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她不想翻牌子(GL) - 分卷(57)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叶丞相表态后,礼部尚书和几位御史脸色不太好看,但到最后也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选择了像大部分大臣一样,默认了这个决定。毕竟敢和陛下对着干的人,可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陛下,听说你要接见高丽使者?才刚下朝,钟青衣就急匆匆的来找周行知了。
    嗯,高丽名义上是大周的附属国,东瀛人进攻高丽的话,我们最少也是要表明态度的。周行知说道,拿起一块桌上的小点心丢到了嘴里。
    陛下如果出兵的话,一定打的干脆利落,打到东瀛人痛才可以!钟青衣说道,还有,一定要让高丽国国王昭告天下,让所有人都知道是大周帮高丽打退了东瀛人!
    为什么?周行知有些不解,高丽向大周求助的事情,高丽百姓应该都清楚啊,为什么还要大张旗鼓再宣传一遍?
    当然是因为那些人以后都会变得很不要脸啊!恨不得变成宇宙起源!提到高丽以后,钟青衣就免不了嫌弃在现代看到的一些事情。虽然这里是一个她从未了解过的时空,但这一点都不妨碍她看不起那一群棒子。
    这点小事对高丽来说也无伤大雅,我们帮他们打退了东瀛人,他们张贴告示感谢一些我们也无妨吧。钟青衣从周行知的一些细节表现中,也看出周行知虽然和自己一样也是来自未来,但两人依旧不是一个地方来的,所以在某些事情的认知上有所差异。
    可以。这个确实是小事,周行知没有思考太多就应下了,对了,路家和齐家造船造得怎么样了?你之前说的亩产过千斤的农作物找到了吗?
    听到周行知的话后,钟青衣小小的叹了一口气,在造船上我的经验有限,现在也还勉勉强强完工。至于番薯土豆之类的,我已经派人西去了,估计要过上几个月才会答案。
    晚些时候我给你一份图纸,你到时候让路家和齐家按照图纸上的制作船只。周行知说道,放心,其中消耗的银子由我来承担。
    好!钟青衣一口应下,陛下,如果你打算远征东瀛的话,一定要把水军给训练好啊,现在火炮有了,火统也要安排上!
    火统的研制比较麻烦,循环渐进就可以了。周行知短时间没有继续用兵的打算。不过东瀛送东西给匈奴的事情,她是已经记在心里了,等到时候到了,她肯定会亲自去和东瀛人讲道理的。
    周行知说不理朝政就是不理,这一次她直接把叶宁萱推到了前面去。不管是奏折还是早朝,她是一样都没有沾边。
    原本周行知是打算直接让叶宁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的,奈何叶宁萱本人觉得不太妥当。她就退了一步,改为在左下方半米的位置重新放了一个位置,算是叶宁萱的专属座位。
    看到叶宁萱穿着改良后的朝服坐在自己上方的时候,大殿里的百官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但碍于周行知的命令,只能把表面功夫做好,进行了日常的汇报。
    皇后娘娘,臣要参礼部尚书一本。等到六部都汇报完以后,刘齐又站了出来。
    你说。叶宁萱也认得刘齐,她记得在殿试的时候这人尽挑周行知爱说的话听,所以被破格任命为御史。
    臣要参尚书大人纵容府上下人欺压百姓!刘齐说道,臣昨日回家的路上看到一个门房打扮的人敲诈摊贩!明明是售价三钱银子的东西,他偏偏只给一钱!摊贩主和那个门房争论,门房就竟然搬出礼部尚书大人的名号,说是小摊贩要是没有颜色的话,就把他赶出京城!
    哦?叶宁萱挑眉,尚书大人,这件事情你知道吗?
    礼部尚书眉头皱在了一起,回皇后娘娘的话,臣家里虽然没有家财万贯,但不至于纵容下属去贪那二钱银子!刘御史说的事情我并不知情,臣待下朝后一定回家彻查,如果确有此事,臣一定亲自把门房压到衙门受罚!
    礼部尚书没有和刘齐硬碰硬的打算,刘齐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七品监察御史,但在他身后站着的可是陛下。
    既然尚书大人这样还说了,那就交由尚书大人去自查吧。叶宁萱笑着说道,刘御史觉得怎么样?
