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恩 - 天恩 第155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顾轩铿锵的话语激的秦老夫人一震,她素日重承爵的长子,将大多心力放在顾鸣身上,倒将这个小儿子忽略掉了。此时仿佛才第一次正眼瞧着这个儿子,“好,”她唇儿哆嗦,笑的慷慨,“母亲能得你这么一句话,心中也值了!”
    她摇了摇头,拒绝了顾轩的赡养提议,“你大兄是顾家长子,他遭此变故,正是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我这个为娘的要是离开他,他更要受人非议了。我总要和他一块儿支撑,将这个坎儿跨过去!”
    碧兰阁葱绿帷幕在夏风中飘浮起来,国公府依旧煊煊赫赫,府中的下人却已经弥漫了一股惶惶之意。圣人褫夺了韩国公爵位之事众人多多少少知晓,这座国公府邸即将被收回。没了国公爵位的顾家在长安也不过是一个普通平民百姓,养不起那么多的下人,他们这些婆子丫头又该何去何从。
    苏妍坐在阁中纱窗下露出一抹苦笑。当初杨柳庄来报信的时候,她并不是真的想耽搁什么。只是心中忽然起了一点小嫉恨,想绊住顾鸣的手脚,让顾鸣晚一些赶到杨柳庄去罢了。没有想到公主去的那么急,顾鸣又在外宿醉,竟至生生错过最后一面。
    她悠悠想起自己幼年时在父母家中的情景:那个时候的井水冰凉,她每日早晨起来,要为父母弟弟洗家中的所有衣裳。所以后来,她随着一群人进府等候丹阳公主的挑选,瞧着国公府邸中的富贵场景,洗的发白的衣袖下双手攒的紧紧的,一心想要在这座府邸中留下来。这些年她汲汲营营,做了这座府邸的主人,将当初金尊玉贵的公主都逼的退让到一边去,没有想到,一朝命运翻转,所有的富贵日子如同镜花水月,一朝消散,心中充满了悔恨,“若是早知道,我绝不会使那点小手脚,竟是将国公的爵位都折进去了。”
    “阿娘省省吧!”顾嘉辰打起帘子,走进来,冷笑着道。
    “圣人瞧不过咱们顾家,早就打算整治顾家,从前瞧在公主份上方手软了些。如今公主过世,圣人迁怒,顾家总是要为圣人的怒火付出代价的,与你有何关系?”
    自失去了当初幽州杨家婚事之后,她的年岁渐大,在长安声名又极是不佳,婚事便成了老大难,如今失去最后一道国公爱女光环,嫁个好人家的希望也越发渺茫,性子也变的乖戾起来。
    丹阳公主的去世,顾府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或多或少笼罩在一片悲郁色彩之中,她的眉宇间却洋溢着奇异的欢欣之色。顾令月那个贱妮子这些年这般风光,便是靠了公主娘亲,如今丹阳公主不在了,她也就从云端中跌落下来,跌落泥中,总有一日会遭逢变故,比自己还要凄惨。“可惜了,”她舔了舔唇,遗憾叹道,“阿爷竟是没有将顾三那个妮子接回来,她失了母亲,没人关怀,若是落到我们手中,还不是我们说如何就如何?到时候咱们借着她,也可以再过些好日子。竟是她奸滑,滑溜的溜过去了!”
    “阿瑜,”苏妍惊惧斥道,“你胡说些什么呢?家中如今再经不起折腾了,你就是有万般不满,也给我忍着,别再生什么事端了!”
    顾嘉辰闻言似充耳不闻,嫣诡一笑,“阿娘,如今家中凄凄惶惶,我有法子可以争点喘息之机,便是日后爵位承续,也并非没有法子争上一争,你觉得如何?”
    第187章 二五:高堂不做壁(之永诀)
    荣和堂凄清冷静,府中伺候的下人人心惶散,早已经私下自寻门路去了,堂中帘幕都失去了往日的光线色泽,秦老夫人拄着拐杖坐在黑方榻上,望着顾嘉辰,“听你阿娘说你有法子解了咱们家中如今的困局,你能为了家中出力,可见得是个好的!”
    “大母谬赞,”顾嘉辰立在堂下,微微一笑,道,“我是顾家的女儿,如今阿爷蒙尘,国公府遭了难,我这个做女儿的为自己家人出一份力,岂不是理所当然的事!”
