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国度 - 永恒国度 第129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一株摇钱树。这还是永恒币刚刚出现,没有彻底流通,一旦开始流通,这种汇聚愿力的速度会变得更快。使用的人越多,汇聚的愿力就越多,知道的人越多,认可永恒币的人越多,凝聚的愿力就更快。这样一来,我可以源源不断的凝聚出愿力珠,获取愿力珠。这真的是一株摇钱树啊。”
    易天行眼中闪烁出激动的光芒。
    心中对于铸造永恒币的决定,那是再庆幸不过,简直就是一本万利,铸造的永恒币,哪怕是用完了,吸收完了里面的天地元气,也能再次回收,别人以为是直接化为乌有了,根本就不知道,是直接被回收到他的手中,还能吸收天地元气,重新恢复,只需要一段时间,就可以再次变成可以通行的永恒币。
    还能凝聚众生愿力。
    愿力一旦凝聚,就可以再次用愿力铸造出新的永恒币。这等于是钱变钱,利滚利,除了第一次铸造时,后面完全就是一次次的大丰收。完美的获取利益。
    这是一次完美的循环。
    而且会不断壮大。这是良性的循环。
    摇钱树易天行没有打算放出来,这是自身的强大底蕴,放在灵珠空间,可以确保万无一失。一旦让人知道还有摇钱树这样的宝物,传出去,肯定会引发很多人的贪念。
    这是真正的摇钱树啊。能汇聚海量财富。
    由他亲自保管,才能做到万无一失。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例子,在以前的历史中,从来就不少见。
    这种东西,一旦传扬出去,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反而会动摇人心,让人心浮动,不是什么好事,留在手中,才能作为底牌,真正的王牌。只要他不说,谁都不会想到,他手中会有摇钱树这样的异宝。可以源源不断的凝聚出愿力珠,甚至是大量的永恒币。
    未来的战争拼的是什么,打的是钱财。拼的是底蕴。
    这样的底蕴自然要握在自己手中。如同命根子,不能轻易的交给其他人。
    “看来等玄黄镇上的各种基础设施全部建造起来后,就需要开始整合资源,从大锅饭中释放出来,分发田地,让一些人可以开始经营自己的买卖。有利益,才能产生更加丰富的创造力。从公共变成私有,这是社会的必然过程,文明发展的一大转折点。”
    易天行深吸一口气,暗自沉吟道。
    在脑海中已经有了决定。
    村寨还可以走大锅饭的道路,现在开垦荒地,而且,栽种的稻谷粮食,可以在一个月左右就完全成熟,获得丰收。收获大量的粮食。
    现在玄黄镇上就建立起大型的粮仓,将大批的粮食收割堆放在里面,数量之多,完全可以支撑如今玄黄镇上上万人吃上几个月甚至是更久。
    有这些时间的缓冲。
    在粮食上,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绝对不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这就是一大进步。
    第175章 难民
    人们靠什么活下来,粮食!!
    有句老话说的好,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就是这个道理。
    连饭都吃不饱,自然没有其他多余的想法,这跟原始社会是一样的,原始时代中,部落的人都是吃不饱饭,每天都需要外出狩猎,大家要齐心协力。才能猎取到足够充饥的食物,所以,原始社会是群居的社会结构,甚至是连生下来的孩子,都是聚集在一起,一起养活,很多人都是只知道母亲,不知道父亲是谁。
    所以,原始社会,有愚昧,但不能否认古人的生存智慧。
    这是一种本能。
    只有充足的粮食供应,才能让社会文明,都有发展的动力。才能演变出丰富多彩的文明。
    现在栽种收获的大量粮食,就是易天行敢于做出结束大锅饭的底气。愿意种田的,可以直接种田,不愿意种田的,可以选择学习各种技艺,做买卖,甚至是做其他事情。
    玄黄镇不是普通的乡镇,而是仙镇,人人是修士,每个人都是修行者。生命层次发生蜕变,要栽种土地,根本不需要多少人。
    粮食是用来吃的,填饱肚子后,最终的目的还是修炼,提升自身的修为境界。增强自身的战力。
    所以,以后的玄黄镇,注定不可能是人人去耕种,人人去拼命占据更多的土地,层次不同,也造就出截然不同的文明,社会结构,发展方式。不可能变成以农为本。那是普通王朝,而不是修士的国度。
    甚至在以后,连普通的粮食都会逐渐的减少耕种。栽种灵植灵谷。
    有充足的粮食,玄黄镇就有资格走出关键的一步。
    不过,还需要多沉淀一下,增加底蕴,让粮仓堆满。至少要保证所有人一年两年不愁吃喝,才能开始动手,才能做出最终的关键转变。
    “最近还是必须要尽快加强修为。时间不等人,必须抓紧一切机会变强。”
    易天行在看完摇钱树后,再次将注意力放在自身的修为上。
    已经突破到神海境第四重,凝聚出神泉,这过程中,凝聚虚幻的神泉泉眼就是第一步,现在要将修为提升到第五重,就必须将虚幻神泉凝聚成真实。这过程,必须要耗费大量的真龙之气。
    本来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
    但现在,却可以通过消耗真气,快速完成这种步骤。
    心念一动间,运转《御龙天经》,开始观想四海祖龙图。
    一条伟岸的祖龙再次出现在神海中。
    刷!!