    臣谨旨,下官等着大人回去调查此事。听到叶宁萱的话后,刘齐也跟着表态,乖乖的回到了自己站的位置,不再说什么。
    诸位大人还有什么事情要说吗?叶宁萱笑了一下。两钱银子是小事,但刘齐既然敢拿这个做文章,这确实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相信在场的官员心里都清楚,刘齐这样之所以敢这样做,至少有一半是周行知的意思。同样也表明周行知在观察这一次的早朝,看看有没有大臣敢对叶宁萱甩脸色。
    皇后娘娘,工部最近研制出了安静了片刻以后,工部侍郎率先开口。这一次他可不是抱着例行公事的态度汇报,而是真的把叶宁萱当作君主来对待,询问对方的意见,汇报最近工部的成果。
    有了工部侍郎带头以后,其他五部也不好继续敷衍下去,只能打起精神,硬生生把快要结束的早朝又往后拖了大半个时辰。
    回来了?在叶宁萱下朝回来的时候,周行知很是悠闲的靠在软塌上,手上拿着一本杂谈看得津津有味。
    嗯。叶宁萱挨着周行知坐下,真的上过一次早朝以后,才知道其中的辛苦,行知,辛苦你了。
    他们有敷衍你吗?周行知抬起手臂,方便叶宁萱靠着自己。
    叶宁萱犹豫了一下后摇了摇头,那脑袋靠在了周行知的肩膀上,他们说了很多东西,在我给出意见后,他们都没有反对。
    那还可以,你继续坚持几天,等到他们习惯以后,我们就可以轮流上上早朝了。周行知说道,觉得自己这主意妙极了,一下就把一半的任务分了出去。
    叶宁萱挑眉,但到最后也还是没有说什么,在要下朝的时候,兵部尚书又提到了高丽的事情,行知你打算怎么处理?
    简单,派几个使者回去就行了。周行知说道,你也知道匈奴人搞出来的新东西是东瀛人特意带过去的,为的就是拖住我们的脚步。
    如今匈奴已定,我带去的十万大军明天也就要回到京城了。如果东瀛人长脑子了的话,就应该见好就收,而不是等着我们去收拾他。周行知说道,这样的话,我们就没有必要让士兵在一来一去的浪费时间了。
    叶宁萱想着点了点头,周行知的分析很有道理,不过这样的话,高丽会不会对我们有什么意见?
    唔那就让他们多带一些人回去吧,带个三千人左右,让他们在高丽待上几个月再回来好了。周行知沉吟道,到时候就从国子监里面挑选一些人一起过去,让他们带上一些儒家的作品,在那边传播一些我大周的文化好了。
    传播文化?叶宁萱有些惊讶,不是帮他们驱赶东瀛人吗?
    一举多得吧。周行知说道,主要是钟青衣一直在她耳边念叨,说是高丽喜欢把大周的文化占为己有,话里话外都是让她去宣誓文化主权。
    也行,如果可以让高丽人和我们接受一样的教育,说不定可以潜移默化把高丽直接合并过来。叶宁萱发散了一些思维,干了一些原本属于皇帝活以后,她的思维也忍不住向皇帝那边去靠近了。
    作者有话要说:  搓手手
    第79章
    高丽使者本就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的, 毕竟他们心里也清楚,他们每年献上去所谓贡品还不如周朝给的赏赐多。
    得知周朝愿意带上三十个文人和三千骑兵支援后,高丽使者感恩戴德, 恨不得马上就出发。
    下臣定禀明王上, 让王上张贴王榜公告高丽境内。使者在听了周行知的要求后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了,要是周朝不给他们当靠山的话,高丽就真的危险了!
    如此甚好, 这三千多人朕就先借给你们用用,免得东瀛人过上几天都杀个回马枪。周行知说道,看到一脸恭敬的高丽使者后觉得有些无趣。
    如果她是高丽国王的话, 她肯定不会同意这些要求,她宁愿带着自己的士兵上阵杀敌,只要守的时间够久,东瀛人自然会因为物资不足撤退的。
    处理好高丽使者的事情后, 周行知就要继续捏着鼻子去上朝了。毕竟之前是她自己说的让叶宁萱代替自己三天, 现在时间到了,她得重新回去, 不然那些大臣就要继续闹腾了。
    看到来上朝的人是和周行知以后,不少大臣都在心里松了一口气。
    陛下,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等到周行知宣布完相关的封赏以后,礼部尚书就一脸严肃的站了出来, 直接抬头和周行知对视。
    既然不知道,那你就不要说好了。周行知在心里吐槽了一句, 脸上依旧要挂着和煦的微笑,尚书想说什么直说就是了。
    虽然陛下年纪尚轻,但陛下自大婚以来也过去一年多了,是时候考虑一下子嗣的问题了。礼部尚书一板一眼的说道, 按理来说子嗣应该是陛下的私事,但陛下是一国之君,君王的家事也算得上国事了。
    礼部尚书这次是做足了准备来的,开了一个头以后,又开始引经据典劝说周行知早点考虑子嗣问题。甚至还暗示周行知可以提早选秀,如果她不喜欢后宫的那些人,礼部完全可以做主明年月初开始大挑。
    尚书大人的意思朕明白了,不过孩子什么的,朕一向都是随缘的,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了。周行知说道,这一次她的回应比较温和。