    “阿瑜果然是个孝顺的。”秦老夫人闻言瞧着顾嘉辰的目光愈发慈和,“不像是……”陡然惊觉失言生硬住了口,垂眸道,“说说看吧!”
    “大母,”顾嘉辰乖巧的道了个礼,“这只是我的一些小想法。许是不对,还请大母您不吝指正。”
    抬起头侃侃,“丹阳公主新丧,三妹妹虽是亲女,却是女子,身子又不好,是做不得捧灵摔盆的事儿的。弟弟嘉礼是阿爷的独子,论起来,也是公主的儿子,这等情自然是要让锦奴去做的。如今是盛夏,停灵停不了多久,最长也不过是七七四十九日了。算起来出殡也要到下个月,、圣人若要锦奴为公主捧灵摔盆,岂能让锦奴流离失所,没了住的地方?”
    秦老夫人闻言眉宇微扬,她虽召来了顾嘉辰,但觉着这个孙女不过是个小女孩儿,能够有什么高明的主意,不过是取着她的这份心,抱着姑且听一听的态度。如今听着顾嘉辰的话,竟是有些门道,不由大声赞道,“是了!”
    这些日子她忧心大子顾鸣,竟是忘了公主出殡琐事。顾嘉礼若是为丹阳公主行了捧灵摔盆之礼,就于公主有了半子之份。皇家竟要用顾嘉礼行此礼,就不得不厚待于此子。顾家此时的困局,也许借着这个因由当真能够解开呢!急急吩咐范氏,“速去请二郎前来。”
    顾轩匆匆赶到,听闻了秦老夫人的意思,略觉不妥,“母亲,公主乃是三郎嫡母,她过世,三郎作为其子嗣本就有守丧送终的义务,咱们这些为人臣子的,难道还要以捧灵摔盆为条件,向圣人做交易么?”
    “这话说的可不好听,”秦老夫人皱起眉头,辩驳道,“咱们尽可以翻过来想想这回事。锦奴本就是该去给公主尽孝的,只是如今圣人悲痛,一时间尚为想到这一茬,咱们上这个书,也是尽咱们的一点心意。公主是皇室之人,出殡是她在人世间的最后一程,自然是极盛大的,咱们让锦奴行捧灵摔盆之礼,不也是某种程度上的‘食君之禄,分君之忧’么?”
    顾嘉辰垂首立在堂侧,听着秦老夫人与顾轩的话语,唇角泛起嘲讽的笑意。
    顾令月,你自以为出身高贵,将我看到泥里去。到头来,你的娘亲出殡,还不是要求到我们母子头上?自来行捧灵摔盆的庶子于嫡母有半子之分,是有资格分嫡母的资财,自己到时候理直气壮的上门向顾令月索要公主嫁妆,瞧着顾令月那个贱人到时候会是什么表情。
    宗人寺肃穆威严,魏王姬坤坐在匾额高悬的衙堂案牍前,望着手中的一份文折,眉头皱的死紧。
    顾鸣罢黜韩国公爵位,但秦老夫人乃是老国公顾隶之妻,身上有着国公夫人的诰命,有资格向朝廷上书,请求以庶子顾嘉礼行丹阳公主捧灵摔盆之事。姬坤对顾鸣多年来行事心有厌恶之情,但涉及丹阳公主出殡之事,竟是不好决断,左思右想一番,咬了咬牙,袖了这份文折,入宫求请天子决断。
    两仪殿中,明烛光亮,姬泽正在批阅奏折。姬泽乃是一国之君,身份尊贵,不可能为了一个出嫁的姑母服丧,空置国事,但对丹阳公主心存敬重,因此换服了素服,减损膳食,聊表心意,听闻魏王姬坤求见,眸中闪过一丝诧然之色,扬声吩咐,“宣魏王叔晋见。”
    姬坤立在殿外,闻声举步入内,见姬泽高坐于御座之中,气势内敛于中,隐含不发,愈发显得渊亭岳峙,不由垂下头去,恭敬拜道,“臣参见圣人。”
    “王叔请起。”姬泽有礼道,“不知王叔求见,是有什么事情?”