    这一刻,只看到,祖龙并没有吞吐天地元气,炼化成自身真气,而是朝着神海中张口一吸,大量的真气直接被祖龙吸进体内。并且在第一时间,朝着那枚虚幻神泉喷了过去。
    吸进去的是一道道真龙之气,喷出来的,却是一道道混沌色的神光,直接钻进神泉中,神光中,似乎能看到一道道神秘的符文在闪烁。
    每一道神光的融入,都让虚幻的泉眼一阵光芒闪烁,从虚幻中变得更加的真实一丝,传递出一种厚重的气息,这在表明着泉眼的蜕变。
    那种感觉,很奇妙。
    这是毫不保留的对泉眼进行温养。
    这种温养的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一道道真龙之气化为神光,融入到泉眼中,泉眼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蜕变着,不断的朝着真实转变,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真实。
    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有一部分区域,化为真实,看起来,这种真实的部分,更是在不断推进。
    扩大范围。
    而与之对应的是,在神海中的真龙之气,在飞速的减少,本来已经充满神海的真气,已经悄然无息的减少了一层。这种消耗,是巨大的。
    一般修士,根本不会这么做。
    真气的数量,几乎就代表着自身实力底蕴的强大。这种消耗,太过伤元气了。
    不过,对易天行而言,这种消耗,是值得的,以真气换取时间,并不是什么吃亏的事情,而且,体内如此庞大的真气,完全是意外得来的。哪怕是消耗,也是在增强自身的修为境界。
    以真气滋养神泉,神泉蜕变,可以更快的吸收天地元气,自身凝聚真气的速度会变得更快,这种过程,是一种良性的循环,这买卖绝对不亏。
    时间悄然流逝。
    当当当!!
    清晨时,突然间,一阵急促的钟声响起。
    “城墙上的警钟,难道有什么大事发生。”
    易天行从修炼中苏醒过来,神泉只将三分之一的部分凝聚成真实,要彻底完成蜕变,至少还需要两天才能做到,这个过程,他并不急。
    区区几天时间,他还能等得了。至少比几年几十年要短得多。
    豁然起身,没有犹豫,推开房门,看到蔡琰已经走出来了。
    “易大哥,警钟响,肯定有大事发生。”
    蔡琰眼中闪过一抹异彩,开口说道。
    “过去再说。”易天行点点头说道。
    没有多言,快步向着城墙所在的位置赶去。不多时,就已经上到城墙上。
    在城墙上,黄承彦,鲁师他们已经抵达。
    “主公!!”看到易天行到来,都是点头见礼道。
    但神色间,都流露出诧异之色。
    看向外面,易天行脸上也不由露出一丝惊讶,道:“是难民,流民,数量怎么会有这么多。这附近难道有其他势力存在,而且,遭遇到某种大难不成。”
    在外面,赫然可以看到,大批衣衫破烂的百姓从山谷入口的位置不断的进入山谷中。
    这些人,脸上有惊恐,有欣喜,有各种十分复杂的情绪。
    有男有女,但没有老人。老人体质太弱了,一般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活下来。
    进入山谷的人数,十分多,足足有上千人,而且,后面还有人不断的从入口出来,进入所有人的视线中。
    这不是玄黄镇的村民百姓,那衣着打扮,跟难民没有区别,显然是来自他处,世界这么大,易天行从来就不认为只有自己建立村寨,有可能在这附近,就存在着大批的势力,甚至是一座座村寨。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
    但现在看来,明显出事了。
    而且,那些百姓变成难民,逃进山谷中。
    “这真是天赐的给予我玄黄镇壮大的契机。刚刚从玄黄村晋升成玄黄镇。就有大批难民前来,这是充实我玄黄镇的人口。这种好事,简直就是及时雨啊。”
    易天行心中却是涌现出一股狂喜。
    当即就开口下令道:“大虎,你马上带一批人马,前去接应这些百姓进入镇中,这些百姓既然来了,那就是我们的贵客,是我们玄黄镇中的一份子。”
    话中的潜意思已经相当明显。
    王大虎听到,咧嘴一笑,大声答应道。转身就带着一批士兵,前往山谷入口接应。
    “恭喜主公,真是天佑我玄黄镇,刚刚晋升为乡镇,马上就出现这么一大批的难民前来投奔。这是上天给予的恩赐。”黄承彦脸上露出大喜,捋了捋胡须,笑呵呵地说道。
    “运来天地齐助力。这是天赐的机缘,上天都想要我们玄黄镇不断壮大成长。”鲁师也毫不客气的点点头。
    在他们眼中,已经将这些难民看待成是玄黄镇中的子民百姓。那是一点都没有客气。
    乱世之中,什么是最宝贵的,自然是人口啊。
    被分割到各处区域,无法连通下,每一个人口那都是宝贵的,能得到,那都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人口增长,对于镇中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
    要是能在里面发现什么人才,那就更加不得了。
    这些人过来,要是让他们离开,那就是脑袋被驴给踢了。
    所以,黄老他们,早就在第一时间就将他们当成是自己人。
    “不过,这些人是从哪里来,怎么会落到现在这种情况,还需要好好的询问一下。说不定还有更多的难民。”
    易天行眼中精光一闪,断然开口说道。
    “恩,我认为,可以在镇上建立一座灯塔,在晚上,悬挂启明灯,在黑暗中给予四周生灵指引,要是有其他人类在,肯定会朝着灯塔的方向而来。若有难民,那也肯定会朝着灯塔走来。”
    黄承彦眼中闪过一抹光芒,快速开口提议道。
    “这个提议好,灯塔可以马上修建,晚上之前,就可以悬挂启明灯。指引道路。”易天行也不由一喜,暗自点点头,这可是现在最好的办法之一,没有理由不采纳。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