英的胳膊,他眼神好,一眼就看见车上醒目的标志,但他有些不确定。
    唉,别推了,我瞅瞅。王红英眼神不太好,年轻时绣花累伤了眼睛,没发现这车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不就是一辆公交车吗?有什么好看的。
    可那是通往桃源村的公交车。随着越走越近,王卫军看清楚了。
    听到老伴的话,王红英一个激灵:真的假的?就是卖菜的那个桃源村?
    是不是咱上去问问不就知道了。王卫军拉着王红英走上车。
    是通往桃源村的,就在远山的东边,不远,不到半小时就到。你们去哪干嘛?这个司机还不知道呢,他们家住在镇子的西边,本来就有些疑惑公司的安排,没想到今天就有人问了。
    唉,你还不知道呢?就在镇里最大的农贸市场,有桃源村的人在卖菜,那味道王红英那回味的表情引起旁边所有人的好奇。
    这下好了,这知道的不知道的,都开始打听这桃源村的事,大家正说到兴头上,司机突然提起桃源村到了。
    第13章
    王红英这才停住了嘴,她平时就喜欢聊聊天,有时候在家里想说话,老头子还闲她啰嗦这回可真说尽兴了。
    车上不少人都听着意犹未尽,可是他们坐的这趟车是从远山镇往另一个镇走的,好多坐这车的人都有事要办,还有的人担心受骗。
    车上人不多,不少人对桃源村感兴趣,想尝尝最近传的神乎其神的蔬菜。可考虑到待办的事情,只能遗憾地看着通往桃源村的入口放弃。
    最后除了王卫军和王红英这一对老夫妻,就只有一对二十多岁的小夫妻下车了。
    王红英看着这两个小年轻,在车上她就注意到这俩人了,以她几十年的经验来讲,肯定是刚结婚不久,没一会就要牵牵手,搂搂肩,跟她刚结婚的时候一个样。
    叔,婶,你们说的桃源村是不是真的啊?没夸张啊?男生先开口问道。
    我老婆子从来不骗人,不过我也不太清楚是不是这个村子,我和老伴这不就准备去看看吗?王红英有些不确定地说:你们俩下车是也想过去看看。
    是啊,我叫冯海,这是我老婆云云,今天就准备陪她会娘家看看,要是桃源村的菜真不错,我也得买点送给岳父岳母讨好一下啊。这说着说着冯海还牵起了云云的手,两人相视一笑。
    行了,别站在路边说话了,?咱们过去问问不就行了。王卫军老爷子可受不了年轻人腻腻歪歪,赶快打断了。
    听到这话,四个人就往司机指的路口往前走。这路口通往是一个山坡,山上面种的都是松树,抬头一望就是几座山,都看不到村庄的影子。
    不过这小路可是水泥路,看到水泥路就放心一点了,通往的不可能是荒无人烟的地方。冯海还是有些担心,右手牵着老婆,左手从兜里掏出了手机。
    边打字还不忘关心:叔,婶,你们过来这里给家里人说了没?我可给家里发消息了,还发了定位,要是我两个小时没给他们打电话,就赶快报警来救我。
    别说我杞人忧天,现在这世道也不算太平,坐个出租车还能碰到危险呢,我这是有备无患。冯海看着老婆说道。
    他这举动也是为了以防万一,而且通过这个还能观察这两个老年人是不是坏人,万一是合伙骗人的呢。要是他们有什么可疑的举动,自己就背着老婆赶紧跑。
    听到冯海的建议,俩老人才想起来自己出门来这谁也没说,有些担心起来。两人都从兜里掏出了手机,他们搞不懂什么触屏手机,用的是老年按键机,不能视频就打电话呗。
    两人给儿子打了电话,在儿子担心不已的嘱咐中,继续往前走。看到两个老人无比正常的表现,冯海也松了一口气。
    四个人就慢悠悠走着,这山坡不高,走起来不怎么费劲。刚走到山坡最高点时,四人就看到远处的青山下面的小村庄。
    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炊烟袅袅,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构成了一副绝美的画卷。
    这村庄看起来真不错。冯海是个语文不好的,憋半天就别出来这句。
    大家快步往前走去,四周的松树逐渐变成了桃树,虽然都到十一月了,这路边还有也菊花盛开。往村庄附近的田地望去,地里的小麦已经探出头,再往前望,就是大片大片的菜地。
    走近了,才看到菜地里种的大白菜,小白菜,萝卜,菠菜等,长得那叫一个好啊。
    这时住在村口附近的村民也发现他们了,看到陌生人有些好奇,忍不住问一声:唉,你们是找谁家的啊,我给你们指路。
    我们不是来找人的,你们这里是菜市场卖菜的那个桃源村吗?我们就过来看看。王卫军越看这人越熟悉,他绝对买过这家的菜,这家叫什么来着:陶家宁是你家吧?我买过你家的菜。
    哎呦,你们是因为这来的啊,我家当家的就叫陶家宁,你们没走错村。家宁媳妇还有些惊讶,这可是第一批找来他们村的,连忙好好招呼着:你们来这是想看看吧,我这正好没事呢,要不要我带你们转转。