    “臣确实是有事请见,”姬坤道,举起手中文折递过头顶,“老韩国公夫人秦氏上书以顾鸣庶子行丹阳公主捧灵摔盆之事,臣不好决断,恳请圣人亲裁。”
    姬泽接过内侍王全恩接转递过的文折,打开一看,见秦老夫人用恭敬的语气书写着:顾家近日忙于搬迁还产之事,难免疏忽顾嘉礼,顾嘉礼餐食、休息不继,若致使公主出殡之事上无精神,竟是大为不美之类的话语,不由怒气直冲胸臆,狠狠掷在地上,冷笑道,“顾家真是痴心妄想!”
    姬坤心惊低下头去,“按说丹阳皇妹这些年受了委屈,顾家便是怎么受责也不会过。只是皇妹英年早逝,可堪可怜,确实需要一个捧灵摔盆的人,外甥女儿虽好,却是个女孩,这顾嘉礼乃是皇妹名下的庶子,瞧着竟是唯一合适的人了。不用他,又用哪个呢?”
    姬泽眉宇间凝起风暴之色,“这一家子不过是借着先帝善心,方过了这么些逍遥日子,皇姑活着的时候,已经是忍了气,难道如今不在了,还能让这一家子人踏着她为阶梯,继续人五人六的活着,吃香喝辣不成?”
    负手道,“六皇姑临终前曾向朕请求,其与顾氏无夫妇之恩义,不愿归入顾氏坟茔,愿归景陵,长伴仁宗皇帝与太皇太后身边,朕已经允准了六皇姑的请愿。皇姑遗体既不入顾家祖坟,这捧灵摔盆之事,与顾家又有何干?”
    姬坤闻言心惊,低下头禀道,“公主不归夫宗而归葬帝父陵墓,有汉一朝已有先例,丹阳与顾氏已无夫妻之情,仿效行事也是应有之意。只是……”皱了眉头,“这顾家子既弃而不用,这捧灵摔盆之事又让谁去行?”
    姬泽闻言思虑片刻,吩咐王全恩道,“唤燕王前来。”
    王全恩恭敬应道,“是。”
    燕王姬洛如今在太极宫皇子所居住,听闻姬泽传召,迅速赶到两仪殿,十六岁的少年,有着姬氏皇族特有的清俊贵气,恭敬拜下去,“臣弟洛拜见圣人。”
    “雀奴,”姬泽沉声问道,“六皇姑乃是咱们嫡亲姑母,如今她英年早逝,膝下却无子嗣送终,你可愿出殡之时,你可愿为其行子侄之礼,捧灵摔盆?”
    姬洛闻言朝姬泽伏跪叩头,然后抬起头来,一双眸子湛湛有神,认真道,“皇姑抚育子侄慈育,臣弟素感念其得,愿为其行送终之礼。”
    “好,”姬泽闻言欣慰不已,瞧着姬洛的神情抚慰,“你有这份纯孝之心,朕心甚慰!”
    “王叔,”转头望向姬坤,“既是如此,当日捧灵摔盆之事,就定下由雀奴去做。”
    顿了顿,沉声道,“阿顾如今一介孤女,丹阳皇姑的后事很多她照应不过来,您是长辈,还劳多帮衬着她一点。”
    姬坤瞧着殿中这般情景心中微微掠过一丝震撼之意,姬洛乃是先帝幼子,御封正一品亲王,身份不可谓不贵重,着其为丹阳公主行捧灵摔盆子侄之礼,可见得姬泽对丹阳公主敬重之意确实极为深重。恭敬的低下头去,“圣人放心,丹阳亦是臣的皇妹,她的后事臣必定竭尽心力襄办,绝不劳烦了外甥女儿。”
    出了太极宫,便亲自赴杨柳庄,督办丹阳公主一应后事。杨柳庄上事情办得熙熙攘攘,竟是将上书的顾家给丢到一边,无人理会。
    靖善坊韩国公府中,秦老夫人自上书之后,便坐在屋中一天天数日子,眼见得诏书上定下的搬迁之期一日日临近,宗人府却没有丝毫回音。不由心一天天冷却下去。长叹一声,“瞧着咱们顾家真的极遭圣人厌弃了!”