    毕竟礼部尚书这一次的态度算是非常不错了,而且把该说的不该说话都说了。好话坏话全让他一个人占了,周行知也找不到什么发火的理由。
    朕最近没有御驾亲征的打算,所以尚书大人也不用的担心朕有什么意外。说着周行知笑了一下,不过尚书大人,朕最近遇见了一件麻烦的事情,需要尚书大人帮忙。
    陛下请说,臣定当竭尽所能解陛下之忧。礼部尚书听到周行知的回答也在心底松了一口气,他在开口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被责罚的准备,没想到陛下的态度比自己想的要好上很多啊,想必是御驾亲征过后,陛下自己也意识到子嗣的重要性了吧。
    朕在路上见过很多出色的人,也在边境的时候见过以着一己之力撑起一个家的人。周行知说着顿了一下,这些人一半是男子,剩下的一半是女子。朕有时候在想,如果允许女子参加科举、允许她们为官为吏的话,朕手上的人才会不会多出一倍来。
    周行知说完后只停留了短短的一息时间,然后有继续说道,所以朕打算专门为女子举行一次类似科举的考试,从各个乡县开始,通过一次次的考试把有才华愿意出仕的女子选□□。
    这一次考试朕不打算设立什么条件,只要身体健全,身上没有什么案底的话,就可以参加考试。至于考题的话,朕打算自己出题,到时候由亲卫护送到地方去。
    周行知嘴上说着需要礼部尚书帮她解决这个问题,但在礼部尚书开口前,她就已经说出了自己的大部分安排。
    尚书大人,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早些让朕的想法变成现实。等到周行知把该说完的话说完后,她才笑着看向了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如果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的话,他肯定不会挑今天进言,也不会想都没想就夸大口应承下来。
    陛下,臣有一个小小的想法,不知道能不能帮到陛下和尚书大人。就在百官因为震惊陷入到沉默后,刘齐站出来说道。
    刘爱卿啊,你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就是了。看到刘齐站出来以后,周行知脸上的笑容更大了,提拔刘齐可以说是她做过最正确的决定之一了。
    他的才华虽然比不上韩朔和骆志尚,但是架不住刘齐的口才好,而且可以领会自己的意思,可以指哪打哪。
    当然,周行知虽然现在喜欢用刘齐,但她也没有忘记自己选出来的韩朔和骆志尚,两人一个状元一个榜眼,在翰林呆了三个月以后,就被周行知安排到吏部和礼部里面去了,就等着做点事情升官呢。
    臣认为这种选拔方式可以参照科举来,这样一来考试的场合和地方考官的人选就不需要费心挑选。刘齐说道,当然,其中也需要考虑到女子和男子的不同,在环境上要给予她们一些优待,臣建议陛下可以专门成立一个机构,用来管理女子考试选拔的相关事宜。
    刘齐看起来并没有说出很有用的东西,但他却无形之中把女子选拔考试看做了既定的事实,没有给朝臣进一步提出质疑的打算。
    刘爱卿说的有些道理,朕觉得可以让一些身上有诰命的夫人出面一下。周行知接话也接得很快,看向了礼部尚书,爱卿啊,朕记得你夫人是一品诰命吧,不如这件事情就由贵夫人和太后皇后一起牵个头如何?
    礼部尚书:臣还什么话都没有说呢,陛下你怎么就跳跃到人选上来了?你有给过我说不的机会吗?
    陛下,如今国子监也好地方学院也好,多有很多想要报效国家为陛下效忠的有志男儿,臣觉得没有必要特意针对女子进行考试选拔。礼部尚书没有开口,但不代表那些御史没有反应过来。
    是啊陛下,国内尚有许多没有人任职的举人们,如果陛下缺人才的话,完全可以从里面挑选啊。
    臣附议,如果想要针对女子进行考试选拔的话,这是一项很大的工程,而且未婚女子如果抛头露面的话,于她们名声有碍。
    臣也附议,如果是已经成家的女子,那就更加不妥了,如果她们参加考试的话,家里要谁来照料呢
    作者有话要说:  搓手手,这几天被马ke思搞得晕乎乎的,写文都没感觉了!我会慢慢复建的!
    第80章
    周行知什么话也没有说, 脸上保持着淡淡的微笑,看着反对的官员越来越多,讨论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观察了一下后, 周行知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那些吵得最凶的人里面没有三品及以上的官员,基本都是些五品左右干实事的人。
    难道是自己最近修身养性了,所以有了一种错觉, 只要他们把这些人推出来,自己就不会一锅端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