    那好啊大妹子,你带我去菜地看看去。王红英直接应下了。
    陶家宁媳妇就领着他们往菜地走去,边走边给他们讲村里的神农庙和神农泉,他们村的菜味道好全靠这神农泉浇灌。
    两个老人听着倒还有点相信,年轻人就有些不以为然了。冯海觉得这就是桃源村为了吸引人编出来的噱头,估计想往风景区发展。
    他老婆云云就更不在乎了,她在乎的是这美丽的乡村风景,要不是村里的房子不太搭,就直接可以竞选最美乡村了。即便如此,她还是兴致勃勃地让冯海给他们拍照 。
    走在路上还有不少村民看见了打招呼,陶盛宁媳妇也没藏着掖着直接都说了。对于村里第一批客人,村民们还真有些好奇,但也只是打声招呼,让他们在村里吃好玩好,再夸夸村里的菜有多好,也没一直跟着。
    等一行人走到菜地凑了几眼,不得不说在地里看着就比普通的好看。那萝卜生菜都是可以生吃的,王卫军都没客气,直接跑地里拔萝卜去了。
    这菜地早上刚浇过水,土地手软,王卫军就轻轻一拔,萝卜就出来了,上面还不怎么沾泥土。
    王卫军不讲究,直接拿纸擦擦就咬了一口:好吃,就是这个味,跟我买的味道一样。
    要说桃源村卖菜的可是好多家,王卫军记着陶盛宁名字的原因就是他家菜味道比别家的好,价钱也公道,这也是他同意跟着陶家宁媳妇过来的原因。
    旁边听到王卫军赞叹声的冯海夫妻看了过来,王卫军和王红英都拿着萝卜吃的开心。两人停下拍照,凑过来也拔了两根。
    云云爱干净,即使萝卜上看不到什么泥也吃不下嘴,冯海就拿着萝卜往旁边的小河洗菜去了。
    要说这神农泉,最好的是山上的泉眼里,那属于陶然家。从山上留下来形成一条小溪,这小溪就供全村人来浇水,最后小溪汇入绕村的小河,这就可以普通使用了。所以冯海跑到河边洗菜就没人计较。
    云云拿起冯海洗好的萝卜咬了一小口,轻轻咀嚼两下,传入舌尖的先是萝卜的甘甜,再嚼两下变成了一股辛辣,但那股甘甜又刚好中和了辛辣味,让人吃着欲罢不能。
    云云本来不喜欢出生萝卜,只是想尝尝镇红食品,虽然也只是在远山镇的一小部分红了。她是真没想到自己又天会吃生萝卜开心地停不下来。
    冯海也是知道老婆的喜好,看着老婆开心吃着以前不喜欢的东西,对手里的萝卜咬了下去,瞬间他也被口中的美味折服了。
    嫂子,我们今天在你家吃饭行不?就用这地里的菜做一顿,我付钱,生的都这么好吃了,熟的味道肯定也好。冯海和云云直接决定留在这吃午饭,还有可多不能生吃的菜没尝过味道呢,那能就这么走了。
    看到两个小年轻愿意留下来,老夫妻两人犹豫了一下,也决定留下来。反正回家就他们两个吃饭,还得自己做,自己手里有钱,在这吃一顿有花不了太多。
    不过吃饭之前,他们还是去了陶盛宁家把饭钱确认了以免被坑。虽然在刚才的相处里,他们都对桃源村人感官不错,还是要防备一点,毕竟是今天刚接触。
    要说他们运气好呢,陶盛宁媳妇做菜也是一把好手,虽然比陶然妈妈田玉霞差点吧,配上上好原料也足够四人吃得走不动路了。
    四个人抱着碗,只吃菜,不吃饭。云云一边在心里哀嚎着再吃就要胖五斤了,一边停不下手里的筷子。冯海也在那埋头大吃,连老婆都不管了。
    还是吃过不少次的王卫军和王红英有抵抗之力,感觉吃饱了就停下筷子,喝起了陶盛宁端出来的一杯茶。
    今天一路上听他们说桃源村的菜好是因为水好,因为那传说中的神农泉,王卫军都没太上心。直到喝了这一口茶:你这茶味可真不错,几百一斤啊?
    嘿,就三百一斤的普通茶叶,我平时喝的,要是喝不惯就多担待。
    这可真不想三百一斤的,我感觉五百一斤还差不多。王卫军也是个爱喝茶的,端起茶杯在仔细一看,这茶叶确实不太好,可这茶水的味道
    我这茶味道好,是因为水好,这用的可是神农泉的泉水,泡出来的茶就是好喝。陶盛宁满脸骄傲的说道。
    王卫军听到这话就在想怎么开口让他们带他去看看神农泉眼。
    就在这时,两声电话铃声想起,是王卫军和冯海的电话。
    王卫军动作快,烦这电话在他吃饭的时候打进来,拿起电话就直接接通,一不小心按了外放,只听到:海子,你不会被桃源村的的人绑架了吧,唉,你现在要没事赶快吭个声。
    第14章
    冯海在屋外赶快给兄弟解释了一遍,再三保证自己什么危险都没有,才满脸通红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回屋继续吃饭。
    刚才那外放的通话,屋里的人都听见了。陶盛宁就全当没听见,笑呵呵地招呼客人们继续吃,继续喝。
    王卫军也住不住了,他也听冯海的给儿子打了个预防针,要是一会儿儿子也打电话过来就不太好。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