    荣和堂烛光黯淡,顾嘉辰立在一旁,面色扭曲的厉害,嚷道,“怎么可能?除了弟弟,还有哪个能为丹阳公主捧灵?”嘴角向下一瞥,恶意道,“难道竟是顾令月那个瘸子么?”
    秦老夫人闭了眼睛,忍住了心头的失望之色,厉声斥道,“好了!”睁开眼睛,容色苍老了几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既如今宫中都没有旨意下来,想来是不会再有了。若是等到日子到了与内府之人撕扯就不好看了,准备准备,咱们这就搬了吧!”
    天光黯淡,顾家人就这么凄凄惶惶的搬离国公府,到了新昌坊留置宅中。从长安勋贵,沦落为里坊间的普通平民。新宅不过是新昌坊一间三进宅子,普普通通,较之国公府窄小了许多,顾家人一直都居住在富丽堂皇的国公府,陡然搬入这样的宅子,举手投足之间皆十分不适应。
    丹阳公主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之后,于杨柳庄上行出殡之礼,天子领头,宗室贵人皆来送丧,杨柳庄上一时熙熙攘攘,送葬队伍威严肃穆,一路行往长安西郊景陵而去。顾家之人并未受到通知,到了此时,顾鸣方知晓丹阳公主并不入顾家坟茔,而是归葬仁宗皇帝景陵,险些从养伤的榻上跳起来,神情激动,“怎么可以?丹阳怎么可以这样?”神情扭曲,“她这般,将顾氏宗族置于何处?将我这个夫君置于何处?”
    “好了,”秦老夫人厉声呵斥,眉宇之间露出一抹苍凉之色,“如今瞧着,公主临去之前确实没把自己当做顾家人了!”
    顾鸣回过头去,水意倔强的留在眸中。
    秦老夫人瞧着顾鸣这般模样,这段时间憔悴心力的疲惫之情与心中蕴含的失望混合在一处,说出前所未有的重话:“你如今做出这幅模样做什么?说到底,公主是君,你不过是臣子。这些年你以臣子之身行欺君之事,神宗皇帝是个好脾气的,方能容忍你到如今。公主到底有她的骄傲,如今不肯折节,也是应有之义。你不过是为从前的言行付出代价,何必这般不能接受?”
    顾鸣闻言受伤极深,怒驳母亲道,“公主既入了咱们顾家的门,就是顾家的媳妇。有哪个媳妇竟是如此行事?”
    秦老夫人如同瞧傻子一般瞧着顾鸣,“昔日太宗高阳公主下降房氏,蓄养男宠,令驸马守门楹。大周公主皆以嚣张跋扈著称,丹阳在其中已经是少有脾气纯善的了。你若连她都不满意,当初就别答应迎娶公主啊,若娶了苏妍一样的小家碧玉,便是做一副老子是天的架势也没有人管你。说到底,仁宗皇帝当初瞧中的本是你阿爷的军功,又不是你本人,若你不肯迎娶,大可将公主许给二郎。”
    顾鸣被母亲斥的气弱,辩解道,“可我若不答应迎娶丹阳,这阿爷的国公爵也就没法子承袭了。”
    “免了!”秦老夫人冷笑,“二郎也是我的儿子,尽可以继承国公爵,用不着你如此牺牲。”
    闭了闭眼睛。
    “瞧着如今顾家落的的状态,便是当初这韩国公爵位断了,你们两个都无法承袭,也好过如今这般。”
    晨光熹微,送葬丹阳公主的队伍肃穆庄严,燕王姬洛一身孝服,双手捧着丹阳公主姬长宁的灵位行在队伍之前,随着司仪呼出“跪”,“起”之命,一路跪在风尘之中,又起身重新肃穆前行,出了长安城门,郊外的原野清翠开阔,队伍一路向西曲曲折折而行,最后将公主灵柩归葬于景陵之中。
    金赤色的太阳悬在天空之上,射出万丈光芒。阿顾坐在轮舆中,一身重孝,回头望着墓室。景陵肃穆寂静,草木苍翠,仁宗皇帝与肃明杜皇后的合葬坟茔高大肃穆,太皇太后冯氏墓茔略让开一些,陪葬在仁宗皇帝一侧。丹阳的墓室便置于太皇太后脚下,距离父亲仁宗与母亲冯氏太皇太后距离十分亲近。
    阿顾想:母亲长眠在这儿,终日陪伴在阿爷阿娘膝下,犹如回到小儿女时光,应该也是……幸福的吧?
    想着自此之后与母亲永诀,伤心不可遏制中行,眼泪坠落颊上,太阳悬于墓室之后,泛出万丈金光,阿顾最后回头看了一眼闭合的墓室,拭去颊上泪滴,吩咐碧桐推着轮舆前行。人生道路漫长,阿娘永远是存在自己心底深处一抹温柔的依恋,可是她也不能持续恋诞在旧日的时光中,总要昂着头继续向前行。
    太阳西沉而落,暮光照在延嘉殿的檐角上,绚烂沉静。
    王合雍从丹阳公主葬礼回来,换上一身素服,坐在殿中榻上秋香花梨方榻上,态度闲适。谭姑姑捧了一盏百合枣羹上来,“殿下,你辛苦了一日,喝口百合枣羹补补元气吧!”
    王合雍捧着百合枣羹饮了一口,叹道,“到底还是宫中舒服!”
    “可不是么?”谭姑姑笑着道,“从前前韩国公对待丹阳公主太过怠慢,皇家贵女过的如此憋屈,倒是坠了皇家脸面,如今圣人总算是狠狠罚了顾家,给了他们个没脸,就是咱们这些做宫人的,瞧着也觉得爽气!”
    “这其中也是有因由的!”王合雍端着羹盏道,“神宗皇帝太过爱面子,倒反而是委屈了嫡亲妹子。圣人如今倒是个雷厉风行的……从前丹阳姑姑觉得若是摘了顾大郎的爵位,宜春县主是个白身之女,瞧着不太好看。其实她没有想明白,阿顾是宗室出女,本身有着县主爵位,只要她一日受着圣人宠幸,生父是国公还是白身,又有什么关系?反正,”垂眸含蓄道,“也不指望从父系得什么好处。”
    “宜春县主是贵女,日后终身有圣人记挂着,自然是不会愁的。”谭姑姑扶着王合雍的手伺候歇息,笑着道,“奴婢却是不明白,圣人这般拾掇顾大郎,为何却还给他留了宅子和庄铺。”
    王合雍微微一笑,瞧向徐谨言,“徐尚宫这个问题怕是清楚的。”
    徐谨言在唐贵妃系宋回雪下台之后继任太极宫尚宫,如今正是威权在握的时候,心中感念王皇后提拔之恩,自此之后待王皇后愈发忠诚恭敬,闻言笑着向王合雍行了一个礼,“奴婢私心想着,大家这么做怕是为了宜春县主着想。顾鸣毕竟是宜春县主的生身父亲,若是大家当真什么都不给他留,将他逼到极处,顾鸣索性找到宜春县主头上,要求宜春县主供养于她,县主是该应下还是不应?不是麻烦缠身么?”
    “圣人为宜春县主确实考虑周详!”谭姑姑闻言衷心叹道,瞧了瞧王合雍,心中忍不住生出一丝疑虑,“皇后殿下,”面上浮现浅浅担忧之情,“您说,圣人对宜春县主这般悉心照料,不会是对其有心吧?”
    “别胡说!”王合雍面色微微变色,呵斥道,“圣人对宜春县主乃是兄妹之情,你想到哪里去了?”
    谭姑姑闻言惊惧,伏跪在地上,请罪上,“老奴一时蒙了心肠,胡言乱语,还请皇后殿下恕罪。”
    王合雍敬慎戒道,“姑姑,这等话您私下里在我面前说说就算了,若是传出去些风声,损了宜春县主的名声,我可保不住你!”
    第188章 二六:三春已复倾(之经年)
    长安时光荏苒,转眼间就流过去一年时光。神熙六年十月,门下侍郎知政事朱潼被挤兑的在朝堂中寸步难行,终于上书请乞骸骨,天子允其上书,加封其为正一品太保。复擢原兵部尚书贺瑛为相。至此政事堂悉数握于皇帝手中。年末,姬泽昭告天下,改元贞平。第二年是为贞平元年。
    贞平元年正月,天空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整个长安还沉留在过年的余韵里,尚未离开慵懒、喜庆气氛,阿顾独自一人在杨柳庄守了大半年的母孝,轻车简从前往芙蓉园观赏园中冬景。
    冬日的芙蓉园清冷怡人,不同于春日游园之时的明艳热闹,自有一种清冷自在的净丽。此时园径为雪色所覆盖,高大恢宏的紫云楼紧闭门户,整个园子除了守园的宦官下人空无一人。阿顾在园中雪径上推着轮舆前行,园中亭台楼阁、江景花草皆为冰雪所覆,池湾处自己当年手植的那株骨里红经过四年蕴养休养,今冬终于开了花,在极目园景雪白的枝头绽放,红艳艳的,烫的人心生欢喜。
    阿顾披着狐裘大氅停坐在红梅树下,仰头瞧着枝头灼灼展开的红梅花瓣,心中一片欣喜之情,唇边泛出笑意。这幅画面落在立在一旁捧着手炉汤水伺候的丫头眼中,犹如神仙中人,清美夺人心魄。
    “天气这般寒凉,”碧桐瞧着万籁霜天中阿顾伶仃的背影,着急道,“县主若当真喜欢梅花,回了屋里一边捧着热汤一边临窗观赏也就是了。何必一直待在外头,若是冷了手脚,回头发了风寒可怎么办?”
    “别去,”红玉拦着她,眉宇间瞧着阿顾欣喜的侧颜露出一丝温柔欣慰之意,“公主去世之后,县主一直忧愁不乐,今儿好容易开怀了些,咱们就在边上候着,别打扰了她的兴致。”
    从芙蓉园返回杨柳庄,一路上青围马车微微摇晃,一路上碧桐坐在车厢中伺候,瞧着阿顾眼角眉梢犹自焕发的喜悦精神,若有所思,“县主,您就这么喜欢红梅啊?”
    阿顾握着窗帘低低道,“是呀,很喜欢,很喜欢!”
    碧桐不解,“既是喜欢,便折一枝回去插瓶就是了,何必这么念着?”
    阿顾瞧着车外皑皑冰雪,霜天野旷,眉宇间露出一丝怅忡惘然之色,“梅花绽放在枝头,风骨凛然,方是最美的时刻。若强折了回去插瓶,虽能挽住一时馨香,却很快就凋折了。这世上总有一些极美好的事物,喜之爱之,我虽然不能时时留在身边,亲之近之,可这么远远的瞧着,偶尔怀想一番,已经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了。”
    碧桐眉宇间露出一丝茫然之色,“县主您如今想的越发高深,奴婢竟是有些听不懂了!”
    阿顾闻言睇了她一眼,微微一笑,“听不懂也好!”
    马车一路北行,不经城门入长安城,直接绕行北沿城墙,往官道而去,御人忽的“吁”的一声急急勒住驾马,瞧着面前拦住马车去路的乡间少女横眉怒斥,“你还要不要命啊?好好走路忽然冲到马车前头来,还好我反应及时,不然撞到了,可怎么办?”
    路间少女连连低头道歉,“对不住,对不住,是小女子一时失了神,打扰了贵人一行。”
    阿顾打起马车帘子向外张望,见一名十五六岁黄裳少女低着头立在车外,身子窈窕,衣裳料子不过是寻常粗布,上背着一个背篓,脚上踏着的鞋履边缘磨损,显见的不过是平民家境,许是附近哪个村庄的农家女儿,急着做活赶路,与马车撞到了,方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位小娘子,”开口询问道,“你没事吧?”
    罗珂听闻马车中少女询问之声,忍不住抬起头张望过来,见车帘下露出一张少女容颜,画眉仙目,虽因着守孝装束素雅静谧,依旧玉华光辉,一望之下犹粉簇艳光,恍若神仙中人,视线竟被这等清艳容色所压,一时之间抬不起头来。失神顿了片刻,方回过神来,慌忙答道,“劳小娘子垂问,奴家不过是吃了一吓,身上溅了些尘土,并无其余大碍。”
    “那就好,”阿顾点头道,“这条路是车马大道,小娘子日后行走当当心些,若是当真撞上了,可就让家人担心了!”
    罗珂垂目谢道,“多谢娘子提点。”
    “嗯,”阿顾点了点头,放下帘子,吩咐道,“继续走吧!”
    御人“哎”的一声应了,扬起马鞭挥斥在驾马身上,拉起马车继续前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